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00568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液晶显示装置,确保设置多个开口部时的显示均匀性,防止开口部之间的断线,且还防止开口率的降低。液晶显示装置具备第1基板和第2基板、设置于第1基板的第1电极、设置于第2基板的第2电极、设置在第1基板与第2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第1电极具有分别为在第1方向上较长的形状且规则地配置的多个第1开口部,各第1开口部的短边边缘的长度比在第1方向上相邻的第1开口部的相互间长度大。第2电极具有分别为在第1方向上较长的形状且规则地配置的多个第2开口部,各第2开口部的短边边缘的长度比在第1方向上相邻的第2开口部的相互间长度大。各第1开口部和各第2开口部在俯视时,在沿着第1方向的两个外缘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凹部。
【专利说明】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在电极上具有多个开口部(隙缝)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日本专利第4107978号公报(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在隔着液晶层而相对配置 的透明电极上分别设置了开口部(隙缝)的液晶显示装置。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隙缝 的作用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上产生倾斜电场并将它施加到液晶层,从而在液晶层中产生二域 配向结构。由此,改善视角依赖性,能够使显示区域整体上降低视角依赖性。另外,在日本 特开2009-122271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这样的液晶显示装置:在设置了如上 所述的隙缝的液晶显示元件中,通过使在长边方向上相邻的隙缝彼此的相互间隔小于各隙 缝的宽度(短边方向的长度),从而提高了显示均匀性。
[0003]另外,一般在制造液晶显示装置时,采用在I组母玻璃上统一形成多个液晶显示 装置并在之后分割成各个的方法。因此,在对多个隙缝进行构图时,根据母玻璃的面内的位 置、或者由于制造批次的不同而在蚀刻精度上容易产生偏差。由于这种蚀刻精度的偏差,会 产生如下这样的问题:隙缝彼此在各自的长边方向上结合,在电极中产生一部分断线。作为 对此的解决方法,考虑通过改变蚀刻溶液、处理温度等的设定而降低蚀刻速率。然而,当降 低蚀刻速率时,液晶显示装置的生产效率下降,因此并非优选。另一方面,如果将隙缝彼此 的长边方向的相互间隔设定得大,则即使不降低蚀刻速率,也容易防止隙缝彼此的结合所 致的断线。但是,如上所述,为了维持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均匀性,随着将隙缝彼此的长边 方向的相互间隔设定得大,也需要加大隙缝宽度。但是,越加大隙缝宽度,液晶显示装置的 显示部的有效开口率越下降,因此该对策并非优选。
[000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107978号公报
[000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222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所涉及的具体方式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确保设置多个开口部的液 晶显示装置中的显示均匀性的同时,防止开口部之间的断线,并且防止开口率下降的技术。
[0007]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a)相对配置的第I 基板和第2基板;(b)设置在第I基板的一面侧的第I电极;(C)设置在第2基板的一面侧 的第2电极;以及(d)在第I基板与第2基板的各一面之间设置的液晶层,(e)第I电极具 有多个第I开口部,该多个第I开口部分别是在第I方向上较长的形状且规则地配置,Cf) 第2电极具有多个第2开口部,该多个第2开口部分别是在第I方向上较长的形状且规则 地配置,(g)多个第I开口部和多个第2开口部分别在俯视时,在沿着第I方向的两个外缘 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凹部。
[0008]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在确保设置多个开口部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显示均匀性的同 时,防止开口部之间的断线,并且防止开口率的下降。[0009]在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还优选为,关于多个第I开口部和多个第2开口部,各自 在凹部中随着朝向沿第I方向的大致中央而宽度连续地减小。
[0010]另外,在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还优选为,凹部具有相对于第I方向以比0°大的 角度交叉的斜坡状的边缘。在该情况下,优选为第I方向与斜坡状的边缘交叉的角度小于 14°。
[0011]另外,在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还优选为,多个第I开口部和多个第2开口部各自 具有短边方向的长度相对大的部位和相对小的部位,该相对大的部位与相对小的部位中的 至少一方具有与第I方向大致平行的边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本结构的截面图。
[0013]图2是结构例I的第I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
[0014]图3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I的第I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 图3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I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3的 (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
[0015]图4是结构例2的第I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
[0016]图5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2的第I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 图5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2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5的 (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
[0017]图6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2的第I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条件2)进行 说明的图。图6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2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条件2)进 行说明的图。图6的(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
[0018]图7是结构例3的第I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
[0019]图8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3的第I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 图8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3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8的 (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
[0020]图9是结构例4的第I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
[0021]图10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4的第I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 图。图10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4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 10的(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
[0022]图11是结构例5的第I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
[0023]图12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5的第I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 图。图12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5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 12的(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
[0024]图13是结构例6的第I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
[0025]图14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6的第I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 图。图14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6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 14的(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
[0026]图15是结构例7的第I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0027]图16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7的第I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16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7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 16的(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
[0028]图17的(A)~(D)是示出各第I开口部和各第2开口部的其他结构例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0]图1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本结构的截面图。该液晶显示装置作为基本结构具备:相对配置的第I基板11和第2基板12 ;设置在第I基板11上的第I电极13 ;设置在第2基板12上的第2电极14 ;配置于第I基板11与第2基板12之间的液晶层17。例如,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构成为电极彼此重合的区域直接形成想要显示的文字、图案,基本上仅能显示预定的文字等,是大体而言有效显示区域内的面积比为50%以下左右的区域用于显示文字等的分段显示型的液晶显示装置。另外,液晶显示装置既可以是多个画素以矩阵状排列的点阵显示型,也可以是分段显示型与点阵型混合的类型。
[0031]第I基板11和第2基板12分别例如是玻璃基板、塑料基板等透明基板。如图所示,第I基板11与第2基板12是设定规定的间隙(例如4 ii m左右)而粘合的。
[0032]第I电极13设置在第I基板11的一面侧。同样地,第2电极14设置在第2基板 12的一面侧。第I电极13和第2电极14分别例如通过将铟锡氧化物(ITO)等透明导电膜适当构图而构成。在第I电极13上设有多个第I开口部(第I隙缝)18,在第2电极14上设有多个第2开口部(第2隙缝)19。各第I开口部18与各第2开口部19分别是在一个方向上较长的形状,彼此在俯视时不重合而相互交错地规则配置。
[0033]第I配向膜15在第I基板11的一面侧以覆盖第I电极13的方式设置。第2配向膜16在第2基板12的一面侧以覆盖第2电极14的方式设置。作为这些第I配向膜15、 第2配向膜16,使用将液晶层17的配向状态限制为垂直配向的垂直配向膜。未对各配向膜进行摩擦处理等单轴配向处理。
[0034]液晶层17设置在第I基板11与第2基板12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介电常数各向异性△ e为负的液晶材料构成液晶层17。液晶材料的折射率各向异性An例如为 0.09左右。在液晶层17中图示的粗线示意地示出了液晶层17中的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 本实施方式 的液晶层17被设定为未施加电压时的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相对于第I基板11 和第2基板12的各基板面垂直的垂直配向。
[0035]第I偏光板21配置在第I基板11的外侧。同样地,第2偏光板22配置在第2基板12的外侧。第I偏光板21和第2偏光板22配置成各个偏光板的吸收轴彼此大致垂直。 另外,也可以在各偏光板与各基板之间适当配置C板等光学补偿板。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第I基板11与第I偏光板21之间、在第2基板12与第2偏光板22之间分别配置有光学补偿板23、24。
[0036]下面,对第I开口部18和第2开口部19的几个结构例和对采用这些结构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压施加后的稳定状态中的配向组织进行了三维仿真分析的结果进行说明。 另外,仿真分析的条件如下。假设80 iim四方的区域,并在俯视中将此分割为20X20的网格,将液晶层的层厚方向分割为20个。关于液晶层,设为未施加电压时的预倾角是90°的完全垂直配向,将其层厚设定为4 u m。关于液晶材料,将介电常数各向异性设定为负,将折 射率各向异性(An)设定为大致0.09。关于施加电压,设定为向第I电极(分段电极)施加 4V,向第2电极(公共电极)施加OV的电压。关于偏光板,将第I偏光板的吸收轴方向设定 为相对于第I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各长边方向顺时针旋转45°后的方向,将第2偏光板 的吸收轴方向设定为相对于第I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各长边方向逆时针旋转45°后的方 向。
[0037](结构例I)
[0038]图2是结构例I的第I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各第I开口部18和各第 2开口部19各自的长边方向沿着图示的X方向(第I方向),短边方向沿着图示的y方向(第 2方向)而配置。各第I开口部18、各第2开口部19分别在X方向上成列、在y方向上成 行而规则地排列。另外,各第I开口部18和各第2开口部19沿着y方向交替地(彼此交错 地)配置。
[0039]各第I开口部18沿着长边方向在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分别具有隙缝宽度(短边方向 的长度)相对大的部位18a,在该两个部位18a之间具有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18b。这些 部位18a、18b均形成为大致矩形状,具有在X方向上大致平行的边缘。换言之,各第I开口 部18在长边方向上的中央附近的外缘部具有俯视时大致矩形状的凹陷部(凹部)。并且,隙 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18a的宽度LI设定为比在长边方向上相邻的第I开口部18彼此的相 互间的长度L2大(即,设定为L1>L2)。另外,关于各第2开口部19,也具有与各第I开口部 18相同的部位19a、19b。
[0040]图3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I的第I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 图3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I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如图3 的(A)和(B)所示,在各第I开口部和各第2开口部中,将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的宽度设 定为大致20 u m,将该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的X方向的长度设定为大致15 u m,将隙缝宽 度相对小的部位的X方向的长度设定为大致40 u m,将该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的宽度设 定为大致10 Pm。另外,关于俯视时在短边方向上相邻的第I开口部与第2开口部的相互间 的长度,将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彼此的间隔设定为大致20 ym,将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 彼此的间隔设定为大致30 u m。
[0041]图3的(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图示的“A”、“P”的各箭头表 示第I偏光板和第2偏光板的各吸收轴的方向(下面也同样)。在由第I开口部与第2开口 部各自的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夹着的区域中,配向状态正如预期那样取得良好的多域配 向,配向均匀性良好。但是,在从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向大的部位变化的阶梯部(隙缝宽 度从20 y m变化为10 y m的部位)的附近发生暗区域,稍微有降低有效开口率的担忧。另 外,虽然未图示,对瞬态响应进行观察时,在第I开口部与第2开口部各自的隙缝宽度相对 大的部位之间夹着的区域中观察到响应速度变快的倾向,发现对改善总体的上升沿响应速 度具有效果。认为这是因为第I开口部与第2开口部的各短边方向的相互间隔变得更短。
[0042](结构例2)
[0043]图4是结构例2的第I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各第I开口部18与各第 2开口部19配置成各自的长边方向沿着图示的X方向、短边方向沿着图示的y方向。各第 I开口部18、各第2开口部19分别在X方向上成列、在y方向成行而规则地排列。另外,各第I开口部18与各第2开口部19沿着y方向交替地(彼此交错地)配置。
[0044]各第I开口部I8沿着长边方向在一端侧与另一端侧分别具有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18a,在该两个部位18a之间具有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18b,而且,还具有配置于部位18a与部位18b之间而将两者连结的斜坡状的部位18c。斜坡状的部位18c随着从部位18a朝向部位18b,隙缝宽度连续地减小。换言之,各第I开口部18在长边方向上的中央附近的外缘部具有俯视时大致梯形的凹陷部(凹部)。并且,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18a的宽度LI设定为大于在长边方向上相邻的第I开口部18彼此的相互间的长度L2 (B卩,设定为L1>L2)。另外,关于各第2开口部19,也具有与各第I开口部18同样的部位19a、19b、19c。
[0045]图5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2的第I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5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2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如图5的(A)和(B)所示,在各第I开口部和各第2开口部中,将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的宽度设定为大致20 μ m,将该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设定为大致15 μ m,将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的宽度设定为大致10 μ m,将该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设定为大致30 μ m,将斜坡状的部位的长边方向的长度分别设定为大致5 μ m。另外,关于俯视时在短边方向上相邻的第I开口部与第2开口部的相互间的长度,将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彼此的间隔设定为大致20 μ m,将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彼此的间隔设定为大致30 μ m。另外,斜坡状的部位的边缘方向与各第I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长边方向所成的角度为大致45°。
[0046]图5的(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在夹在第I开口部与第2开口部各自的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之间的区域中,配向状态正如预期那样取得良好的多域配向,配向均匀性良好。但是,在从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向大的部位变化的途中的斜坡状的部位中,其边缘方向被定义成相对于各偏光板的吸收轴大致平行或大致垂直,由此与结构例I的情况相比,大面积地观察到在其附近产生的暗区域,因此存在有效开口率下降的担忧。因此,对在结构例2中改变斜坡状部位的边缘的傾斜角度的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0047]图6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2的第I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条件2)进行说明的图。图6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2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条件2)进行说明的图。如图6的(A)和(B)所示,在各第I开口部和各第2开口部中,将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的宽度设定为大致20 μ m,将该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设定为大致15 μ m,将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的宽度设定为大致10 μ m,将该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设定为大致30 μ m,将斜坡状的部位的长边方向的长度分别设定为大致ΙΟμπι。另外,关于俯视时在短边方向上相邻的第I开口部与第2开口部的相互间隔,将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彼此的间隔设定为大致20 μ m,将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彼此的间隔设定为大致30 μ m。另外,斜坡状的部位直线状地连接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和大的部位,边缘的傾斜角度(与长边方向的角度)为大致18°。图6的(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与图5的(C)所示的配向组织相比,在斜坡状部位的附近产生的暗区域的浓度变淡。
[0048](结构例3)
[0049]图7是结构例3的第I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各第I开口部18和各第2开口部19配置成各自的长边方向沿着图示的X方向、短边方向沿着图示的y方向。各第I开口部18、各第2开口部19分别在X方向上成列、在y方向上成行而规则地排列。另外,各第I开口部18与各第2开口部19沿着y方向交替地(彼此交错地)配置。
[0050]各第I开口部I8沿着长边方向在一端侧与另一端侧分别具有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18a,在这两个部位18a之间具有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18b,进一步,还具有配置于部位18a与部位18b之间而将两者连接的斜坡状的部位18c。在结构例3中,在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18b中,其长边方向的长度为0,在斜坡状的部位18c中,随着从部位18a朝向部位18b,隙缝宽度连续地减小。换言之,各第I开口部18在长边方向上的中央附近的外缘部具有俯视时大致V字状的凹陷部(凹部)。在结构例3中,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18b的长边方向的长度为0,因此在凹部中不存在相对于第I开口部18的长边方向大致平行的部分这一点上与结构例2不同。并且,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18a的宽度LI设定为比在长边方向上相邻的第I开口部18彼此的相互间的长度L2大(B卩,设定为L1>L2)。另外,关于各第2开口部19,也具有与各第I开口部18同样的部位19a、19b、19c。
[0051]图8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3的第I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8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3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如图8的(A)和(B)所示,在各第I开口部和各第2开口部中,将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的宽度设定为大致20 μ m,将该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设定为大致15 μ m,将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的宽度设定为大致10 μ m,将斜坡状部位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设定为大致40 μ m。另外,关于俯视时在短边方向上相邻的第I开口部与第2开口部的相互间隔,将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彼此的间隔设定为大致20 μ m,将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彼此的间隔设定为大致30 μ m。另外,斜坡状部位的边缘方向与各第I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长边方向所成的角度为大致14°。图8的(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虽然在斜坡状部位的附近稍微观察到暗区域,但与结构例2相比暗区域变淡。
[0052](结构例4)
[0053]图9是结构例4的第I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各第I开口部18和各第2开口部19配置成各自的长边方向沿着图示的X方向、短边方向沿着图示的y方向。各第I开口部18、各第2开口部19分别在X方向上成列、在y方向上成行而规则地排列。另外,各第I开口部18和各第2开口部19沿着y方向交替地(彼此交错地)配置。
[0054]各第I开口部18沿着长边方向在一端侧与另一端侧分别具有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18a,在这两个部位18a之间具有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18b,而且,还具有连接各部位18a与部位18b之间的斜坡状的部位18c。在结构例4中,在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18a与小的部位18b中,其长边方向的长度分别为0,斜坡状的部位18c随着从部位18a朝向部位18b,隙缝宽度连续地减小。换言之,各第I开口部18在长边方向上的中央附近的外缘部具有俯视时大致V字状的凹陷部(凹部)。在结构例4中,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18a与小的部位18b的长边方向的长度均为0,因此在凹部中不存在相对于第I开口部18的长边方向大致平行的部分这一点上与结构例3不同。并且,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18a的宽度LI设定为比在长边方向上相邻的第I开口部18彼此的相互间的长度L2大(B卩,设定为L1>L2)。另外,关于各第2开口部19,也具备与各第I开口部18同样的部位19a、19b、19c。
[0055]图10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4的第I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10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4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如图10的(A)和(B)所示,在各第I开口部和各第2开口部中,将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的宽度(短边边缘的长度)设定为大致20 μ m,将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的宽度设定为大致10 μ m,将斜坡状部位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设定为大致70 μ m。另外,关于俯视时在短边方向上相邻的第I开口部与第2开口部的相互间隔,将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彼此的间隔设定为大致20 μ m,将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彼此的间隔设定为大致30 μ m。另外,斜坡状部位的边缘方向与各第I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长边方向所成的角度为大致8°。图10 (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是在斜坡状部位的附近大致观察不到暗区域的状态,能够得到夹于第I开口部与第2开口部之间的区域中的配向状态非常均匀且有效开口率高的状态。
[0056]作为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进行详细分析的结果,可知在各开口部在其长边方向上的大致中央具有斜坡状部位的结构例中,该斜坡状部位的边缘方向与各开口部的长边方向所成的角度优选为小于14°,更优选为8°以下。如果满足该条件,则在使用了结构例2?4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下,均能够获得有效开口率高、且获得良好的配向组织、外观上也均匀的显示状态。
[0057](结构例5)
[0058]图11是结构例5的第I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各第I开口部18和各第2开口部19配置成各自的长边方向沿着图示的X方向、短边方向沿着图示的y方向。各第I开口部18、各第2开口部19分别在X方向上成列、在y方向上成行而规则地排列。另外,各第I开口部18与各第2开口部19沿着y方向而交替地(彼此交错地)配置。另外,各第I开口部18与各第2开口部19以X方向上的位置相互错开半个间距的方式配置。另外,各第I开口部18与各第2开口部19的具体结构与上述的结构例4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说明。在该结构例5的情况下,在y方向上相邻的第I开口部18与第2开口部19各自的边缘彼此的相互间隔在任何位置均大致相等。
[0059]图12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5的第I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12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5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如图12的(A)和(B)所示,在各第I开口部和各第2开口部中,将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的宽度(短边边缘的长度)设定为大致20 μ m,将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的宽度设定为大致10 μ m,将斜坡状部位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设定为大致70 μ m。另外,俯视时在短边方向上相邻的第I开口部与第2开口部的相互间隔在所有的位置都被设定为大致30 μ m。另外,斜坡状部位的边缘方向与各第I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长边方向所成的角度为大致8°。另夕卜,与在长边方向上相邻的第I开口部18彼此的相互间隔相同地,第2开口部19彼此的相互间隔分别设定为大致ΙΟμπι。图12的(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是在斜坡状部位的附近大致观察不到暗区域的状态,夹于第I开口部与第2开口部之间的区域中的配向状态非常均匀,并且与结构例4相比,能够得到更高的有效开口率。
[0060](结构例6)
[0061]在上述的结构例I?5中,各第I开口部18和各第2开口部19分别在俯视时在长边方向上的两侧的外缘部具有凹部,但也可以仅在单侧具有凹部。下面,示出将结构例4的各第I开口部18与各第2开口部19变更为仅在单侧具有凹部的情况的例子,但在其他的结构例中也是一样的。[0062]图13是结构例6的第I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各第I开口部18与各第2开口部19配置成各自的长边方向沿着图示的X方向、短边方向沿着图示的y方向。各第I开口部18、各第2开口部19分别在X方向上成列、在y方向上成行而规则地排列。另外,各第I开口部18与各第2开口部19沿着y方向交替地(彼此交错地)配置。
[0063]各第I开口部18沿着长边方向在一端侧与另一端侧分别具有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18a,在这两个部位18a之间具有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18b,进一步,还具有配置于部位18a与部位18b之间而将两者连结的单侧斜坡状的部位18c。在结构例6中,在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18a和小的部位18b中,其长边方向的长度分别为0,斜坡状的部位18c随着从部位18a朝向部位18b,隙缝宽度连续地减小。各第I开口部18在长边方向上的中央附近的一方的外缘部具有俯视时大致V字状的凹陷部(凹部)。各第I开口部18的另一方的外缘部形成为与第I方向大致平行的直线状。在结构例6中,在凹部中不存在相对于第I开口部18的长边方向大致平行的部分。另外,各第2开口部19也具备与各第I开口部18同样的部位19a、19b、19c。
[0064]图14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6的第I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14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6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如图14的(A)和(B)所示,在各第I开口部以及各第2开口部中,将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的宽度(短边边缘的长度)设定为大致20 μ m,将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的宽度设定为大致10 μ m,将斜坡状部位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设定为大致70 μ m。另外,关于俯视时在短边方向上相邻的第I开口部与第2开口部的相互间隔,在最短的短边边缘附近设定为大致20μπι,在隙缝宽度最小的位置设定为大致30 μ m。另外,斜坡状部位的边缘方向与各第I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长边方向所成的角度为大致16°。另外,与在长边方向上相邻的第I开口部18彼此的相互间隔同样地,将第2开口部19彼此的相互间隔分别设定为大致10 μ m。图14的(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在斜坡状部位的附近可稍微观察到淡的暗区域,但在短边方向上相邻且相对的开口部的外缘部的边缘彼此大致平行,因此不存在暗区域向周围传播的情况,获得均匀的显示状态。
[0065](结构例7)
[0066]在如上述的结构例6那样,各第I开口部18和各第2开口部19分别在俯视时仅在长边方向上的单侧具有凹部的情况下,各第I开口部18与各第2开口部19可以以X方向上的位置相互错开半个间距的方式配置。另外,在各第I开口部18与各第2开口部19中凹部的设置位置可以彼此交错。
[0067]图15是结构例7的第I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各第I开口部18和各第2开口部19配置成各自的长边方向沿着图示的X方向、短边方向沿着图示的y方向。各第I开口部18、各第2开口部19分别在X方向上成列、在y方向上成行而规则地排列。另外,各第I开口部18与各第2开口部19沿着y方向交替地(彼此交错地)配置,并且x方向上的位置相互错开半个间距而配置。各第I开口部18与各第2开口部19的具体结构与结构例6的情况相同,各第I开口部18与各第2开口部相互以具有凹部的一侧彼此相对,并且不具有凹部的一侧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在该结构例7的情况下,在y方向上相邻的第I开口部18与第2开口部19各自的边缘彼此的相互间隔在任何位置均大致相等。
[0068]图16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7的第I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16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7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如图16的(A)和(B)所示,在各第I开口部和各第2开口部中,将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的宽度(短边边缘的长度)设定为大致20 μ m,将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的宽度设定为大致10 μ m,将斜坡状部位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设定为大致70 μ m。另外,俯视时在短边方向上相邻的第I开口部与第2开口部的相互间隔在所有的位置都被设定为大致30 μ m。另外,斜坡状部位的边缘方向与各第I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长边方向所成的角度为大致16°。另外,与在长边方向上相邻的第I开口部18彼此的相互间隔相同地,第2开口部19彼此的相互间隔分别设定为大致ΙΟμπι。图16的(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在斜坡状部位的附近可稍微观察到淡的暗区域,但是在相对于各开口部的长边方向平行的边缘的附近可取得良好的均匀配向。
[0069]在上述的结构例6、7的各个结构例中,如果将斜坡状部位的边缘方向与各第I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长边方向所成的角度设定为小于14°,更优选地设定为8°以下,则能够抑制暗区域的发生,进一步改善有效开口率。
[0070]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内容,在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形而实施。例如,在上述的结构例2?7中,各第I开口部和各第2开口部的斜坡状部位的边缘为直线状,但并非必须是直线状,也可以是如图17的(A)?(D)所示的曲线状,也可以是连接多个线段而成的弯曲线。
[0071]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使用垂直配向的液晶层的液晶显示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还可应用于使用如下的液晶层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基板面上液晶分子进行水平配向,液晶层的层厚方向的大致中央的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相对于各开口部的长边方向大致垂直,液晶层的层厚方向的大致中央的液晶分子的未施加电压时的预倾角为大致O °。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相对配置的第I基板和第2基板;设置在所述第I基板的一面侧的第I电极;设置在所述第2基板的一面侧的第2电极;以及在所述第I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的各一面之间设置的液晶层,所述第I电极具有多个第I开口部,该多个第I开口部分别是在第I方向上较长的形 状且规则地配置,所述第2电极具有多个第2开口部,该多个第2开口部分别是在第I方向上较长的形 状且规则地配置,所述多个第I开口部和所述多个第2开口部分别在俯视时,在沿着所述第I方向的两 个外缘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关于所述多个第I开口部和所述多个第2开口部,各自在所述凹部中随着朝向沿所述 第I方向的大致中央而宽度连续地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具有相对于所述第I方向以比0°大的角度交叉的斜坡状的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方向与所述斜坡状的边缘交叉的角度小于14°。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I开口部和所述多个第2开口部分别具有短边方向的长度相对大的部位和 相对小的部位,该相对大的部位与相对小的部位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与所述第I方向大致平 行的边缘。
【文档编号】G02F1/1343GK103513474SQ201310234715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0日
【发明者】岩本宜久 申请人: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