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及电视接收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09347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液晶显示装置及电视接收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将背光源底板的壳体用作背面框体的液晶显示装置及电视接收机。壳体由以将背面的上下边缘相连的方式架设的增强框进行增强,并且在增强框附近的上边缘形成窗孔。作为光源的LED基板收纳在壳体内,并与通过窗孔的线束相连。线束在增强框的内部进行布线,与安装在壳体背面的主基板、电源基板等基板相连。能够使用最小限度的线束盖板来防止线束在壳体背面露出,从而能防止线束的损伤、断线等问题的产生。
【专利说明】液晶显示装置及电视接收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具备液晶面板作为图像显示部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机。

【背景技术】
[0002] 液晶显示装置构成为在液晶面板的背面设置背光源,利用液晶面板对该背光源的 发光进行调制并使其透过,从而在该液晶面板的正面显示图像。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近年 来,为了兼顾耗电量的降低和薄型化,采用了以LED(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边缘发光型的 背光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 边缘发光型的背光源包括与液晶面板的背面相对设置的导光板、以及沿着该导光 板的一侧边缘排列的多个LED,并将这些构件收纳在矩形碟状的壳体(背光源底座)内而构 成。多个LED排列成单列或多列安装在呈细长条形的LED基板上,使安装面与导光板的一 侧边缘相对来安装。各LED经由设置于上述LED基板的一部分的连接器与主基板以及电源 基板相连,利用来自电源基板的供电,并根据构成在主基板上的控制电路的动作来发光。它 们发出的光从一侧边缘射入到导光板内,并从与液晶面板相对的整个面射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0004] 专利文献1 :国际公开第2008/1080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背光源底板上与设置在内部的LED基 板上的连接器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窗孔,LED基板经由该窗孔,利用与上述连接器相连的线 束来与上述主基板以及电源基板相连。上述线束在背光源底板的背面上进行走线,通过利 用合适的固定治具在中途部分固定来进行布线处理。
[0006] 在通常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液晶面板的正面侧安装框形的正面框体,使其包围 图像的显示区域,并在该正面框体的背面侧安装背面框体来构成。背面框体覆盖背光源底 板的整个背面,设置为用于保护上述主基板、电源基板、线束等上述背面的安装元器件。
[0007] 另一方面,伴随着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的大型化,尝试了仅用盖板局部地覆盖上 述主基板、电源基板等安装部位,从而省略包围整个背面的大面积的背面框体。然而,该 结构下,如上所述,以在背光源底板的背面走线的线束露出的状态而存在,因此存在如下问 题:该线束在使用状态下可能会因不可避免的接触而损伤、断线,从而引起包含背光源的液 晶显示装置的动作不良。
[0008] 该问题虽然可以与上述主基板、电源基板等一样,通过利用专用的盖板覆盖线束 的露出部来解决,但线束的走线方式多种多样,难以设置支持所有走线方式的盖板构件,即 使能设置,元器件数量也必然会增加,从而导致液晶显示装置的产品成本上升。
[0009]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 收机,能在省略了覆盖背光源底板的整个背面的背面框体的结构下,可靠地覆盖在背光源 底板的背面进行布线的线束,从而能防止损伤、断线等问题的产生。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10]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将导光板、以及与该导光板的一侧边缘相对的多个固 体发光元件收纳在壳体内而构成背光源单元,以和液晶面板的背面相对的方式安装所述背 光源单元,安装有所述固体发光元件的元件基板与安装在所述壳体的背面的基板经由开设 在所述壳体的对应位置的窗孔连接至所述元件基板相连,并通过沿着所述壳体的背面进行 布线的线束相连,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窗孔形成在架设于所述壳体的背面 的增强框附近,所述线束以通过所述增强框的内部的方式进行布线,利用线束盖板覆盖所 述窗孔的开口位置与所述增强框之间。
[0011] 本发明中,利用架设在壳体背面以增强背光源单元的增强框,使用于将经由设置 在该增强框附近的窗孔与元件基板相连的线束通过增强框的内部引导到基板的安装位置, 并从该位置引出而与基板相连,从而利用线束盖板仅覆盖窗孔与增强框之间的线束的露出 部。线束盖板的大小、形状仅取决于窗孔与增强框的位置关系,因此能在多个机种之间使用 公共的线束盖板。
[0012]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窗孔以一部分包含在所述增强框的内部 的方式进行开设。
[0013] 本发明中,窗孔的一部分位于增强框的内部,能使覆盖窗孔的开口位置与增强框 之间的线束盖板小型化。
[0014]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将导光板、以及与该导光板的一侧边缘相对的多个固 体发光元件收纳在壳体内而构成背光源单元,以和液晶面板的背面相对的方式安装所述背 光源单元,安装有所述固体发光元件的元件基板与安装在所述壳体的背面的基板通过设置 在所述壳体的对应位置的窗孔连接至所述元件基板,并通过沿着所述壳体的背面进行布线 的线束相连,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窗孔形成在架设于所述壳体的背面的增 强框的内部,所述线束以通过所述增强框的内部的方式进行布线。
[0015] 本发明中,在架设于壳体背面的增强框的内部开设用于将线束与壳体内部的元件 基板相连的窗孔,将经由窗孔与元件基板相连的线束直接导入到增强框内,并通过该增强 框内引导到基板的设置位置,从而与该基板相连。由此能省略线束盖板。
[0016]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框具有门形截面,以两侧的脚部与 所述壳体的背面相抵接的方式来进行安装。
[0017] 本发明中,具有门形截面的增强框以其脚部与壳体背面相抵接的方式来安装,从 而能在增强框与壳体的背面之间确保足够的线束设置空间。
[0018] 本发明的电视接收机的特征在于,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及接 收电视广播的接收部,基于由该接收部所接收到的电视广播,在所述液晶显示装置中显示 图像。
[0019] 本发明提供一种省略了背面框体的结构简单的电视接收机。 发明效果
[0020] 本发明中,由于将架设在背光源底板的壳体背面的增强框的内部用作将壳体内部 的元件基板与安装在壳体背面的基板相连的线束的布线空间,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良好的 效果:能实现省略背面框体的结构,而不会产生线束的损伤、断线等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简要表示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LED基板的立体图。 图3是LED基板的固定部的放大剖面图。 图4是从背光源底板的背面侧观察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从背光源底板的背面侧观察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放大表示线束的连接部的俯视图。 图7是沿图4的VII-VII线的增强框的剖面图。 图8是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后视图。 图9是放大表示实施方式2的线束的连接部的俯视图。 图10是实施方式3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后视图。 图11是放大表示实施方式3的线束的连接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根据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叙述。图1是简要表示 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图像显示用的 液晶面板1、以及向该液晶面板1的背面侧照射光的背光源单元2。
[0023] 液晶面板1具有如下公知结构:在阵列基板与彩色滤光片基板之间封入液晶,在 一个面上覆盖视角扩展片材、防反射片材等光学片材,并在两面层叠偏光板。图1中,将上 述液晶面板1简要表示为矩形板状的面板,在液晶面板1的正面(图像显示面)一侧安装 有呈矩形框状的正面框体10,使得该正面框体10的周边部以适当宽度进行了镶边。
[0024] 背光源单元2包括背光源底板20、导光板21、以及LED基板22。背光源底板20是 呈浅底碟形的矩形框体。导光板21是在丙烯酸树脂等具有透光性的树脂制平板的一个面 上设有反射部、在另一面上设有扩散部的光学构件,形成为尺寸与液晶面板1大致相同的 矩形,反射部的形成面朝向背光源底板20的底面,并以覆盖该底面的大致整个面的方式收 纳在背光源底板20中。
[0025] 图2是LED基板22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LED基板22呈细长条形,其一个面上 以等间隔地排成一列的方式安装有多个LED23、23. . .。LED23例如是通过用分散有黄色荧 光体的树脂将发出蓝色光的LED元件的表面密封而成的表面安装型LED,构成为发出白色 光的光源。LED23也可以是表面安装型以外形式的LED,也可以使用有机EL元件等其它固 体发光元件来代替LED23。
[0026] LED基板22包括在长边方向的一端部附近向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24,该突 出部24上设有连接器25。连接器25用于连接包含电源线、信号线的线束6(参照图6)。 LED基板22上形成有固定孔26。固定孔26贯穿LED基板22的表面和背面,是用于供LED 基板22的固定用螺钉穿过的贯通孔,该固定孔26位于相邻的LED23、23之间,设置在LED 基板22长边方向上的多个部位。
[0027] 采用上述结构的LED基板22如图1所示,以在长边方向上排列三个的方式沿着导 光板21的一长侧边缘进行设置。图3是LED基板22的固定部的放大剖面图。
[0028] 如图3所示,背光源底板20的周边部设有固定凸缘27,该凸缘27以与背面大致垂 直的方式立起,前端部弯曲并向外延伸。背光源底板20通过以下方式固定于正面框体10, 艮P :固定凸缘27从背面侧与正面框体10重叠,利用固定螺钉11在多个部位进行紧固。
[0029] 在背光源底板20的边缘部分,固定凸缘27与正面框体10之间夹持有散热器28。 此外,图3还示出了架设在背光源底板20背面的增强框3。该增强框3的端部与固定凸缘 27的背面侧重叠,并通过固定螺钉11与背光源底板20以及散热器28 -起进行紧固固定。
[0030] 散热器28具有自固定凸缘27与正面框体10形成的夹持部大致呈直角地弯曲、并 与导光板21的侧边缘相对的固定部,LED基板22以LED23、23...的安装面朝向导光板21 一侧的方式固定于上述固定部。该固定通过使穿过上述固定孔26的固定螺钉(未图示) 与设置在散热器28的对应位置的螺钉孔进行紧固固定来实现。
[0031] 散热器28是铝等导热性优异的金属制的板,起到如下作用:将LED23、23...工作 时的发热传导至固定凸缘27,从具备该固定凸缘27的背光源底板20的整个面向外部进行 散热。如图2所示,固定孔26是沿LED基板22的长边方向延伸的长孔,能消除因 LED23、 23...的发热而引起的LED基板22与散热器28之间的伸长差。
[0032] 采用上述结构的背光源底板2如图1所示,通过进行对位,使得收纳于背光源底板 20中的导光板21与液晶面板1相对,并如上述那样将背光源底板20固定于正面框体10, 从而安装于该正面框体10以及液晶面板1,由此构成液晶显示装置。
[0033] 在上述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安装于LED基板22的LED23所发出的光从侧边缘 射入与其相对的导光板21内,在导光板21内反复地进行反射来传播,并从设有扩散部的与 液晶面板1相对的整个面上射出,从而对液晶面板1的背面进行照射。液晶面板1对照射 到背面侧的背光源2的发光进行调制,使其透过正面侧,从而在该正面显示图像。
[0034] 图4、图5是从背光源底板20的背面侧观察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图4表示 安装后述的基板盖板以及线束盖板前的状态,图5表示安装后述的基板盖板以及线束盖板 后的状态。图中的上下方向对应于液晶显示装置使用状态下的上下关系,在下面的说明中, 使用图4、图5中的上下、左右。
[0035] 背光源底板20内的LED基板22沿着背光源底板20的上侧边缘设置。背光源底 板20的背面安装有两根增强框3、3。它们分开设置在背光源底板20的长边方向中央部的 左右两侧,并架设在上侧边缘与下侧边缘之间。如上述那样架设的增强框3、3从背面侧按 压背光源底板20,起到防止该背光源底板20变形的作用。
[0036] 这些增强框3、3各自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与上下方向位置相匹配地设有两个部 位的卡紧孔30、30。这些卡紧孔30、30在对液晶显示装置进行挂壁设置时,用于对设置于壁 面的支承件(未图示)进行卡定。
[0037] 背光源底板20的下部背面上,在增强框3、3的左右两侧安装有主基板4以及电源 基板5。另一方面,在背光源底板20的上部侧边缘的增强框3、3的上端部的左右两侧开设 有窗孔29、29。
[0038] 窗孔29、29的开口位置对应于如上述那样固定在背光源底板20内的LED基板22 的连接器25的位置。窗孔29、29用于将线束6的一端与分别从窗孔29、29露出的连接器 25相连。
[0039] 图6是放大表示线束的连接部的俯视图。如图6所示,设置在背光源底板20上的 窗孔29位于增强框3的架设位置附近,如上述那样沿着上边缘固定于背光源底板20内侧 的LED基板22的连接器25从窗孔29露出到外部。图6所示的窗孔29是图4、5中位于左 侧的窗孔29,设置于两个LED基板22、22的对接端部的连接器25、25从该窗孔29露出。
[0040] 线束6的一端部设有能与连接器25相连的连接部6a,线束6通过将上述连接部 6a插入对应的连接器25来与LED基板22相连。图6示出连接前的状态,线束6的连接部 通过从纸面的表面侧向背面侧插入从窗孔29露出的连接器25来进行连接。
[0041] 如上述那样与连接器25相连的线束6经由设置于同侧的导入口 3a导入到靠近窗 孔29的增强框3的内部,并如图4中虚线所示那样,通过增强框3的内侧导入到下方,从增 强框3的下部引出,从而与主基板4以及电源基板5相连。
[0042] 如图6所示,左侧的窗孔29上露出有两个连接器25、25,同侧的增强框3内如图4 所示,通过有与各个连接器25、25相连的两根线束6、6。另一方面,右侧的窗孔29上仅露出 一个连接器25,同侧的增强框3内如图4所示,通过有一根线束6。
[0043] 图7是沿图4的VII-VII线的增强框3的剖面图。如图7所示,增强框3具有将 板材的两侧向相同方向弯折从而设有等长脚部的门形的剖面形状,以两脚部的前端与背光 源底板20的背面相抵、且与该背面之间设有空洞的方式安装,该空洞用作线束6的设置空 间。
[0044] 主基板4包含对安装在LED基板22上的LED23、23...的发光进行控制的控制电 路,电源基板5包含LED23、23...的电源电路,如上述那样经由线束6与主基板4以及电源 基板5相连的各LED23根据由上述控制电路提供的控制信号,并利用来自上述电源电路的 供电来进行发光。
[0045] 在如上述那样连接线束6之后,在背光源底板20的背面安装基板盖板40、50以及 线束盖板60来构成液晶显示装置。如图5所示,基板盖板40、50以将从增强框3的下部导 出的线束6连同主基板4及电源基板5 -起覆盖的方式进行安装,起到防止不慎与使用状 态下的主基板4、电源基板5以及线束6接触的作用。
[0046] 一个线束盖板60以将设置在背光源底板20的背面上部的窗孔29的开口位置连 同导入到增强框3上部的线束6 -同覆盖的方式进行安装,防止外部与使用状态下的线束 6进行接触,并对上述窗孔29的开口部进行遮挡,起到防止背光源底板20内各LED23的发 光漏出到外部的作用。
[0047] 背光源底板20的下部背面还安装有对液晶面板1进行控制的液晶控制基板7。液 晶控制基板7设置在左右的增强框3、3之间,由跨过两增强框3、3之间的基板盖板70进行 覆盖。
[0048] 在采用上述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省略了覆盖背光源底板20的整个背面的背 面框体,由于安装于上述背面的主基板4、电源基板5、以及液晶控制基板7被各个基板盖板 40、50、70局部地覆盖,因此能防止与使用状态下的主基板4、电源基板5以及液晶控制基板 7接触从而确保安全性,并能满足薄型化的需求,从而能利用简单的结构实现产品成本的削 减。另外,基板盖板40、50、70也可以构成为单个盖板构件。
[0049] 背光源底板20上以和内部的LED基板22的连接器25相对应的方式设有窗孔29, 通过该窗孔29而与上述连接器25相连的线束6通过架设于背光源底板20背面的增强框3 而引导到主基板4及电源基板5的安装位置,从而与这些基板4、5相连,因此,线束6不会 在背光源底板20的背面露出,能预先防止与使用状态下的线束6的接触,从而能避免因该 线束6的损伤、断线引起的问题的产生。
[0050] 此外,由于窗孔29的开口部与增强框3之间被线束盖板60覆盖,因此窗孔29与增 强框3之间的线束6也不会露出到外部,能防止损伤、断线等问题的产生。由于窗孔29设 置在增强框3的附近,因此能利用小尺寸的线束盖板60将窗孔29与增强框3之间连同窗 孔29的开口部一起进行覆盖。线束盖板60的形状及大小仅取决于窗孔29与增强框3的 相对位置关系,窗孔29与增强框3的位置关系可以适当设定,而与背光源底板20的尺寸无 关。因此,能对各种尺寸的液晶显示装置使用公共的线束盖板60,能将元器件数量的增加抑 制在最小限度。
[0051] 图8是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后视图,图9是将实施方式2的线束的连接 部放大表示的俯视图。实施方式2中,如图9所示,布线连接用的窗孔29形成为在增强框 3内侧包含有一部分(一半)。图9的相反侧(右侧)的窗孔29也形成为在同侧的增强框 3的内侧包含有一部分(一半)。若采用该结构,则如图8所示,能使覆盖窗孔29、29与增 强框3、3之间的线束盖板60、60进一步小型化。图8示出了将线束盖板60、60与基板盖板 40、50、70 -同进行安装的状态,窗孔29、29与主基板4、电源基板5以及液晶控制基板70 一同用虚线进行表示。
[0052] 图10是实施方式3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后视图,图11是将实施方式3的线束的连 接部放大表示的俯视图。实施方式3中,如图11所示,布线连接用的窗孔29形成为全部包 含在增强框3内侧。图11的相反侧(右侧)的窗孔29也同样地开设在增强框3的内侧的 位置。若采用该结构,则线束6、6连同与连接器25、25连接的连接部一起收纳在增强框3、 3内,因此无需设置线束盖板60、60,能进一步简化结构。
[0053] 另外,图11中用虚线示出了窗孔29、连接器25、以及连接前的线束6,但通过在安 装增强框3之前实施线束6与连接器25的连接,之后安装增强框3,从而能实现实施方式3 的结构。图10示出了安装基板盖板40、50、70后的状态,位于增强框3、3内的窗孔29、29 连同主基板4、电源基板5、以及液晶控制基板7 -起用虚线来表示。
[0054] 上述那样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接收电视广播的接收部,能构成为基于由该接收部 接收到的电视广播从而在液晶面板1中显示图像的电视接收机。接收部能与电视广播中包 含的图像信号、音频信号的处理部一同构成在主基板4上。 标号说明
[0055] 1液晶面板 2背光源单元 3增强框 4主基板 5电源基板 6线束 20背光源底板(壳体) 21导光板 22 LED基板(元件基板) 23 LED (固体发光元件) 29窗孔 60线束盖板
【权利要求】
1.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中,将导光板、以及与该导光板的一侧边缘相对 的多个固体发光元件收纳在壳体内而构成背光源单元,以和液晶面板的背面相对的方式安 装所述背光源单元,安装有所述固体发光元件的元件基板与安装在所述壳体的背面的基板 经由开设在所述壳体的对应位置的窗孔连接至所述元件基板,并通过沿着所述壳体的背面 进行布线的线束相连,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窗孔形成在架设于所述壳体的背面的增强框附近,所述线束以通过所述增强框的 内部的方式进行布线, 利用线束盖板覆盖所述窗孔的开口位置与所述增强框之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窗孔以一部分包含在所述增强框的内部的方式进行开设。
3. -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中,将导光板、以及与该导光板的一侧边缘相对 的多个固体发光元件收纳在壳体内而构成背光源单元,以和液晶面板的背面相对的方式安 装所述背光源单元,安装有所述固体发光元件的元件基板与安装在所述壳体的背面的基板 通过开设在所述壳体的对应位置的窗孔连接至所述元件基板,并通过沿着所述壳体的背面 进行布线的线束相连,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窗孔形成在架设于所述壳体的背面的增强框的内部,所述线束以通过所述增强框 的内部的方式进行布线。
4. 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强框具有门形截面,以两侧的脚部与所述壳体的背面相抵接的方式来进行安 装。
5. -种电视接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及 接收电视广播的接收部, 基于由该接收部所接收到的电视广播,在所述液晶显示装置中显示图像。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104220925SQ201380019555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3日
【发明者】石黑正明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