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11116阅读:91来源:国知局
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以将配向异常的影响抑制到最低限度为目的而提供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具有开口(18)的黑矩阵(12)、和以配置在开口上的方式形成在第一基板(10)上的多种颜色的着色层(24)。第一配向膜(30)通过间隔体(28)而形成有向第二配向膜(36)的方向突出的突起部(32)。黑矩阵具有多个横线部(14)和多个纵线部(16)交叉而成的形状,其中,多个横线部沿横向延伸且相邻的横线部沿纵向并列,多个纵线部沿纵向延伸且相邻的纵线部沿横向并列。开口是在横向的一侧具有凸部(20)、并在另一侧具有凹部(22)的形状。间隔体配置在纵线部与横线部的交叉部上,但除去与配置有透过率最高的颜色的着色层的开口的凸部相邻的纵线部、和多个横线部的交叉部。
【专利说明】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液晶面板具有一对基板,并为了保持一对基板之间的间隙(液晶的封入空间)而在一方的基板上设有间隔体(参照专利文献I)。在各基板的彼此相对的面上形成有配向膜(orientat1n film),并在间隔体上形成有配向膜。因此,通过间隔体在配向膜上形成有凸部。
[0003]现有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45819号公报
[0005]为了使液晶分子沿一定方向排列,而在配向膜上形成有一定方向的槽。当通过间隔体而在配向膜上形成有凸部时,在用于形成槽的摩擦(rubbing)工序中会产生配向异常。配向异常会沿进行摩擦的方向(形成槽的方向)产生。若配向异常存在于像素区域内,则会成为导致漏光、对比度降低或线斑的原因。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以将配向异常的影响抑制到最低限度为目的。
[0007]( I)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基板;以具有多个开口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黑矩阵;构成彩色滤光片的多种颜色的着色层,该着色层以在各自的所述开口上配置某种颜色的着色层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设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多个间隔体;以置于多个所述间隔体上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的设有多个所述间隔体的面上的第一配向膜;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的第二基板;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的与所述第一基板的相对面上的第二配向膜;和配置在所述第一配向膜与所述第二配向膜之间的液晶材料,所述第一配向膜通过多个所述间隔体而形成有向所述第二配向膜的方向突出的凸部,所述黑矩阵具有多个横线部和多个纵线部交叉而成的形状,其中,该多个横线部沿横向延伸且相邻的横线部沿纵向并列,多个纵线部沿所述纵向延伸且相邻的纵线部沿所述横向并列,多个所述开口分别是在所述横向的一侧具有凸部、并在另一侧具有凹部的形状,各个所述间隔体配置在所述纵线部与所述横线部之间的交叉部上,但除去与配置有透过率最高的颜色的所述着色层的所述开口的所述凸部相邻的所述纵线部、和多个所述横线部之间的交叉部。在本发明中,由于通过间隔体而在第一配向膜上形成有凸部,所以在摩擦工序中,因凸部而沿进行摩擦工序的方向会产生配向异常。但是,以避开与配置有透过率最高的颜色的着色层的开口的凸部相邻的纵线部、和横线部之间的交叉部的方式配置间隔体。因此,影响最大的配向异常避开了透过率最高的颜色的着色层,所以能够将影响抑制到最低限度。
[0008](2)在(I)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其特征还可以为,至少一个所述间隔体配置在与配置有所述透过率最低的颜色的所述着色层的所述开口的所述凸部相邻的所述纵线部、和所述横线部之间的交叉部上。
[0009](3)在(I)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其特征还可以为,至少一个所述间隔体配置在与配置有所述透过率第二低的颜色的所述着色层的所述开口的所述凹部相邻的所述纵线部、和所述横线部之间的交叉部上。
[0010](4)在(I)?(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其特征还可以为,至少一个所述间隔体配置在与配置有所述透过率第二低的颜色的所述着色层的所述开口的所述凸部相邻的所述纵线部、和所述横线部之间的交叉部上。
[0011](5)在(I)?(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其特征还可以为,至少一个所述间隔体配置在与配置有所述透过率最高的颜色的所述着色层的所述开口的所述凹部相邻的所述纵线部、和所述横线部之间的交叉部上。
[0012](6)在(I)?(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其特征还可以为,多个所述间隔体包括主间隔体、和与所述主间隔体相比较低的副间隔体。
[0013](7)在(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其特征还可以为,所述主间隔体配置在位于如下位置的所述纵线部、和所述横线部之间的交叉部上:该纵线部位于配置有所述透过率最低的颜色的所述着色层的所述开口的所述凸部、与配置有所述透过率第二低的颜色的所述着色层的所述开口的所述凹部之间,所述副间隔体配置在位于如下位置的所述纵线部、和所述横线部之间的交叉部上:该纵线部位于配置有所述透过率第二低的颜色的所述着色层的所述开口的所述凸部、与配置有所述透过率最高的颜色的所述着色层的所述开口的所述凹部间之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0015]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0016]图3是图2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II1-1II线剖视图。
[0017]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变形例的图。
[0018]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0019]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0-第一基板,12-黑矩阵,14-横线部,16-纵线部,18-开口,20-凸部,22-凹部,24-着色层,26-平坦化层,28-间隔体,28A-第一间隔体,28B-第二间隔体,30-第一配向膜,32-突起部,34-第二基板,36-第二配向膜,38-液晶材料,40-配向异常区域,112-黑矩阵,114-横线部,116-纵线部,118-开口,120-凸部,122-凹部,124-着色层,128A-第一间隔体,128B-第二间隔体,212-黑矩阵,214-横线部,216-纵线部,218-开口,220-凸部,222-凹部,224-着色层,228-间隔体,228A-主间隔体,228B-副间隔体,230-第一配向膜,232A-主突起部,232B-副突起部,236-第二配向膜,240-配向异常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3][第一实施方式]
[0024]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视图。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例如玻璃基板等作为透光性基板的第一基板10。在第一基板10上形成有黑矩阵12。
[0025]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图。此外,图1是图2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1-1线剖视图。黑矩阵12具有多个横线部14和多个纵线部16交叉而成的形状,其中,多个横线部14沿横向(图2的左右方向)延伸且相邻的横线部14沿纵向(图2的上下方向)并列,多个纵线部16沿纵向延伸且相邻的纵线部16沿横向并列。在本实施方式中,纵向与横向正交。在图2的示例中,横线部14与纵线部16相比宽度(与延伸方向正交的宽度)更大。
[0026]黑矩阵12具有多个开口 18。各开口 18为子像素,由多个子像素构成像素。多个开口 18分别是在横向的一侧具有凸部20、并在另一侧具有凹部22的形状。换言之,黑矩阵12的纵线部16在彼此相邻的横线部14之间折曲。黑矩阵12形成为这种形状是因为应用了用于扩大视场角的多畴方式。
[0027]图3是图2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II1-1II线剖视图。在多畴方式中,一个像素内存在液晶分子的配向状态不同的两个以上的区域。通过突起P,划分出配向状态不同的多个分割区域DA。
[0028]如图1或图2所示,以使任意一个着色层24都配置在黑矩阵12的各个开口 18上的方式,在第一基板10上形成有多种颜色的着色层24。多个着色层24构成彩色滤光片。多种颜色为红色(R)、绿色(G)及蓝色(B)。绿色(G)着色层24的透光率最高,可视性也最高。蓝色(B)着色层24的透光率最低,可视性也最低。在黑矩阵12的开口 18的凸部20所朝向的方向(图2中为右向)上,以红色(R)、绿色(G)及蓝色(B)的顺序排列有多种颜色的着色层24。此外,各个着色层24沿着纵线部16以带状形成,并如图1所示地与横线部14重叠。着色层24由平坦化层26覆盖。
[0029]在第一基板10上设有多个间隔体28。具体地,在平坦化层26上设有多个间隔体28。在第一基板10的设有多个间隔体28的面上,以置于多个间隔体28上的方式形成有第一配向膜30。第一配向膜30通过多个间隔体28而具有突起部32。如图2所示,间隔体28的顶端面(第一配向膜30侧的面)的宽度(横线部14的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与纵线部16的宽度(横线部14的延伸方向上的宽度)相比较大。另外,第一配向膜30的突起部32的顶端面的宽度(横线部14的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与纵线部16的宽度(横线部14的延伸方向上的宽度)相比也较大。
[0030]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例如玻璃基板等作为透光性基板的第二基板34。第二基板34与第一基板10相对。在第二基板34的与第一基板10的相对面上形成有第二配向膜36。通过间隔体28 (或第一配向膜30的向第二配向膜36的方向突出的突起部32),而在第一配向膜30与第二配向膜36之间形成间隙(cell gap)。在第一配向膜30与第二配向膜36之间配置有液晶材料38。
[0031]如图2所示,间隔体28配置在黑矩阵12的纵线部16与横线部14之间的交叉部上。图1所示的第一配向膜30通过间隔体28而具有向第二配向膜36的方向突出的突起部32,因此,通过摩擦工序形成有图2所示的配向异常区域40。配向异常区域40从间隔体28或突起部32沿着摩擦方向形成。摩擦方向是黑矩阵12的纵线部16的延伸方向(与横线部14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摩擦方向为直线方向。
[0032]配向异常区域40与纵线部16重叠。由于第一配向膜30的突起部32的顶端面的宽度与纵线部16的宽度相比较大,所以配向异常区域40从纵线部16溢出。也就是说,配向异常区域40的一部分也与黑矩阵12的开口 18重叠。具体地说,在隔着纵线部16的一对开口 18中,配向异常区域40与一方的开口 18的凸部20和另一方的开口 18的凹部22重叠。配向异常区域40的与凸部20的重叠区域,与配向异常区域40的与凹部22的重叠区域相比较大。因此,配向异常区域40的与凸部20的重叠区域对显示质量造成的影响很大。
[0033]间隔体28在除与配置有透过率最高的颜色(G)的着色层24的开口 18的凸部20相邻的纵线部16、和多个横线部14之间的交叉部之外的位置配置。也就是说,配向异常区域40不与对显示质量影响较大的配置有透过率最高的颜色(G)的着色层24的开口 18的凸部20重叠。
[0034]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通过间隔体28在第一配向膜30上形成有突起部32,所以在摩擦工序中,因突起部32而沿进行摩擦工序的方向会产生配向异常。但是,以避开与配置有透过率最高的颜色(G)的着色层24的开口 18的凸部20相邻的纵线部16、和横线部14之间的交叉部的方式配置有间隔体28。因此,由于影响最大的配向异常避开了透过率最高的颜色(G)的着色层24,所以能够将影响抑制到最低限度。
[0035]多个间隔体28包括多个第一间隔体28A及多个第二间隔体28B。第一间隔体28A配置在与配置有透过率最低的颜色(B)的着色层24的开口 18的凸部20相邻的纵线部16、和横线部14之间的交叉部上。也就是说,配向异常区域40与对显示质量影响较小的配置有透过率最低的颜色(B)的着色层24的开口 18的凸部20重叠。而且,第一间隔体28A配置在与配置有透过率第二低的颜色(R)的着色层24的开口 18的凹部22相邻的纵线部16、和横线部14之间的交叉部上。
[0036]第二间隔体28B配置在与配置有透过率第二低的颜色(R)的着色层24的开口 18的凸部20相邻的纵线部16、和横线部14之间的交叉部上。第二间隔体28B配置在与配置有透过率最高的颜色(G)的着色层24的开口 18的凹部22相邻的纵线部16、和横线部14之间的交叉部上。也就是说,虽然配向异常区域40也与对显示质量影响较大的配置有透过率最高的颜色(G)的着色层24的开口 18重叠,但是由于配向异常区域40与凹部22重叠,所以与重叠于凸部20的情况相比重叠区域变小,且对显示质量影响很小。
[0037][变形例]
[0038]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变形例的图。在该例中,第一间隔体128A配置在与配置有透过率第二低的颜色(R)的着色层124的开口 118的凸部120相邻的纵线部116、和横线部114之间的交叉部上。第一间隔体128A配置在与配置有透过率最低的颜色(B)的着色层124的开口 118的凹部122相邻的纵线部116、和横线部114之间的交叉部上。
[0039]在本变形例中,在黑矩阵112的开口 118的凸部120所朝向的方向(图4中为右方向)上,以红色(R)、蓝色(B)及绿色(G)的顺序排列有多种颜色的着色层124。
[0040]第二间隔体128B配置在与配置有透过率最低的颜色(B)的着色层124的开口 118的凸部120相邻的纵线部116、和横线部114之间的交叉部上。第二间隔体128B配置在与配置有透过率最高的颜色(G)的着色层124的开口 118的凹部122相邻的纵线部116、和横线部114之间的交叉部上。
[0041]本发明并不排除这种示例,从与上述实施方式所说明的结构相同的结构中发挥相同的作用效果。
[0042][第二实施方式]
[0043]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图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图。此外,图5是图6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V - V线剖视图。如图5所示,多个间隔体228包括主间隔体228A、和与主间隔体228A相比较低的副间隔体228B。通过主间隔体228A能够确保间隙,并在向缩小间隙的方向施加了外力时,副间隔体228B发挥止动件的作用。第一配向膜230通过由主间隔体228A形成的主突起部232A而与第二配向膜236接触,但在由副间隔体228B形成的副突起部232B与第二配向膜236之间具有间隙。
[0044]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主突起部232A及副突起部232B也形成有配向异常区域240。形成在第一配向膜230上的突起的高度越高,配向异常的程度越大。也就是说,由主突起部232A形成的配向异常区域240中的配向异常的程度,与由副突起部232B形成的配向异常区域240中的配向异常的程度相比较高。
[0045]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黑矩阵212的开口 218的凸部220所朝向的方向(图6中为右方向)上,以红色(R)、绿色(G)及蓝色(B)的顺序排列有多种颜色的着色层224。
[0046]如图6所示,主间隔体228A配置在位于如下位置的纵线部216、和横线部214之间的交叉部上:该纵线部216位于配置有透过率最低的颜色(B)的着色层224的开口 218部的凸部220、与配置有透过率第二低的颜色(R)的着色层224的开口 218部的凹部222之间。也就是说,配向异常区域240与对显示质量影响较小的配置有透过率最低的颜色(B)的着色层224的开口 218部的凸部220重叠。
[0047]副间隔体228B配置在位于如下位置的纵线部216、和横线部214之间的交叉部上:该纵线部216位于配置有透过率第二低的颜色(R)的着色层224的开口 218部的凸部220、与配置有透过率最高的颜色(G)的着色层224的开口 218部的凹部222之间。也就是说,虽然配向异常区域240也与对显示质量影响较大的配置有透过率最高的颜色(G)的着色层224的开口 218部重叠,但是由于配向异常区域240与凹部222重叠,所以重叠区域变小,且对显示质量影响较小。
[0048]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配向异常程度较高的主突起部232A形成的配向异常区域240,与对显示质量影响较小的配置有透过率最低的颜色(B)的着色层224的开口 218部的凸部220重叠。因此,能够将对显示的影响抑制到最低限度。
[0049]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还可以进行各种变形。例如,由实施方式所说明的结构能够置换为实质上相同的结构、发挥相同作用效果的结构、或者能够达成相同目的的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基板; 以具有多个开口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黑矩阵; 构成彩色滤光片的多种颜色的着色层,该着色层以在各自的所述开口上配置某种颜色的着色层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 设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多个间隔体; 在所述第一基板的设有多个所述间隔体的面上以置于多个所述间隔体上的方式形成的第一配向膜; 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的第二基板; 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的与所述第一基板的相对面上的第二配向膜;和 配置在所述第一配向膜与所述第二配向膜之间的液晶材料, 所述第一配向膜通过多个所述间隔体而形成有向所述第二配向膜的方向突出的凸部, 所述黑矩阵具有多个横线部和多个纵线部交叉而成的形状,其中,该多个横线部沿横向延伸且相邻的横线部沿纵向并列,多个纵线部沿所述纵向延伸且相邻的纵线部沿所述横向并列, 多个所述开口分别是在所述横向的一侧具有凸部、并在另一侧具有凹部的形状, 各个所述间隔体配置在所述纵线部与所述横线部之间的交叉部上,但除去与配置有透过率最高的颜色的所述着色层的所述开口的所述凸部相邻的所述纵线部、和多个所述横线部之间的交叉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间隔体配置在与配置有所述透过率最低的颜色的所述着色层的所述开口的所述凸部相邻的所述纵线部、和所述横线部之间的交叉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间隔体配置在与配置有所述透过率第二低的颜色的所述着色层的所述开口的所述凹部相邻的所述纵线部、和所述横线部之间的交叉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间隔体配置在与配置有所述透过率第二低的颜色的所述着色层的所述开口的所述凸部相邻的所述纵线部、和所述横线部之间的交叉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间隔体配置在与配置有所述透过率最高的颜色的所述着色层的所述开口的所述凹部相邻的所述纵线部、和所述横线部之间的交叉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间隔体包括主间隔体、和与所述主间隔体相比较低的副间隔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间隔体配置在位于如下位置的所述纵线部、和所述横线部之间的交叉部上:该纵线部位于配置有所述透过率最低的颜色的所述着色层的所述开口的所述凸部、与配置有所述透过率第二低的颜色的所述着色层的所述开口的所述凹部之间, 所述副间隔体配置在位于如下位置的所述纵线部、和所述横线部之间的交叉部上:该纵线部位于配置有所述透过率第二低的颜色的所述着色层的所述开口的所述凸部、与配置有所述透过率最高 的颜色的所述着色层的所述开口的所述凹部之间。
【文档编号】G02F1/1362GK104049411SQ201410086784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2日
【发明者】杉山里织, 森本政辉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