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接镜头安装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18085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外接镜头安装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接镜头安装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夹、第二固定夹、调整板及调整旋钮。通过滑动第二固定夹可调节第二抵持部与第一抵持部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第一固定夹与第二固定夹可夹持不同宽度的手持电子设备。而且,旋出调整旋钮旋后,通过使调整板相对于杆体滑动或转动便可达到调节固定于安装部上的外接镜头位置的目的。因此,通过改变调整板的位置,便可最终使外接镜头与自带镜头的中心对准。由于上述外接镜头安装装置可固定在不同宽度的手持电子设备上,而且不受手持设备自带镜头位置的限制,从而可匹配多种型号的设备,适用于多种场合,便于使用者使用。
【专利说明】外接镜头安装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外接镜头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大多数手持电子设备都具有照相功能。特别是手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 可或缺的工具,其拍照功能进来得到大幅提升。然而,虽然手机内原装有自带镜头,但其原 装镜头只能在基本范围调整焦距。在特殊场合,若需要获得特殊的拍照效果则必须外接其 他类型的镜头,如鱼眼或长焦镜头等。
[0003] 然而,为了携带方便,手机本省的尺寸较小且结构简单。因此,需要借助镜头安装 装置才能将外接镜头与手机自带的镜头对接。而且,为了保证较好的拍摄效果,外接镜头的 中心需与手机中自带镜头的中心对准。然而,不同品牌或者不同型号的手机尺寸不同,且其 自带的镜头在手机上的位置也都不一样。因此,针对不同的手机,需要不同的镜头安装装置 与其配套使用。然而,若针对每款手机都专门开发对应的镜头固定装置,则制造者生产成本 过高。而且,使用者更换手机或者同时使用多种类型的手机时,需要配备多种对应的镜头固 定装置,从而导致使用者的成本升高,且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适用于多种场合,以便于使用的外接镜头安装装置。
[0005] -种外接镜头安装装置,用于将外接镜头固定并对准手持电子设备的自带镜头, 所述外接镜头安装装置包括:
[0006] 第一固定夹,包括呈板状的主体及设于所述主体一端的第一抵持部,所述主体上 开设有安装螺孔;
[0007] 第二固定夹,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二固定夹远离所述第一固定夹 的一端设有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二抵持部与所述第一抵持部相对设置,以将所述电子设备 夹持于所述第二抵持部与所述第一抵持部之间,所述第二固定夹相对于所述主体滑动,以 改变第二抵持部与所述第一抵持部之间的距离;
[0008] 调整板,其上开设有条形孔,所述调整板的一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外接镜头的安 装部;及
[0009] 调整旋钮,包括帽体及带螺纹的杆体,所述杆体穿设于所述条形孔,且末端与所述 安装螺孔螺合,所述调整旋钮可旋进所述安装螺孔,直至将所述调整板夹持于所述帽体与 所述主体之间;
[0010] 其中,当所述调整旋钮旋出所述安装螺孔时,所述调整板绕所述杆体可转动,且所 述杆体沿所述条形孔可滑动。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长条形的导柱,所述第二固定夹 呈U形,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分支,所述分支上分别开设有长条形的凹槽,所述导柱滑设于 所述凹槽内,以使所述第二固定夹相对于所述主体可滑动。
[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上还设有驱动螺孔,所述驱动螺孔位于两个所述 导柱之间,且其轴线与所述导柱平行,所述第二固定夹上还设有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位 于两个所述分支之间,并与所述分支平行,所述驱动螺杆与所述驱动螺孔螺合,所述驱动螺 杆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二固定夹相对于所述主体滑动。
[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持部及所述第二抵持部均为两个间隔设置的凸 柱。
[00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柱包括基体及弯折部,所述基体固定于所述主体或 所述第二固定夹上,所述弯折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体上。
[0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柱还包括弹性缓冲层,所述弹性缓冲层设于所述弯 折部上。
[001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背向所述调整板的一侧贴设有第一弹性层,所述 第二固定夹设置所述第二抵持部的一侧贴设有第二弹性层。
[001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靠近所述第一抵持部的一端开设有脚架安装孔, 所述脚架安装孔用于与脚架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固定夹安装于脚架上。
[001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接镜头的末端设有螺纹,所述安装部为螺纹通孔,所 述外接镜头的末端与所述螺纹通孔螺合,以将所述外接镜头固定于所述调整板上。
[001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板还包括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贴设于所述螺 纹通孔的边缘,且所述密封垫圈位于所述调整板朝向所述主体的一侧。
[00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板还包括弹性垫,所述调整板朝向所述主体的一 侧开设有收容槽,所述弹性垫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并夹持于所述主体与所述收容槽的底 部之间。
[002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螺孔为多个,且所述杆体分别与所述多个安装螺 孔中的任一个可螺合,以将所述调整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夹上。
[0022] 上述外接镜头安装装置,通过滑动第二固定夹可调节第二抵持部与第一抵持部之 间的距离,从而使得第一固定夹与第二固定夹可夹持不同宽度的手持电子设备。而且,旋出 调整旋钮旋后,通过使调整板相对于杆体滑动或转动便可达到调节固定于安装部上的外接 镜头位置的目的。因此,通过改变调整板的位置,便可最终使外接镜头与自带镜头的中心对 准。由于上述外接镜头安装装置可固定在不同宽度的手持电子设备上,而且不受手持设备 自带镜头位置的限制,从而可匹配多种型号的设备,适用于多种场合,便于使用者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外接镜头安装装置的爆炸图;
[0024] 图2为图1所示外接镜头安装装置中第一固定夹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为图1所示外接镜头安装装置中第二固定夹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4为图1所示外接镜头安装装置中调整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 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 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 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8]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 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 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9]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 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 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0] 外接镜头安装装置用于将外接镜头固定,并将外接镜头对准手持电子设备的自带 镜头。
[0031] 请参阅图1,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外接镜头安装装置100包括第一固定夹110、 第二固定夹120、调整板130及调整旋钮140。
[0032] 第一固定夹110包括呈板状的主体111及设于主体111 一端的第一抵持部113。 主体111上开设有安装螺孔115。第一固定夹110可由金属、塑料、木材等材料制成。
[0033] 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11靠近第一抵持部113的一端开设有脚架安装孔1118,脚架 安装孔1118用于与脚架配合,以将第一固定夹110安装于脚架上。通过脚架安装孔1118, 可将外接镜头安装装置1〇〇固定于脚架上,从而获得更加稳定的拍摄环境。
[0034] 可以理解,开设脚架安装孔1118只为取得进一步的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脚架 安装孔1118可省略,而不影响外接镜头安装装置100实现其主要功能。
[0035]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第二固定夹120可滑动地安装于主体111上。第二固定夹 120远离第一固定夹110的一端设有第二抵持部123,第二抵持部123与第一抵持部113相 对设置,以将电子设备夹持于第二抵持部123与第一抵持部113之间。第二固定夹120相 对于主体111滑动,以改变第二抵持部123与第一抵持部113之间的距离。因此,第二抵持 部123与第一抵持部113之间可夹持不同宽度的手持电子设备。
[0036] 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11的两侧分别设有长条形的导柱1112,第二固定夹120呈U 形,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分支121,分支121上分别开设有长条形的凹槽1212。导柱1112滑 设于凹槽1212内,以使第二固定夹120相对于所述主体111可滑动。由于导柱1112位于 主体111的两侧,故主体111可对第二固定夹120平衡的支撑力,从而使得第二固定夹120 滑动更加平稳。
[0037]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夹120不限于通过导柱1112与凹槽1212配 合的方式与主体111实现滑动连接。例如,可在主体111及第二固定夹120的其中一个上 设置导轨,另一个上设置滑块,通过滑块与导轨配合实现滑动连接。
[0038]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11上还设有驱动螺孔1114,驱动螺孔1114位于两 个导柱1112之间,且其轴线与导柱1112平行。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主体11上设置 螺母20,以形成驱动螺孔1114。第二固定夹120上还设有驱动螺杆125,驱动螺杆125位于 两个分支121之间,并与分支121平行。驱动螺杆125与驱动螺孔1114螺合,驱动螺杆125 转动,以驱动第二固定夹120相对于主体111滑动。驱动螺杆125是将圆周运动转化为直 线运动,具有过程平稳、调节精准的特点。因此,通过驱动螺杆125与驱动螺孔1114配合的 方式驱动第二固定夹120,可更加精确的调节第二抵持部123与第一抵持部113之间的距 离。
[0039] 此外,驱动螺杆125末端还设有转动旋钮1252,以便于对驱动螺杆125进行旋转操 作。
[0040]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采取如手动推拉、齿轮驱动、电机带动等方式驱 使第二固定夹120滑动。
[0041] 调整板130上开设有条形孔131。调整板130的一端设有用于安装外接镜头的安 装部133。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外接镜头(图未示)的末端设有螺纹,安装部133为螺纹通孔, 外接镜头的末端与螺纹通孔螺合,以将外接镜头固定于调整板130上。
[0042]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通过卡扣、夹具等结构将外接镜头固定于调整板 130 上。
[0043] 调整旋钮140包括帽体141及带螺纹的杆体143。帽体141即可由金属制成,也 可由塑料制成。而杆体143为保持较高的强度,一般由金属制成。杆体143穿设于条形孔 131,且末端与安装螺孔115螺合。调整旋钮140可旋进安装螺孔115,直至将调整板130夹 持于帽体141与主体111之间。
[0044] 请一并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调整板130朝向主体111的一侧开设有收容槽 137,调整板130还包括弹性垫139,弹性垫139收容于收容槽137内,并夹持于主体111与 收容槽137的底部之间。弹性垫139可由硅胶、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弹性垫139的厚度 略高于收容槽137的深度,从而使得弹性垫139被挤压变形,以增强主体111与调整板130 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调整板130打滑。
[0045] 可以理解,设置弹性垫139只为取得进一步的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垫139 可省略,而不影响外接镜头安装装置100实现其主要功能。
[0046] 其中,当调整旋钮140旋出安装螺孔115时,调整板130绕杆体143可转动,且杆 体143沿条形孔131可滑动。因此,通过使调整板130相对于杆体143转动或滑动,则可调 整固定于安装部133上的外接镜头的位置,从而将外接镜头与手持电子设备上的自带镜头 的中心对准。针对不同型号的电子设备,通过调整调整板130的位置即可将外接镜头与自 带镜头的中心对准。因此,可使得外接镜头安装装置100适用于多种场合。
[0047]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螺孔115为多个,且杆体143分别与多个安装螺孔115中的任 一个可螺合,以将调整板130安装于第一固定夹110上。通过事杆体143与不同的安装螺 孔115螺合,可进一步调节调整板130的位置,从而使得调整板130的位置变化更加灵活。 需要指出的是,安装螺孔115的数量不限。
[0048] 在本实施例中,调整板130还包括密封垫圈135,密封垫圈135贴设于螺纹通孔的 边缘,且密封垫圈135位于调整板130朝向主体111的一侧。密封垫圈135防止外接镜头 与自带镜头之间出现间隙,从而避免灰尘及无用的杂光进入镜头之间,以改善拍摄效果。可 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垫圈135还可省略。
[0049] 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11背向调整板130的一侧贴设有第一弹性层1116,第二固定 夹120设置第二抵持部123的一侧贴设有第二弹性层127。第一弹性层1116及第二弹性层 127可由硅胶、橡胶、海绵等其他软性材料制成,用于防止手持电子设备的外壳被划伤。可以 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层1116及第二弹性层127均可省略。
[005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抵持部113及第二抵持部123均为两个间隔设置的凸柱10。手 持电子设备的边框上常设置有若干按键,而两个间隔设置的凸柱10之间会存在较大空隙。 这样,在安装外接镜头时,可使第一抵持部113及第二抵持部123实现对按键的避位,防止 在外接其他镜头时因外接镜头安装装置100遮挡按键而影响操作。
[0051]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抵持部113及第二抵持部123还可为板状结构, 或者其中一个为凸起,另一个呈板状。
[0052] 进一步的,凸柱10包括基体101及弯折部102,基体101固定于主体111或第二固 定夹120上,弯折部102可转动地设置于基体101上。具体的,弯折部102可通过销轴、转 轴与基体101连接。因此,当外接镜头安装装置100不使用时,可将弯折部102弯折收起, 以减小第一抵持部113及第二抵持部123所占的体积,从而使外接镜头安装装置100便于 携带。
[0053]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凸柱10还包括弹性缓冲层103,弹性缓冲层103设于弯折部 102上。弹性缓冲层103可通过胶合、卡合等方式安装于弯折部102上。当采用卡合方式安 装时,可方便在弹性缓冲层103磨损后更换。弹性缓冲层103同样由硅胶、橡胶、海绵等其 他软性材料制成,从而可防止夹伤手持电子设备。
[0054] 进一步的,弹性缓冲层103的表面设置为斜面。因此,当可防止材料变形时,导致 夹持不紧或脱落。
[0055] 外接镜头安装装置100,通过滑动第二固定夹120可调节第二抵持部123与第一抵 持部113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第一固定夹110与第二固定夹120可夹持不同宽度的手持 电子设备。而且,旋出调整旋钮140旋后,通过使调整板130相对于杆体143滑动或转动便 可达到调节固定于安装部133上的外接镜头位置的目的。因此,通过改变调整板130的位 置,便可最终使外接镜头与自带镜头的中心对准。由于上述外接镜头安装装置可固定在不 同宽度的手持电子设备上,而且不受手持设备自带镜头位置的限制,从而可匹配多种型号 的设备,适用于多种场合,便于使用者使用。
[0056]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 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 一种外接镜头安装装置,用于将外接镜头固定并对准手持电子设备的自带镜头,其 特征在于,所述外接镜头安装装置包括: 第一固定夹,包括呈板状的主体及设于所述主体一端的第一抵持部,所述主体上开设 有安装螺孔; 第二固定夹,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二固定夹远离所述第一固定夹的一 端设有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二抵持部与所述第一抵持部相对设置,以将所述电子设备夹持 于所述第二抵持部与所述第一抵持部之间,所述第二固定夹相对于所述主体滑动,以改变 第二抵持部与所述第一抵持部之间的距离; 调整板,其上开设有条形孔,所述调整板的一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外接镜头的安装部; 及 调整旋钮,包括帽体及带螺纹的杆体,所述杆体穿设于所述条形孔,且末端与所述安装 螺孔螺合,所述调整旋钮可旋进所述安装螺孔,直至将所述调整板夹持于所述帽体与所述 主体之间; 其中,当所述调整旋钮旋出所述安装螺孔时,所述调整板绕所述杆体可转动,且所述杆 体沿所述条形孔可滑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镜头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 长条形的导柱,所述第二固定夹呈U形,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分支,所述分支上分别开设有 长条形的凹槽,所述导柱滑设于所述凹槽内,以使所述第二固定夹相对于所述主体可滑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接镜头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还设有驱动螺 孔,所述驱动螺孔位于两个所述导柱之间,且其轴线与所述导柱平行,所述第二固定夹上还 设有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位于两个所述分支之间,并与所述分支平行,所述驱动螺杆与 所述驱动螺孔螺合,所述驱动螺杆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二固定夹相对于所述主体滑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镜头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持部及所述第 二抵持部均为两个间隔设置的凸柱。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接镜头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包括基体及弯折 部,所述基体固定于所述主体或所述第二固定夹上,所述弯折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体 上。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接镜头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还包括弹性缓冲 层,所述弹性缓冲层设于所述弯折部上。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镜头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背向所述调整板 的一侧贴设有第一弹性层,所述第二固定夹设置所述第二抵持部的一侧贴设有第二弹性 层。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镜头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靠近所述第一抵 持部的一端开设有脚架安装孔,所述脚架安装孔用于与脚架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固定夹安 装于脚架上。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镜头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镜头的末端设有 螺纹,所述安装部为螺纹通孔,所述外接镜头的末端与所述螺纹通孔螺合,以将所述外接镜 头固定于所述调整板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接镜头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板还包括密封垫 圈,所述密封垫圈贴设于所述螺纹通孔的边缘,且所述密封垫圈位于所述调整板朝向所述 主体的一侧。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镜头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板还包括弹性 垫,所述调整板朝向所述主体的一侧开设有收容槽,所述弹性垫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并夹 持于所述主体与所述收容槽的底部之间。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镜头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螺孔为多个,且 所述杆体分别与所述多个安装螺孔中的任一个可螺合,以将所述调整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固 定夹上。
【文档编号】G02B7/02GK203838458SQ201420041278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2日
【发明者】沈伟宏, 吴均运 申请人:吉多思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