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lc型高回损光固定衰减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20736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lc型高回损光固定衰减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体式LC型高回损光固定衰减器,包括外套(1)和内套(2),外套(1)为阳头端和阴头端一体式注塑成型结构,其阳头端为LC型光纤连接器标准结构,其阴头端为LC型光纤适配器标准结构;所述的外套(1)与内套(2)进行插接配合轴向形成有前后贯通的中空体,所述对接的中空体内设置有组装成一体的光衰减芯件(9)、开口陶瓷套筒(7)、弹簧(8),所述光衰减芯件(9)包括第一陶瓷插芯(3)、第二陶瓷插芯(4)、金属连接套(6)、衰减光纤(5),开口陶瓷套筒(7)外置于第二陶瓷插芯(4)外径周围;本实用新型装置一体式结构制作简单,成本低廉,质量可靠,工程人员操作安装方便。
【专利说明】—体式LC型高回损光固定衰减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衰减器,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式LC型高回损光固定衰减器,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适用于机架高密度安装LC光纤连接器接口的LC型高回损光固定衰减器的应用日益巨大,尤其配线机房内,由于机架内高密度安装的设计,通常的LC光纤固定衰减器通常存在以下问题:在适配器与LC光纤连接器间接入LC型高回损光固定衰减器时,由于级联结构,其安装密度较高,在实际插拔操作过程中,总会引入一些侧向力施加于LC型高回损光固定衰减器之上,且侧向力是由LC光纤连接器中的陶瓷插芯传递到LC型高回损光固定衰减器的内部。传统的LC型高回损光固定衰减器是由前座和后座组合而成,这种外部件分体结构会造成前座和后座的闭合不充分,由此LC光纤连接器引入的侧向力的存在会造成LC型高回损光固定衰减器的前座和后座在轴向上有一定的角度误差,角度误差的存在会造成LC型高回损光固定衰减内部的衰减芯件受侧向力的弯折导致陶瓷套筒的破裂,陶瓷套筒一旦破裂将会造成LC型高回损光固定衰减器在工作状态下的失效。
[0003]由以上可见,目前的LC型高回损光固定衰减器在高密度安装环境中容易出现陶瓷套筒破裂的现象,不适合现在机架高密度安装条件下的工程应用。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一体式的,可避免陶瓷套筒破裂的LC型高回损光固定衰减器。
[000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体式LC型高回损光固定衰减器,包括外套和内套,外套为阳头端和阴头端一体式注塑成型结构,其阳头端为LC型光纤连接器标准结构,其阴头端为LC型光纤适配器标准结构;所述的外套与内套进行插接配合轴向形成有前后贯通的中空体,所述对接的中空体内设置有组装成一体的光衰减芯件、开口陶瓷套筒、弹簧,所述光衰减芯件包括第一陶瓷插芯、第二陶瓷插芯、金属连接套、衰减光纤,开口陶瓷套筒外置于第二陶瓷插芯外径周围,开口陶瓷套筒前端与金属连接套相对接,第一陶瓷插芯与第二陶瓷插芯由金属连接套压接固定,弹簧设置于金属连接套外径周围,衰减光纤固定于第一陶瓷插芯、第二陶瓷插芯的内孔中。
[0007]所述外套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内套上设置有凸键,所述凹槽与凸键进行插接配合。
[0008]所述第一陶瓷插芯的陶瓷插芯端面和第二陶瓷插芯的陶瓷插芯端面均为UPC抛光端面或者均为APC抛光端面。
[0009]所述外套和内套采用塑料材质。
[0010]所述金属连接套和弹簧采用金属材质。
[0011]所述衰减光纤采用胶与第一陶瓷插芯和第二陶瓷插芯固定。
[0012]所述外套阳头端上方设置有弹片,外套阴头端上方设置有卡键,卡键位于弹片上方与其接触设置。
[0013]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
[00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C型高回损光固定衰减器,可以完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一体式结构制作简单,成本低廉,质量可靠,工程人员操作安装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LC型高回损光固定衰减器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6]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套结构外观图;
[0017]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套结构左视图;
[0018]图2c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套结构剖面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套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光衰减芯件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连接套外观图;
[0022]其中:
[0023]1:外套;2:内套;
[0024]3:第一陶瓷插芯;4:第二陶瓷插芯;
[0025]5:衰减光纤;6:金属连接套;
[0026]7:开口陶瓷套筒;8:弹簧;
[0027]9:光衰减芯件;
[0028]1-1:凹槽;1-2:六边形导向结构;
[0029]1~3:弹片;1-4:卡键;
[0030]2-1:凸键;
[0031]6-1:六边形导向结构;
[0032]9-1:A向陶瓷插芯端面;9-2:B向陶瓷插芯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LC型高回损光固定衰减器是如何实现的。
[003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LC型高回损光固定衰减器,包括有位于阳头端的外套I和与外套I插接的位于阴头端的内套2,外套I为一体式注塑成型结构;所述的外套I与所述的内套2进行插接配合,轴向形成有前后贯通的中空体,所述的对接的中空体内设置有光衰减芯件9 (如图4所示)、开口陶瓷套筒7和弹簧8,所述的光衰减芯件9结构,包括有:内部轴向插入有衰减光纤5的第一陶瓷插芯3,内部轴向插入有衰减光纤5的第二陶瓷插芯4,在第一陶瓷插芯3与第二陶瓷插芯4的V型孔的外周通过压接金属连接套6的方式,实现金属连接套6与第一陶瓷插芯3和第二陶瓷插芯4的固定。所述的光衰减芯件9的A向陶瓷插芯端面9-1和B向陶瓷插芯端面9-2可以同时抛光为UPC端面,也可以抛光为APC端面。光衰减芯件9的B向陶瓷插芯端面9-2方向外围套有开口陶瓷套筒7,所述的开口陶瓷套筒7外置于第二陶瓷插芯4的外径周围,其前端与金属连接套6相对接,后端悬置于中空体的末端空间。光衰减芯件9、弹簧8和开口陶瓷套筒7组成一体,弹簧8外置于光衰减芯件9中金属连接套6的外径周围,在弹簧8受压缩时,传递给金属连接套6相应弹力,以保证光衰减芯件9在中空体内与外套I对接匹配,同时中空体提供光衰减芯件9的A向陶瓷插芯端面在受压缩时的后向压缩空间。
[0035]如图2a、图2b、图2c、图3和图5所示,所述的外套I为一体式注塑成型结构,夕卜套I的阳头端为符合LC型光纤连接器标准结构,外套I的阴头端为符合LC型光纤适配器标准结构,注塑形成阳头端和阴头端为一体结构。所述外套阳头端上方设置有弹片1-3,外套阴头端上方设置有卡键1- 4,卡键1-4位于弹片1-3之上接触设置。为方便外套I的阳头在与LC型光纤适配器对接插拔,在外套上方设置的弹片1-3和卡键1-4,在用手指按下卡键1-4时,力量通过卡键1-4施加于弹片1-3之上,方便外套I与LC型光纤适配器端的接插配合,易于操作。本实用新型外套的一体式结构,将传统的前座(阳头端部分单体注塑成型)和后座(阴头端部分单体注塑成型)进行插拔连接(阳头端与阴头端为分体结构),组合成一体注塑成型结构外套1,在使用过程中,LC光纤连接器引入的侧向力施加于外套I的阴头端时,在外套I内部的轴向上不会产生一定的角度误差,从而避免LC型高回损光固定衰减内部的衰减芯件不会受侧向力的弯折而引起陶瓷套筒的破裂,可以有效保护器件的正常工作。所述的外套I与所述的内套2通过外套I中的凹槽1-1与内套2中的凸键2-1进行插接配合,轴向形成有前后贯通的中空体。所述的外套I中的六边形导向结构1_2(如图2b)与金属连接套6中的六边形导向结构6-1进行互配对接(如图5)。
[0036]所述的内套2,其中的凸键2-1与外套I中的凹槽1-1进行接插配合,轴向形成有前后贯通的中空体,如图1所示。内套2对中空体中的弹簧8具有限位作用,在中空体的限位空间内压缩弹簧8。
[0037]所述的第一陶瓷插芯3,内置衰减光纤5,通过第一陶瓷插芯3内孔吸胶,将衰减光纤5穿入第一陶瓷插芯3的内孔中,通过加热固化,实现衰减光纤5与第一陶瓷插芯3的固定;第一陶瓷插芯3的V型孔一端压入金属连接套6内。
[0038]所述的第二陶瓷插芯4,内置衰减光纤5,通过第二陶瓷插芯4内孔吸胶,将衰减光纤5穿入第二陶瓷插芯4的内孔中,通过加热固化,实现衰减光纤5与第二陶瓷插芯4的固定;第二陶瓷插芯4的V型孔一端压入金属连接套6内。开口陶瓷套筒7外置于第二陶瓷插芯4的外径周围。
[0039]所述的衰减光纤5,分别穿入已经吸胶完毕的第一陶瓷插芯3和第二陶瓷插芯4内,通过加热固化,实现衰减光纤5与第一陶瓷插芯3和第二陶瓷插芯4的固定。
[0040]所述的金属连接套6,通过压接的方式,将第一陶瓷插芯3的V型孔一端和第二陶瓷插芯4的V型孔一端分别固定于金属连接套6内。金属连接套6中的六边形导向结构6-1可以与外套I中的六边形导向结构1-2进行互配。弹簧8可以外置于金属连接套6的外径周围。
[0041]所述的开口陶瓷套筒7,外置于第二陶瓷插芯4的外径周围,同时前端与金属连接套6向接触,实现陶瓷套筒7的限位。
[0042]所述的弹簧8,外置于金属连接套6的外径周围,通过金属连接套的六边形导向结构6-1和内套2进行限位,受压缩于金属连接套6和内套2之间。
[0043]所述的光衰减芯件9,由第一陶瓷插芯3、第二陶瓷插芯4、衰减光纤5和金属连接套6共同组成,与开口陶瓷套筒7和弹簧8组成一体结构,内置于外套I和内套2接插构成的中空体中。如图4所示,所述的光衰减芯件9的A向陶瓷插芯端面9-1和B向陶瓷插芯端面9-2可以同时抛光为UPC端面,也可以抛光为APC端面
[0044]所述的光衰减芯件9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LC型高回损光固定衰减器的关键部件,用于实现器件输入光信号的衰减功能。光信号也可以一体式LC型高回损光固定衰减器的阳端输入,也可以从阴端输入,光信号的输入输出无方向性。
[0045]上述各部件,外套I和内套2为塑料材质,第一陶瓷插芯3、第二陶瓷插芯4和开口陶瓷套筒7为氧化锆材料,衰减光纤5为掺杂金属杂质的二氧化硅,金属连接套6,弹簧8为金属材质。
[0046]所述的外套I和内套2为满足LC型光纤连接器和LC型光纤适配器标准接口尺寸的塑料外部件。一体式LC型高回损光固定衰减器的阳头与对应的LC型光纤适配器相连。一体式LC型高回损光固定衰减器的阴头与对应的LC型光纤连接器相连,其接口尺寸分别对应满足上述类型结构产品所对应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接口尺寸要求。因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是一体式LC型高回损光固定衰减器的解决方案。产品结构设计简单,同时,该一体式LC型高回损光固定衰减器可实现的非常优良的光学指标,满足市场上对产品封装小型化,功能集成化的行业要求。
[0047]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经详细地示出并描述了相关的特定的实施例参考,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改变。这些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体式LC型高回损光固定衰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I)和内套(2),外套(I)为阳头端和阴头端一体式注塑成型结构,其阳头端为LC型光纤连接器标准结构,其阴头端为LC型光纤适配器标准结构;所述的外套(I)与内套(2)进行插接配合轴向形成有前后贯通的中空体,所述对接的中空体内设置有组装成一体的光衰减芯件(9)、开口陶瓷套筒(7)、弹簧(8),所述光衰减芯件(9)包括第一陶瓷插芯(3)、第二陶瓷插芯(4)、金属连接套(6)、衰减光纤(5),开口陶瓷套筒(7)外置于第二陶瓷插芯(4)外径周围,开口陶瓷套筒(7)前端与金属连接套(6)相对接,第一陶瓷插芯(3)与第二陶瓷插芯(4)由金属连接套(6)压接固定,弹簧(8)设置于金属连接套(6)外径周围,衰减光纤(5)固定于第一陶瓷插芯(3)、第二陶瓷插芯(4)的内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LC型高回损光固定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I)上设置有凹槽(1-1),所述内套(2)上设置有凸键(2-1),所述凹槽(1-1)与凸键(2-1)进行插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LC型高回损光固定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陶瓷插芯(3)的陶瓷插芯端面(9-1)和第二陶瓷插芯(5)的陶瓷插芯端面(9-2)均为UPC抛光端面或者均为APC抛光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LC型高回损光固定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I)和内套(2)采用塑料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LC型高回损光固定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连接套(6)和弹簧(8)采用金属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式LC型高回损光固定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衰减光纤(5)采用胶与第一陶瓷插芯(3)和第二陶瓷插芯(4)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LC型高回损光固定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阳头端上方设置有弹片(1-3),外套阴头端上方设置有卡键(1- 4),卡键(1- 4)位于弹片(1-3)上方与其接触设置。
【文档编号】G02B6/38GK203930114SQ201420346284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7日
【发明者】高文闯, 朱信海, 蒋呈瑜, 付浩军 申请人: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