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压产生单元的供电方法以及处理盒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26693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压产生单元的供电方法以及处理盒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压产生单元的供电方法以及可拆卸的安装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的处理盒。



背景技术:

通常,可拆卸的安装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的处理盒至少包括粉仓框架,所述粉仓框架容纳有显影剂以及携带显影剂的显影件;所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包括打印机、复印机等,下文中将采用打印机进行说明;在打印机工作过程中用于形成静电潜像的感光件一般单独设置在打印机中,或者与显影件一起设置在粉仓框架中,或者单独设置在用于容纳废显影剂的废粉仓框架中,所述废粉仓框架与粉仓框架结合形成处理盒。

打印机的成像过程一般需经过充电、曝光、显影、转印、定影、清洁步骤,首先由设置在打印机或处理盒中的充电件为感光件表面充电,被充电后的感光件被打印机中含有数字图像信号的激光照射而曝光,从而在感光件表面形成静电潜像,通过携带有显影剂的显影件将所述静电潜像显影,然后由转印装置将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上,并通过定影装置将该图像加热和加压在记录介质上,打印机输出该记录介质,最后由清洁装置清洁所述感光件,从而完成所述成像过程。

根据打印机工作时,所述显影件与感光件是否接触,可以将显影方式分为接触式显影和跳跃式显影。所述接触式显影方式即显影件与感光件相互接触,打印机向显影件施加直流偏置电压,在显影件和感光件之间形成电场,位于显影件上的显影剂在电场力作用力下从显影件表面转移至感光件表面,从而显影静电潜像;所述跳跃式显影方式即显影件与感光件之间不接触,而是具有一定间隙,打印机向显影件施加直流偏置电压和交流偏置电压叠加后的电压,位于显影件上的显影剂在交流电场力作用下从显影件表面跳过所述间隙到达感光件表面,从而也完成显影静电潜像。

图1是现有的采用接触式显影的处理盒C1(以下简称“处理盒C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所述处理盒C1包括相互结合的粉仓框架10和废粉仓框架20、以及分别位于粉仓框架导电末端的导电端盖E和驱动末端的驱动端盖F; 如图2所示,所述粉仓框架10包括显影剂容腔11、搅拌件12、显影剂输送件13、显影件14、感光件15、显影剂层调节件16和密封件17,所述搅拌件12可旋转的设置在显影剂容腔11中,用于搅拌显影剂,同时将显影剂供给至显影剂输送件13;所述显影剂输送件13、显影件14和感光件15由导电端盖E和驱动端盖F支撑,依次接触的安装在粉仓框架10中,且所述显影剂输送件13用于向显影件14输送显影剂,并由显影剂层调节件16调节显影件14上的多余显影剂,同时摩擦显影剂,使显影剂带电;所述密封件17在显影件14的纵向方向上进行密封;所述废粉仓框架20包括废显影剂容腔21、充电件22和清洁件23,所述充电件22用于在显影前为感光件15的表面充电,所述清洁件23用于在显影后清除残留在感光件15上的显影剂;为便于握持所述处理盒C1,处理盒C1还包括设置在废粉仓框架20上的把手24。

图3是现有的采用跳跃式显影的处理盒C2(以下简称“处理盒C2”)的剖视图。所述处理盒C2与上述处理盒C1的结构大致相同,二者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编号。处理盒C2与处理盒C1的不同之处在于,显影件14与感光件15之间保持有间隙g;因而,为了保证显影剂能够从显影件14的表面跳过所述间隙到达感光件15的表面,处理盒C2适用的打印机向处理盒C2施加的显影电压是直流和交流叠加的偏置电压。



技术实现要素:

当终端用户使用的处理盒C1由于显影剂用尽需要更换时,如上所述,由于处理盒C1所适用的打印机与处理盒C2所适用的打印机分别供给的显影电压完全不同,因此,终端用户必须找到与处理盒C1同类型的处理盒方可使用。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压产生单元的供电方法以及处理盒,该处理盒可在所述处理盒C1所适用的打印机中使用。

本发明提供的供电方法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压产生单元的供电方法,所述电压产生单元适用于通过数据线从数据源处获得数据信息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导线,将数据线上的电能通过导线传递至电压产生单元,所述导线分别与数据线和电压产生单元连接。

优选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压产生单元的供电方法,所述电压产生单元适用于通过数据线从数据源处获得数据信息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转接单元和导线;将转接单元与数据线和导线连接;将数据线上的电能通过导线和转接单元传递至电压产生单元,所述转接单元包括第一转接模块,所述第一转接模块与数据线连接,并通过导线与电压产生单元连接。

更优选的,所述转接单元还包括第二转接模块和第三转接模块,所述第二转接模块分别与第一转接模块和第三转接模块电连通,根据本发明的构思,所述第一转接模块、第二转接模块和第三转接模块可以是完全分体设计,也可以是其中任意两个一体,还可以是三者一体形成。

所述第一转接模块具有电源输出口,第二转接模块具有第二转接模块插孔,第三转接模块具有第三转接模块插孔;导线的一端与电压产生单元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电源接口;所述电源输出口与电源接口连接,第二转接模块插孔与数据线的一端连接,第三转接模块插孔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数据输入口连接。

采用如上所述的供电方法,可以有效保证向处理盒C3中的电压产生单元30提供稳定的电力。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处理盒,其中安装有电压产生单元,所述电压产生单元采用如上所述的供电方法,因而,不需要在处理盒上附加过多的部件,从而有效降低处理盒的成本。

当本发明所述的处理盒装入输出的是直流偏置电压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时,由于所述电压产生单元能够产生交流偏置电压,因此,本发明所述的处理盒可实现既能够在输出的是直流偏置电压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工作,也能够在输出的是交流偏置电压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采用接触式显影的处理盒C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3是现有的采用跳跃式显影的处理盒C2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C3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C3的部分部件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动力接收齿轮与显影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压产生单元的原理框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电压产生单元的原理框图。

图9是现有的打印机接收数据的示意图。

图10是采用外接电源供电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11是采用外接电源供电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12是采用外接电源供电的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4至图12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实施例中与背景技术中相同的部件将采用相同的编号。

[处理盒C3的整体结构]

图4是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C3的剖视图,图5是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盒C3的部分部件分解示意图;所述处理盒C3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打印机)中,所述打印机内壁设置有导电触点;如图所示,所述处理盒C3至少包括粉仓框架10,所述粉仓框架10包括显影剂容腔11、显影件14以及电压产生单元30,所述粉仓框架10的一部分形成显影剂容腔11,用于容纳显影剂;所述显影件14可旋转地安装在粉仓框架10中,用于携带显影剂进行显影;所述电压产生单元30电连接打印机的导电触点(未示出)和显影件11。

如上所述,用于形成静电潜像的感光件可单独设置在打印机中,或者与显影件14一起可旋转的设置在粉仓框架10中,或者可旋转的单独设置在用于容纳废显影剂的废粉仓框架20中,所述废粉仓框架20与粉仓框架10结合形成处理盒;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以感光件15与显影件14一起设置在粉仓框架10中所形成的处理盒为例进行描述;同样的,所述处理盒C3还包括可旋转的设置在粉仓框架10中的搅拌件12以及显影剂层调节件16和密封件17,所述显影剂层调节件16和密封件17均被设置的与显影件14表面接触,所述显影剂层调节件16通过刮除显影件14表面上多余的显影剂来调节显影剂层厚度,所述密封件17用于在显影件14的纵向方向进行密封,防止显影剂泄露。

如图4所示,所述处理盒C3还包括可旋转地安装在粉仓框架10中的感光件15,所述感光件15与显影件14之间具有间隙g,当终端用户将此处理盒C3装入处理盒C1所适用的打印机中使用时,所述电压产生单元30接收来自打印机的直流偏置电压作为启动信号,并产生处理盒C3工作所需的交流偏置电压,最终输出至显影件14。

本发明所述的处理盒C3还包括废粉仓框架20,所述废粉仓框架20包括废显影剂容腔21、充电件22和清洁件23,所述废粉仓框架20的一部分形成废显影剂容腔21,用于容纳废显影剂;所述充电件22可旋转地安装在废粉仓框架20中,用于在显影前为感光件15的表面充电;所述清洁件14固定安装在废粉仓框架20中,并与感光件15表面形成接触,用于清除显影后 残留在感光件15上的废显影剂。

为便于终端用户握持处理盒C3,如上所述,所述处理盒C3还包括设置在废粉仓框架20上的把手24,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压产生单元30设置在把手24中,并通过导线分别与打印机的导电触点和显影件11连接;或者所述电压产生单元30还可设置在处理盒C3的其他任意位置,只要能够通过导线分别将所述电压产生单元30与打印机的导电触点和显影件11电连接即可,比如其他位置可以是粉仓框架10的内外侧表面、废粉仓框架20的内外侧表面、粉仓框架10的导电端盖或驱动端盖之一。

如图5所示,所述处理盒C3还包括用于为电压产生单元30供电的供电部分50,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供电部分50为发电机,所述发电机50设置在粉仓框架10的导电端;明显的,所述供电部分50还可以是电池或外接电源,所述外接电源例如可以是引自打印机内的导电触点或者连接打印机的数据接口等。

所述处理盒C3还包括动力传递部分40,如图5所示,所述动力传递部分40包括依次相互啮合的动力接收齿轮41以及发电机驱动齿轮44,为提升所述发电机驱动齿轮44的转速,所述动力传递部分40还包括加速齿轮组;所述加速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加速齿轮42和第二加速齿轮43,所述第一加速齿轮42与动力接收齿轮41啮合,所述第二加速齿轮43与发电机驱动齿轮44啮合;所述动力接收齿轮41与显影件14的导电端配合,用于从显影件14处接收驱动力,然后通过所述加速齿轮组加速,并将驱动力传递至发电机驱动齿轮44;发电机50的旋转轴与发电机驱动齿轮44同轴,并可随着所述发电机驱动齿轮44的旋转而旋转,发电机50在所述发电机驱动齿轮44的驱动下旋转发电。继续如图5所示,所述处理盒C3还包括设置在导电端的导电片140,所述导电片140固定安装在导电端盖E中,导电片140的一个自由末端与所述电压产生单元30的输入端连接,当处理盒C3被安装进打印机后,所述导电片140的另一端与打印机的导电触点接触,因此,打印启动信号通过所述导电片140传递至电压产生单元30。

[动力接收齿轮与显影件的配合结构]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接收齿轮41与显影件14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显影件14包括显影套筒141、以及分别位于显影套筒两个末端的驱动力接收头142和导电支架143,所述显影套筒141、驱动力接收头142和导电支架143共轴;所述导电支架143呈圆筒状,沿显影件14的纵向方向,所述导电支架143设置有通孔1431,在通孔1431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动力传递面1432,因此,所述导电支架143的径向剖切面为非圆形。

继续如图6所示,所述动力接收齿轮41包括齿轮主体410以及从齿轮主体上突出的动力接收柱411,优选的,所述动力接收柱411呈柱状,且从齿轮主体410的中心突出,因此,所述动力接收柱411与齿轮主体410也共轴。相应地,所述动力接收柱41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接收动力的动力接收面412,所述动力接收面412与动力传递面1432相配合。

当所述动力接收齿轮41与显影件14配合时,所述通孔1431容纳动力接收柱411,同时,所述动力传递面1432与动力接收面412配合;所述显影件14的驱动力接收头142接收到的驱动力通过所述动力传递面1432与动力接收面412的配合传递至动力接收齿轮41。

[电压产生单元]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压产生单元30的原理框图。如图所示,所述电压产生单元30包括DC-DC升压电路31、供电电子开关电路32、振荡电路34、比较放大器电路35、功率驱动电路36和变压器升压电路37;所述DC-DC升压电路31的输入端与供电部分5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DC-DC升压电路31的输出端分别与供电电子开关电路32、比较放大器电路35和功率驱动电路3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电子开关电路32的输出端与振荡电路3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振荡电路34的输出端与比较放大器电路3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比较放大器电路35的输入端还与打印机中的导电触点连接,比较放大器电路35的输出端与供电电子开关电路32的输入端以及功率驱动电路3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功率驱动电路36的输出端与变压器升压电路37连接;所述变压器升压电路37的输出端与显影件14的导电端连接。

如上所述,供电部分50为发电机;本发明实施例中,打印机的导电触点为显影电压触点,且将打印机供应给显影件14的显影电压作为电压产生单元30的启动信号60;所述比较放大器电路35包括第一比较放大器电路351和第二比较放大器电路352,其中所述启动信号输入至第一比较放大器电路351,即第一比较放大器电路351的输入端与打印机中的所述导电触点连接,第一比较放大器电路351的输出端与供电电子开关电路3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比较放大器电路352的输入端与振荡电路34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比较放大器电路352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驱动电路36的输入端连接。

当打印机开始工作,所述发电机50为整个电路供电,且经DC-DC升压电路31将发电机50输出的电压升高为需要的直流电压,然后由升高后的直流电压分别为所述供电电子开关电路32、比较放大器电路35和功率驱动电路36供电;当启动信号60输入至第一比较放大器电路351后,由第一比较放大器电路351输出高电平,用以驱动供电电子开关电路32导通,并由供电电子开关电路32输出可供振荡电路34工作的电压,所述振荡电路34为自激振荡电 路,因而,该振荡电路34可输出所需的频率脉冲,所述频率脉冲经第二比较放大器电路352比较放大后,输出的脉冲驱动功率驱动电路36工作,从而使变压器升压电路37工作,最终由变压器升压电路37输出所需的显影电压,并供给至显影件14。

[其他实施例]

图8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电压产生单元的原理框图。本实施例中的各部件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编号,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压产生单元30还包括降压稳压电路33,所述降压稳压电路33的输入端与供电电子开关电路32的输出端连接,降压稳压电路33的输出端与振荡电路3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降压稳压电路33的接入有助于降低供电电子开关电路32的输出电压,使得输入至振荡电路34的电压更加稳定且更适合振荡电路34的工作电压。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启动信号60是来自于显影件14的显影电压触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的是,所述启动信号还可以是来自于充电件22的充电电压触点或显影剂输送件13的输送电压触点等;由于充电电压触点和输送电压触点可能与显影电压触点的工作时刻可能不同步,因此,如果采用充电电压触点或输送电压触点作为本发明中的启动信号60,优选的方案是在所述电压产生单元30中增加同步电路。

[采用外接电源的供电方法]

图9是现有的打印机P接收数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所述打印机P的一个侧面P0上设置有数据输入口P1,数据源S一般为电脑主机,在电脑主机的一个侧面S0上设置有数据输出口S1,数据线L包括线体L0以及分别位于线体两个末端的第一插头L1和第二插头L2,所述第一插头L1插入数据输入口P1中,第二插头L2插入数据输出口S1中,打印机P通过数据线L从数据源S处获得数据信息。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述处理盒C3中的供电部分50还可以是连接打印机的数据接口,利用所述数据线L在传输数据信息时所带的电能为电压产生单元30的电路供电,包括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一

图10是采用外接电源供电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本实施例采用如下方法:

提供导线L3,将数据线L上的电能通过导线L3传递至电压产生单元30(图10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线L3分别与数据线L和电压产生单元30连接,在连接导线L3与数据线L之前,还包括剥开数据线L外皮的步骤,再将导线L3的一端与数据线L连接;所述导线L3与电压产生单元30连接是指导线L3的另一端与电压产生单元30中DC-DC升压电路31的输入端连接。

实施例二

图11是采用外接电源供电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本实施例采用如下方法:

提供转接单元55和导线L3;

将转接单元55与数据线L和导线L3连接;

将数据线L上的电能通过导线L3和转接单元55传递至电压产生单元30(图11中未示出)。

如图11所示,所述转接单元55与电压产生单元30通过导线L3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接单元55包括第一转接模块51,所述第一转接模块51可以直接与数据线L连接,也可以通过导线与数据线L连接(如图11所示);同时,所述第一转接模块51还与电压产生单元30通过导线L3连接,因此,数据线L上的电能即可通过第一转接模块51和导线L3传递至电压产生单元30。

在连接第一转接模块51与数据线L之前,还包括剥开数据线L外皮的步骤;所述第一转接模块51与电压产生单元30连接,具体的是第一转接模块51与电压产生单元30中DC-DC升压电路31的输入端通过导线L3连接。

实施例三

图12是采用外接电源供电的实施例三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与实施例二中涉及的方法相同,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涉及的转接单元55不仅包括第一转接模块51,还包括第二转接模块52和第三转接模块53,所述第二转接模块52分别与第一转接模块51和第三转接模块53电连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是所述三个转接模块之间没有导线连接,而是一体形成。

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转接模块51具有电源输出口511,第二转接模块52具有与所述第一插头L1配合的第二转接模块插孔521,第三转接模块53具有与所述打印机数据输入口P1配合的第三转接模块插孔531;如图所示,所述导线L3的一端与电压产生单元30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电源输出口511配合的电源接口38。

处理盒C3工作前,将第一插头L1插入第二转接模块插孔521中,将第三转接模块插孔 531插入打印机数据输入口P1中,将电源接口38插入电源输出口511中,如上所述,第二转接模块52分别与第一转接模块51和第三转接模块53电连通,因此,这三者可以是完全分体设计,也可以是其中任意两个一体,还可以是如上所述的优选方案,将三者一体形成;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只需保证第二转接模块52分别与第一转接模块51和第三转接模块53电连通即可,因而,数据线L上的电能可通过转接单元55和导线L3传递至电压产生单元30。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第二转接模块52分别与第一转接模块51和第三转接模块53形成电连通的步骤可以在处理盒C3工作前的任何时候;以所述第一转接模块51、第二转接模块52和第三转接模块53一体形成为例,可以在工厂生产所述处理盒C3之前,即可实施将第二转接模块52分别与第一转接模块51和第三转接模块53形成电连通的步骤,当处理盒C3开始工作前,再将第一插头L1插入第二转接模块插孔521中、将第三转接模块插孔531插入打印机数据输入口P1中、将电源接口38插入电源输出口511中;还可以在处理盒C3开始工作前,先实施将第一插头L1插入第二转接模块插孔521中、将第三转接模块插孔531插入打印机数据输入口P1中、将电源接口38插入电源输出口511中的至少一个步骤,再将第二转接模块52分别与第一转接模块51和第三转接模块53形成电连通。

采用如上所述的供电方法,不仅可以向处理盒C3中的电压产生单元30提供稳定的电力,而且也不需要在处理盒C3上附加过多的部件,从而有效降低处理盒C3的成本。

由于本发明所述的处理盒C3中的显影件14与设置在处理盒C3或打印机中的感光件15之间具有间隙g,因此,处理盒C3在工作时,显影件14和感光件15将不会因为二者的接触而磨损,从而延长了该显影件14和感光件15的使用寿命;同时,当处理盒C3被装入所述处理盒C1适用的打印机中,即使处理盒C1适用的打印机输出的是直流偏置电压,但由于所述处理盒C3具有电压产生单元30,如上所述,电压产生单元30利用供电部分50供电,并利用所述直流偏置电压为启动信号,产生可满足处理盒C3中显影剂从显影件14表面跳过间隙g到达感光件15表面进行显影所需的交流电压,因此,所述处理盒C3也能够在处理盒C1适用的打印机中使用;同样的,所述处理盒C3也能够在处理盒C2适用的打印机中使用,因此,本发明所述的处理盒C3既能够在采用接触式显影的打印机中使用,也能够在采用跳跃式显影的打印机中使用,因而,终端用户具有更多的选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