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C、FC、ST和DIN型测试及应急用光纤测试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4904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一种SC、FC、ST和DIN型测试及应急用光纤测试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光纤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SC、FC、ST和DIN型测试及应急用光纤测试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光纤连接器的种类繁多,SC型光纤连接器、FC型光纤连接器、ST型光纤连接器和DIN型光纤连接器就是其中的四种。现有的SC型连接器,仅可插进与之匹配的SC型适配器或有源器件插座中;现有的FC型连接器,亦仅可插进与之匹配的FC型适配器或有源器件插座中;现有的ST型连接器,仅可插进与之匹配的ST型适配器或有源器件插座中;现有的DIN型连接器,亦仅可插进与之匹配的DIN型适配器或有源器件插座中。SC、FC、ST、DIN型连接器在测试或应急使用中不具备互换性。这种局限性,决定了你在利用光测试工具进行日常测试时,现场是SC型适配器或有源器件插座,你就必须使用SC型连接器;现场是FC型适配器或有源器件插座,你就必须使用FC型连接器;现场是ST型适配器或有源器件插座,你就必须使用ST型连接器;现场是DIN型适配器或有源器件插座,你就必须使用DIN型连接器。测试现场如果同时存在SC、FC、ST、DIN型接口,各接口的跳线你就必须分别准备一条,共需四条。这种非通用设计,为日常测试带来极大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C、FC、ST和DIN型测试及应急用光纤测试连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SC、FC、ST和DIN型测试及应急用光纤测试连接器,包括尾套、锁片、顶紧帽、弹簧和瓷芯组件;所述瓷芯组件包括尾座和瓷芯,所述瓷芯安装在尾座内,瓷芯的规格尺寸与SC型光纤连接器、FC型光纤连接器、ST型光纤连接器和DIN型光纤连接器的瓷芯的规格尺寸相同;所述尾座上设置有与锁片相配合的卡槽,锁片设置在卡槽上,弹簧套设在尾座上,且弹簧的末端接触锁片;所述尾座的末端连接至尾套,顶紧帽套设在尾套与尾座 的连接处外。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瓷芯安装在尾座内,且瓷芯露出的长度为10±0.1mm。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瓷芯的直径为2.499mm。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防尘帽,防尘帽套设在瓷芯组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SC、FC、ST和DIN型测试及应急用光纤测试连接器能够插进SC型适配器、FC型适配器、ST型适配器、DIN型适配器或有源器件插座,使用该SC、FC、ST和DIN型测试及应急用光纤测试连接器制作的光跳线,就可以兼容测试SC接口、FC接口、ST接口和DIN接口,而无需准备四条跳线,给日常测试带来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SC、FC、ST和DIN型测试及应急用光纤测试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SC、FC、ST和DIN型测试及应急用光纤测试连接器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SC、FC、ST和DIN型测试及应急用光纤测试连接器中瓷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尾套、2-锁片、3-顶紧帽、4-弹簧、5-瓷芯组件、51-尾座、52-瓷芯、6-防尘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SC、FC、ST和DIN型测试及应急用光纤测试连接器,包括尾套1、锁片2、顶紧帽3、弹簧4和瓷芯组件5;所述瓷芯组件5包括尾座51和瓷芯52,所述瓷芯52安装在尾座51内,且瓷芯52露出的长度为10±0.1mm,瓷芯52的规格尺寸与SC型光纤连接器、FC型光纤连接器、ST型光纤连接器和DIN型光纤连接器的瓷芯的规格尺寸相同,因此能够插接在SC型接口、FC型接口、ST型接口和DIN型接口内,所述瓷芯52的直径为2.499mm;所述尾座51上设置有与锁片2相配合的卡槽,锁片2设置在卡槽上,弹簧4套设在尾座51上,且弹簧4的末端接触锁片2;所述尾座51的末端连接至尾套1,顶紧帽3套设在尾套1与尾座51的连接处外;所述SC、FC、ST和DIN型测试及应急用光 纤测试连接器还包括防尘帽6,防尘帽6套设在瓷芯组件5上,用于对瓷芯52提供保护。

所述SC、FC、ST和DIN型测试及应急用光纤测试连接器能够插进SC型适配器、FC型适配器、ST型适配器、DIN型适配器或有源器件插座,使用该SC、FC、ST和DIN型测试及应急用光纤测试连接器制作的光跳线,就可以兼容测试SC接口、FC接口、ST接口和DIN接口,而无需准备四条跳线,给日常测试带来的便利。所述SC、FC、ST和DIN型测试及应急用光纤测试连接器适用于配合光测试仪器仪表进行光功率及光缆长度测试,并可在紧急情况下利用该连接器代替SC、FC、ST、DIN型光纤测试连接器使用。

上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