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包含具有凹形形状的顺应端的防护构件的二元油墨显影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3494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包括包含具有凹形形状的顺应端的防护构件的二元油墨显影器组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背景技术:

诸如液体电子照相打印机的打印系统包括二元油墨显影器(binaryinkdeveloper)组件。二元油墨显影器组件使用液体调色剂等在光导构件上形成图像。

附图说明

为了多个示例的详细说明,现在将参考附图,其中:

图1是图示根据示例的打印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图示根据示例的图1的打印系统的二元油墨显影器组件的方块图。

图3是图示根据示例的二元油墨显影器组件的示意图。

图4是图示根据示例的图3的二元油墨显影器组件的一部分的分解图。

图5是图示根据示例的运行二元油墨显影器组件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诸如液体电子照相(lep)打印机的打印系统包括二元油墨显影器(bid)组件。二元油墨显影器组件利用液体调色剂(以下称为油墨)形成图像。二元油墨显影器组件内的油墨从二元油墨显影器组件向光导构件的流动可导致从二元油墨显影器组件至打印系统的部件上的意外油墨飞溅。也就是,意外油墨飞溅可落在打印系统的部件上并且附着在其上。例如,油墨可由于意外的污物聚集而改变方向,导致油墨流路径的变化。污物聚集可通过油墨不期望地流入bid组件的意外区域并在bid组件的意外区域干燥而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油墨飞溅的聚集可导致打印机故障和损坏。使用者接近并清洁打印系统的部件上的油墨飞溅的聚集可能需要拆卸打印系统。因此,清洁操作可能是繁重、耗时且昂贵的。

在示例中,二元油墨显影器组件可由打印系统使用。二元油墨显影器(bid)组件包括壳体、显影器辊、挤压辊和防护构件。壳体可为bid组件的外部部分的形式。显影器辊接收油墨并且将一部分油墨转移至光导构件。挤压辊旋转并调节显影器辊上的油墨的膜厚。挤压辊包括曲形外周。防护构件包括面对该挤压辊设置的顺应端(conformingend)。进一步,该顺应端具有对应于挤压辊的一部分曲形外周的凹形形状。

也就是说,与面对其设置的挤压辊的部分曲形外周对应的防护构件的顺应端的相应曲形形状减少从防护构件的一侧至防护构件的另一侧穿过其间的油墨的量。例如,通过飞溅防护件的顺应端相对于旋转的挤压辊的布置减少接近壳体的防护构件的另一侧的污物累积,离开壳体的油墨飞溅可被阻止。相应地,避免不恰当的油墨流动可减少在bid组件的意外区域的污物聚集的形成。因此,从二元油墨显影器组件至打印系统的部件上的意外油墨飞溅和由于油墨飞溅造成的打印机故障可被减少。

图1是图示根据示例的打印系统的示意图。参见图1,在一些示例中,诸如液体电子照相(lep)打印机的打印系统100包括bid组件10、光导构件11、充电设备12、照片成像设备13、中间转印构件(itm)14、压印滚筒15和放电设备16。bid组件10被设置为邻近光导构件11,并且可对应于多种颜色,诸如青色、品红色、黄色、黑色等。除了其他以外,bid组件10包括防护构件18,防护构件18包括具有凹形形状的顺应端19,顺应端19面对挤压辊布置。

参加图1,在一些示例中,充电设备12将均匀的静电荷施加至光导表面,诸如光导构件11的外表面。诸如激光的照片成像设备13根据期望打印图像的图案将光导构件11上的选定区域暴露至光线,以除去暴露至光线的光导构件11的选定区域上的电荷。例如,光导构件11上的放电区域形成与待打印图像对应的静电图像。薄层油墨(例如,液体调色剂)使用多个bid组件10被施加至图案化的光导构件11以在其上形成潜像。

参见图1,在一些示例中,油墨附着至光导构件11的放电区域成为光导构件11上的均匀油墨(例如,液体调色剂)层,并且将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调色剂图像从光导构件11转印至itm14。随后,随着打印介质101经过形成在itm14与压印滚筒15之间的压印夹持部,调色剂图像从itm14转印至打印介质101。放电设备16从光导构件11移除残余电荷。

图2为图示根据示例的图2的打印系统的二元油墨显影器组件的方块图。二元油墨显影器(bid)组件10可用于打印系统100(图1)。二元油墨显影器(bid)组件10包括壳体21、显影器辊22、挤压辊23和防护构件18。壳体21可包括bid组件10的外部部分,诸如外壳。显影器辊22接收油墨并将一部分油墨转移至例如打印系统100的光导构件11(图1)。挤压辊23旋转并调节显影器辊22上的油墨的膜厚。挤压辊23包括曲形外周。例如,在一些示例中,挤压辊23可具有圆形外周。另外,挤压辊23近邻防护构件18的顺应端19旋转,并且导致顺应端19和与其相对的挤压辊23的一部分曲形外周之间的间隙中增大的液体阻力。

参见图2,防护构件18包括顺应端19,其面对显影器辊22设置。进一步,顺应端19具有与挤压辊23的一部分曲形外周对应的凹形形状。也就是说,防护构件18的顺应端19的相应凹形形状减少防护构件18的一侧上的油墨穿过顺应端19与挤压辊23之间至防护构件18的另一侧的量。作为结果,污物累积在防护构件18的接近壳体21的另一侧的能力被降低,并且因此不使油墨改变方向而不期望地离开壳体21。因此,从二元油墨显影器组件10至打印系统的部件上的意外油墨飞溅和由于油墨飞溅导致的打印机故障可被减少。

图3为图示根据示例的二元油墨显影器组件的示意图。在一些示例中,bid组件10包括之前关于图2的bid组件描述的壳体21、显影器辊22、挤压辊23和防护构件18。参见图3,在一些示例中,bid组件10包括壳体21、显影器辊22、挤压辊23、清洁器辊34、海绵辊35、擦拭器36、主电极37和防护构件18。主电极37建立其自身与显影器辊22之间的偏置电压,以将油墨转移至显影器辊22。挤压辊23调节显影器辊22上的油墨的膜厚。

参见图3,在一些示例中,然后油墨选择性地从显影器辊22转移至光导构件11(图1)的表面的放电部分。清洁器辊34被设置在显影器辊22和擦拭器36之间,并且与显影器辊22和擦拭器36接触。清洁器辊34可旋转以清洁显影器辊22并且由擦拭器36清洁。例如,清洁器辊34从显影器辊22电移除残留的油墨。擦拭器36清洁清洁器辊34。海绵辊35清洁擦拭器36。防护构件18包括面对显影器辊22设置的顺应端19。顺应端19具有与挤压辊23的一部分曲形外周对应的凹形形状。在一些示例中,防护构件18联接至主电极37和壳体21中的至少一个。例如,防护构件18可通过紧固件39紧固至主电极37。防护构件18可为细长的非导电构件。

图4是图示根据示例的图3的二元油墨显影器组件的一部分的分解视图。参见图4,在一些示例中,bid组件10包括形成在防护构件18的顺应端19与直接面对顺应端19的挤压辊23的曲形外周的相应部分之间的间隙45。在一些示例中,间隙45可大致均匀。也就是说,沿着顺应端19的外周的各个点与沿着挤压辊23的外周的对应点处的相应距离d大致相等。在一些示例中,防护构件18的顺应端19与直接面对顺应端19的挤压辊23的曲形外周的相应部分之间的距离d在0.2毫米(mm)至0.7mm的范围内。在一些示例中,防护构件18被模塑以使能相对于挤压辊23的精确对准。另外,在一些示例中,防护构件23为塑料。

参见图4,在一些示例中,防护构件18的顺应端19具有与挤压辊23的一部分曲形外周对应的凹形形状。在一些示例中,防护构件18的顺应端19的凹形形状形成第一弧49a。另外,在一些示例中,挤压辊23的一部分曲形外周形成直接面对第一弧49a的第二弧49b。第一弧49a和第二弧49b可为同心弧。也就是说,第一弧49a和第二弧49b的中心点可共享共同的中心点p。进一步,与挤压辊23的一部分曲形外周对应的防护构件18的顺应端19的凹形形状和挤压辊23的旋转减少从防护构件18的一侧48a穿过其间至防护构件18的另一侧48b以离开壳体21的油墨的量。

也就是说,防护构件18的顺应端19的相应凹形形状减少防护构件18的一侧48a上的油墨穿过顺应端与挤压辊23之间至防护构件18的另一侧48b的量。例如,一侧48a处的油墨比处于环境压力的另一侧48b处于更高的压力下。进一步,通过使顺应端19具有与挤压辊23接近的间距,通过此间隙45的液体阻力增大以减少从一侧48a流至另一侧48b的压力流动。同样,挤压辊23的逆时针旋转作用为粘性泵,其将油墨拉向一侧48a。作为结果,这种油墨不期望地离开壳体21的能力被降低。因此,从二元油墨显影器组件10至打印系统的部件上的意外油墨飞溅和由于油墨飞溅导致的打印机故障可被减少。

图5是图示根据示例的运行二元油墨显影器组件的方法的流程图。在一些示例中,之前关于图1-4讨论的构件、组件等可被用于实施图5的运行二元油墨显影器组件的方法。在方块s510中,油墨被二元油墨显影器(bid)组件的显影器辊接纳。在方块s511中,具有曲形外周以形成第二弧的挤压辊旋转以调节显影器辊上的油墨的膜厚。在方块s512中,一部分油墨从显影器辊转移至光导构件。

在方块s513中,意外离开bid组件的壳体的油墨的量通过bid组件的防护构件的具有凹形形状的顺应端而减少,该凹形形状为第一弧的形式,该第一弧与第二弧的形式的挤压辊的一部分曲形外周对应,使得第一弧和第二弧为同心弧。例如,在顺应端和挤压辊之间从防护构件的一侧向另一侧移动的油墨的量被减少。也就是说,防护构件的一侧处的油墨处于比处于环境压力下的防护构件的另一侧更高的压力下。进一步,通过使顺应端具有与挤压辊接近的间距,通过此间隙的液体阻力增大以减少从一侧流至另一侧的压力流动。而且,挤压辊的逆时针旋转作用为粘性泵,其将油墨向一侧拉回。也就是说,第一和第二同心弧共享共同的中心点。

在一些示例中,该方法还可包括在防护构件的顺应端与直接面对顺应端的挤压辊的曲形外周的相应部分之间保持大致均匀的间隙。该方法还可包括通过主电极建立与显影器辊的偏置电压,以将油墨转移至显影器辊。该方法还可包括旋转与显影器辊接触的清洁器辊,以清洁显影器辊。该方法还可包括在清洁器辊旋转期间通过与清洁器辊接触的擦拭器清洁清洁器辊。该方法还可包括旋转与擦拭器接触的海绵辊以清洁擦拭器。

将被理解的是,图5的流程图图示本公开的示例的结构、功能、和/或操作。如果实施在软件中,则每个方块可代表一模块、分段、或部分代码,其包括实现特定逻辑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可执行指令。如果实施在硬件中,则每个方块可代表电路或数个相互连接的电路,以实现特定逻辑功能。尽管图5的流程图图示执行的特定顺序,执行的顺序可与描绘的不同。例如,两个或多个方块的执行顺序可相对于图示的顺序被重置。同样,在图5中连续图示的两个或多个方块可同时执行或者部分同时。所有这种变化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以上讨论意味着本发明的原则和多个实施例的例示。一旦以上公开被充分领会,多种变化和变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以下权利要求旨在解释为包含所有这种变化和变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