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06951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驱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驱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一种公知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图像保持体、驱动源、驱动传递装置、驱动传递装置支撑构件以及框架。驱动源驱动图像保持体。驱动传递装置将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至图像保持体。驱动传递装置支撑构件支撑驱动传递装置。框架布置在这样的位置,该位置接近图像保持体的纵向方向上的端部,并且位于图像保持体与驱动传递装置之间。驱动传递装置支撑构件连接至框架从而形成具有设置在框架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开口以及设置在驱动传递装置支撑构件中的第二开口的箱形。连接至第二开口并使空气绕图像保持体流动的抽吸装置设置在此箱形中(日本未审专利申请特开2008-268529号公报)。

一种公知的减速装置包括由马达驱动的至少一个旋转体。利用支撑马达的支撑构件来支撑并定位旋转体的轴的一端,并且利用面向该支撑构件的对向构件来支撑轴的另一端而不利用该对向构件定位该另一端,借此形成一单元。在该单元被附接的情况下,轴的所述另一端定位在附接体侧。该对向构件在其端部接触支撑构件的情况下结合至支撑构件。支撑构件与对向构件均具有至少一个开口,此至少一个开口在结合状态下开放并用作通道的一部分(日本未审专利申请特开2005-09057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这样的驱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设备,借助该驱动力传递装置以及该图像形成设备能减小设备本体在深度方向上的空间,并且能抑制色调剂云雾的喷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驱动力传递装置包括:框架,该框架将传递旋转驱动力的多个齿轮支撑在其内并且具有沿与传递所述旋转驱动力的方向相交的方向延 伸的平坦部。所述驱动力传递装置具有气道,该气道使得从所述框架的外部抽吸的空气能够从所述气道穿过从而使所述空气排出至所述框架的所述外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所述驱动力传递装置中,所述框架具有一个表面与另一表面,多个空气入口形成在所述框架的一个表面侧,单个空气出口形成在所述框架的另一表面侧,并且所述气道具有使所述多个空气入口连接至所述单个空气出口的连续的封闭剖面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或第二方面的所述驱动力传递装置中,设置有盖构件,壁部被设置成在所述框架的所述平坦部上竖立,由所述壁部限定出具有开口的凹进部,并且所述气道是由所述凹进部与位于所述凹进部的开口侧、布置在所述壁部上并结合至所述壁部的所述盖构件形成的封闭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所述驱动力传递装置中,所述多个空气入口中的至少一个空气入口比所述多个空气入口中的另一空气入口或者所述多个空气入口中的其它空气入口接近所述空气出口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所述驱动力传递装置中,所述盖构件具有外表面,所述平坦部具有后表面,并且所述多个齿轮被布置并支撑在所述平坦部的形成有所述气道的所述后表面更后侧的位置并且在所述气道用的所述盖构件的所述外表面更外侧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的所述驱动力传递装置中,所述气道形成在由合成树脂形成的所述框架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驱动力传递装置、驱动马达、旋转体、过滤器构件以及排风扇。所述驱动力传递构件是根据第一至第六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空气出口的驱动力传递装置。所述驱动马达使所述驱动力传递装置的所述多个齿轮旋转。所述旋转体通过接收来自所述驱动力传递装置的所述旋转驱动力而旋转。所述过滤器构件连接至所述驱动力传递装置的所述空气出口。所述排风扇使穿过所述驱动力传递装置的所述气道的所述空气通过所述过滤器构件以及所述驱动力传递装置的所述空气出口排出至所述设备本体的外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与驱动力传递装置中未形成气道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小设备本体在深度方向上的尺寸并且能够抑制色调剂云雾的喷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与第三方面,能够抑制色调剂云雾的喷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即便在一个区域中比另一区域中产生更多的色调剂云雾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在产生更多色调剂云雾的区域中布置空气入口与空气出口而抑制色调剂云雾的喷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能够抑制异物吸附至齿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与用金属作为材料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能够减小设备本体在深度方向上的尺寸并且能够以低成本抑制色调剂云雾的喷出。

附图说明

将基于下面的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图1是图像形成设备的内部结构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2A是驱动力传递装置的驱动力传递侧的立体图,并且图2B是驱动力传递装置的气道侧的立体图;

图3A是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前视图,并且图3B是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后视图;

图4A示出了驱动力传递装置的气道的流路,图4B是示出驱动力传递装置的气道与齿轮的布置的剖面图,并且图4C示出了图4B的部分IVC;

图5是驱动力传递装置的气道侧的后视图,该图示出了齿轮的布置;

图6A是设备本体的附接有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内表面侧的立体图,并且图6B是驱动力传递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7A是设备本体的附接有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后侧的立体图,并且图7B是驱动力传递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图;以及

图8示出了设备本体中的空气的流动。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以下会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及具体实施例。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及具体实施例。

而且,应注意,下面的描述中提及的附图是示意性示出的,不是按比例绘制的,并且为了易于理解酌情省略对描述而言不必要的元件的阐释。

为了易于理解下文的描述,分别将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垂直方向定义成附图中的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

(1)图像形成设备的总体结构与操作

图1是图像形成设备1的内部结构的示意性剖面图,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驱动力传递装置100用于该图像形成设备。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图像形成设备1的总体结构与操作。

图像形成设备1包括控制器10、片材馈送装置20、感光单元30、显影装置40、转印装置50以及定影装置60。输出托盘1a形成在图像形成设备1的上(+Z方向)表面。记录有图像的纸张输出至输出托盘1a,并被该输出托盘接纳。

控制器10包括诸如图像形成设备控制器11、数据转换器12、曝光控制器13以及电源单元14之类的部件。图像形成设备控制器11控制图像形成设备1的操作。数据转换器12响应于打印处理请求而准备图像数据。曝光控制器13控制由曝光装置LH开启照明。电源单元14将高电压施加至稍后要描述的诸如充电辊32、显影辊42、一次转印辊52以及二次转印辊53之类的部件。电源单元14也将电力供应至曝光装置LH、片材馈送装置20、定影装置60以及设置在这些部件中的传感器等。

数据转换器12将从外部信息传递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等)接收的打印信息转换成形成潜像用的图像信息,并在预定正时以驱动信号的形式将此图像信息输出至曝光装置LH。根本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曝光装置LH包括发光二极管(LED)头,在该LED头中,多个LED沿主扫描方向线性排列。

片材馈送装置20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1的底部。片材馈送装置20包括片材载置板21。多张片材P载置在片材载置板21的上表面上。每张片材P用作记录介质。载置在片材载置板21上的片材P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由调节板(未示出)确定。这些片材P被片材提取构件22从最上部片材一张接一张向前(-X方向)提取。然后,被提取的每张片材P传送至配准辊对23的咬合部。

感光单元30相互平行地布置在片材馈送装置20上方,并且包括各自的转动的感光鼓31。充电辊32、曝光装置LH、显影装置40、一次转印辊52以及清洁刮板34沿感光鼓31的旋转方向绕各个感光鼓31布置。清洁充电辊32的表面的清洁辊33布置成面对并接触充电辊32。

显影装置40包括其中容纳有显影剂的显影壳41。显影辊42与一对传送搅龙44A 和44B布置在显影壳41中。用作显影剂保持体的显影辊42面对感光鼓31。传送搅龙44A和44B布置在显影辊42的后下侧上。传送搅龙44A和44B搅动显影剂,并将这些显影剂传送至显影辊42侧。调节显影剂层厚度的层厚度调节构件46邻近显影辊42布置。

除容纳在显影壳41中的显影剂外,显影装置40的结构之间没有明显区别。相应的显影装置40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以及黑色(K)色调剂图像。

充电辊32使旋转的感光鼓31的表面带电。借助从曝光装置LH发射的潜像形成光在感光鼓31的带电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辊42使形成在感光鼓31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成色调剂图像。

转印装置50包括中间转印带51以及一次转印辊52。形成在感光单元30的感光鼓31上的各色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上从而相互叠置。一次转印辊52顺序地转印(一次转印)由感光单元30形成在中间转印带51上的各色色调剂图像。转印装置50还包括二次转印辊53以及中间转印带清洁器54。二次转印辊53将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上的相互叠置的各色色调剂图像集体转印(二次转印)到用作记录介质的实施例的片材P上。中间转印带清洁器54移除吸附至中间转印带51的残留色调剂。

形成在感光单元30的感光鼓31上的各色色调剂图像借助一次转印辊52顺序地静电转印(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上,每个一次转印辊被施加有来自由图像形成设备控制器11控制的电源单元14等的特定转印电压。因此,形成由相互叠置的各色色调剂图像构成的叠置的色调剂图像。

由于中间转印带51的移动,中间转印带51上的叠置的色调剂图像传送至布置有二次转印辊53的区域(二次转印部TR)。当叠置的色调剂图像传送至二次转印部TR时,片材P在调节成适应叠置的色调剂图像的传送的时刻被从片材馈送装置20供应至二次转印部TR。从由图像形成设备控制器11控制的电源单元14等向二次转印辊53施加特定转印电压,从而使叠置的色调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51集体转印到由配准辊对23馈送并由传送引导装置引导的片材P上。

感光鼓31的表面上的残留色调剂被清洁刮板34移除并被收集到废弃色调剂容器(未示出)中。感光鼓31的表面再次被充电辊32充电。未被清洁刮板34移除并且吸附至充电辊32的余留物质被收集并积累在旋转并与充电辊32接触的清洁辊33上。

定影装置60包括加热模块61以及加压模块62。定影咬合部N(定影区)限定在加热模块61与加压模块62相互压力接触的区域中。

转印有由转印装置50转印但尚未定影的色调剂图像的片材P借助传送引导装置传送至定影装置60。传送至定影装置60的片材P经受由一对加热模块61和加压模块62施加至此的压力与热。由此使色调剂图像定影。

形成有定影的色调剂图像的片材P从输出辊对69输出至位于图像形成设备1的上表面中的输出托盘1a。

(2)驱动力传递装置

图2A是驱动力传递装置100的驱动力传递侧的立体图,并且图2B是驱动力传递装置100的气道侧的立体图。图3A是驱动力传递装置100的前视图,并且图3B是驱动力传递装置100的后视图。图4A示出了驱动力传递装置100的气道120的流路,图4B是示出驱动力传递装置100中的气道120与齿轮G的布置的剖面图,并且图4C示出了图4B的部分IVC。图5是驱动力传递装置100的气道120侧的后视图,该图示出了齿轮G的布置。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驱动力传递装置100的结构。

(2.1)驱动力传递装置的总体结构

驱动力传递装置100包括框架110、多个齿轮G、驱动传递构件130以及气道120。齿轮G传递驱动马达M的旋转驱动力。驱动传递构件130将齿轮G的旋转传递至旋转体。

如图2A与图3A中所示,支撑在驱动力传递装置100的驱动力传递侧上的多个驱动传递构件130从框架110伸出。驱动传递构件130包括鼓驱动构件131(图6A与图6B中所示)、显影驱动构件132以及带驱动构件133。鼓驱动构件131使用作旋转体的实施例的感光鼓31旋转。显影驱动构件132使显影装置40旋转。带驱动构件133使转印装置50的中间转印带51旋转。驱动传递构件130通过可旋转地支撑在框架110中的多个齿轮G将驱动马达M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各个旋转体。

气道120的多个空气入口121a、121b、121c以及121d在驱动力传递装置100的驱动力传递侧一体地形成在框架110中。这多个空气入口121a、121b、121c以及121d是为相应颜色(黄色(Y)、品红色(M)、青色(C)以及黑色(K))的感光单元30以及显影装置40提供的,并且连接至稍后要描述的单个空气出口122。

如图2B与图3B中所示,气道120形成在驱动力传递装置100的驱动力传递侧的相对侧上。每个气道120的一端都连接至在驱动力传递侧上开放的空气入口121a、121b、121c以及121d中的相应一者。气道120的另一端侧相汇合并且连接至单个空气出口122。

(2.2)气道

如图4A至图4C中所示,框架110具有平坦部111与凹进部113。平坦部111沿与旋转驱动力的传递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凹进部113由连续的壁部112形成,该壁部与框架110一体地形成并且竖立在框架110的平坦部111上。

如图4B与图4C中所示,凹进部113由壁部112限定。此凹进部113与位于开口部113a上的布置在壁部112上并联接至该壁部112的盖构件114形成具有连续封闭剖面形状的气道120,该气道使空气入口121a、121b、121c以及121d连接至空气出口122。

框架110与限定气道120的凹进部113的壁部112由合成树脂一体形成。从强度的角度而言,合成树脂材料的实施例可以包括诸如填充有玻璃纤维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碳酸酯(PC)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之类的树脂。盖构件114也由诸如ABS或者聚丙烯(PP)之类的合成树脂形成。

如图4A中所示,空气入口121a与121b被布置成比空气入口121c与121d接近空气出口122。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空气入口121a面对用于黄色(Y)的感光单元30与显影装置40,并且空气入口121b面对用于品红色(M)的感光单元30与显影装置40。色调剂云雾可能由黄色色调剂与品红色色调剂产生。具体地说,带电性能比其它颜色的色调剂的带电性能低的黄色色调剂可能散开。因此,通过使空气入口与空气出口接近黄色(Y)侧布置,能够更有效地收集色调剂云雾。

如图4B与图5中所示,将驱动马达M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驱动传递构件130的多个齿轮G布置并被支撑在平坦部111的形成有气道120的后表面更后侧的位置并且在气道120的盖构件114的外表面更外侧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将驱动马达M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鼓驱动构件131的齿轮G1被布置并支撑在气道120的盖构件114的外表面更外侧的位置。

将驱动马达M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显影驱动构件132的齿轮G2(未示出)被布 置并支撑在平坦部111的形成有气道120的后表面更后侧的位置。

(3)驱动力传递装置与设备本体的附接

图6A是设备本体的供附接有驱动力传递装置100的内表面侧的立体图,并且图6B是驱动力传递装置100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7A是设备本体的附接有驱动力传递装置100的后侧的立体图,并且图7B是驱动力传递装置100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8示出了设备本体中的空气的流动。

下文参照附图描述驱动力传递装置100与设备本体的附接以及空气的流动。

如图6A与图6B中所示,在驱动马达M附接至驱动力传递装置100并且驱动传递构件130从壳体F向设备本体的内表面侧伸出的情况下,驱动力传递装置100固定至设备本体的壳体F。在此状态下,气道120的空气入口121a、121b、121c以及121d在设备本体的内表面侧开放。

感光单元30、显影装置40以及转印装置50从设备本体的前表面侧分别附接至驱动力传递装置100的驱动传递构件131、132以及133(参见图1),从而使驱动马达M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感光单元30、显影装置40以及转印装置50。

如图7A与图7B中所示,过滤器构件140与排风扇设置在设备本体的供附接驱动力传递装置100的后表面侧,驱动马达M附接至驱动力传递装置100。过滤器构件140连接至驱动力传递装置100的空气出口122。通过驱动力传递装置100的气道120以及空气出口122排出的空气借助排风扇通过过滤器构件140排出至设备本体的外部。

过滤器构件140允许从空气出口122排出的空气由此穿过,并且截留空气中所包含的色调剂云雾以及异物,从而净化借助排风扇排出至设备本体外部的空气。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排风扇是包括离心叶轮(未示出)的离心式排风扇。排风扇压缩穿过过滤器构件140的空气,并且使这些空气通过排出口排出至设备本体外部。

如图8中所示,在包括具有上述结构的驱动力传递装置100的图像形成设备1中,在包括布置在设备本体中的感光单元30、显影装置40以及转印装置50周围的区域的设备本体中的空气如下流动:空气通过空气入口121a、121b、121c以及121d被抽吸,穿过气道120,然后通过空气出口122被引入到过滤器构件140中。

在空气中所包含的色调剂云雾与异物被过滤器构件140截留后,空气被排风扇压 缩并借助该排风扇排出至设备本体外部(参见图8的箭头R)。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驱动力传递装置100具有气道120。气道120使空气入口121a、121b、121c以及121d连接至空气出口122,这些空气入口在支撑齿轮G和驱动传递构件13的框架110的平坦部111的驱动力传递侧开放。气道120的空气出口122通过过滤器构件140连接至排风扇。

因此,能够减小设备本体在深度方向上的尺寸,并且能够抑制色调剂云雾的喷出。而且,通过在驱动力传递装置100中形成气道120,能够有效冷却驱动力传递装置100。

将驱动马达M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驱动传递构件130的多个齿轮G被布置并支撑在平坦部111的形成有气道120的后表面更后侧的位置并且在气道120的盖构件114的外表面更外侧的位置。

因此,从设备本体内部抽吸并且含有色调剂云雾与异物的空气穿过与齿轮G1和G2分离并具有封闭的剖面形状的气道120。这抑制了色调剂云雾与异物吸附至齿轮G1和G2。

为说明和描述之目的提供了对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以上描述。并不旨在穷举本发明或者将本发明限制于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多个变型和变更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所选择和描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其实际应用,因此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及适合于所构想的具体应用的各种变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理应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