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9575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特别涉及一种可实现全方位的视角防窥的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现今的液晶显示面板由于具有轻薄短小与节能等优点,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各式电子产品及便携式电子产品,如电视(Television)、台式电脑(Desktop PC)、智能手机(Smart Phone)、笔记本电脑(Notebook)、平板电脑(Tablet PC),而随着液晶显示面板技术的发展以及大众对于隐私的注重,液晶显示面板的防窥技术愈受重视,使业界对于液晶显示面板的防窥技术研究不遗余力。因此,如何制作可以调整视角以提供防窥功能的液晶显示面板为目前业界亟待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的一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通过两液晶层与电极层的设置,以实现全方位的视角防窥。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三基板、像素电极层、第一共用电极层、第一控制电极层、第一液晶层、第二共用电极层、第二控制电极层以及第二液晶层。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且第二基板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面对第一基板。第三基板与第二基板相对设置,且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三基板之间。像素电极层以及第一共用电极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上。第一控制电极层设置于第二基板上。第一液晶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第一液晶层包括多个第一液晶分子,其中邻近于第一基板的第一液晶分子与邻近于第二基板的第一液晶分子沿第一方向配向。第二共用电极层设置于第二基板上。第二控制电极层设置于第三基板上。第二液晶层设置于第二基板与第三基板之间,且第二液晶层包括多个第二液晶分子,其中邻近于第二基板的第二液晶分子与邻近于第三基板的第二液晶分子沿第二方向配向,且第二方向不平行于第一方向。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水平电场型的液晶面板、对向基板以及第二液晶层,水平电场型的液晶面板具有第一控制电极层、第一液晶层以及像素电极层,其中第一液晶层位于像素电极层以及第一控制电极层之间,第二液晶层位于水平电场型的液晶面板以及对向基板之间。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可经由两液晶层以及电极层的设置而形成两液晶结构,并且使两液晶结构分别对于不同方位的视角防窥,进而产生四种不同的画面显示模式,使得使用者可选择性的使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而进行单一方位的视角或全方位的视角防窥。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2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共用电极层的部分俯视示意图。

图3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于广视角模式下显示画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4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于第一窄视角模式下显示画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5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于第二窄视角模式下显示画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6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于第三窄视角模式下显示画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7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于广视角模式的画面显示模式的视角对比示意图。

图8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于第一窄视角模式的画面显示模式的视角对比示意图。

图9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于第二窄视角模式的画面显示模式的视角对比示意图。

图10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于第三窄视角模式的画面显示模式的视角对比示意图。

图11绘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12绘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共用电极层的部分俯视示意图。

图13绘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200、300 液晶显示面板

110 第一基板

112 像素电极层

114 绝缘层

116 第一共用电极层

116a 分支电极

116b 狭缝

118 第一配向层

126 第一控制电极层

128 第二配向层

130 第二基板

130a 第一表面

130b 第二表面

136 第二共用电极层

138 第三配向层

146 第二控制电极层

146a 第二控制电极

148 第四配向层

150 第三基板

170 第一结构

180 第二结构

D1 第一方向

D2 第二方向

D3 第三方向

L 长方向

LC1 第一液晶层

LC2 第二液晶层

LCM1 第一液晶分子

LCM2 第二液晶分子

POL1 第一偏光片

POL2 第二偏光片

V1 第一电位差

V2 第二电位差

V3 第三电位差

V4 第四电位差

V5 第五电位差

V6 第六电位差

V7 第七电位差

V8 第八电位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熟悉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文特列举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成内容及所欲实现的技术效果。

请参考图1,图1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30、第三基板150、像素电极层112、第一共用电极层116、第一控制电极层126、第一液晶层LC1、第二共用电极层136、第二控制电极层146以及第二液晶层LC2,以下将依序介绍上述元件的结构以及彼此的相对设置关系。第二基板130与第一基板110相对设置,且第二基板130包括第一表面130a与第二表面130b,其中第一表面130a面对第一基板110。第三基板150与第二基板130相对设置,且第二基板130位于第一基板110与第三基板150之间,其中第二基板130的第二表面130b面对第三基板150。像素电极层112以及第一共用电极层116设置于第一基板110上,可选择性的,本实施例的像素电极层112设于第一共用电极层116与第一基板110之间,而液晶显示面板100可另包括绝缘层114,设置于像素电极层112上并位于像素电极层112以及第一共用电极层116之间,但不以此为限,在变化实施例中,第一共用电极层116设置于像素电极层112与第一基板110之间,而绝缘层114设置于第一共用电极层116上并位于第一共用电极层116以及像素电极层112之间,在另一变化实施例中,像素电极层112以及第一共用电极层116是由同一导电层所构成并且交错设置于同一平面上,因不会有如图1所示的整面的绝缘层114设于像素电极层112与第一共用电极层116之间,举例而言,像素电极层112以及/或第一共用电极层116可呈指叉状,但不以此为限。另外,须说明的是,像素电极层112包括多个像素电极,而像素电极可为不具有狭缝的电极,且与第一共用电极层116彼此电性绝缘,并配合其他元件(例如开关元件、扫描线、数据线等)于第一基板110上形成多个子像素,用以作为影像显示。第一控制电极层126设置于第二基板130上,第一控制电极层126设置于第二基板130的第一表面130a上,也就是说,第一控制电极层126位于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30之间,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电极层126举例为整面电极,但不以此为限。第一液晶层LC1设置于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30之间,且第一液晶层LC1包括多个第一液晶分子LCM1,其中邻近于第一基板110的第一液晶分子LCM1与邻近于第二基板130的第一液晶分子LCM1沿第一方向D1配向。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100举例另包括第一配向层118以及第二配向层128,第一配向层118设置于第一基板110面对第二基板130的表面上,且第二配向层128设置于第二基板130的第一表面130a上,其中第一配向层118是用来配向邻近于第一基板110的第一液晶分子LCM1,使其沿第一方向D1配向,而第二配向层128是用来配向邻近于第二基板130的第一液晶分子LCM1,使其沿第一方向D1配向。

第二共用电极层136设置于第二基板130上,精确而言,第二共用电极层136设置于第二基板130的第二表面130b上,也就是说,第二共用电极层136位于第二基板130与第三基板150之间,而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共用电极层136为整面电极,但不以此为限。第二控制电极层146设置于第三基板150上,本实施例的第二控制电极层146是设置于第三基板150面向第二基板130的表面上,而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电极层146为整面电极,但不以此为限。第二液晶层LC2设置于第二基板130与第三基板150之间,且第二液晶层LC2包括多个第二液晶分子LCM2,其中邻近于第二基板130的第二液晶分子LCM2与邻近于第三基板150的第二液晶分子LCM2沿第二方向D2配向,且第二方向D2不平行于第一方向D1,也就是说,第一液晶分子LCM1与第二液晶分子LCM2是沿不同的方向配向,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方向D2垂直于第一方向D1,但不以此为限。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100举例另包括第三配向层138以及第四配向层148,第三配向层138设置于第二基板130的第二表面130b上,且第四配向层148设置于第三基板150面对第二基板130的表面上,其中第三配向层138是用来配向邻近于第二基板130的第二液晶分子LCM2,使其沿第二方向D2配向,且第四配向层148是用来配向邻近于第三基板150的第二液晶分子LCM2,使其沿第二方向D2配向。除此之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液晶分子LCM1以及第二液晶分子LCM2举例是为正型液晶,但不以此为限,在变化实施例中,第一液晶分子LCM1与第二液晶分子LCM2可为不同种类的液晶,例如第一液晶分子LCM1为正型液晶,而第二液晶分子LCM2为负型液晶。

请参考图2,图2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共用电极层的部分俯视示意图,须说明的是,图2中仅绘示单一子像素内的部分第一共用电极层116,其中于子像素内的部分第一共用电极层116具有长方向L,且长方向L平行第一方向D1。如图2所示,第一共用电极层116位于子像素内的部分包括多条分支电极116a与多条狭缝116b,两者延伸方向举例是为相同,且狭缝116b位于两相邻的分支电极116a之间,以提供较佳的液晶控制电场。分支电极116a的延伸方向大体上与第一液晶分子LCM1的配向方向(即第一方向D1)平行,也就是说,分支电极116a的延伸方向大体上与于子像素内的部分第一共用电极层116的长方向L平行,分支电极116a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D1之间具有小于等于45度的夹角,使得于液晶显示面板100的操作过程中,第一共用电极层116与像素电极所产生的电场较能影响第一液晶分子LCM1的旋转方向。另外,分支电极116a可为弯折形电极、直线电极或其他适合的图案化电极,而在本实施例中,分支电极116a可为弯折形电极。

请再参考图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100可另包括第一偏光片POL1以及第二偏光片POL2,其中第一基板110位于第二基板130以及第一偏光片POL1之间,第三基板150位于第二基板130以及第二偏光片POL2之间,也就是说,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30以及第三基板150皆位于第一偏光片POL1与第二偏光片POL2之间。第一偏光片POL1的偏光轴可平行或垂直于第一方向D1,第二偏光片POL2的偏光轴垂直于第一偏光片POL1的偏光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偏光片POL1的偏光轴平行于第一方向D1,第二偏光片POL2的偏光轴垂直于第一方向D1,也就是说,第二偏光片POL2的偏光轴平行于第二方向D2,因此,第一偏光片POL1的偏光轴平行于第一液晶分子LCM1的配向方向,第二偏光片POL2的偏光轴平行于第二液晶分子LCM2的配向方向,但不以此为限。

因此,利用上述的结构配置,可使得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100于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30之间形成第一结构170,且于第二基板130与第三基板150之间形成第二结构180,其中第一结构170是为用来显示影像的液晶显示板,例如水平电场型或边缘电场型的液晶显示板。当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100于显示画面时,像素电极层112的像素电极与第一共用电极层116分别具有不同电位,因此像素电极层112的像素电极与第一共用电极层116之间会产生电场,使得第一液晶层LC1中的第一液晶分子LCM1产生水平旋转,进而使第一结构170显示影像。除此之外,第一结构170可另包括彩色滤光层(图未示),设置于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30之间,也就是说,彩色滤光层可设置于第一基板110面对于第二基板130的表面上或是设置于第二基板130的第一表面130a上,以达到彩色显示的效果。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100可根据第一共用电极层116与第一控制电极层126的电位差以及第二共用电极层136与第二控制电极层146的电位差而提供广视角模式、第一窄视角模式、第二窄视角模式以及第三窄视角模式等四种不同的画面显示模式,以下将依序介绍此四种画面显示模式。另外,为便于说明,于本文中特定义第三方向D3,其分别与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垂直,且垂直于第二基板130的第一表面130a以及第二表面130b。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方向D1垂直于第二方向D2,因此,第一方向D1、第二方向D2以及第三方向D3互相垂直。

请参考图3,图3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于广视角模式下显示画面的剖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由于液晶显示面板100处于画面显示模式,因此,液晶显示面板100的第一液晶分子LCM1会因为像素电极层112的像素电极与第一共用电极层116之间的电场而产生水平旋转以显示画面。根据本发明,在液晶显示面板100于广视角模式下,第一共用电极层116与第一控制电极层126之间具有第一电位差V1,且第二共用电极层136与第二控制电极层146之间具有第二电位差V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位差V1为约0伏特至约5伏特,第二电位差V2为约0伏特,但不以此为限。在此模式下,相较于像素电极层112的像素电极与第一共用电极层116之间的电位差,由于第一共用电极层116与第一控制电极层126之间的第一电位差V1很小,因此第一液晶分子LCM1实质上并不会受到第一电位差V1的电场作用而产生沿第三方向D3的旋转,同样的,由于第二电位差V2很小,因此第二液晶分子LCM2实质上并不会因为电场的作用而产生沿第三方向D3的旋转,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在液晶显示面板100的广视角模式下,相较于驱动显示画面的电场或电位差,用来控制视角的第一电位差V1与第二电位差V2非常小或接近于0伏特,使得第一液晶分子LCM1与第二液晶分子LCM2并不会因为第一电位差V1与第二电位差V2而影响显示效果,因此,第一结构170与第二结构180皆不会开启防窥功能,使得液晶显示面板100的显示画面能于广视角观看。

请参考图4,图4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于第一窄视角模式下显示画面的剖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在液晶显示面板100于第一窄视角模式下,第一共用电极层116与第一控制电极层126之间具有第三电位差V3且第二共用电极层136与第二控制电极层146之间具有第四电位差V4,其中第三电位差V3大于第一电位差V1,第四电位差V4可等于第二电位差V2,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电位差V3为约0伏特至约10伏特,第四电位差V4为约0伏特,但不以此为限。在此模式下,由于第三电位差V3相较于第一电位差V1较大,因此,第一液晶分子LCM1会因电场的作用而沿第三方向D3旋转或倾倒,另一方面,由于第四电位差V4很小,因此,第二液晶分子LCM2实质上并不会因电场的作用而产生沿第三方向D3的旋转,也就是说,第一液晶分子LCM1会因为第三电位差V3而影响显示效果,第二液晶分子LCM2实质上则不会因为第四电位差V4而影响显示效果。另外,须说明的是,在第一窄视角模式下,由于第一液晶分子LCM1实质上会沿第三方向D3旋转或倾倒,因此其改变通过第一液晶层LC1的光线的偏振方向,使得光线在通过第二偏光片POL2后,使用者在特定方位上所看到的对比度下降,而造成所观看到的显示画面较模糊,进而实现该特定方位的防窥功能。在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100的第一窄视角模式在显示上会对水平方位的视角进行防窥,也就是说,第一结构170通过提供一较大的第三电位差V3而开启部分视角的防窥功能,使位于水平方位的使用者所观看的画面对比度降低,进而对水平方位的视角进行防窥,而第二结构180则不会开启防窥功能。

请参考图5,图5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于第二窄视角模式下显示画面的剖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在液晶显示面板100于第二窄视角模式下,第一共用电极层116与第一控制电极层126之间具有第五电位差V5且第二共用电极层136与第二控制电极层146之间具有第六电位差V6时,其中第五电位差V5可等于第一电位差V1,第六电位差V6可大于第二电位差V2,在本实施例中,第五电位差V5为约0伏特至约5伏特,第六电位差V6为约0伏特至约10伏特,但不以此为限。在此模式下,由于第五电位差V5很小,因此,第一液晶分子LCM1实质上不会因第五电位差V5的电场作用而产生沿第三方向D3旋转或倾倒,另一方面,第六电位差V6则必须够大(且大于第二电位差V2),以使第二液晶分子LCM2因电场作用而沿第三方向D3旋转或倾倒,也就是说,第一液晶分子LCM1不会因为第五电位差V5而影响显示效果,第二液晶分子LCM2则会因为第六电位差V6而开启防窥效果并影响显示效果。须说明的是,在第二窄视角模式下,由于第二液晶分子LCM2会沿第三方向D3旋转或倾倒,因此其改变通过第二液晶层LC2的光线的偏振方向,使得光线在通过第二偏光片POL2后,使用者在特定方位上所看到的对比度下降,而造成所观看到的显示画面模糊,进而实现该特定方位的防窥功能。在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100的第二窄视角模式在显示上会对铅直方位的视角进行防窥,也就是说,第二结构180通过提供一定数值范围或系数值够大的第六电位差V6,以开启防窥功能,使位于铅直方位的使用者所观看的画面对比度降低,进而对铅直方位的视角进行防窥,而第一结构170则不会开启防窥功能。须注意的是,相较于第一窄视角模式,第一结构170与第二结构180的防窥功能为针对不同方位或方向的视角提供防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结构170针对水平方位的视角进行防窥,第二结构180针对铅直方位的视角进行防窥。

请参考图6,图6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于第三窄视角模式下显示画面的剖面示意图。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在液晶显示面板100于第三窄视角模式下,第一共用电极层116与第一控制电极层126之间具有第七电位差V7,且第二共用电极层136与第二控制电极层146之间具有第八电位差V8,其中第七电位差V7大于第一电位差V1,第八电位差V8大于第二电位差V2,举例而言,第七电位差V7为约0伏特至约10伏特,第八电位差V8为约0伏特至约10伏特,但不以此为限,由于在画面显示时,第一共用电极层116与像素电极层112之间具有边缘电场或水平电场,因此,第七电位差V7较佳大于第八电位差V8,以提供较佳的电场的作用,但不以此为限。在此模式下,由于第七电位差V7相较于第一电位差V1较大,因此,第一液晶分子LCM1会因电场的作用而沿第三方向D3旋转或倾倒,同样的,由于第八电位差V8相较于第二电位差V2较大,因此,第二液晶分子LCM2会因电场的作用而沿第三方向D3旋转或倾倒,也就是说,第一液晶分子LCM1以及第二液晶分子LCM2会分别因为具有一定数值以上或是一定范围内的第七电位差V7以及第八电位差V8而影响显示效果。另外,须说明的是,由于第一液晶分子LCM1会沿第三方向D3旋转或倾倒且第二液晶分子LCM2会沿第三方向D3旋转或倾倒,因此,相较于广视角模式,当光线进入第一液晶层LC1或第二液晶层LC2时,通过第一结构170与第二结构180的光线会因为第一液晶分子LCM1与第二液晶分子LCM2沿第三方向D3旋转或倾倒而分别改变偏振方向,使得使用者在广视角的方位上所看到的对比度下降,造成所观看到的显示画面模糊,进而实现防窥功能。在本实施例的第三窄视角模式下,第一结构170通过第七电位差V7的提供而开启防窥功能,使位于水平方位的使用者所观看的画面对比度降低,进而对水平方位的视角进行防窥,而第二结构180通过第八电位差V8的提供而开启防窥功能,使位于铅直方位的使用者所观看的画面对比度降低,进而对铅直方位的视角进行防窥。因此,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100于第三窄视角模式的状态下,液晶显示面板100的显示画面仅能使正对液晶显示面板100的使用者观看,以实现全方位视角的防窥效果。

请参考图7至图10,图7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于广视角模式的画面显示模式的视角对比示意图,图8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于第一窄视角模式的画面显示模式的视角对比示意图,图9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于第二窄视角模式的画面显示模式的视角对比示意图,图10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于第三窄视角模式的画面显示模式的视角对比示意图,其中在图7至图10中各显示模式所显示的画面,液晶分子的极角为50度。如图7所示,当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100于广视角模式时,使用者于水平方位与铅直方位所观看显示画面的对比度都至少可以达到800,平均来说,各方位都可以观看到清楚的影像而具有广视角画面。如图8所示,当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100于第一窄视角模式时,会降低于水平方位的视角观看显示画面的对比度(对比度小于100),因此,若使用者位于水平方位并以较大的视角(例如5度以上)观看液晶显示面板100,则无法清楚地观看影像,进而达到水平视角的防窥效果。如图9所示,当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100于第二窄视角模式时,会降低于铅直方位的视角观看显示画面的对比度(对比度小于100),因此,若使用者位于铅直方位并以较大的视角(例如5度以上)观看液晶显示面板100,则无法清楚地观看影像,进而达到铅直视角的防窥效果。如图10所示,当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100于第三窄视角模式时,会降低于水平方位以及铅直方位的视角观看显示画面的对比度(对比度小于100),因此,若使用者位于水平方位或铅直方位并以较大的视角(例如5度以上)观看液晶显示面板100,则无法清楚地观看影像,进而达到水平视角以及铅直视角的防窥效果,亦即具有全方位视角的防窥效果。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并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下文将依序介绍本发明的其它较佳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且为了便于比较各实施例的相异处并简化说明,在下文的各实施例中使用相同的符号标注相同的元件,且主要针对各实施例的相异处进行说明,而不再对重复部分进行赘述。

请参考图11至12,图11绘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12绘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共用电极层116的部分俯视示意图,须说明的是,图12中仅绘示单一子像素上的第一共用电极层116。如图11至12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200的第一偏光片POL1的偏光轴平行于第二方向D2且第二偏光片POL2的偏光轴垂直于第二方向D2,也就是说,第一偏光片POL1的偏光轴垂直于第一液晶分子LCM1的配向方向,第二偏光片POL2垂直于第二液晶分子LCM2的配向方向。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子像素的长方向L垂直第一方向D1,而分支电极116a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D1之间具有小于或等于45度的夹角,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分支电极116a的设置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的分支电极116a的设置方式实质上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液晶分子LCM1因为电位差而沿第三方向D3旋转或倾倒时,第一结构170通过电位差的提供而开启防窥功能,使位于铅直方位的使用者所观看的画面对比度降低,进而对铅直方位的视角进行防窥,同样的,当第二液晶分子LCM2因为电位差而沿第三方向D3旋转或倾倒时,第二结构180通过电位差的提供而开启防窥功能,使位于水平方位的使用者所观看的画面对比度降低,进而对水平方位的视角进行防窥。所以,当本实施例于第一窄视角模视时,可对铅直方位的视角防窥,当本实施例于第二窄视角模视时,可对水平方位的视角防窥,当本实施例于第三窄视角模视时,可对全方位方位的视角防窥。

请参考图13,图13绘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300的第二控制电极层146包括多个第二控制电极146a,且各第二控制电极146a可分别被提供不同的电位,因此,各第二控制电极146a与第二共用电极层136之间可具有不同的电位差,亦即,根据本实施例,第二控制电极146a与第二共用电极层136具有不同的电位,也就是说,当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300于显示画面时,第二结构180的防窥功能可分区域开启,并对部分的画面进行防窥。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300可另包括导电层(图未示)以及绝缘保护层(图未示),导电层设置于第二控制电极层146与第三基板150之间,绝缘保护层设置于第二控制电极层146与导电层之间,但设置方式不以此为限,其中导电层包括多条触控信号走线,并分别电连接于各第二控制电极146a,以分别控制第二控制电极146a,而触控信号走线用来分别传送触控信号以及防窥信号(电位)给第二控制电极146a或由第二控制电极146a传送触控信号给触控处理单元,也就是说,当第二控制电极146a接收到触控信号时,可做为触控感测电极,并分别通过不同的触控信号走线传送触控信号,以达到触控电极的功能,而当第二控制电极146a接收到防窥信号(电位)时,可分别控制不同区域的防窥功能,以达到区域防窥的功能,因此,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300可通过第二控制电极146a的结构而实现具有防窥功能的内嵌式(in-cell)液晶触控显示面板。须说明的是,触控信号走线可利用不同的时序来分别传送触控信号以及提供电压给第二控制电极146a,使得第二控制电极146a可于不同的时序中实现触控感测功能以及区域防窥的控制功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可经由两液晶结构以及电极层的设置,使两液晶结构分别对于不同方位的视角防窥,进而产生四种不同的画面显示模式,使得使用者可选择性的使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而进行单一方位的视角或全方位的视角防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