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接后无视觉缝隙感的光纤导像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926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拼接后无视觉缝隙感的光纤导像屏,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1)、入像面表面处理液(2)、显像面表面处理液(3);入像面表面处理液(2)喷镀在光纤(1)的入光面上,显像面表面处理液3喷镀在光纤(1)的出光面上;

光纤(1)的排列方式既可以是矩阵式排列,或是缝隙最小的紧密型排列;

光纤(1)是截面是圆形的圆柱体光纤或截面是多边形的多边形柱体光纤,光纤1的直径范围或多边形最大对角线范围为0.04~0.5mm;

光纤(1)排列成光纤导光或导像层并成型的方法:将光纤(1)排列在模具之中,然后通过底部加热、四周收缩或压紧将光纤(1)热压成型至所需的形状,形成长方形体或底小、上大的梯形体结构,之后再对长方体光纤体或梯形体光纤体进行二次整形,整形的方法包括机械加工、打磨抛光;最后再进行表面处理;

光纤(1)成型变成一头光纤(1)粘连、一头光纤(1)不粘连的光纤导光或导像体之后,在光纤(1)热成型之后形成的光纤导光或导像体四周粘接防光纤(1)剥落层,之后再进行光纤导光或导像体的上下表面的机械加工和表面打磨、抛光处理,最后再清除粘接在光纤导光或导像体四周的防光纤(1)剥落层,形成符合拼接后无缝隙感的光纤导像屏尺寸和表面要求的光纤导光或导像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后无视觉缝隙感的光纤导像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1)的皮层表面是无黑色镀膜或有黑色镀膜的;当为黑色镀膜时,黑色镀膜的厚度范围为0~0.01mm;光纤(1)的截面是等截面积或是一头粗、一头细的不等截面积;光纤(1)的长度范围为5~20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后无视觉缝隙感的光纤导像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1)的模具型腔四周的形状为长方体或梯形体;排列光纤(1)的模具的底部加热板是平面形状或是曲面形状;模具的上部压板是平面形状或是内球面形状;

排列进入模具之中的光纤(1)是等长度的或是根据模具形状设定的不等长度的光纤(1);对于曲面形状的拼接后无缝隙感的光纤导像屏,采用吻合拼接后无缝隙感的光纤导像屏形状的曲面形状模具并排列与之相对应的不等长度的光纤(1),以减少材料浪费并减少机械加工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后无视觉缝隙感的光纤导像屏,其特征在于,光纤(1)在模具之中加热并成型的方法是:对模具底部的加热板加热,并在加热至光纤1的软化温度之后,逐步收缩模具四周的型腔板至拼接后无缝隙感的光纤导像屏的成型尺寸,形成靠近底部加热板部分的光纤(1)缩径或变细粘接,远离加热板或靠近上盖板部分的光纤(1)仍保持不粘连的原始排列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后无视觉缝隙感的光纤导像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像面表面处理液(2)是减少或消除光纤导光或导像体入像或入光面的雾度、提高透光率或光线入射率的表面处理液,是对光纤芯材有一定溶解度的挥发性液体,或是可以起到对光纤芯材有清洗作用的挥发性液体,或是喷镀之后可以固化在光纤导光或导像体表面的高透明的折射率高于芯材出光面表面层折射率的液体;

入像面表面处理液(2)的表面处理方法采用喷镀、溅镀、涂膜、汽相沉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后无视觉缝隙感的光纤导像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像面表面处理液(3)是减少或消除光反射的透明表面处理液;当显像面表面处理液(3)在光纤(1)的表面形成固化层时,显像面表面处理液(3)固化之后的透明固化层的折射率低于光纤芯材的折射率;当显像面表面处理液(3)挥发性液体时,显像面表面处理液(3)对光纤(1)的皮层不能有腐蚀或溶解作用,以免破坏光纤(1)的皮层而引起光纤(1)的漏光。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