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晶屏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晶屏卡塞上料设备。
背景技术:
在液晶屏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液晶屏幕进行取料,用于屏幕的种类较多,尺寸不同,为了保证对液晶屏幕取料效率,现有方法通常需要人工去调节,或者准备有针对多个尺寸大小的设备,不但无法保证效率,同时生产成本也会随之增加。
因此,研制出一种能够针对不同尺寸的液晶屏进行高效上料的设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急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晶屏卡塞上料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晶屏卡塞上料设备,包括上料杆、夹持架、丝杠、滑杆以及卡塞;夹持架包括左夹持架与右夹持架,分别对称连接于上料杆末端的左右两侧;丝杠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左夹持架以及右夹持架的中部;滑杆连接于左夹持架以及右夹持架的末端;卡塞的数量为两个,通过固定杆与丝杠相连,且相互对称,包括基座、塞盖以及卡柱;基座的表面向内开有塞盖槽;塞盖的一端与卡柱相固定,并转动连接于塞盖槽的一端;固定杆的末端还套设于滑杆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晶屏卡塞上料设备,由上料杆、夹持架、丝杠、滑杆以及卡塞组成;其中夹持架由左夹持架以及右夹持架组成,对称连接于上料杆末端左右两侧;本实用新型中左夹持架以及右夹持架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丝杠,末端连接有滑杆;本实用新型中的卡塞设计为对称安装的两个,通过固定杆与丝杠相连接,并且固定杆的末端还设计为套设于滑杆上,通过该设计旋转丝杠,以实现与固定杆相连的两个卡塞的移动,进一步通过两个卡塞的张合实现对液晶屏的上料。本实用新型中的卡塞由基座、塞盖以及卡柱组成,其中基座的表面向内开有塞盖槽,塞盖的一端与卡柱相固定,并转动连接于塞盖槽的一端,通过卡塞上的卡柱对液晶屏进行进一步的固定,提高液晶屏上料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丝杠的中部设有丝杠螺母,并且丝杠位于丝杠螺母两侧的螺纹反向设置。
为了保证本实用新型中的丝杠在转动时,其两端的固定杆能够带着卡塞进行张合,丝杠的中部设置有丝杠螺母,并且丝杠螺母两侧的丝杠表面的螺纹反向设置。
作为优选,基座呈直角板状,包括安装部以及与之垂直相连的限位部;安装部的中部向内开有塞盖槽,并且塞盖槽内的一端设有穿孔,另一端通过卡柱连接有塞盖;塞盖末端的底部安装有卡扣;卡扣与穿孔相配合;卡柱与限位部相平行。
本实用新型中的基座设计为由安装部以及与之垂直相连的限位部组成,整体构成直角板状,塞盖槽设置于安装部的中部,并且塞盖槽内的一端设置有穿孔,用于与塞盖末端设置的卡扣相配合,保证塞盖位于塞盖槽中时的稳定性,并且卡柱设置为与限位部平行,该结构既保证了在塞盖进行旋转时,卡柱的位置不受影响,同时保证了卡柱对液晶屏的限位效果。
作为优选,卡柱的表面还安装有限位挡块;限位挡块至塞盖顶部的距离大于安装部的厚度。
为了保证塞盖在转动时不会脱离卡塞本体,本实用新型在卡柱的表面还安装有限位挡块,使得卡柱能够在限位挡块的作用下不会脱离塞盖槽,进一步保证与卡柱相连的塞盖不会脱离卡塞本体,并且限位挡块至塞盖顶部的距离设计为大于安装部的厚度,保证塞盖在拔出后进行转动。
作为优选,丝杠的任意一端还固定有张合齿轮。
本实用新型中丝杠的任意一端还固定安装有张合齿轮,使得丝杠能够在张合齿轮的带动下进行转动,控制两个卡塞的张合,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可控制性。
作为优选,丝杠的两端表面向内设有凹槽;固定杆的一端与凹槽相配合,与丝杠转动连接,固定杆的另一端与基座相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保证液晶屏夹持的稳定性;能够对液晶屏进行高效夹持,保证整体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中卡塞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上料杆1、丝杠2、滑杆3、左夹持架4、右夹持架5、固定杆6、基座7、塞盖8、卡柱9、塞盖槽10、限位挡块11、张合齿轮12、丝杠螺母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液晶屏卡塞上料设备,包括上料杆1、夹持架、丝杠2、滑杆3以及卡塞。
夹持架包括左夹持架4与右夹持架5,分别对称连接于上料杆1末端的左右两侧。
丝杠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左夹持架4以及右夹持架5的中部;丝杠2的中部设有丝杠螺母13,并且丝杠2位于丝杠螺母13两侧的螺纹反向设置;丝杠2的任意一端还固定有张合齿轮12,同时丝杠2的两端表面向内设有凹槽。
滑杆3连接于左夹持架4以及右夹持架5的末端。
卡塞的数量为两个,通过固定杆6与丝杠2相连,固定杆6的一端与凹槽相配合,与丝杠2转动连接,且相互对称,如图2,包括基座7、塞盖8以及卡柱9;基座7呈直角板状,固定杆6的另一端与基座7相固定,基座7包括安装部以及与之垂直相连的限位部;安装部的中部向内开有塞盖槽10;塞盖8与塞盖槽10相配合,塞盖8的一端与卡柱9相固定,并转动连接于塞盖槽10的一端,卡柱9保持与限位部相平行,卡柱9的表面还安装有限位挡块11;限位挡块11至塞盖8顶部的距离大于安装部的厚度;固定杆6的末端还套设于滑杆3上。
为了保证塞盖8与塞盖槽10的牢固安装,塞盖8末端的底部安装有卡扣,塞盖槽10内的一端设有穿孔,卡扣与穿孔相配合。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性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