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及其组装装置、具有该液晶显示器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2809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液晶显示器及其组装装置、具有该液晶显示器的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组装装置、具有该液晶显示器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器技术的日益成熟,液晶显示器以其重量轻、超薄化、省功耗等优势,已经成为目前显示器之主流。

一般而言,液晶显示器包括相对设置的液晶面板和背光模块,其中液晶面板和背光模块由胶带来固定组装。然而,使用胶带来固定液晶面板,经常会发生胶带失效而使液晶面板移动,从而带来可靠性的问题。

另一方面,使用胶带固定液晶面板四周,则中间显示区域存在空气间隙,具体如图1所示,空气间隙130存在于液晶面板110与背光模块120之间。空气间隙130的存在,会对背光模块120出射的光线进行多次反射,从而背光模块120提供给液晶面板110的光线亮度被降低。此外,液晶面板110与背光模块120之间多次反射的光线表现为眩光,从而影响视觉效果。

更严重地,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时,例如高温高湿的环境,背光模块120的光学膜片极易发生形变,使空气间隙130的间隙宽度不均匀,从而影响液晶面板110的显示效果,严重时液晶面板110可能会出现阴影、牛顿环等不良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光学胶、液晶面板以及面向所述液晶面板的背光模块,所述液晶面板和所述背光模块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光学胶填充于所述间隙中。

进一步地,所述液晶面板沿着远离所述背光模块的方向顺序包括:第一偏光片、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彩色滤光片基板以及第二偏光片,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对盒设置,所述第一偏光片设置在所述薄膜 晶体管阵列基板的背向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的表面上,且所述第一偏光片与所述背光模块之间具有所述间隙,所述第二偏光片设置在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的背向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块包括:反射片,面对所述第一偏光片设置;导光板,承载于所述反射片的面向所述第一偏光片的表面上;多张光学膜片,承载于所述导光板的面向所述第一偏光片的表面上;胶框,设置于所述反射片的面向所述第一偏光片的表面上且位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多张光学膜片一侧,所述胶框与所述反射片固定结合;其中,所述多张光学膜片与所述第一偏光片之间具有所述间隙,所述光学胶填充于所述间隙中,且所述光学胶延伸至所述胶框上。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胶为固态光学胶或者液态光学胶。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胶透光率大于或等于90%。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胶的厚度为0.05mm~0.3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液晶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组装上述液晶显示器的组装装置,所述组装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平台、第二固定平台;所述第一固定平台用于承载所述背光模块,所述第二固定平台用于承载液晶面板;当所述组装装置用于组装所述液晶显示器时,所述第一固定平台承载涂布有光学胶的背光模块,所述第二固定平台承载所述液晶面板,且所述第二固定平台移动到与所述第一固定平台相对的位置,使所述液晶面板面对所述背光模块,所述第二固定平台运动,使所述液晶面板通过所述光学胶与所述背光模块贴合组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液晶面板、背光模块大面积贴附的光学胶,可以很牢靠地将液晶面板固定在背光模块上,又由于形成光学胶的光学胶具有极高的透光率,组装后不但不会影响整个液晶显示器的光学性能,而且能够减少液晶面板和背光模块之间产生的反射,提高液晶显示器的透光率。此外,液晶面板与背光模块之间的固定间距能够避免液晶面板受到静电、翘曲的影响,稳定了液晶显示器的光学显示效果,增强了液晶显示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 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中:

图1是现有的液晶液晶显示器在亮度降低时的光路图;

图2是现有的液晶液晶显示器在亮度降低时的光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装置在步骤S11中的组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装置在步骤S11中的组装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装置在步骤S12、S13中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本实用新型,并且本实用新型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于这里阐述的具体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相同的标号在整个说明书和附图中可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

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相同的标号在整个说明书和附图中可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例如是手机、平板、手提电脑、MP3、MP4、相机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以手机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器进行详细的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此。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40包括液晶面板10、背光模块20、光学胶30。

具体而言,液晶面板10和背光模块20相对设置,或者说背光模组20面向液晶面板10设置。液晶面板10和背光模块20之间具有间隙。光学胶30设置于所述液晶面板10和所述背光模块20之间,用于完全地填充所述间隙。

所述液晶面板10包括第一偏光片11、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2、彩色滤光片基板13、第二偏光片14。具体地,所述液晶面板10包括但不限于IPS、TN、VA面板。

液晶面板10沿着远离背光模块20的方向顺序包括:第一偏光片11、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2、彩色滤光片基板13以及第二偏光片14。其中,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2和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13对盒设置,第一偏光片11设置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2的背向彩色滤光片基板13的表面上,且第一偏光片11与背光模块20之间具有所述间隙,第二偏光片14设置在彩色滤光片基板13的背向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2的表面上。

所述背光模块20包括多张光学膜片21、导光板22、反射片23、胶框24。

反射片23面对所述第一偏光片11设置。导光板22承载于反射片23的面向第一偏光片11的表面上。多张光学膜片21承载于导光板22的面向第一偏光片11的表面上。胶框24设置于反射片23的面向第一偏光片11的表面上且位于导光板22和所述多张光学膜片21一侧,胶框24与反射片23固定结合。其中,多张光学膜片21与第一偏光片11之间具有间隙,光学胶30填充于该间隙中,且光学胶30延伸至胶框24上。

具体地,多张光学膜片21具体为:第一光学膜片211、第二光学膜片212、第三光学膜片213。其中,第一光学膜片211设置于光学胶30背对于液晶面板10的一侧。第二光学膜片212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膜片211背对于所述光学胶30的一侧。第三光学膜片213设置于所述第二光学膜片212背对于所述第一光学膜片211的一侧。

光学胶30可以由固态光学胶和液态光学胶形成。也就是说,所述光学胶30的材料可以是固态光学胶OCA(Optical ClearAdhesive),也可以是液态光学胶OCR(Optical Clear Resin)。光学胶30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90%,并且具有较强的粘着力。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此。

此外,所述光学胶30的厚度基于结构设计的需要来选择。为了在实现手机的轻薄化又能固定所述液晶面板10和背光模块20,光学胶30的厚度可以为0.05mm~0.3mm。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胶30的厚度优选为0.15mm。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此。

由于本实施例的光学胶30与液晶面板10、背光模块20的接触面足够大,而形成光学胶30的光学胶本身具有很强的粘着力,可以很牢靠地将液晶面板10固定在背光模块20上。又由于形成光学胶30的光学胶具有极高的透光率,组装后不会影响整个液晶显示器40的亮度等关键光学性能。此外,由于没有空气层,减少了液晶面板10和背光模块20之间产生的反射,还可以提大大地提高 液晶显示器40的透光率。另一方面,大面积的光学胶30可以稳定地保持液晶面板10和背光模块20之间的间距,一旦光学胶30的厚度确定,那么液晶面板10和背光模块20之间的距离也能确定,确定的距离能够避免液晶面板10受到静电、翘曲等影响,从而稳定液晶显示器40的光学显示效果,增强液晶显示器40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背光模块20平行于液晶显示器40。胶框24包括位于光学胶30和反射片23之间的本体241以及自所述本体241朝向导光板22方向延伸形成的凸出部242,凸出部242垂直于本体241。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装置在步骤S11中的组装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装置在步骤S11中的组装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装置在步骤S12、S13中的组装示意图。

一并参照图4、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的组装装置,用于组装如上所述的液晶显示器40。该用于组装液晶显示器的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平台51和第二固定平台52。第一固定平台51用于承载背光模块20,第二固定平台52用于承载液晶面板10。其中,当组装装置用于组装所述液晶显示器40时,第一固定平台51承载涂布有光学胶30的背光模块20,第二固定平台52承载液晶面板10,且第二固定平台52移动到与第一固定平台51相对的位置,使液晶面板10面对所述背光模块20,第二固定平台52运动,使液晶面板10通过光学胶30与背光模块20贴合组装。

该组装装置可以通过手动施加压力。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装装置还可以包括与第一固定平台51和第二固定平台52配合使用的加压部件(图未示),该加压部件被用于对所述固定平台施加平行于液晶面板10朝向背光模块20方向上的压力,以使液晶面板10通过光学胶30与背光模块20固定贴合,且所述光学胶30能够完全地填充液晶面板10和背光模块20之间的间隙。

为了使得液晶面板10和背光模块20受到处处均匀的压力,所述第一固定平台51和第二固定平台52为平整的板状结构。

具体地,在这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四个关于利用该装置组装液晶显示器40的具体组装方式。

组装方式1:先将光学胶30贴附于背光模块20之上,再将液晶面板10与背光模块20贴合。在本组装方式中,光学胶30由固态光学胶片(OCA)形成。 组装方式1具体包括以下组装步骤:

S11、将裁切好的光学胶片贴附于背光模块20上(见图4),具体贴附于第一光学膜片211背对于所述第二光学膜片212的表面上。

S12、如图4所示,将表面贴附有光学胶片的背光模块20固定于第一固定平台51上,令光学胶片朝上,也就是说第一固定平台51放置于操作平台上,背光模块20固定于第一固定平台51上。

S13、结合图5和图6,利用第二固定平台52固定住液晶面板10,通过加压方式,即对所述固定平台施加平行于所述液晶面板10朝向所述背光模块20方向上的压力,使液晶面板10与背光模块20通过光学胶30完全贴合,且所述光学胶片能够完全地填充所述液晶面板10和所述背光模块20之间的间隙。

在这里,第二固定平台52可以是通过吸附的方式固定液晶面板10,也可以是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液晶面板10,也可以是通过夹取的方式固定液晶面板10,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此。同样地,第一固定平台51也可以通过上述第二固定平台52的固定方式来固定背光模块20,本实用新型也不限制于此。

组装方式2:同样是先将光学胶贴附于背光模块20之上,再将液晶面板10与背光贴合。与组装方式1不同的是,在这里,所述光学胶30具体由液态光学胶(OCR)形成。组装方式2具体包括以下组装步骤:

S21、将背光模块20固定于第一固定平台51上,令第一光学膜片211朝上。也就是说第一固定平台51放置于操作平台上,背光模块20固定于第一固定平台51上。

S22、将液态光学胶涂布在背光模块20之上,具体将液态光学胶涂布于第一光学膜片211背对于所述第二光学膜片212的表面上。

S23、利用第二固定平台52固定住液晶面板10,通过加压方式,即对所述固定平台施加平行于所述液晶面板10朝向所述背光模块20方向上的压力,使液态光学胶均匀散开,以将液晶面板10和背光模块20通过光学胶30完全贴合,且所述光学胶层能够完全地填充所述液晶面板10和所述背光模块20之间的间隙。

组装方式3:先将光学胶贴附于液晶面板10之下,再将液晶面板10与背光模块20贴合。在本组装方式中,所述光学胶30由固态光学胶(OCA)形成。组装方式3具体包括以下组装步骤:

S31、将裁切好的固态光学胶片贴附于液晶面板10上,具体贴附于第一偏光片11背对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2的表面上。

S32、将表面贴附有光学胶片的液晶面板10固定于第二固定平台52上,令光学胶片朝上,也就是说第二固定平台52放置于操作平台上,液晶面板10固定于第二固定平台52上。

S33、利用第一固定平台51固定住背光模块20,通过加压方式,即对所述固定平台施加平行于所述液晶面板10朝向所述背光模块20方向上的压力,使液晶面板10与背光模块20通过光学胶30完全贴合,且所述光学胶片能够完全地填充所述液晶面板10和所述背光模块20之间的间隙。

组装方式4:同样是先将光学胶贴附于液晶面板10之上,再将液晶面板10与背光贴合。与组装方式3不同的是,在这里,所述光学胶30具体由液态光学胶(OCR)形成。组装方式4具体包括以下组装步骤:

S41、将液晶面板10固定于第二固定平台52上,令第一光学膜片211朝上。也就是说第二固定平台52放置于操作平台上,液晶面板10固定于第二固定平台52上。

S42、将液态光学胶涂布在液晶面板10上,具体将液态光学胶涂布于第一偏光片11背对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2的表面上。

S43、利用第二固定平台52固定住背光模块20,通过加压方式,使液态光学胶均匀散开,以将液晶面板10和背光模块20通过光学胶30完全贴合,且所述光学胶片能够完全地填充所述液晶面板10和所述背光模块20之间的间隙。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与液晶面板、背光模块大面积贴附的光学胶,可以很牢靠地将液晶面板固定在背光模块上,又由于形成光学胶的光学胶具有极高的透光率,组装后不但不会影响整个液晶显示器的亮度等关键光学性能,而且能够减少液晶面板和背光模块之间产生的反射,提高液晶显示器的透光率。此外,液晶面板与背光模块之间的固定间距能够避免液晶面板受到静电、翘曲的影响,稳定了液晶显示器的光学显示效果,增强了液晶显示器的可靠性。

虽然已经参照特定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此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