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盒出粉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7619阅读:650来源:国知局
粉盒出粉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打印领域,尤其是涉及粉盒。



背景技术:

现代办公设备都具有电摄影成像装置,如激光打印机、数码复印机、普通纸传真机及激光多功能一体机等。这种成像装置对于不同机型其结构不尽相同,但工作原理基本相同,都要经过充电、曝光、显影、转印、定影、清洁共六个过程。工作时光导鼓的表面被充上均匀电荷,获得一定表面电位,然后根据图文影像信息进行曝光,形成"静电潜像",经过显影器显影,潜像即转变成可见的色粉像,再经过转印装置,墨粉便转印到打印纸或其它介质上,最后经过定影装置加温、加压热熔,墨粉熔化后即在纸上熔凝出文字及图像。

目前市面上的Kyocera TN216系列粉盒在第一面上针对不同型号的成像设备如打印机、复印机等设置有对应的定位条,从而导致Kyocera TN216系列粉盒通用性较差,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成本。

参见图1,现有技术的Kyocera TN216系列粉盒的出粉头9包括主体91、配件92,配件92固定装配在主体91的外壁上,第三区域93设置有多根定位条95,多根定位条95在第三区域93的排布根据不同型号的成像设备而有相对应的排布。因此,多根定位条95可与成像设备上的定位部配合以完成粉盒装机。但具有上述出粉头结构的Kyocera TN216系列粉盒的通用性较差,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成本。因此,提供Kyocera TN216系列通用粉盒是很有必要的,即提供通用的Kyocera TN216系列出粉头。另外,第一区域2894未设置出粉头强度加强的结构,从而导致出粉头容易断裂变形。因此,提供出粉头强度得以加强的通用的Kyocera TN216系列出粉头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Kyocera TN216系列通用出粉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Kyocera TN216系列通用出粉头包括主体与配件,主体包括壁部、装配孔、圆环板、ㄇ形孔、装配部,壁部为圆柱体,壁部包括外壁与内壁,自装配孔指向圆环板且平行于壁部轴线的方向为X方向,装配孔为圆孔,装配孔、圆环板与壁部均为同轴设置;配件包括上底面7、下底面8与连接面9,上底面7与下底面8相互平行,连接面9自下底面8沿着X方向延伸至上底面7,连接面9与壁部为相互平行设置,配件固定装配于外壁上;装配孔位于主体的底部,在X方向上,圆环板的位置高于装配孔的位置;ㄇ形孔沿壁部的周向均匀设置在壁部内,ㄇ形孔自外壁延伸至内壁,ㄇ形孔包括突出部13与横部12,突出部13向着ㄇ形孔的外部延伸,在X方向上,横部12的位置高于突出部13的位置;主体还包括延伸部14、握持部37,延伸部14自圆环板沿着X方向延伸至握持部37,延伸部14包括圆柱部与凸部,圆柱部与圆环板为同轴设置,凸部自圆柱部沿着圆柱部的径向而往圆柱部外部凸出,凸部连接圆柱部与内壁,握持部37自延伸部14沿着X方向延伸至壁部的顶端,握持部37包括第一板16、第二板17、第一斜板19、第二斜板20与连接板18,第一板16与第二板17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板16的第一端部与内壁连接,第一板16的第二端部与第一斜板19的第二端部连接,第二板17的第一端部与内壁连接,第二板17的第二端部与第二斜板20的第二端部连接,第一斜板19的第一端部与第二斜板20的第一端部连接,连接板18与第一板16相互垂直,连接板18与第二板17相互垂直,连接板18与第一板16相交,连接板18与第二板17相交,第一斜板19与第一板16相交所形成的角度为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第二斜板20与第二板17相交所形成的角度为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圆环板将主体内部分为上区域与下区域38,下区域38为圆柱腔,位于下区域38的内壁设置有肋条23,肋条23自圆环板沿着-X方向延伸至ㄇ形孔的横部12,在X方向上,ㄇ形孔的位置低于圆环板的位置;延伸部14与握持部37位于上区域,延伸部14内部为第一圆柱腔24,第一圆柱腔24与装配孔为同轴设置;装配部位于外壁上,装配部包括方孔39,方孔39为矩形方孔39,方孔39位于装配部的中心,方孔39自装配部延伸至第一圆柱腔24,方孔39贯穿凸部,装配部还包括第一延伸部25与配件装配部,配件装配部包括卡合板27与垂直板26,垂直板26与壁部的轴线相互垂直设置,卡合板27平行于壁部的轴线,卡合板27与垂直板26相交,第一延伸部25自外壁沿着壁部的径向往主体的外部延伸至垂直板26;卡合板27的上边线与ㄇ形孔的下边线分别把外壁分为为第一区域28、第二区域29与第三区域30,装配部与ㄇ形孔位于第二区域29;在X方向上,第一区域28、第二区域29与第三区域30的位置依次降低;第三区域30的表面为光滑曲面,当粉盒出粉头安装到粉盒主体后,第三区域30抵接于成像设备的定位部,第一区域28包括筋条,筋条的形状为波浪形,筋条围绕外壁设置;配件包括第二定位部、第三定位部,第二定位部自第二面沿着-X方向延伸而成,第三定位部自第三面沿着X方向延伸而成,第二定位部、第三定位部均与卡合板27抵接。

由上述方案可见,取消了第三区域30上的定位条,把原来定位条所在的面设置为不带任何凸起或凹陷的光滑曲面,并在第一区域28设置有波浪形的筋条,从而在令Kyocera TN216系列粉盒的出粉头通用于不同型号的成像设备的同时加强了出粉头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Kyocera TN216系列粉盒出粉头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体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体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体的另一角度的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件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7、图8与图9,本实施例的通用粉盒出粉头35可以是Kyocera TN216系列粉盒的出粉头,粉盒出粉头35包括主体1与配件6,配件6装配在主体1的外侧。

参见图2、图3与图4,主体1包括壁部2、装配孔36、圆环板3、ㄇ形孔4、装配部5,壁部2为圆柱体,壁部2包括外壁10与内壁11,自装配孔36指向圆环板3且平行于壁部2轴线的方向为X方向,装配孔36为圆孔,装配孔36、圆环板3与壁部2均为同轴设置;装配孔36位于主体1的底部,在X方向上,圆环板3的位置高于装配孔36的位置;ㄇ形孔4沿壁部2的周向均匀设置在壁部2内,ㄇ形孔4自外壁10延伸至内壁11,ㄇ形孔4包括突出部13与横部12,突出部13向着ㄇ形孔4的外部延伸,在X方向上,横部12的位置高于突出部13的位置。

主体1还包括延伸部14、握持部37,延伸部14自圆环板3沿着X方向延伸至握持部37,延伸部14包括圆柱部与凸部,圆柱部与圆环板3为同轴设置,凸部自圆柱部沿着圆柱部的径向而往圆柱部外部凸出,凸部连接圆柱部与内壁11,握持部37自延伸部14沿着X方向延伸至壁部2的顶端,握持部37包括第一板16、第二板17、第一斜板19、第二斜板20与连接板18,第一板16与第二板17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板16的第一端部与内壁11连接,第一板16的第二端部与第一斜板19的第二端部连接,第二板17的第一端部与内壁11连接,第二板17的第二端部与第二斜板20的第二端部连接,第一斜板19的第一端部与第二斜板20的第一端部连接,连接板18与第一板16相互垂直,连接板18与第二板17相互垂直,连接板18与第一板16相交,连接板18与第二板17相交,第一斜板19与第一板16相交所形成的角度为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第二斜板20与第二板17相交所形成的角度为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

圆环板3将主体1内部分为上区域与下区域38,下区域38为圆柱腔,位于下区域38的内壁11设置有肋条23,肋条23自圆环板3沿着-X方向延伸至ㄇ形孔4的横部12,在X方向上,ㄇ形孔4的位置低于圆环板3的位置;延伸部14与握持部37位于上区域,延伸部14内部为第一圆柱腔24,第一圆柱腔24与装配孔36为同轴设置;优选地,ㄇ形孔4的数量为四个。

参见图5与图6,配件6包括上底面7、下底面8与连接面9,上底面7与下底面8相互平行,连接面9自下底面8沿着X方向延伸至上底面7,连接面9与壁部2为相互平行设置,配件6固定装配于外壁10上;装配部5位于外壁10上,装配部5包括方孔39,方孔39为矩形方孔39,方孔39位于装配部5的中心,方孔39自装配部5延伸至第一圆柱腔24,方孔39贯穿凸部。

装配部5还包括第一延伸部25、卡合板27与垂直板26,垂直板26与壁部2的轴线相互垂直设置,卡合板27平行于壁部2的轴线,卡合板27与垂直板26相交,第一延伸部25自外壁10沿着壁部2的径向往主体1的外部延伸至垂直板26。配件6包括矩形孔,矩形孔的数量为六个,三个矩形孔位于配件上部,三个矩形孔位于配件下部,矩形孔从配件6的外壁延伸至连接面9。

配件6包括竖肋与横肋,竖肋的数量为两根,横肋的数量为两根,两根竖肋相互平行设置,两根横肋相互平行设置,竖肋与横肋均沿着壁部2的径向自配件6的外壁往壁部6的外部延伸。两根竖肋均垂直于两根横肋。在X方向上,两根竖肋均位于两根横肋之间。

配件6包括抵接部,抵接部自卡合板27沿着壁部的径向往壁部6的内部延伸。当配件6装配在主体的装配部5时,抵接部与外壁10相互抵接。配件6包括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位于配件6的底部,第二延伸部自配件6沿着-X方向延伸。

卡合板27的上边线与ㄇ形孔4的下边线分别把外壁10分为为第一区域28、第二区域29与第三区域30,装配部5与ㄇ形孔4位于第二区域29;在X方向上,第一区域28、第二区域29与第三区域30的位置依次降低;第三区域30的表面为光滑曲面,本实施例中的光滑曲面是表面曲率没有突变的表面;配件6包括第二定位部32、第三定位部33,第二定位部32自第二面沿着-X方向延伸而成,第三定位部33自第三面沿着X方向延伸而成,第二定位部32、第三定位部33均与卡合板27抵接。

第三区域30对应于现有技术中的第三区域93,当粉盒出粉头35安装到粉盒主体1后,由于第三区域30取消了定位条95,第三区域30抵接于成像设备(附图未示出)的定位部(附图未示出), 不受到不同型号的成像设备的定位结构的限制,令粉盒出粉头35成为通用碳粉盒出粉头,进而令Kyocera TN216系列粉盒成为通用粉盒,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第一区域28包括筋条31,筋条31的形状为波浪形,筋条31围绕外壁10设置,筋条31加强了粉盒出粉头35的结构强度,防止粉盒出粉头35出现断裂变形。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