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片及采用该镜片的摄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1697阅读:1066来源:国知局
镜片及采用该镜片的摄像镜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镜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镜片及采用该镜片的摄像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尤其是具备摄像装置的便携终端的市场日益扩大,这些便携终端中,几乎所有的产品都附加了相机功能,摄像镜头的档次和成像效果甚至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电子设备时首要考虑的指标。

镜片是组成摄像镜头的主要部分,但现有的镜片还普遍存在挡光和去除杂光的效果较差的问题,影响了摄像镜头的成像效果和清晰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挡光效果好的镜片及摄像镜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镜片,所述镜片为双凸透镜,所述镜片包括第一凸面及与所述第一凸面相对设置的第二凸面,所述第一凸面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凸面的曲率半径,所述第一凸面与所述第二凸面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部、倾斜部、垂直部和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一水平部远离所述倾斜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凸面连接,所述第二水平部远离所述垂直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凸面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部的外表面、所述倾斜部的外表面、所述第二水平部的外表面均设有遮光油墨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提出的镜片包括第一凸面及与所述第一凸面相对设置的第二凸面,第一凸面与第二凸面通过连接部连接,通过在连接部中的第一水平部的外表面、倾斜部的外表面和第二水平部的外表面设置遮光油墨层,能够减少杂光的透射,保证光线只在第一凸面和第二凸面之间透过,不会从第二透镜的上下两端透过,从而提升了镜片的挡光效果,保证了成像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镜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水平部的长度为所述第一水平部的长度的1/2~3/4,包括端点值。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水平部的长度为所述第一水平部的长度的1/2。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油墨层采用黑色油墨或灰色油墨。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油墨层的厚度不超过25um。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油墨层的厚度为20u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面的曲率半径为所述第一凸面的曲率半径的1/3~1/2,包括端点值。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面的曲率半径为所述第一凸面的曲率半径的2/5。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摄像镜头,所述摄像镜头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光阑、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一透镜的凹面朝向所述像侧,凸面朝向所述物侧;

所述第二透镜采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的镜片,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一凸面朝向所述物侧,所述第二凸面朝向所述像侧;

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三透镜的凹面朝向所述物侧,凸面朝向所述像侧,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通过镜片粘合剂粘合在一起;

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四透镜的凸面朝向所述像侧,凹面朝向所述物侧;

所述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五透镜的凹面朝向所述像侧,凸面朝向所述物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

其中,为所述第一透镜到所述第三透镜的组合光焦度,为所述摄像镜头的整体光焦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二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镜头100,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第三透镜30、光阑40、第四透镜50、第五透镜60,各透镜的光学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第一透镜10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一透镜10的凹面朝向像侧,所述第一透镜10的凸面朝向物侧,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10采用玻璃非球面透镜。

请具体参阅图2,所述第二透镜20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20为双凸透镜,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镜20采用玻璃非球面透镜。所述第二透镜20包括第一凸面201及与所述第一凸面201相对设置的第二凸面202,所述第一凸面201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凸面202的曲率半径,且所述第二凸面202的曲率半径为所述第一凸面201的曲率半径的1/3~1/2,包括端点值,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面202的曲率半径为所述第一凸面201的曲率半径的2/5。所述第一凸面201朝向所述物侧,所述第二凸面202朝向所述像侧。

所述第一凸面201与所述第二凸面202通过连接部203连接,所述连接部20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部2031、倾斜部2032、垂直部2033和第二水平部2034,所述第一水平部2031远离所述倾斜部20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凸面201连接,所述第二水平部2032远离所述垂直部203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凸面202连接,所述第二水平部2032的长度为所述第一水平部2031的长度的1/2~3/4,包括端点值,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水平部2032的长度为所述第一水平部2031的长度的1/2。所述第一水平部2031的外表面、所述倾斜部20的外表面、所述第二水平部2034的外表面均设有遮光油墨层204,所述遮光油墨层204可以采用黑色油墨或灰色油墨,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遮光油墨层204采用黑色油墨。所述遮光油墨层204的厚度不超过25um,以保证镜片整体的厚度,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遮光油墨层204的厚度为20um。

所述第三透镜30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三透镜30的凹面朝向物侧,所述第三透镜30的凸面朝向像侧,具体的,所述第三透镜30采用玻璃非球面透镜。所述第三透镜30与所述第二透镜20通过镜片粘合剂,如光学透明胶粘合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该摄像镜头100满足条件式:

其中,为所述第一透镜10到所述第三透镜30的组合光焦度,为所述摄像镜头100的整体光焦度。通过限定能够协调镜头的长度和组合光焦度,当的值超过上限时,组合光焦度过强,虽然能够使镜头总长变小,但其产生的象散、场曲、畸变过大,很难矫正;当的值超过下限时,组合光焦度减弱,上述各种像差相对减小,但其屈光能力下降导致镜头加长。

所述光阑40设置在第三透镜30和第四透镜50之间,可以使该摄像镜头100更接近对称结构,减小畸变和垂轴色差等像差问题,提高成像质量,同时还可以降低镜片的敏感度和制造难度。

所述第四透镜50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四透镜50的凸面朝向像侧,所述第四透镜50的凹面朝向物侧,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透镜50采用塑料非球面透镜。

所述第五透镜60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五透镜60的凹面朝向所述像侧,所述第五透镜60的凸面朝向所述物侧,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五透镜60采用塑料非球面透镜。

本实施例中的摄像镜头,其中,第二透镜包括第一凸面及与所述第一凸面相对设置的第二凸面,第一凸面与第二凸面通过连接部连接,通过在连接部中的第一水平部的外表面、倾斜部的外表面和第二水平部的外表面设置遮光油墨层,能够减少杂光的透射,保证光线只在第一凸面和第二凸面之间透过,不会从第二透镜的上下两端透过,从而提升了镜片的挡光效果,保证了摄像镜头的成像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