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58533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以液晶显示型电子设备为例,如图1所示,其中的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01和彩膜基板02,受限于显示面板的设计限制,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对盒后,必须露出阵列基板01上的外引脚区30。其中,外引脚区30包括电性检测区31、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绑定区32和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线路板)绑定区33,用于模组工艺制程以及相关测试。

其中,由于外引脚区30靠近阵列基板01的第一边11设置,且外引脚区30中的各绑定区和电性检测区31,沿阵列基板01的与第一边11垂直的一条第二边12延伸至另一条第二边12,因此,现有技术中,沿第二边12的方向,将彩膜基板02的长度设计为小于阵列基板01的长度,从而露出外引脚区30。

然而,由于电子设备轻薄化的市场需求,使得显示面板中的衬底的厚度由原来的0.2mm逐步向0.15mm甚至0.1mm过渡,因而导致衬底的强度越来越差。相对阵列基板01和彩膜基板02对盒的部分,存在阵列基板01中的衬底和彩膜基板02中的衬底,在外引脚区30,则只有阵列基板01中的衬底,因而,导致在跌落测试和后续使用过程中,阵列基板01的第一边11和第二边12交叉的角部更容易破损,从而造成电子设备的破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可增强显示面板外引脚区两侧的角部的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所述第一衬底包括外引脚区,所述外引脚区靠近所述第一衬底的边缘的中部设置;所述第二衬底具有U型镂空区,所述镂空区露出所述外引脚区。

优选的,所述镂空区的拐角处为弧形形状。

优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之间,且位于所述外引脚区两侧角部的封框胶。

优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衬底的所述镂空区边缘的防切涂层,所述防切涂层位于所述第二衬底面向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所述防切涂层的形状与所述镂空区的形状一致,且超出所述镂空区。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优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镂空区的缓冲胶层,所述缓冲胶层的远离第一衬底的表面与第二衬底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表面齐平。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第二基板盖合在第一基板上;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所述第一衬底包括外引脚区,所述外引脚区靠近所述第一衬底的边缘的中部;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对所述第二衬底进行切割,形成U型镂空区;所述镂空区露出所述外引脚区。

优选的,对所述第二衬底进行切割,形成U型镂空区,包括:采用超短脉冲激光器对所述第二衬底进行切割,形成U型镂空区。

优选的,所述镂空区的拐角处为弧形形状。

基于上述优选的,在将第二基板盖合在第一基板上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衬底的待形成的所述镂空区的边缘形成防切涂层;所述防切涂层的形状与所述镂空区的形状一致,且超出所述镂空区;基于此,将第二基板盖合在第一基板上,包括:使所述防切涂层面向所述第一基板,将第二基板盖合在第一基板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通过将外引脚区靠近第一衬底的边缘,即第一边的中部设置,可以沿第一边的长度方向,使外引脚区两侧的区域预留出来,在此基础上,通过在第二衬底上设置U型镂空区,可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盖合后,第二衬底将外引脚区两侧的区域覆盖,使得外引脚区两侧的区域为双层衬底结构,从而可增强显示面板角部的强度,使得在跌落测试和后续使用过程中,显示面板的角部不容易被损伤。其中,显示面板角部的强度增强,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外引脚区的强度增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第二衬底上形成镂空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一;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01-阵列基板;02-彩膜基板;10-第一衬底;11-第一边;12-第二边;20-第二衬底;30-外引脚区;31-电性检测区;32-IC绑定区;33-FPC绑定区;40-镂空区;50-防切涂层;60-缓冲胶层;70-驱动IC;80-FPC;90-封框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10,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20;第一衬底10包括外引脚区30,外引脚区30靠近第一衬底10的边缘的中部设置;第二衬底20具有U型镂空区40,镂空区40露出外引脚区30。

此处,外引脚区30可以包括电性检测区31、IC绑定区32和FPC绑定区33等。

其中,电性检测区31包括多个检测点,用于在显示面板进入模组工艺后,进行相关测试;IC绑定区32用于绑定驱动IC;FPC绑定区33用于绑定FPC。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外引脚区30靠近第一衬底10的边缘的中部设置,即为,使外引脚区30向第一衬底10的一条边(可称为第一边11)的中部集中,而沿第一边11的长度方向,将外引脚区30两侧的区域预留出来,保证外引脚区30两侧的区域被第二基板盖合后,不影响对显示面板的后续模组工艺以及相关测试。

第二,不对U型镂空区40的U型形状进行限定,例如可以是如图2和图3所示的U型形状,也可以是如图4或图5所示的U型形状。只要第二衬底20能露出所述外引脚区30,且沿外引脚区30靠近的第一衬底10的第一边11的方向,第二衬底20能覆盖外引脚区30两侧的区域即可。

第三,不对显示面板的类型进行限定,可以是任意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且需将外引脚区30露出的显示面板。

其中,当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时,第一基板为阵列基板,第二基板为对盒基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填充有液晶层。

当所述显示面板为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时,第一基板为阵列基板,第二基板为封装基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通过将外引脚区30靠近第一衬底10的边缘,即第一边11的中部设置,可以沿第一边11的长度方向,使外引脚区30两侧的区域预留出来,在此基础上,通过在第二衬底20上设置U型镂空区40,可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盖合后,第二衬底20将外引脚区30两侧的区域覆盖,使得外引脚区30两侧的区域为双层衬底结构,从而可增强显示面板角部的强度,使得在跌落测试和后续使用过程中,显示面板的角部不容易被损伤。其中,显示面板角部的强度增强,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外引脚区30的强度增强。

为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角部以及外引脚区30的强度,一方面,可使电性检测区31尽量小,并向第一衬底10的第一边的中部集中,相应的IC绑定区32和FPC绑定区33也向中部集中。另一方面,沿垂直第一边11的方向,可使外引脚区30宽度尽量小。再一方面,可对第一衬底10、第二衬底20的角部进行异形切割,使其角部呈圆弧形状。

优选的,如图5所示,镂空区40的拐角处为弧形形状。

本发明实施例将镂空区40的拐角处设置为弧形形状,可减小拐角处由于应力集中,而导致的容易损坏的问题。

优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衬底10和第二衬底20之间,且位于外引脚区30两侧角部的封框胶90。

其中,位于外引脚区30两侧角部的封框胶90的形状可以为如图6所示的形状,也可以为如图7所示的形状。

当然,为了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粘合,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围绕显示区设置的封框胶90。位于外引脚区30两侧角部的封框胶90与围绕显示区设置的封框胶90可以相连,也可以不相连,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外引脚区30两侧角部设置封框胶90,可进一步的增强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角部的强度。

考虑到镂空区40是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盖合后,进行切割后得到,而在切割形成镂空区40时,为避免对第一基板造成影响,优选的,如图8所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衬底20的镂空区40边缘的防切涂层50,防切涂层50位于第二衬底20面向第一衬底10的一侧;防切涂层50的形状与镂空区40的形状一致,且超出镂空区4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防切涂层50的宽度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以不影响显示面板的正常功能,且可保证切割的范围均在防切涂层50内。

其中,当采用超短脉冲激光器切割第二衬底20形成镂空区40时,切割线的左右两侧均会有20um左右的误差,为了保证切割的范围均在防切涂层50内,且防切涂层50超出镂空区40的部分不影响外引脚区30的性能,可将防切涂层50位于切割线左右两侧的宽度设为50um左右。

第二,不对防切涂层50的厚度进行限定,可根据激光的能量而定,以避免切割过程对第一衬底10上的结构造成影响,而且不影响显示面板常规的工艺制程为准。

进一步优选的,防切涂层50的材料可以包括钼、钛铝钛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防切涂层50的材料包括钼、钛铝钛合金中的至少一种,可以是,防切涂层50包括钼、钛铝钛合金中的其中一种,也可以是,防切涂层50包括钼、钛铝钛合金两种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所需切割能量更大的钼、钛铝钛合金至少一种作为防切涂层50,使切割形成镂空区40后,在一定的时间内,防切涂层50不被切割掉,从而可以保证第一衬底10及位于第一衬底10上的结构不被破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适用于任意尺寸的显示装置,也适用于任意形状包括异性形状的显示装置。此外,也适用于带盖板和不带盖板的显示装置。

此外,不对所述显示装置的贴合方式进行限定,可以采用全贴合方式,如光学胶(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贴合和光学树脂(Optical Clear Resin,OCR)贴合;当然,也可以采用框贴的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通过将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的外引脚区30制备在靠近第一衬底10的边缘,即第一边11的中部位置,可以沿第一边11的长度方向,使外引脚区30两侧的区域预留出来,在此基础上,通过在第二衬底20上设置U型镂空区40,可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盖合后,第二衬底20将外引脚区30两侧的区域覆盖,使得外引脚区30两侧的区域为双层衬底结构,从而可增强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角部的强度,使得在跌落测试和后续使用过程中,显示面板的角部不容易被损伤。其中,显示面板角部的强度增强,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外引脚区30的强度增强。

优选的,如图9所示,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镂空区40的缓冲胶层60,缓冲胶层60的远离第一衬底10的表面与第二衬底20远离第一衬底10的表面齐平。

其中,缓冲胶层60可通过点胶工艺形成。

缓冲胶层60的材料可以为硅酮胶、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泡棉胶等。

需要说明的是,缓冲胶层60在IC绑定区32绑定驱动IC70、FPC绑定区33绑定FPC80之后形成,缓冲胶层60覆盖所述驱动IC70、所述FPC80位于外引脚区30的部分。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镂空区40填充缓冲胶层60,可增强外引脚区30的强度,降低外引脚区30的破损率,提高显示装置的良率。

在此基础上,为了防止所述显示面板外引脚区30的走线被腐蚀,优选的,在填充缓冲胶层60之前,在外引脚区30覆盖一层UV光学胶(无影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参考图5所示,包括:将第二基板盖合在第一基板上;其中,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10,第一衬底10包括外引脚区30,外引脚区30靠近第一衬底10的边缘的中部;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20;对第二衬底20进行切割,形成U型镂空区40;镂空区40露出外引脚区3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通过使外引脚区30位于靠近第一衬底10的边缘,即第一边11的中部位置,可以沿第一边11的长度方向,使外引脚区30两侧的区域预留出来,在此基础上,通过在第二衬底20上形成U型镂空区40,可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盖合后,第二衬底20将外引脚区30两侧的区域覆盖,使得外引脚区30两侧的区域为双层衬底结构,从而可增强显示面板角部的强度,使得在跌落测试和后续使用过程中,显示面板的角部不容易被损伤。其中,显示面板角部的强度增强,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外引脚区30的强度增强。

优选的,对第二衬底20进行切割,形成U型镂空区40,包括:采用超短脉冲激光器对第二衬底20进行切割,形成U型镂空区40。

其中,超短脉冲激光器是指激光脉冲时间宽度小于10皮秒的激光器,其通过多光子电离产生可作为电荷载体的自由电子,大量连续的电离进一步释放电荷载体,这些电荷载体破坏材料中的化学键,达到烧蚀材料的目的。具有切割表面热量残留小、切割裂缝极小和强度高等优点。

采用超短脉冲激光器切割后,切除的部分可以通过人工辅助去除。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超短脉冲激光器形成镂空区40,一方面,相对于传统的切割方法,采用超短脉冲激光器对第二衬底20进行切割,可避免机械切割由于切割肋纹的影响,而导致第一衬底10与切割线对应位置强度变差的问题;另一方面,采用超短脉冲激光器可实现U型切割。

优选的,参考图5所示,镂空区40的拐角处为弧形形状。

本发明实施例将镂空区40的拐角处设置为弧形形状,可减小拐角处由于应力集中,而导致的容易损坏的问题。

基于上述,参考图8所示,优选的,在将第二基板盖合在第一基板上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第二衬底20的待形成的镂空区40的边缘形成防切涂层50;防切涂层50的形状与镂空区40的形状一致,且超出镂空区40;将第二基板盖合在第一基板上,包括:使防切涂层50面向第一基板,将第二基板盖合在第一基板。

这样,可避免在切割形成镂空区40时,对第一基板造成影响。

优选的,防切涂层50的材料可以包括钼、钛铝钛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可通过重叠涂覆防切涂层50的材料,来得到防切涂层50所需的厚度。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所需切割能量更大的钼、钛铝钛合金至少一种作为防切涂层50,使切割形成镂空区40后,在一定的时间内,防切涂层50不被切割掉,从而可以保证第一衬底10及位于第一衬底10上的结构不被破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