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9130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随同诸如数字照相机等的摄像设备使用的照明设备。



背景技术:

上述照明设备(闪光设备)需要防止设备内的组成部件和布置于光射出部的诸如菲涅耳透镜板(fresnellenspanel)等的光学构件因诸如氙管等的光源的发光而产生的热而熔融。因此,已经提出了使通过光源的发光而产生的热难以传送至光学构件的各种方法。

日本特开2015-152642号公报公开了如下构造:用散热板覆盖布置在光源后方的反射器和用于保持反射器的反射器保持件,并且将散热板连接至闪光单元的框架(frame)。该构造能够使反射器和反射器保持件的热通过散热板传送至框架。

然而,在日本特开2015-152642号公报公开的构造中,反射器和反射器保持件经由散热板连接至框架,这使得光源、反射器和反射器保持件不能相对于框架移动。因此,该构造不适用于如下的闪光单元:该闪光单元具有使从光源和反射器到固定于框架的菲涅耳透镜板的距离改变以改变照明光的照明角度的照明光变焦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如下的照明设备:该照明设备能够使由光源的发光产生的热经由散热构件有效地散热并且具有适用于照明光变焦功能的散热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设备,其包括:外壳,其保持光学构件;发光器,其收纳在所述外壳中并且包括光源,所述光源被构造成发出通过所述光学构件向前方投射的照明光;发光控制基板,其布置在所述发光器的后方,并且在所述发光控制基板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光源的发光的电气部件;以及散热构件,其被构造成使从所述光源传送至所述发光器的外表面的热散出。所述散热构件包括布置成分别面对所述发光器的下表面和侧面以及所述发光控制基板的下表面部、侧面部和背面部。

从下面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闪光设备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闪光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闪光设备的头部的截面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头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闪光设备的发光单元的立体图。

图6a和图6b是实施方式的发光单元的立体图。

图7是实施方式的闪光设备中的头部下盖和散热板的立体图。

图8是作为实施方式的变型例的散热板的立体图。

图9示出了包括实施方式的闪光设备的摄像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9示出了摄像系统,其包括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设备的闪光设备1和作为供闪光设备1可拆装地安装的摄像设备的数字照相机100。闪光设备1安装于设置在数字照相机100的上部的配件插座101并且通过光出射面(稍后说明的光学面板4)向被摄体(未示出)投射照明光l。

使来自被摄体的光形成被摄体像的可更换镜头200可拆装地安装于数字照相机100。数字照相机100包括构造成捕获(光电转换)被摄体像的图像传感器102。图1a和图1b示出了闪光设备1的外观。图1a示出了从布置光学面板4的光学面板侧观察的闪光设备1,图1b示出了从光学面板侧的相反侧观察的闪光设备1。在以下说明中,朝向通过光学面板4投射的照明光的一侧被称作“前侧”,而与之相反的一侧被称作“后侧”。

闪光设备1由头部2和控制部3构成。在图9所示的照相机100的正常姿势下,头部2位于控制部3的上端。头部2的前端设置有诸如涅菲尔透镜面板等的光学面板(光学构件)4,并且在头部2内收纳有作为光源的氙管10。头部2具有如下的跳转功能:通过使头部2沿上下方向(z方向)和水平方向(xy平面方向)转动来改变通过光学面板4投射的照明光的投射方向。

此外,头部2包括作为外壳的头部上盖5、头部下盖12和圆筒状的跳转壳体6。头部上盖5和头部下盖12能够相对于跳转壳体6沿上下方向转动。跳转壳体6能够相对于控制部3沿水平方向转动。

在头部上盖5和头部下盖12各自的前端部保持光学面板4。在以下说明中,当照相机100位于图9所示的正常姿势时,在光学面板4面向前方的状态下头部2的位于下侧的表面被称作“下表面”,而头部2的位于下表面的相反侧的表面被称作“上表面”。

控制部3支撑头部2并控制头部2的操作。控制部3由均作为外壳构件的后盖13、前盖7和底盖8构成。在后盖13上设置有显示面板14、电源开关15、操作钮16和拨盘17。使用者为了设定各种功能对操作钮16和拨盘17进行操作。

在作为控制部3的前侧外壳构件的前盖7的中央部,形成有向前方突出的隆起部7a。隆起部7a中形成有用于能够进行外部光控制、光脉冲通信及辅助光投射的窗11。辅助光用于在对低亮度被摄体执行焦点检测时辅助照相机10所执行的焦点检测。

底盖8布置在控制部3的下侧。底盖8设置有与图9所示的照相机100的配件插座101连接的脚部9。

接着,将参照图2和图3对跳转壳体6的内部构造进行说明。图2示出了从控制部3分开的头部2,图3示出了沿着图1a和图1b中的x方向剖切的头部2。

如图3所示,在跳转壳体6内的电容器收纳部6c中,布置(收纳)主电容器18。主电容器18蓄积用于氙管10的发光的电荷。主电容器18中蓄积的电荷产生使氙管10发光所需的高压。主电容器18布置于头部2相对于控制部3沿上下方向转动时的转动轴。主电容器18布置在头部2和控制部3彼此联接的联接部附近。

与柔性配线板27连接的配线(未示出)穿过能够绕着跳转壳体6的圆筒中心转动的头部上盖5与反射壳体6之间的转动部(未示出)并延伸至电容器收纳部6c。该配线连接至主电容器18并构成图2所示的线束19的一部分。线束19通过形成于跳转壳体6的轴部6a的中央的孔6b从头部2引出。线束19通过设置在其前端的连接器使诸如设置于头部2的氙管10和主电容器18等的电气部件与设置于控制部3的控制基板电连接。

在跳转壳体6的轴部6a的下端,设置有构成头部2和控制部3的联接部的转动板20。转动板20具有将头部2的水平可转动角度范围限制在预定范围内的作用。此外,转动板20具有防止头部2从控制部3分开的作用。

接着,将参照图3、图4和图5对头部2的内部构造进行说明。图4示出了移除头部上盖5和头部下盖12并且还移除了稍后说明的散热板32和绝缘片33的、从头部2的上侧观察时的头部2的内部。图5示出了收纳在上述外壳中的发光单元40。

本实施方式的闪光设备1具有通过改变光学面板4和氙管10之间的相对距离来改变照明光的照明角度(即,投射角度范围)的电驱动照明光变焦功能。头部2的内部几乎被构成与照明光变焦功能相关的机构的发光单元40占据。

在作为发光单元40的结构构件且作为防止光从氙管10漏出的遮光构件的罩21的上部,安装有包括导螺杆25的作为致动器的马达单元22。即,在发光单元40中的氙管10上方的上部区域设置用于使氙管10移动的马达单元22。

收纳在罩21内的反射器保持件23保持均被固定于反射器保持件23的氙管10和反射器24。反射器24向前方反射来自氙管10的光。具体地,反射器24覆盖了氙管10的后侧、上侧和下侧以朝向光学面板4反射从氙管10的后方、上方和下方发出的光。通过接收来自马达单元22的转动的导螺杆25的驱动力从而使氙管10和反射器24到光学面板4的距离改变,能够使反射器保持件23在发光单元40内前后移动。该移动改变了照明光的照明角度。虽然本实施方式说明了具有改变氙管10和反射器24到光学面板4的距离从而改变照明光的照明角度的构造的闪光设备1,但是可以采用改变反射器24的上部和下部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照明光的照明角度的其它构造。

响应于触发线圈26的触发电压的施加,氙管10开始放电从而发出光。触发线圈26安装于布置在罩21背面的柔性配线板27并且经由触发电缆28电连接至反射器24。触发电压从触发线圈26经由反射器24施加于氙管10。

在罩21背面,柔性配线板27如上所述地固定。柔性配线板27构成与氙管10连接的发光控制基板。在柔性配线板27上,安装有构成发光控制电路的与发光控制相关的诸如上述触发线圈26和下述扼流线圈30等的电气部件。此外,在柔性配线板27上,安装有用于连接线束19和配线板27的连接器31。

扼流线圈30电连接在主电容器18和氙管10之间,以限制从主电容器18供给至氙管10的电流,从而能够进行平面发光控制(flatemissioncontrol)并且减小氙管10的电气负载(electricalload)。

柔性配线板27还从罩21的背面延伸至罩21的下表面。

在固定于罩21的下表面的柔性配线板27上,安装有柔光罩(bounceadapter)安装检测器和滤色器安装检测器(均未示出)。柔光罩安装检测器和滤色器安装检测器分别检测作为用于闪光设备1的配件的柔光罩和滤色器(均未示出)是否以覆盖光学面板4的方式安装于头部2。

在罩21的两外侧面,布置有与氙管10连接的氙管电缆29。此外,在罩21的一个侧面布置有连接触发线圈26和反射器24的触发电缆28。如上所述地,当为了改变照明光的照明角度而改变光学面板4和氙管10(以及反射器24)之间的相对距离时,氙管电缆29和触发电缆28以跟随反射器保持件23的方式移动。

在罩21的上表面的外侧,布置有用于改变照明光的照明角度的作为辅助光学构件的宽面板34。宽面板34被保持为能够在图3所示的收纳位置和面对光学面板4的前表面的使用位置之间移动。可选地,代替宽面板34,可以布置眼神光(catchlight)片作为另一辅助光学构件。当照明方向向上时,眼神光片反射照明光以对被摄体提供眼神光效果(catchlighteffect)。眼神光片可以与宽面板34一同布置。

接着,将参照图6a、图6b和图7对本实施方式的头部2的散热结构进行说明。图6a示出了散热结构,其中,作为散热构件的散热板32和作为电绝缘构件的绝缘片33设置于发光单元40。图6b示出了从图6a所示的散热结构中移除了绝缘片33的散热结构。图7示出了散热结构的一部分,其中,散热板32固定于头部下盖12。

为了使由于氙管10的发光而产生的热散出,散热板32布置成与罩21的下表面和两侧面以及柔性配线板(发光控制基板)27的背面相对。散热板32具有分别与罩21的下表面和两侧面以及柔性配线板27的背面隔着空气层相对的下表面部32g、侧面部32f1和32f2以及背面部32e。散热板32是由诸如铝等的高热传导率的金属形成的单片构件。形成于散热板32的侧面部32f1和32f2的孔部32a、32b、32c和32d与形成于头部下盖12的爪12a、12b、12c和12d接合,由此将散热板32固定于头部下盖12。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氙管10产生并传送至罩21的、即传送至发光单元40的外表面的热经由空气层传送至散热板32。传送的热被散热板32散出从而传送至头部下盖12,然后从头部下盖12散出。该散热结构防止在头部2内形成热点,这使得最大发光次数增加并且缩短了为了防止头部2在连续发光时过热而预定的最短发光间隔。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成面对发光单元40的下表面、两侧面和背面的散热板32积极地使来自氙管10的热散出。然而,散热板32设置成不面对发光单元40的上表面。这是因为与发光单元40的下表面、两侧面和背面相比,在发光单元40的上表面存在诸如宽面板34和收纳宽面板34的收纳部的壁等的能够散热的许多构件。此外,设置成不面对发光单元40的上表面的散热板32能够减小头部2的上下方向上的厚度。当不考虑头部2的上下方向上的厚度时,散热板32可以设置成面对发光单元40的上表面。

散热板32的面对罩21的背面的背面部32e布置在柔性配线板27与头部下盖12的背面部之间。如上所述,扼流线圈30安装于柔性配线板27。施加给扼流线圈30的电流产生了扼流线圈30的磁场。以背面部32e覆盖整个柔性配线板27的方式增大散热板32的背面部32e的尺寸(面积)对于提高散热效率是有效的。然而,用散热板32覆盖整个扼流线圈30改变了磁场,并由此产生电磁感应。由此,扼流线圈30的磁场和散热板32的磁场彼此排斥,这引起扼流线圈30和散热板32的振动。此外,振动会引起噪音。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b所示,散热板32的背面部32e形成为具有仅覆盖扼流线圈30的一部分(下半部)的形状,这防止了电磁感应的产生。

可以采用如下构造作为变型例,如图8所示,散热板32′的背面部32e′向上延伸至与扼流线圈30的上端大致相等的高度,并且在背面部32e′的面对扼流线圈30的部分形成开口32h。

具有不覆盖扼流线圈30的形状的散热板32′的该构造也防止了产生电磁感应。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板32的背面部32e沿着头部下盖12的位于发光单元40与收纳主电容器18的跳转壳体6之间的背面部布置。该构造能够容易地使来自发光单元40的热传送至主电容器18。主电容器18在低温下提供的性能低,所以从发光单元40向主电容器18传送热能够提高主电容器18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此外,主电容器18具有许多金属部分,由此具有高热传导率,所以自氙管10传送的热容易散出。

接着,将对绝缘片33进行说明。绝缘片33布置在罩21与散热板32之间并且具有下表面部和背面部。绝缘片33防止了因柔性配线板27与散热板32之间的接触引起的电短路。此外,为了防止触发电缆28和氙管电缆29因刮擦散热板32而损坏,绝缘片33还具有布置成覆盖罩21的侧面的侧面部。

如上所述,作为具有照明光变焦功能的闪光设备1的本实施方式能够降低头部2由氙管10的发光引起的温度过度上升并且能够增加允许发光的次数。

换言之,本实施方式能够经由散热构件有效地散出因为发光器内的光源的发光产生的热,并且实现了适用于为了照明光变焦功能而使光源能够在发光器内移动的闪光单元的散热结构。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应符合最宽泛的解释,以包括所有这样的变型、等同结构和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