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月型VR透镜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29902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弯月型VR透镜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VR透镜系统,具体公开了一种弯月型VR透镜系统。



背景技术:

VR系统的光学部分一般采用屏幕和透镜配合,使用户能够通过透镜看清眼前3-7cm屏幕的影像,VR透镜多采用非球面透镜,非球面透镜的结构如图1的a所示;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性别的人群瞳距不相同,为适应不同瞳距的人群,VR透镜的非球面外径需要做的比较大,同时,VR系统具有大视场、短后截距的需求,透镜的焦距通常需要做得比较小,主流的VR透镜焦距都在40mm左右;由于非球面的外径需要做得比较大、焦距需要做得比较小,导致形成的VR透镜厚度比较大,增大整个VR系统的体积。

为降低VR系统的体积,需要进一步降低VR透镜的厚度、体积,现有技术的VR透镜采用菲涅尔透镜,菲涅尔透镜的结构如图1的b所示;菲涅尔透镜相对于非球面透镜,体积、厚度和重量降低了40%以上,VR系统的体积也相应的减小。市面上的VR透镜主要分为平面菲涅尔结构或凸面菲涅尔结构,虽降低了一部分的体积与重量,但并没有把VR系统的的体积和重量降低到极致。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弯月型VR透镜系统,能够将透镜的体积和重量降低到极致,有效降低VR系统的体积和重量,提升用户的体验。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弯月型VR透镜系统,包括弯月型透镜和屏幕,弯月型透镜包括S1、S2两个面,S2的光学有效面为菲涅尔结构,S1和S2两个面形成弯月型透镜。

进一步的,S1的光学有效面为非球面结构或平面结构。

进一步的,S1的光学有效面为非球面结构,且S1向S2凹陷时,S2向远离S1的一侧突出。

进一步的,S1的光学有效面为非球面结构,且S2向S1凹陷时,S1向远离S2的一侧突出。

进一步的,S1面向人眼,S2面向屏幕。

人眼和屏幕分别位于透镜的两侧,S1面向人眼,S2面向屏幕,S2向S1凹陷形成弯月型,同时在S2的光学有效面设置菲涅尔结构,能够显著降低由于S2所形成的厚度,S1的光学有效面为非球面结构,且S1向远离S2的一侧突出的时候,S2可向S1凹陷的空间更大,能进一步降低弯月型透镜的厚度;同时S1向S2凹陷、S2向远离S1的一侧突出同样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公开一种弯月型VR透镜系统,设计透镜呈弯月型,能够显著降低透镜的重量和厚度,相对于传统的非球面VR透镜,重量和厚度缩减了70%,相对于传统的菲涅尔VR透镜,重量和厚度缩减了50%,能够进一步降低VR系统的体积和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非球面透镜和菲涅尔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弯月型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非球面透镜、菲涅尔透镜和本发明中弯月型透镜的对比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光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光学性能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光路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光学性能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光路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光学性能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光路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光学性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至图11。

本发明公开本发明公开一种弯月型VR透镜系统,包括弯月型透镜和屏幕,弯月型透镜包括S1、S2两个面,S2的光学有效面为菲涅尔结构;S1向S2凹陷,或S2向S1凹陷,S1和S2两个面形成弯月型透镜。

S2向S1凹陷形成弯月型透镜,能够显著降低由于S2所形成的厚度,能够有效降低VR透镜的重量和厚度,如图3所示,A为传统的非球面VR透镜、B为传统的菲涅尔VR透镜、C为本发明的弯月型透镜,本发明的弯月型透镜相对于传统的非球面VR透镜,重量和厚度缩减了70%,相对于传统的菲涅尔VR透镜,重量和厚度缩减了50%,进而显著缩减VR系统的体积和重量。

实施例一,S1的光学有效面为非球面结构,S1向远离S2的一侧突出,S2的光学有效面为菲涅尔结构,S2向S1凹陷,形成弯月型透镜,S1面向人眼,S2面向屏幕。

表1,实施例一的设计参数

表2,实施例一的非球面设计参数

根据表1和表2的参数设计实施例一的VR透镜系统,形成的成像系统光路图参考图4,成像的光学性能参考图5,图5中左侧曲线为场曲曲线、右侧曲线为畸变曲线,场曲是像场弯曲的简称,是物平面形成曲面像的一种像差,畸变是垂向(横向)放大率随视场的增大而变化所引起一种失去物像相似的像差,场曲曲线的横坐标为离焦量、纵坐标为像高,畸变曲线的横坐标为畸变量、纵坐标为像高。

实施例二,S1的光学有效面为非球面结构,S1向远离S2的一侧突出,S2的光学有效面为菲涅尔结构,S2向S1凹陷,形成弯月型透镜,S1面向人眼,S2面向屏幕。

表3,实施例二的设计参数

表4,实施例二的非球面设计参数

根据表3和表4的参数设计实施例一的VR透镜系统,形成的成像系统光路图参考图6,成像的光学性能参考图7,图7中左侧曲线为场曲曲线、右侧曲线为畸变曲线,场曲是像场弯曲的简称,是物平面形成曲面像的一种像差,畸变是垂向(横向)放大率随视场的增大而变化所引起一种失去物像相似的像差,场曲曲线的横坐标为离焦量、纵坐标为像高,畸变曲线的横坐标为畸变量、纵坐标为像高。

实施例三,S1的光学有效面为非球面结构,S2向远离S1的一侧突出,S2的光学有效面为菲涅尔结构,S1向S2凹陷,形成弯月型透镜,S1面向人眼,S2面向屏幕。

表5,实施例三的设计参数

表6,实施例三的非球面设计参数

根据表5和表6的参数设计实施例一的VR透镜系统,形成的成像系统光路图参考图8,成像的光学性能参考图9,图9中左侧曲线为场曲曲线、右侧曲线为畸变曲线,场曲是像场弯曲的简称,是物平面形成曲面像的一种像差,畸变是垂向(横向)放大率随视场的增大而变化所引起一种失去物像相似的像差,场曲曲线的横坐标为离焦量、纵坐标为像高,畸变曲线的横坐标为畸变量、纵坐标为像高。

实施例四,S1的光学有效面为平面结构,S2的光学有效面为菲涅尔结构,S2向远离S1的一侧突出,形成弯月型透镜,S1面向人眼,S2面向屏幕。

表7,实施例四的设计参数

表8,实施例三的非球面设计参数

根据表7和表8的参数设计实施例一的VR透镜系统,形成的成像系统光路图参考图10,成像的光学性能参考图11,图11中左侧曲线为场曲曲线、右侧曲线为畸变曲线,场曲是像场弯曲的简称,是物平面形成曲面像的一种像差,畸变是垂向(横向)放大率随视场的增大而变化所引起一种失去物像相似的像差,场曲曲线的横坐标为离焦量、纵坐标为像高,畸变曲线的横坐标为畸变量、纵坐标为像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