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5493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其屏占比是指屏幕面积和前面盖板面积的相对比值,屏占比越大,代表电子设备的边框越窄,越能够在电子设备面积一定的前提下,实现宽屏窄框的外观效果。

对于相关技术中的手机常用的前置摄像头、光电感应器等前置器件通常设置在手机的正面顶部位置,形成过多的非显示区域,从而降低手机的屏占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阵列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多条主扫描线、多条子扫描线、至少一个主扫描线驱动电路、一子扫描线驱动电路,所述主扫描线驱动电路和所述主扫描线连接,所述子扫描线连接于所述主扫描线驱动电路的第一主扫描线驱动电路和所述子扫描线驱动电路之间,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用于光信号穿过的第一非显示区域,所述子扫描线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的一侧,所述子扫描线、所述子扫描线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并排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边缘。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

阵列基板为如上所述的阵列基板,所述彩膜基板包括用于光信号穿过的第二非显示区域,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相对设置,形成非显示区域,用于供光信号穿过。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为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构成显示区域,用于显示;第一非显示区域和第二非显示区域构成非显示区域,可以供光信号穿过,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周围均为显示区域,将该显示面板应用到电子设备中时,可以将前置摄像头、光电感应器等器件设置在非显示区域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显示面板在a-a方向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显示面板在b-b方向的截面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衬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衬底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衬底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所示第一非显示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在c-c方向的剖面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衬底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彩膜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衬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彩膜基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彩膜基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以下将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将从显示面板的角度进行描述,该显示面板具体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中,比如手机、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掌上电脑(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等。

请参阅1和图2,图1和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1包括盖板10、后盖20、印制电路板30、显示面板800。虽然图1和图2中未示出,该电子设备1还包括有电池。

其中,盖板10安装到显示面板800上,以覆盖显示面板800。盖板10可以为透明玻璃盖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盖板10可以是用诸如蓝宝石等材料制成的玻璃盖板。

该盖板10与后盖20可以组合形成一壳体结构,该壳体具有通过盖板10与后盖20形成密闭的空间。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后盖包括有中框,中框和后盖一体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壳体的结构并不限于此,比如:中框和后盖分开设置,具体的是,中框设置在盖板和后盖之间。

该显示面板800贴合安装在该盖板10之下,以形成电子设备1的显示面。该显示面板800包括显示区域11和非显示区域12,显示区域11用于显示画面,为电子设备1的显示面,可以用来显示电子设备1的画面或者供用户进行触摸操控等。该非显示区域12用于供光信号穿过,具体的该非显示区域12可以开设供光信号传导的开孔、开槽等,或者该非显示区域12直接透明设置,可以直接供光信号传导,比如:前置摄像头拍照、光电感应器检测等。该盖板10盖合于显示面板800上,也形成相应的显示区域11和非显示区域12,以实现对显示面板800的保护。

该印制电路板30安装在后盖20内部。印制电路板30可以为电子设备1的主板。印制电路板30上可以集成有耳机座、接口座、天线、马达、麦克风、摄像头、光线感应器、受话器以及处理器等功能组件。同时,显示面板800电连接至印制电路板30上。

该电池安装在后盖20中,与该印制电路板30进行电连接,以向电子设备1提供电源。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显示面板在a-a方向的截面图。该显示面板800包括阵列基板810、彩膜基板820和液晶层830。

其中,液晶层830设置在阵列基板810和彩膜基板820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800上包括显示区域11和非显示区域12。其中显示区域11用于显示,其中非显示区域12用于透光,以便光信号穿过,实现光信号的传导。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非显示区域12具体为显示面板800透明设置,形成的透明区域12a,仅用于光信号穿过,而不具有显示功能。需要说明的是,该非显示区域12也可以为其它方式,比如:贯穿整个显示面板800,以形成通孔结构;再比如显示面板800部分透明。下面以该非显示区域12为透明区域12a为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其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透明区域12a包括位于阵列基板810上的第一非显示区域814、位于彩膜基板820上的第二非显示区域824以及位于液晶层830位置上的第三非显示区域831。第三非显示区域831位于第一非显示区域814和第二非显示区域824之间,第一非显示区域814、第二非显示区域824和第三非显示区域831共同形成透明区域12a。透明区域12a的一端为阵列基板810的第一衬底811,非显示区域12的另一端为彩膜基板820的第二衬底821。透明区域12a的侧部周围均为显示区域11。

将该显示面板800应用到电子设备1中,可以在透明区域12a位置设置前置摄像头、光电感应器等器件,通过透明区域12a可以传递光线等信号,实现拍照、感应的功能,透明区域12a的周边区域为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区域11。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800在应用到手机、pad等电子设备上时,可以实现全面屏设计,仅在显示面板800上设置透明区域12a以放置前置摄像头或光电感应器即可。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直接将前置摄像头、光电感应器等器件嵌入到透明区域12a内,可以在实现全面屏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前置摄像头、光电感应器等器件占用电子设备1的空间,使得电子设备1更加轻薄化。

其中,光电感应器可以包括距离传感器、感光传感器等。

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显示面板在b-b方向的截面图。

其中,显示面板800还包括框胶840,框胶840设置在阵列基板810和彩膜基板820之间,且框胶840设置在阵列基板810和彩膜基板820的边沿,以密封阵列基板810和彩膜基板820,同时对阵列基板810和彩膜基板820的边沿进行遮光。

请一并参阅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该阵列基板810包括第一衬底811和第一显示功能层801。

请一并参阅图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衬底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第一衬底811透明设置,第一衬底811可以采用玻璃板,其透光性好,方便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衬底811的类型并不限于玻璃板,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比如:可挠式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衬底811包括首尾相连第一边8111、第二边8112、第三边8113和第四边8114,第一边8111和第三边8113相对设置,第二边8112和第四边8114相对设置,第二边8112和第四边8114分别位于第一边8111和第三边8113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衬底811包括具有显示功能的第一显示区域819和第一非显示区域814。第一非显示区域814不具有显示功能。该第一非显示区域814通过在阵列基板810上设置第一透明区域形成,即该第一非显示区域814为第一透明区域,两者可以采用相同的标记。第一非显示区域814被第一显示区域819包围,或第一非显示区域814位于第一显示区域819的一侧边沿位置。

其中,第一显示功能层801设置在第一显示区域819,第一非显示区域814未设置有第一显示功能层801。从而,第一显示功能层801不会对第一非显示区域814造成遮挡和填充,使得第一非显示区域814能够一直供光信号穿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非显示区域814未设置部件或器件,靠近该第一非显示区域814位置的第一显示功能层801的部件围绕第一非显示区域814边缘设置。具体的,靠近该第一非显示区域814,与该第一非显示区域814相邻的部件适合该第一非显示区域814边缘设置。比如:该第一非显示区域814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与该第一非显示区域814相邻的部件的边沿设置成矩形结构,还可以与该第一非显示区域814的边缘相接触。该横截面的方向与第一衬底811平行。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非显示区域814横截面的结构并不限于此,还可以为其它结构,比如圆形、多边形、椭圆形或其它不规则图形结构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功能层801包括有多条数据线812、多条主扫描线813、多条子扫描线818、数据线驱动电路815、至少一个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和至少一个子扫描线驱动电路817。

其中,数据线812,形成在第一衬底811上,并沿第一衬底811的竖直方向均匀排列。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条数据线812仅排布在第一显示区域819,多条数据线812未排布在第一非显示区域814。其中部分数据线812终止于第一非显示区域814,或者说延伸至第一非显示区域814。

其中,主扫描线813,形成在第一衬底811上,并沿第一衬底811的水平方向均匀排列。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条扫描线813仅排布在第一显示区域819,多条扫描线813未排布在第一非显示区域814。数据线812和主扫描线813相互交错排列限定出多个像素单元,而每个像素单元可以包括像素电极和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用于控制像素电极,薄膜晶体管分别与数据线812、主扫描线813连接,以通过数据线812和主扫描线813的信号控制像素电极。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功能层801包括有该像素单元,第一非显示区域814未设置有该像素单元或其它部件。

其中,子扫描线818,形成在第一衬底811上。数据线812和子扫描线818相互交错排列也限定出多个像素单元。而每个像素单元可以包括像素电极和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用于控制像素电极,薄膜晶体管分别与数据线812、子扫描线818连接,以通过数据线812和子扫描线818的信号控制像素电极。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条子扫描线818均位于第一非显示区域814的一侧,多条子扫描线818和第一非显示区域814并排设置于第一衬底的一侧边缘。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条子扫描线818均靠近第二边8112,需要说明的是,多条子扫描线818也可以均靠近第四边8114,或者多条子扫描线818也可以设置于第二边8112和第四边8114中间的位置。

其中,数据线驱动电路815设置在第一衬底811上,数据线驱动电路815靠近第一衬底811的一侧边缘。具体的,数据线驱动电路815靠近第一衬底811的第三边8113设置。进一步的,数据线驱动电路815和第一非显示区域814相对设置。数据线驱动电路815和多条数据线812连接,用于驱动数据线812。

其中,子扫描线驱动电路817设置在第一衬底811上,子扫描线驱动电路817和多条子扫描线818连接,用于驱动子扫描线818。在一些实施例中,子扫描线驱动电路817和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可以分开设置,子扫描线驱动电路817和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分别设置在阵列基板810的不同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子扫描线驱动电路817和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也可以并排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子扫描线驱动电路817靠近第一衬底811的第一边8111设置。具体的,子扫描线813、子扫描线驱动电路817和第一非显示区域814并排设置于第一衬底811的一侧边缘。进一步的,子扫描线驱动电路817邻接第一非显示区域814的一侧边缘,子扫描线驱动电路817位于子扫描线813和第一非显示区域814之间。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子扫描线区域电路817的位置并不限于此,比如:请参阅图9,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9与图7的区别在于:图9中的子扫描线区域电路817靠近第二边8112设置,子扫描线813位于子扫描线驱动电路817和第一非显示区域814之间。

还需要说明的是,子扫描线驱动电路817的个数并不限于一个,也可以为两个,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0与图7的区别在于:图10中的子扫描线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子扫描线驱动电路8171和第二子扫描线驱动电路8172,第一子扫描线驱动电路8171和第二子扫描线驱动电路8172分别与子扫描线818连接,且第一子扫描线驱动电路8171和第二子扫描线驱动电路8172分别连接于子扫描线818的两端,共同驱动子扫描线81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扫描线驱动电路8171邻接第一非显示区域的一侧边缘,第二子扫描线驱动电路8172靠近第二边8112设置。

其中,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设置在第一衬底811上,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和多条主扫描线813连接,用于驱动主扫描线813。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可以为两个,具体为第一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1和第二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2,第一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1和第二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2共同驱动主扫描线813。第一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1靠近第四边8114,第二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2靠近第二边8112位置。进一步的,第一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1和第二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2对称设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1和第二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2不对称设置也是可以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有子扫描线驱动电路817靠近第二边8112时,该靠近第二边的子扫描线8112可以与第二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1并排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的个数并不限于两个,采用一个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也是可以的。比如:请参阅图11,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1是对图7进行的改变,图11中与图7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记。图11与图7的区别在于:图11的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仅包括第一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1。当然,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仅包括第二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2也是可以的。

其中,第一非显示区域814邻接第一衬底811的相邻两个侧边沿,具体的是,第一非显示区域814邻接第一衬底811的第一边8111和第四边8114。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非显示区域814的位置设置并不限于此,比如,请参阅图12,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衬底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2与图8的区别在于:第一非显示区域814邻接第一边8111和第二边8112。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非显示区域814为长方体结构,其横截面为矩形结构,其包括有四个侧壁,其中两个侧壁分别与第一边8111和第四边8114邻接,或者与第一边8111和第二边8112邻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非显示区域814的结构并不限于此,其也可以为三面体结构或其它结构。比如,请参阅图13和图14,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衬底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所示第一非显示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中的第一衬底811与图8或图12中的第一衬底的区别在于:图13中的第一非显示区域814仅包括有三个侧壁,具体的,为第一侧壁8141、第二侧壁8142和第三侧壁8143。

其中,第一侧壁8141、第二侧壁8142和第三侧壁8143首尾相互连接。第一侧壁8141与第一边8111邻接,第二侧壁8142与第四边8114邻接,第一侧壁8141和第二侧壁8142相互垂直。第三侧壁8143与阵列基板810的显示区域819邻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侧壁8143为弧形结构,且第三侧壁弧形结构的圆心朝向第一侧壁8141和第二侧壁8142连接的方向。

以上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非显示区域814为一个时,其位置的设置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非显示区域814的个数并不限于一个,请一并参阅图15至图18,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在c-c方向的剖面图,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衬底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5至图18与以上内容的区别在于:非显示区域12为两个,或者说透明区域12a为两个。具体的,第一非显示区域814为两个,两个第一非显示区域814均邻接阵列基板810的第一边8111。具体的,其中一个第一非显示区域814邻接于第一边8111和第四边8114,具体可以参阅以上内容,在此不再赘述。对应的,彩膜基板820上的第二非显示区域824也为两个。其中另一个第一非显示区域814邻接于第一边8111和第二边8112。两个第一非显示区域814以子扫描线818为轴对称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第一非显示区域814的大小、形状设置相同。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两个第一非显示区域814的形状、大小也可以设置不相同。

以上为本发明实施例对阵列基板811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阵列基板811并不限于以上结构及部件,以上阵列基板811的内容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而非对阵列基板811所有内容的限定。下面对彩膜基板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9,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彩膜基板的结构示意图。该彩膜基板820包括第二衬底821及设置在第二衬底821上的第二显示功能层802。

请参阅图20,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衬底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第二衬底821可以采用玻璃板,其透光性好,方便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二底821的类型并不限于玻璃板,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比如:可挠式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衬底821包括具有显示功能的第二显示区域829和第二非显示区域824。第二非显示区域824不具有显示功能,该第二非显示区域824通过在彩膜基板820上设置第二透明区域形成,即该第二非显示区域824为第二透明区域,两者可以采用相同的标记。第二非显示区域824被第二显示区域829包围,或第二非显示区域824位于第二显示区域829的一侧边沿位置。

其中,第二显示功能层802设置在第二显示区域829,第二非显示区域824未设置有第二显示功能层802。从而,第二显示功能层802不会对第二非显示区域824造成遮挡和填充,使得第二非显示区域824能够供光信号穿过。第二显示功能层802用于实现显示面板800的显示。其中第二显示功能层802包括彩色滤光片822。

其中,彩色滤光片822,形成在第二衬底821上,该彩色滤光片822包括但不限于红色滤光片、绿色滤光片、蓝色滤光片。

其中,第二非显示区域824,形成在第二衬底821上,用于供光信号穿过。其中第二衬底821在第二非显示区域824位置未设置彩色滤光片822以及其它器件或材料,确保第二非显示区域824一直透明可见。靠近该第二非显示区域824位置的彩色滤光片822围绕第二非显示区域824边缘设置。具体的,靠近该第二非显示区域824,与该第二非显示区域824相邻的彩色滤光片适合该第二非显示区域824边缘设置。比如:该第二非显示区域824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与该第二非显示区域824相邻的彩色滤光片的边沿设置成矩形结构,还可以与该第二非显示区域824的边缘相接触。

请参阅图21,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彩膜基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该彩膜基板820的第二显示功能层802还包括有黑矩阵823,该黑矩阵823形成在第二衬底821上,且设置在各个彩色滤光片822之间,起到遮光的作用。靠近第二非显示区域824的黑矩阵822围绕第二非显示区域824边缘设置,具体的,靠近第二非显示区域824的黑矩阵823,且与第二非显示区域824相邻的黑矩阵适合该第二非显示区域824边缘设置。比如:该第二非显示区域824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与该第二非显示区域824相邻的黑矩阵的边沿设置成矩形结构,还可以与该第二非显示区域824的边缘相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二非显示区域824横截面的结构并不限于此,还可以为其它结构,比如圆形、多边形、椭圆形或其它不规则图形结构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非显示区域824形成在第二衬底821上,第二衬底821在第二非显示区域824上不设置其它器件或部件,确保第二非显示区域824一种透明可见,方便光信号穿过。

以上为本发明实施例对彩膜基板820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彩膜基板820并不限于以上结构及部件,以上彩膜基板820的内容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而非对彩膜基板820所有内容的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非显示区域814和第二非显示区域824相对设置,第一非显示区域814和第二非显示区域824之间不具有显示器件或显示部件,形成具有透光率的非显示区域12,以便光信号透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非显示区域812的形状和第二非显示区域824的形状相同。比如:第一非显示区域812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第二非显示区域824的横截面也为矩形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非显示区域814的面积和第二非显示区域824的面积设置相同,也就是说第一非显示区域814和第二非显示区域824重叠。比如:第一非显示区域814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第二非显示区域824的横截面也为矩形结构,且两个矩形结构的大小及矩形面积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非显示区域814和第二非显示区域824之间的面积设置并不限于此,比如:第一非显示区域814的面积大于第二非显示区域824的面积,具体的是,第一非显示区域814的表面大于第二非显示区域824的表面,或者说第二非显示区域824的矩形结构在空间上位于第一非显示区域814的矩形结构内。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非显示区域824的个数设置与第一非显示区域814的个数设置相同。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在显示面板800上设置非显示区域12,可以在非显示区域12位置设置前置摄像头、光电感应器等器件,通过非显示区域12可以传递光信号,实现拍照、感应的功能,非显示区域12的周边区域为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区域11。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800在应用到手机、pad等电子设备上时,可以实现全面屏设计,仅在显示面板800上设置非显示区域12以放置前置摄像头或光电感应器即可。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直接将前置摄像头、光电感应器等器件嵌入到非显示区域12内,可以在实现全面屏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前置摄像头、光电感应器等器件占用电子设备的空间,使得电子设备更加轻薄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示出的举例说明中,非显示区域12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其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而本发明实施例非显示区域12的具体形状结构可以参阅以上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线和扫描线穿过第一非显示区域的具体描述,该第一非显示区域可以位于扫描线和数据线所限定的任意位置,第二非显示区域对应第一非显示区域的位置设置即可。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阵列基板的设置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具体请参阅以下内容:

请参阅图22,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该图22中的阵列基板与以上附图中的阵列基板采用相同的标记,该图22中的阵列基板810与以上附图中的阵列基板的区别在于:子扫描线驱动电路817仅为一个,以驱动子扫描线818。以及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为两个,第一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1和第二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1。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1不仅与主扫描线813连接,以驱动主扫描线813,而且还与子扫描线818连接,以驱动子扫描线818。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子扫描线818连接于第一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1和子扫描线驱动电路817之间,第一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1和子扫描线驱动电路817共同驱动子扫描线818。主扫描线813连接于第一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1和第二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2之间,第一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1和第二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2共同驱动主扫描线813。第一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1和第二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2相对设置,第一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1靠近第四边8114,第二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2靠近第二边811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1、子扫描线818、子扫描线驱动电路817及第一非显示区域814依次排列。第一非显示区域814邻接第一边8111和第二边8112,第一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1和第一非显示区域814相对设置,第一非显示区域814和第二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2相邻。需要说明的是,请参阅图23,本发明实施例,第一非显示区域817也可以与第一边8111、第四边8114邻接,第一主扫描线驱动电路也可以与第二边8161相邻。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其余设置可以参阅以上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扫描线驱动电路也可以为一个,具体的请参阅图24和图25,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24是在图22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图25是在图23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图24与图22的区别以及图25与图23的区别在于: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仅包括第一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1,而不包括第二主扫描线驱动电路8162。其余设置可以参阅以上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26,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该图26是对图3进行的改进,该图26中的标记与图3中的标记相同,该图26与图3的区别在于:非显示区域12通过设置在显示面板800上的缺口12b形成,该缺口12b贯穿整个显示面板800。具体的,该缺口12b为一个,可以在显示面板800的一个边角位置设置缺口12b,该缺口12b的形状可以参阅以上透明区域12a的形状,比如矩形、三角形、多边形等。需要说明的是,该缺口12b并不限于显示面板800的边角位置,也可以位于其中一个边的中间位置,或位于其中一个边的任意位置。还需要说明的是,该缺口12b结构并不限于一个,也可以为两个或多个,比如在显示面板800的一个边缘设置两个缺口12b,以形成多个非显示区域12。从而,可以将摄像头、光电感应器等器件设置到缺口12b位置。

具体的,请参阅图27,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该图27是针对图22做出的改进,该图27与图22的区别在于:第一非显示区域通过设置在阵列基板810上的第一缺口121形成,该第一缺口121贯穿阵列基板810。需要说明的是,该阵列基板的其余设置可以参阅以上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28,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彩膜基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该图24是针对图19做出的改进,该图28与图19的区别在于:第二非显示区域通过设置在彩膜基板820上的第二缺口122形成,该第二缺口122贯穿彩膜基板810。需要说明的是,该彩膜基板的其余设置可以参阅以上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该显示面板也可以仅在阵列基板上开设第一缺口,而不再彩膜基板上开设第二缺口,这样使得显示面板在于第一缺口位置形成开槽结构,彩膜基板对应位置具有透明设置。

请参阅图29,图2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该图25是针对图3及图26进行的改进,该图29与图3及图26的区别在于:该非显示区域12至少为两个,其中一个非显示区域12通过设置在显示面板800上的透明区域12a形成,其中另一个非显示区域12通过设置在显示面板800上的缺口12b形成。

具体的是,通过在阵列基板上设置第一透明区域以及通过在阵列基板上设置第一缺口形成两个第一非显示区域。通过在彩膜基板上设置第二透明区域以及通过在彩膜基板上设置第二缺口形成两个第二非显示区域。从而,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缺口12b及透明区域12a两个位置设置摄像头、光电感应器等器件。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透明区域、缺口、第二透明区域、第二缺口等均可以参阅以上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和图2中示出的电子设备1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的限定。电子设备1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电子设备1还可以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