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29002发布日期:2018-06-19 16:03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一种能够改善图像质量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CD)是使用最广泛的平板显示(FPD)装置之一。

液晶显示装置是一种通过将电压施加到两个电极并重新排列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来调整透射的光的量的显示装置。

在该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促进对发明构思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包含不形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该国已经知晓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改善的图像质量的显示装置。

另外的方面将在随后的详细描述中进行阐述,并且部分地,通过公开将是明显的,或者可通过发明构思的实践而被获知。

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彼此面对;共电极,位于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之间,所述共电极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像素组,与共电极的第一区域叠置并且包括位于第一基底的显示区域处的多个第一像素电极;第二像素组,与共电极的第二区域叠置并且包括位于第一基底的显示区域处的多个第二像素电极;第一辅助线,物理地连接到共电极的第一区域;第二辅助线,物理地连接到共电极的第二区域;第一连接部分,位于第一基底的非显示区域处并且电连接到第一辅助线;第二连接部分,位于第一基底的非显示区域处并且电连接到第二辅助线。第一连接部分和第二连接部分彼此不物理地接触。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公共线,连接到第一连接部分;第二公共线连接到第二连接部分。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连接电极,将第一连接部分与第一公共线彼此连接;第二连接电极,将第二连接部分与第二公共线彼此连接。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至少一条数据线,位于第一基底处;数据驱动器,驱动所述至少一条数据线。与第二连接电极距数据驱动器相比,第一连接电极可以距数据驱动器更远地来定位,第一连接电极的尺寸可以大于第二连接电极的尺寸。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至少一条数据线,位于第一基底处;数据驱动器,驱动所述至少一条数据线。与位于第二连接电极和第二连接部分之间的第二叠置部分距数据驱动器相比,位于第一连接电极和第一连接部分之间的第一叠置部分可以距数据驱动器更远地来定位。第一叠置部分的尺寸可以大于第二叠置部分的尺寸。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供电单元,将第一共电压施加到第一公共线,并且将第二共电压施加到第二公共线。

第二共电压可以基本等于或高于第一共电压。

第一连接电极和第二连接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与像素电极中包括的材料基本相同的材料。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基底处的至少一条栅极线。第一辅助线可以与位于第一区域处的栅极线叠置。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基底处的至少一条栅极线。第二辅助线可以与位于第二区域处的栅极线叠置。

第一辅助线可以包括多条第一辅助线,第二辅助线可以包括多条第二辅助线。彼此相邻的第一辅助线与第二辅助线之间的距离可以大于第一辅助线中相邻的第一辅助线之间的距离。

第一辅助线可以包括多条第一辅助线,第二辅助线可以包括多条第二辅助线。第一辅助线中相邻的第一辅助线之间的距离可以基本等于第二辅助线中相邻的第二辅助线之间的距离。

第一辅助线可以包括多条第一辅助线,第二辅助线可以包括多条第二辅助线。第一辅助线中相邻的第一辅助线之间的距离可以与第二辅助线中相邻的第二辅助线之间的距离不同。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至少一条数据线,位于第一基底处;数据驱动器,驱动所述至少一条数据线。第一辅助线可以包括多条第一辅助线,第二辅助线可以包括多条第二辅助线,与第二辅助线距数据驱动器相比,第一辅助线可以距数据驱动器更远地来定位,第一辅助线中相邻的第一辅助线之间的距离可以小于第二辅助线中相邻的第二辅助线之间的距离。

第一辅助线的数量可以与第二辅助线的数量不同。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至少一条数据线,位于第一基底处;数据驱动器,驱动所述至少一条数据线。与第二辅助线距数据驱动器相比,第一辅助线可以距数据驱动器更远地来定位,第一辅助线的数量可以大于第二辅助线的数量。

第一辅助线的宽度可以与第二辅助线的宽度不同。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至少一条数据线,位于第一基底处;数据驱动器,驱动所述至少一条数据线。与第二辅助线距数据驱动器相比,第一辅助线可以距数据驱动器更远地来定位,第一辅助线的宽度可以大于第二辅助线的宽度。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连接第一辅助线中相邻的第一辅助线的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基底处的至少一条数据线。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可以与位于第一区域处的至少一条数据线叠置。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连接第二辅助线中相邻的第二辅助线的至少一条第二连接线。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基底处的至少一条数据线。所述至少一条第二连接线可以与位于第二区域处的至少一条数据线叠置。

共电极还可以包括第三区域至第n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其中,n为大于3的自然数。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以与所述第三区域至第n区域一一对应地连接的至少一条第三辅助线到至少一条第n辅助线。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以与所述至少一条第三辅助线到所述至少一条第n辅助线一一对应地电连接的第三连接部分至第n连接部分。第一连接部分至第n连接部分可以彼此不物理地连接。

共电极可以包括彼此分开的第一共电极和第二共电极,第一共电极可以位于第一区域处,第二共电极可以位于第二区域处,第一辅助线可以连接到第一共电极,第二辅助线可以连接到第二共电极。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彼此分开的第三共电极至第n共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其中,n为大于3的自然数。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以与所述第三共电极至第n共电极一一对应地连接的至少一条第三辅助线到至少一条第n辅助线。

前面的总体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是示例性的和解释性的,并意图提供对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以提供对发明构思的进一步理解,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发明构思的原理。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视图。

图2是进一步示出栅极线和数据线的图1的显示装置的视图。

图3是放大图2中示出的第一辅助电极、第一公共线和第一连接电极以及它们的外围部分的视图。

图4是放大图3中示出的像素中的一个像素及其外围部分的视图。

图5是沿图4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4的II-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4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可选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另一可选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又一可选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视图。

图11是示出根据再一可选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明显的是,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或者在一个或更多个等同布置的情况下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以框图的形式示出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避免使各种示例性实施例不必要地模糊。

在附图中,为了清晰和描述的目的,可夸大层、膜、面板、区域等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另外,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当元件或层被称作“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该元件或层可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或结合到所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中间层。然而,当元件或层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或中间层。为了本公开的目的,“X、Y和Z中的至少一个(种/者)”以及“从由X、Y和Z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种/者)”可被解释为仅X、仅Y、仅Z,或者X、Y和Z中的两个(种/者)或更多个(种/者)的任意组合,诸如以XYZ、XYY、YZ和ZZ为例。如这里所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列出项的任意和全部组合。

虽然在这里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该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用来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区分开。因此,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教导的情况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可被称为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

为了描述的目的,在这里可使用诸如“在……之下”、“在……下方”、“下”、“在……上方”、“上”等的空间相对术语,由此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元件或特征的关系。除了附图中绘出的方位之外,空间相对术语还意图包括设备在使用、操作和/或制造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设备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元件将随后被定位为在所述其它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方”可包含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此外,设备可被另外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位),这样,相应地解释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符。

这里使用的术语是出于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非意图限制。如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种/者)”和“该/所述”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当术语“包含”、“包括”和/或它们的变型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说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

这里参照作为理想化示例性实施例和/或中间结构的示意图的剖视图来描述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如此,将预计由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导致的示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具体示出的区域的形状,而是将包括因例如制造导致的形状的偏差。这样,附图中示出的区域本质上是示意性的,它们的形状不意图示出装置的区域的实际形状并且不意图是限制性的。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作为其一部分的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意思相同的意思。除非这里明确地如此定义,否则术语(诸如在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领域的上下文中它们的意思一致的意思,并且将不以理想化或者过于形式化的含义来解释它们。

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具体地描述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不提供与描述无关的一些部分,在整个说明书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元件。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至图11详细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视图,图2是进一步示出栅极线和数据线的图1的显示装置的视图,图3是放大图2中示出的第一辅助电极、第一公共线和第一连接电极以及它们的外围部分的视图。

如图1和图2中所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底301、第一栅极驱动器101、第二栅极驱动器102、数据驱动器200、印刷电路板(“PCB”)170、时序控制器150、供电单元140、共电极330、多条栅极线GL、多条数据线DL、第一辅助电极401、第二辅助电极402、第三辅助电极403、第一公共线501、第二公共线502、第三公共线503、第四公共线504、第五公共线505、第六公共线506、第一连接电极601、第二连接电极602、第三连接电极603、第四连接电极604、第五连接电极605以及第六连接电极606。

如图1中所示,第一基底301包括显示区域301a和非显示区域301b。如图3中所示,多个像素PX布置在显示区域301a中。

多个像素PX可被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像素组。例如,如图1中所示,当共电极330包括第一区域A1、第二区域A2和第三区域A3时,多个像素PX中的一部分布置在第一像素组中,多个像素PX中的另一部分布置在第二像素组中,多个像素PX中的又一部分布置在第三像素组中。第一像素组中的像素可以包括与共电极330的第一区域A1叠置的多个像素电极(以下,“第一像素电极”),第二像素组中的像素包括与共电极330的第二区域A2叠置的多个像素电极(以下,“第二像素电极”),第三像素组中的像素包括与共电极330的第三区域A3叠置的多个像素电极(以下,“第三像素电极”)。第一像素电极、第二像素电极和第三像素电极可以具有基本相等的尺寸和基本相同的形状。

共电极330的区域的数量可以基本等于以上描述的像素组的数量。例如,当像素组的数量为n时,区域的数量为n,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

时序控制器150可以接收可以从系统(未示出)中设置的图形控制器输出的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图像数据信号和参考时钟信号。

接口电路(未示出)可以设置在时序控制器150与系统之间,从系统输出的前述信号可以通过接口电路输入到时序控制器150。接口电路可被嵌入在时序控制器150中。

尽管未示出,但是接口电路可以包括低压差分信号(LVDS)接收器。接口电路可以降低从系统输出的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图像数据信号和参考时钟信号的电压电平的同时,提高它们的频率。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会因为从接口电路输入到时序控制器150的信号的高频分量产生电磁干扰(EMI)。为了基本上防止EMI,EMI滤波器(未示出)可以进一步设置在接口电路与时序控制器150之间。

时序控制器150可以利用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和参考时钟信号来产生用于控制第一栅极驱动器101和第二栅极驱动器102的栅极控制信号以及用于控制数据驱动器200的数据控制信号。

栅极控制信号可以包括栅极起始脉冲、栅极移位时钟和栅极输出使能信号等。

数据控制信号可以包括源极起始脉冲、源极移位时钟和源极输出使能信号等。

此外,时序控制器150可以重新排列通过系统输入的图像数据信号并将已重新排列的图像数据信号施加到数据驱动器200。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时序控制器150通过从系统中设置的电源单元输出的驱动电源来操作。例如,驱动电源可用作嵌入在时序控制器150中的锁相环(“PLL”)电路的电源电压。

PLL电路可以将输入到时序控制器150的参考时钟信号与从振荡器产生的参考频率进行比较。然后,在从比较中确认它们之间存在偏差的情况下,PLL电路可以通过所述偏差调整参考时钟信号的频率以产生采样时钟信号。采样时钟信号可以是用于对图像数据信号进行采样的信号。

供电单元140可以增大或减小通过系统输入的驱动电源以产生显示装置所需的各种电压。供电单元140可以是DC-DC转换器。

供电单元140可以包括例如用于使其输出端子的输出电压开关的输出开关元件和用于调整向输出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子施加的控制信号的占空比或频率以增大或减小输出电压的脉宽调制器(“PWM”)。在这里,供电单元140可以包括脉频调制器(“PFM”)而不是脉宽调制器(“PWM”)。

脉宽调制器(“PWM”)可以增大前述控制信号的占空比以提高供电单元140的输出电压或者减小所述控制信号的占空比以降低供电单元140的输出电压。脉频调制器(“PFM”)可以增大前述控制信号的频率以提高供电单元140的输出电压或者减小所述控制信号的频率以降低供电单元140的输出电压。

供电单元140的输出电压可以包括多个共电压。例如,输出电压可以包括第一共电压Vcom1、第二共电压Vcom2和第三共电压Vcom3。第一共电压Vcom1、第二共电压Vcom2和第三共电压Vcom3中的每个是DC电压。第一共电压Vcom1、第二共电压Vcom2和第三共电压Vcom3可以全部具有基本相同的幅值。可选地,第一共电压Vcom1、第二共电压Vcom2和第三共电压Vcom3中的至少两个可以具有不同的幅值。例如,第一共电压Vcom1可以是最高的,第三共电压Vcom3可以是最低的,第二共电压Vcom2可以比第一共电压Vcom1低且比第三共电压Vcom3高。

此外,尽管未示出,但是供电单元140的输出电压还可以包括参考电压、伽玛参考电压、栅极高电压和栅极低电压。

伽玛参考电压可以是由参考电压的分压(voltage division)产生的电压。伽玛参考电压可以是施加到数据驱动器200的模拟电压。

栅极高电压可以是设定为与像素PX中设置的像素开关元件的阈值电压基本相等或比像素PX中设置的像素开关元件的阈值电压高的栅极信号的高逻辑电压,栅极低电压可以是设定为像素开关元件的截止电压的栅极信号的低逻辑电压。栅极高电压可被施加到第一栅极驱动器101和第二栅极驱动器102中的每个。

第一栅极驱动器101和第二栅极驱动器102可以位于第一基底301处。例如,第一栅极驱动器101位于非显示区域301b的第一基底301的一个边缘与共电极330之间的部分处,第二栅极驱动器102位于非显示区域301b的第一基底301的另一边缘与共电极330之间的部分处。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基底301的一个边缘和第一基底301的另一边缘可以彼此相对地面对。

第一栅极驱动器101可以根据从时序控制器150提供的栅极控制信号来产生栅极信号并将栅极信号顺序地施加到多条栅极线GL。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中所示,第一栅极驱动器101连接到每条栅极线GL的一端。

第一栅极驱动器101可以包括例如根据栅极移位时钟使栅极起始脉冲移位以产生栅极信号的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可以包括多个驱动开关元件。驱动开关元件可以通过与在第一基底301的显示区域301a处形成开关元件(像素开关元件)的工艺基本相同的工艺形成在第一基底301的非显示区域301b处。

第二栅极驱动器102可以根据从时序控制器150提供的栅极控制信号来产生栅极信号并将栅极信号顺序地施加到多条栅极线GL。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中所示,第二栅极驱动器102连接到每条栅极线GL的另一端。

第二栅极驱动器102可以包括例如根据栅极移位时钟使栅极起始脉冲移位以产生栅极信号的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可以包括多个驱动开关元件。驱动开关元件可以通过与在第一基底301的显示区域301a处形成开关元件(像素开关元件)的工艺基本相同的工艺形成在第一基底301的非显示区域301b处。

数据驱动器200可以从时序控制器150接收图像数据信号和数据控制信号。数据驱动器200可以根据数据控制信号对图像数据信号进行采样,在每个水平时间段中顺序地锁存与一条水平线对应的已采样的图像数据信号,并将锁存的图像数据信号基本上同时地施加到数据线DL。例如,数据驱动器200使用从供电单元140输入的伽玛参考电压将从时序控制器150施加的图像数据信号转换成模拟图像数据信号并将模拟图像数据信号施加到数据线DL。

数据驱动器200可以包括多个数据驱动集成电路(“IC”)201、202和203。数据驱动IC 201、202和203可以从时序控制器150接收数字图像数据信号和数据控制信号。数据驱动IC 201、202和203可以根据数据控制信号对数字图像数据信号进行采样,在每个水平时间段中锁存与一条水平线对应的已采样的图像数据信号,并且将锁存的图像数据信号施加到数据线DL。即,数据驱动IC 201、202和203可以使用从供电单元140输入的伽玛参考电压将来自时序控制器150的数字图像数据信号转换为模拟图像信号。

数据驱动IC 201、202和203中对应的数据驱动IC安装在数据载波211、212和213处。数据载波211、212和213连接在PCB 170与第一基底301之间。例如,数据载波211、212和213中的每个可以电连接在PCB 170与第一基底301的非显示区域301b之间。

尽管未示出,但是数据载波211、212和213中对应的数据载波可以包括用于将从时序控制器150和供电单元140提供的各种信号传输到数据驱动IC201、202和203中对应的数据驱动IC的输入线以及用于将从对应的数据驱动IC 201、202和203提供的图像数据信号传输到数据线DL中的对应的数据线DL的输出线。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数据载波还可以包括用于将从供电单元140提供的第一共电压Vcom1、第二共电压Vcom2和第三共电压Vcom3传输到第一基底301的第一虚设线41、第二虚设线42和第三虚设线43,第一虚设线41、第二虚设线42和第三虚设线43可以连接到位于第一基底301处的面板线51、52、53、54、55和56。例如,第一数据载波211包括第一虚设线41、第二虚设线42和第三虚设线43。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数据载波211的第一虚设线41连接到第一面板线51,第一数据载波211的第二虚设线42连接到第二面板线52,第一数据载波211的第三虚设线43连接到第三面板线53。此外,第三数据载波213可以包括第一虚设线41、第二虚设线42和第三虚设线43。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数据载波213的第一虚设线41连接到第四面板线54,第三数据载波213的第二虚设线42连接到第五面板线55,第三数据载波213的第三虚设线43连接到第六面板线56。

第一面板线51可以连接到第一公共线501,第二面板线52可以连接到第二公共线502,第三面板线53可以连接到第三公共线503,第四面板线54可以连接到第四公共线504,第五面板线55可以连接到第五公共线505,第六面板线56可以连接到第六公共线506。面板线51、52、53、54、55和56中的每条可以以玻璃上线(line-on-glass)的方式形成在第一基底301的非显示区域301b上。

第一面板线51和第一公共线501可以包括基本相同的材料或者可以包括彼此不同的材料,第二面板线52和第二公共线502可以包括基本相同的材料或者可以包括彼此不同的材料,第三面板线53和第三公共线503可以包括基本相同的材料或者可以包括彼此不同的材料,第四面板线54和第四公共线504可以包括基本相同的材料或者可以包括彼此不同的材料,第五面板线55和第五公共线505可以包括基本相同的材料或者可以包括彼此不同的材料,第六面板线56和第六公共线506可以包括基本相同的材料或者可以包括彼此不同的材料。

上面描述的时序控制器150和供电单元140可以位于PCB 170上。PCB170可以包括多条图案线11、12和13。例如,PCB 170包括第一图案线11、第二图案线12和第三图案线13。图案线11、12和13中的每条可以连接到供电单元140。例如,第一图案线11可以连接到供电单元140的输出有第一共电压Vcom1的第一输出端子,第二图案线12可以连接到供电单元140的输出有第二共电压Vcom2的第二输出端子,第三图案线13可以连接到供电单元140的输出有第三共电压Vcom3的第三输出端子。

第一图案线11可以连接到第一数据载波211的第一虚设线41和第三数据载波213的第一虚设线41,第二图案线12可以连接到第一数据载波211的第二虚设线42和第三数据载波213的第二虚设线42,第三图案线13可以连接到第一数据载波211的第三虚设线43和第三数据载波213的第三虚设线43。

如图2中所示,栅极线GL中的每条沿X轴方向延伸。此外,栅极线GL沿Y轴方向布置。栅极线GL可以延伸到非显示区域301b并且连接到第一栅极驱动器101和第二栅极驱动器102。例如,栅极线GL中的每条的一端连接到第一栅极驱动器101,栅极线GL中的每条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二栅极驱动器102。

如图2中所示,数据线DL中的每条可以沿Y轴方向延伸。此外,数据线DL可以沿X轴方向布置。数据线DL可以与栅极线GL交叉。数据线DL可以延伸到非显示区域301b并且可以连接到数据驱动器200。

如图1中所示,共电极330位于第一基底301上。共电极330可以与第一基底301的显示区域301a及其非显示区域301b叠置。例如,共电极330与显示区域301a的整个区域和非显示区域301b的一部分叠置。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彼此分开的两个或更多个辅助电极。例如,如图1中所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彼此分开的三个辅助电极401、402和403。然而,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也可以包括彼此分开的四个或更多个辅助电极。

如图1中所示,彼此分开的第一辅助电极401、第二辅助电极402和第三辅助电极403位于共电极330上。第一辅助电极401、第二辅助电极402和第三辅助电极403连接到共电极330。第一辅助电极401、第二辅助电极402和第三辅助电极403直接连接到共电极330。换言之,第一辅助电极401、第二辅助电极402和第三辅助电极403与共电极330直接接触。

第一辅助电极401、第二辅助电极402和第三辅助电极403位于共电极330的不同部分处。例如,共电极330可被划分为三个区域A1、A2和A3,所述区域的数量等于辅助电极的数量。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辅助电极401可以与第一区域A1叠置,第二辅助电极402可以与第二区域A2叠置,第三辅助电极403可以与第三区域A3叠置。换言之,第一辅助电极401可以在第一区域A1处与共电极330接触,第二辅助电极402可以在第二区域A2处与共电极330接触,第三辅助电极403可以在第三区域A3处与共电极330接触。

如图1中所示,共电极330可以通过彼此平行的第一假想线91和第二假想线92被划分为第一区域A1、第二区域A2和第三区域A3。例如,第一假想线91与共电极330的上边缘之间的区域被定义为第一区域A1,第一假想线91与第二假想线92之间的区域被定义为第二区域A2,第二假想线92与共电极330的下边缘之间的区域被定义为第三区域A3。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假想线91靠近共电极330的上边缘定位,第二假想线92靠近共电极330的下边缘定位。

共电极330的区域的数量可以基本等于以上描述的辅助电极的数量。例如,当辅助电极的数量为n时,区域的数量为n。

如图1中所示,第一区域A1、第二区域A2和第三区域A3可以具有基本相等的尺寸。可选地,第一区域A1、第二区域A2和第三区域A3中的至少两个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尺寸。例如,第一区域A1可以具有比第二区域A2的平面面积大的平面面积,第二区域A2可以具有比第三区域A3的平面面积大的平面面积。

第一辅助电极401可以包括至少一条辅助线(以下,“第一辅助线410”)以及至少一个连接部分411和412。例如,如图1中所示,第一辅助电极401可以包括多条第一辅助线410、第一连接部分411和第二连接部分412。第一辅助线410可以位于共电极330上。例如,第一辅助线410可以位于共电极330的第一区域A1处。此外,第一辅助线410可以位于第一辅助电极401的第一连接部分411与第一辅助电极401的第二连接部分412之间。第一辅助电极401的第一连接部分411可以将第一辅助线410中的每条的一个端部彼此连接,第一辅助电极401的第二连接部分412可以将第一辅助线410中的每条的另一端部彼此连接。如图1中所示,第一辅助电极401的第一辅助线410、第一连接部分411和第二连接部分412可以是一体的。

如图2和图3中所示,第一辅助线410与栅极线GL叠置。第一辅助线410可以沿栅极线GL定位。换言之,第一辅助线410可以沿X轴方向延伸。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辅助线410可以与位于第一区域A1处的栅极线GL中奇数编号的栅极线叠置。换言之,第一辅助线410可以与奇数编号的栅极线叠置,而可以不与偶数编号的栅极线叠置。可选地,第一辅助线410可以与偶数编号的栅极线叠置,而可以不与奇数编号的栅极线叠置。

第一辅助线410中相邻的第一辅助线410之间的距离d1可以彼此基本相等。换言之,第一辅助线410中的一条和第一辅助线410中上面的且与第一辅助线410中的所述一条相邻的另一条之间的距离可以基本等于第一辅助线410中的所述一条和第一辅助线410中下面的且与第一辅助线410中的所述一条相邻的又一条之间的距离。

如图1中所示,第一辅助线410可以全部具有基本相等的宽度(例如,线宽)。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宽度意思是在Y轴方向上的尺寸。

如图1中所示,第一辅助线410可以全部具有基本相等的长度。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长度意思是在X轴方向上的尺寸。

第二辅助电极402可以包括至少一条辅助线(以下,“第二辅助线420”)以及至少一个连接部分421和422。例如,如图1中所示,第二辅助电极402可以包括多条第二辅助线420、第一连接部分421和第二连接部分422。第二辅助线420可以位于共电极330上。例如,第二辅助线420可以位于共电极330的第二区域A2处。此外,第二辅助线420可以位于第二辅助电极402的第一连接部分421与第二辅助电极402的第二连接部分422之间。第二辅助电极402的第一连接部分421可以将第二辅助线420中的每条的一个端部彼此连接,第二辅助电极402的第二连接部分422可以将第二辅助线420中的每条的另一端部彼此连接。如图1中所示,第二辅助电极402的第二辅助线420、第一连接部分421和第二连接部分422可以是一体的。

如图2和图3中所示,第二辅助线420与栅极线GL叠置。第二辅助线420可以沿栅极线GL定位。换言之,第二辅助线420可以沿X轴方向延伸。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辅助线420可以与位于第二区域A2处的栅极线GL中奇数编号的栅极线叠置。换言之,第二辅助线420可以与奇数编号的栅极线叠置,而可以不与偶数编号的栅极线叠置。可选地,第二辅助线420可以与偶数编号的栅极线叠置,而可以不与奇数编号的栅极线叠置。

第二辅助线420中相邻的第二辅助线420之间的距离d1可以彼此基本相等。换言之,第二辅助线420中的一条和第二辅助线420中上面的且与第二辅助线420中的所述一条相邻的另一条之间的距离可以基本等于第二辅助线420中的所述一条和第二辅助线420中下面的且与第二辅助线420中的所述一条相邻的又一条之间的距离。

如图1中所示,第二辅助线420可以全部具有基本相等的宽度(例如,线宽)。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宽度意思是在Y轴方向上的尺寸。

如图1中所示,第二辅助线420可以全部具有基本相等的长度。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长度意思是在X轴方向上的尺寸。

第三辅助电极403可以包括至少一条辅助线(以下,“第三辅助线430”)以及至少一个连接部分431和432。例如,如图1中所示,第三辅助电极403可以包括多条第三辅助线430、第一连接部分431和第二连接部分432。第三辅助线430可以位于共电极330上。例如,第三辅助线430可以位于共电极330的第三区域A3处。此外,第三辅助线430可以位于第三辅助电极403的第一连接部分431与第三辅助电极403的第二连接部分432之间。第三辅助电极403的第一连接部分431可以将第三辅助线430中的每条的一个端部彼此连接,第三辅助电极403的第二连接部分432可以将第三辅助线430中的每条的另一端部彼此连接。如图1中所示,第三辅助电极403的第三辅助线430、第一连接部分431和第二连接部分432可以是一体的。

如图2和图3中所示,第三辅助线430可以与栅极线GL叠置。例如,第三辅助线430可以与位于第三区域A3处的栅极线叠置。第三辅助线430可以沿栅极线GL定位。换言之,第三辅助线430可以沿X轴方向延伸。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辅助线430可以与位于第三区域A3处的栅极线GL中奇数编号的栅极线叠置。换言之,第三辅助线430可以与奇数编号的栅极线叠置,而可以不与偶数编号的栅极线叠置。相反地,第三辅助线430可以与偶数编号的栅极线叠置,而可以不与奇数编号的栅极线叠置。

第三辅助线430中相邻的第三辅助线430之间的距离d1可以彼此基本相等。换言之,第三辅助线430中的一条和第三辅助线430中上面的且与第三辅助线430中的所述一条相邻的另一条之间的距离可以基本等于第三辅助线430中的所述一条和第三辅助线430中下面的且与第三辅助线430中的所述一条相邻的又一条之间的距离。

如图1中所示,第三辅助线430可以全部具有基本相等的宽度(例如,线宽)。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宽度意思是在Y轴方向上的尺寸。

如图1中所示,第三辅助线430可以全部具有基本相等的长度。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长度意思是在X轴方向上的尺寸。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辅助线410中相邻的第一辅助线410之间的距离d1、第二辅助线420中相邻的第二辅助线420之间的距离d1以及第三辅助线430中相邻的第三辅助线430之间的距离d1可以彼此基本相等。

彼此相邻的不同的辅助线之间的距离可以与同一区域处的辅助线之间的距离不同。例如,如图1中所示,彼此相邻的第一辅助线410与第二辅助线420之间的距离d2可以大于第一辅助线410中相邻的第一辅助线410之间的距离d1。类似地,彼此相邻的第二辅助线420与第三辅助线430之间的距离d2可以大于第一辅助线410中相邻的第一辅助线410之间的距离d1。

由于位于相邻区域之间的边界部分会与供应有不同幅值的共电压的辅助线相邻,所以边界部分的亮度与另一区域的亮度会具有大的差异。然而,如上所述,当彼此相邻的不同的辅助线之间的距离大时,可以基本上使各区域与相邻区域间的边界部分之间的亮度偏差最小化。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辅助线410、第二辅助线420和第三辅助线430可以具有基本相等的宽度(例如,线宽)。

第一公共线501可以位于非显示区域301b处。第一公共线50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第一栅极驱动器101与共电极330之间。第一公共线501可以连接到第一辅助电极401的一个边缘。换言之,第一公共线501可以连接到第一辅助电极401的第一连接部分411。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公共线501通过第一共接触孔61、第一辅助接触孔71和第一连接电极601连接到第一辅助电极401的第一连接部分411。

第二公共线502可以位于非显示区域301b处。第二公共线50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第一栅极驱动器101与共电极330之间。例如,第二公共线50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第一公共线501与共电极330之间。第二公共线502可以连接到第二辅助电极402的一个边缘。换言之,第二公共线502可以连接到第二辅助电极402的第一连接部分421。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公共线502可以通过第二共接触孔62、第二辅助接触孔72和第二连接电极602连接到第二辅助电极402的第一连接部分421。

第三公共线503可以位于非显示区域301b处。第三公共线503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第一栅极驱动器101与共电极330之间。例如,第三公共线503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第二公共线502与共电极330之间。第三公共线503可以连接到第三辅助电极403的一个边缘。换言之,第三公共线503可以连接到第三辅助电极403的第一连接部分431。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公共线503可以通过第三共接触孔63、第三辅助接触孔73和第三连接电极603连接到第三辅助电极403的第一连接部分431。

第四公共线504可以位于非显示区域301b处。第四公共线504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第二栅极驱动器102与共电极330之间。第四公共线504可以连接到第一辅助电极401的另一边缘。换言之,第四公共线504可以连接到第一辅助电极401的第二连接部分412。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四公共线504可以通过第四共接触孔64、第四辅助接触孔74和第四连接电极604连接到第一辅助电极401的第二连接部分412。

第五公共线505可以位于非显示区域301b处。第五公共线505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第二栅极驱动器102与共电极330之间。例如,第五公共线505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第四公共线504与共电极330之间。第五公共线505可以连接到第二辅助电极402的另一边缘。换言之,第五公共线505可以连接到第二辅助电极402的第二连接部分422。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五公共线505可以通过第五共接触孔65、第五辅助接触孔75和第五连接电极605连接到第二辅助电极402的第二连接部分422。

第六公共线506可以位于非显示区域301b处。第六公共线506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第二栅极驱动器102与共电极330之间。例如,第六公共线506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第五公共线505与共电极330之间。第六公共线506可以连接到第三辅助电极403的另一边缘。换言之,第六公共线506可以连接到第三辅助电极403的第二连接部分432。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六公共线506可以通过第六共接触孔66、第六辅助接触孔76和第六连接电极606连接到第三辅助电极403的第二连接部分432。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以上描述的第四公共线504、第五公共线505和第六公共线506可以不包括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

连接到辅助电极的相应边缘的一侧的公共线的数量可以基本等于上面描述的辅助电极的数量。例如,当辅助电极的数量为n时,连接到辅助电极的相应边缘的一侧的公共线的数量为n。

第一辅助电极401可以接收第一共电压Vcom1,第二辅助电极402可以接收第二共电压Vcom2,第三辅助电极403可以接收第三共电压Vcom3。至此,例如,第一辅助电极401可以通过第一公共线501和第四公共线504连接到供电单元140,第二辅助电极402可以通过第二公共线502和第五公共线505连接到供电单元140,第三辅助电极403可以通过第三公共线503和第六公共线506连接到供电单元140。

共电压的数量可以基本等于以上描述的辅助电极的数量。例如,当辅助电极的数量为n时,共电压的数量为n。

第一连接电极601可以将第一公共线501和第一辅助电极401的第一连接部分411彼此连接。例如,第一连接电极601的一侧可以通过第一共接触孔61连接到第一公共线501,第一连接电极601的另一侧可以通过第一辅助接触孔71连接到第一连接部分411。

第二连接电极602可以将第二公共线502和第二辅助电极402的第一连接部分421彼此连接。例如,第二连接电极602的一侧可以通过第二共接触孔62连接到第二公共线502,第二连接电极602的另一侧可以通过第二辅助接触孔72连接到第一连接部分421。

第三连接电极603可以将第三公共线503和第三辅助电极403的第一连接部分431彼此连接。例如,第三连接电极603的一侧可以通过第三共接触孔63连接到第三公共线503,第三连接电极603的另一侧可以通过第三辅助接触孔73连接到第一连接部分431。

第四连接电极604可以将第四公共线504和第一辅助电极401的第二连接部分412彼此连接。例如,第四连接电极604的一侧可以通过第四共接触孔64连接到第四公共线504,第四连接电极604的另一侧可以通过第四辅助接触孔74连接到第二连接部分412。

第五连接电极605可以将第五公共线505和第二辅助电极402的第二连接部分422彼此连接。例如,第五连接电极605的一侧可以通过第五共接触孔65连接到第五公共线505,第五连接电极605的另一侧可以通过第五辅助接触孔75连接到第二连接部分422。

第六连接电极606可以将第六公共线506和第三辅助电极403的第二连接部分432彼此连接。例如,第六连接电极606的一侧可以通过第六共接触孔66连接到第六公共线506,第六连接电极606的另一侧可以通过第六辅助接触孔76连接到第二连接部分432。

第一连接电极601、第二连接电极602和第三连接电极603在尺寸上可以随着距数据驱动器200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例如,距数据驱动器200最远定位的第一连接电极601可以具有最大的平面面积,距数据驱动器200最近定位的第三连接电极603可以具有最小的平面面积。此外,位于第一连接电极601与第三连接电极603之间的第二连接电极602可以具有比第一连接电极601的平面面积小并且比第三连接电极603的平面面积大的平面面积。

第四连接电极604、第五连接电极605和第六连接电极606在尺寸上可以随着距数据驱动器200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例如,距数据驱动器200最远定位的第四连接电极604可以具有最大的平面面积,距数据驱动器200最近定位的第六连接电极606可以具有最小的平面面积。此外,位于第四连接电极604与第六连接电极606之间的第五连接电极605可以具有比第四连接电极604的平面面积小并且比第六连接电极606的平面面积大的平面面积。

位于第一连接电极601与第一辅助电极401之间的叠置部分(以下,“第一叠置部分”)、位于第二连接电极602与第二辅助电极402之间的叠置部分(以下,“第二叠置部分”)以及位于第三连接电极603与第三辅助电极403之间的叠置部分(以下,“第三叠置部分”)在尺寸上可以随着距数据驱动器200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例如,距数据驱动器200最远定位的第一叠置部分可以具有最大的平面面积,距数据驱动器200最近定位的第三叠置部分可以具有最小的平面面积。此外,位于第一叠置部分与第三叠置部分之间的第二叠置部分可以具有比第一叠置部分的平面面积小并且比第三叠置部分的平面面积大的平面面积。

位于第四连接电极604与第一辅助电极401之间的叠置部分(以下,“第四叠置部分”)、位于第五连接电极605与第二辅助电极402之间的叠置部分(以下,“第五叠置部分”)以及位于第六连接电极606与第三辅助电极403之间的叠置部分(以下,“第六叠置部分”)在尺寸上可以随着距数据驱动器200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例如,距数据驱动器200最远定位的第四叠置部分可以具有最大的平面面积,距数据驱动器200最近定位的第六叠置部分可以具有最小的平面面积。此外,位于第四叠置部分与第六叠置部分之间的第五叠置部分可以具有比第四叠置部分的平面面积小并且比第六叠置部分的平面面积大的平面面积。

随着距数据驱动器200的距离增加,叠置部分可以与更多数量的辅助接触孔叠置。例如,距数据驱动器200最远定位的第一叠置部分可以与最多数量的第一辅助接触孔71叠置,距数据驱动器200最近定位的第三叠置部分可以与最少数量的第三辅助接触孔73叠置。此外,位于第一叠置部分与第三叠置部分之间的第二叠置部分可以与第二辅助接触孔72叠置,所述第二接触孔72的数量比第一辅助接触孔71的数量少且比第三辅助接触孔73的数量多。作为另一示例,距数据驱动器200最远定位的第四叠置部分可以与最多数量的第四辅助接触孔74叠置,距数据驱动器200最近定位的第六叠置部分可以与最少数量的第六辅助接触孔76叠置。此外,位于第四叠置部分与第六叠置部分之间的第五叠置部分可以与第五辅助接触孔75叠置,所述第五辅助接触孔75的数量比第四辅助接触孔74的数量少且比第六辅助接触孔76的数量多。

从供电单元140输出的第一共电压Vcom1可以通过第一图案线11、第一数据载波211的第一虚设线41、第一面板线51、第一公共线501、第一连接电极601以及第一辅助电极401施加到共电极330的第一区域A1。

从供电单元140输出的第二共电压Vcom2可以通过第二图案线12、第一数据载波211的第二虚设线42、第二面板线52、第二公共线502、第二连接电极602以及第二辅助电极402施加到共电极330的第二区域A2。

从供电单元140输出的第三共电压Vcom3可以通过第三图案线13、第一数据载波211的第三虚设线43、第三面板线53、第三公共线503、第三连接电极603以及第三辅助电极403施加到共电极330的第三区域A3。

此外,从供电单元140输出的第一共电压Vcom1可以通过第一图案线11、第三数据载波213的第一虚设线41、第四面板线54、第四公共线504、第四连接电极604以及第一辅助电极401施加到共电极330的第一区域A1。

此外,从供电单元140输出的第二共电压Vcom2可以通过第二图案线12、第三数据载波213的第二虚设线42、第五面板线55、第五公共线505、第五连接电极605以及第二辅助电极402施加到共电极330的第二区域A2。

此外,从供电单元140输出的第三共电压Vcom3可以通过第三图案线13、第三数据载波213的第三虚设线43、第六面板线56、第六公共线506、第六连接电极606以及第三辅助电极403施加到共电极330的第三区域A3。

这样,第一共电压Vcom1可以施加到共电极330的第一区域A1,第二共电压Vcom2可以施加到共电极330的第二区域A2,第三共电压Vcom3可以施加到共电极330的第三区域A3。在这种方式下,共电压可以独立地施加到共电极330的每个区域。因此,具有优化的电平的共电压可以独立地施加到共电极330的区域A1、A2和A3中的每个。因此,可以基本上使与共电极330的每个区域对应的显示区域301a的回扫电压(kickback voltage)的偏差最小化,并且可以改善图像质量。

图4是放大图3中示出的像素中的一个像素及其外围部分的视图,图5是沿图4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图6是沿图4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图7是沿图4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

如图4、图5和图6中所示,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底301、像素PX、栅极线GL、栅极绝缘层311、数据线DL、第一公共线501、第一钝化层321、绝缘中间层352、第二钝化层322、共电极330、第一辅助电极401、第一连接电极601、第二基底302、光阻挡层376、滤色器354、覆层360和液晶层334。

像素PX可以包括像素电极PE和开关元件TFT。开关元件TFT可以是薄膜晶体管。

开关元件TFT可以包括半导体层344、栅电极GE、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

栅极线GL和栅电极GE可以位于第一基底301上。栅电极GE可以具有从栅极线GL朝向像素电极PE突出的形状。栅极线GL和栅电极GE可以是一体的。

栅极线GL和栅电极GE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铝(Al)或其合金、银(Ag)或其合金、铜(Cu)或其合金以及/或者钼(Mo)或其合金,或者由铝(Al)或其合金、银(Ag)或其合金、铜(Cu)或其合金以及/或者钼(Mo)或其合金来形成。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栅极线GL和栅电极GE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铬(Cr)、钽(Ta)和钛(Ti)中的一种,或者由铬(Cr)、钽(Ta)和钛(Ti)中的一种来形成。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栅极线GL和栅电极GE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包括具有彼此不同的物理性质的至少两层导电层的多层结构。

栅极绝缘层311可以位于栅极线GL和栅电极GE上。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栅极绝缘层311可以位于包括栅极线GL和栅电极GE的第一基底301的整个表面的上方。

栅极绝缘层311可以包括氮化硅(SiNx)或氧化硅(SiOx)或者由氮化硅(SiNx)或氧化硅(SiOx)形成。栅极绝缘层311可以具有包括具有不同物理性质的至少两层绝缘层的多层结构。

数据线DL、第一公共线501和半导体层344可以位于栅极绝缘层311上。尽管未示出,但是数据线DL的端部可以连接到另一层或外部驱动电路。数据线DL的所述端部可以具有比数据线DL的其它部分的平面面积大的平面面积。

为了确保显示装置的最大的透射率,如图4中所示,数据线DL的中间部分可被弯曲(例如,呈V状形状)。此外,像素电极PE的中间部分也可被弯曲(例如,呈V状形状)。

数据线DL可以包括诸如钼、铬、钽和钛的难熔金属或它们的合金,或者由诸如钼、铬、钽和钛的难熔金属或它们的合金形成。数据线DL可以具有包括难熔金属层和低电阻导电层的多层结构。多层结构的示例可以包括:包括铬或钼(合金)下层和铝(合金)上层的双层结构;包括钼(合金)下层、铝(合金)中间层和钼(合金)上层的三层结构。在可选示例性实施例中,数据线DL可以包括除了前述材料以外的任何适合的金属或导体,或者由除了前述材料以外的任何适合的金属或导体来形成。

第一公共线501可以与栅极线GL叠置。第一公共线501可以包括与前述的数据线DL的材料基本相同的材料,并且可以具有与前述的数据线DL的结构基本相同的结构。第一公共线501和数据线DL可以基本同时地以基本相同的工艺来形成。

尽管未示出,但是第二公共线502、第三公共线503、第四公共线504、第五公共线505和第六公共线506也可以位于栅极绝缘层311上。第一公共线501、第二公共线502、第三公共线503、第四公共线504、第五公共线505和第六公共线506可以彼此不直接连接。

半导体层344可以与栅电极GE、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叠置。半导体层344可以包括非晶硅或多晶硅等。

源电极SE可以位于半导体层344和栅极绝缘层311上。源电极SE可以与半导体层344和栅电极GE叠置。源电极SE可以具有从数据线DL突出的形状。源电极SE和数据线DL可以是一体的。源电极SE可以是数据线DL的一部分。

源电极SE可以包括与前述的数据线DL的材料基本相同的材料,并且可以具有与前述的数据线DL的结构基本相同的结构(例如,多层结构)。源电极SE和数据线DL可以基本同时地以基本相同的工艺来形成。

与源电极SE分隔开预定距离的漏电极DE可以位于半导体层344和栅极绝缘层311上。漏电极DE可以与半导体层344和栅电极GE叠置。开关元件TFT的沟道区域可以位于漏电极DE和源电极SE之间。漏电极DE可以包括与源电极SE的材料基本相同的材料,并且具有与源电极SE的结构基本相同的结构(例如,多层结构)。漏电极DE和源电极SE可以基本同时地以基本相同的工艺来形成。

开关元件TFT还可以包括第一欧姆接触层320a和第二欧姆接触层320b。

第一欧姆接触层320a可以位于半导体层344与源电极SE之间。第一欧姆接触层320a可以减小半导体层344与源电极SE之间的界面电阻。

第一欧姆接触层320a可以包括硅化物或以高浓度掺杂有n型杂质离子(例如,磷(P)或磷化氢(PH3))的n+氢化非晶硅。

第二欧姆接触层320b可以位于半导体层344和漏电极DE之间。第二欧姆接触层320b可以减小半导体层344与漏电极DE之间的界面电阻。第二欧姆接触层320b可以包括与前述的第一欧姆接触层320a的材料基本相同的材料,并且具有与前述的第一欧姆接触层320a的结构基本相同的结构(例如,多层结构)。第一欧姆接触层320a和第二欧姆接触层320b可以基本同时地以基本相同的工艺来形成。

尽管未示出,但是半导体层344还可以设置在栅极绝缘层311与源电极SE之间。此外,半导体层344还可以设置在栅极绝缘层311与漏电极DE之间。这里,位于栅极绝缘层311与源电极SE之间的半导体层可被定义为第一额外半导体层,位于栅极绝缘层311与漏电极DE之间的半导体层可被定义为第二额外半导体层。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一欧姆接触层320a还可以设置在第一额外半导体层与源电极SE之间,前述的第二欧姆接触层320b还可以设置在第二额外半导体层与漏电极DE之间。

此外,尽管未示出,但是半导体层344还可以设置在栅极绝缘层311与数据线DL之间。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位于栅极绝缘层311与数据线DL之间的半导体层可被定义为第三额外半导体层。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一欧姆接触层320a还可以设置在第三额外半导体层与数据线DL之间。

此外,尽管未示出,但是半导体层344还可以设置在栅极绝缘层311与第一公共线501之间。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位于栅极绝缘层311与第一公共线501之间的半导体层可被定义为第四额外半导体层。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前述的欧姆接触层还可以设置在第四额外半导体层与第一公共线501之间。

第一钝化层321位于数据线DL、源电极SE、漏电极DE和第一公共线501上。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钝化层321可以位于包括数据线DL、源电极SE、漏电极DE和第一公共线501的第一基底301的整个表面的上方。第一钝化层321可以具有与漏极接触孔183对应的孔和与第一共接触孔61对应的孔。此外,尽管未示出,但是第一钝化层321可以具有分别与第二共接触孔62、第三共接触孔63、第四共接触孔64、第五共接触孔65和第六共接触孔66对应的孔。

第一钝化层321可以包括诸如氮化硅(SiNx)或氧化硅(SiOx)的无机绝缘材料,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具有光敏性并且具有约4.0的介电常数的无机绝缘材料。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钝化层321可以具有包括下无机层和上有机层的双层结构。第一钝化层321可以具有大于或基本等于约(例如,在约至约的范围内)的厚度。

绝缘中间层352可以位于第一钝化层321上。绝缘中间层352可以具有与漏极接触孔183对应的孔和与第一共接触孔61对应的孔。此外,尽管未示出,但是绝缘中间层352可以具有分别与第二共接触孔62、第三共接触孔63、第四共接触孔64、第五共接触孔65和第六共接触孔66对应的孔。

绝缘中间层352可以包括具有相对低介电常数的有机材料。例如,绝缘中间层352可以包括具有比第一钝化层321的介电常数低的介电常数的光敏性有机材料。

共电极330可以位于第一基底301与第二基底302之间。例如,共电极330可以位于绝缘中间层352上。共电极330可以具有与漏极接触孔183对应地限定的孔138。

共电极330可以包括包含例如氧化铟锌(IZO)或氧化铟锡(ITO)的透明材料层。

第一辅助电极401可以位于共电极330上。例如,第一辅助电极401可以位于共电极330的第一区域A1处。第一辅助电极401可以直接位于共电极330上。第一辅助电极401可以连接到共电极330。第一辅助电极401可以与共电极330直接接触。此外,第一辅助电极401可以与栅极线GL、数据线DL、开关元件TFT和像素电极PE叠置。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辅助电极401可以不与数据线DL叠置。例如,可省略第一辅助电极401位于数据线DL上的部分。

第一辅助电极401位于数据线DL上的部分可以具有与数据线DL的宽度基本相等的宽度或者比数据线DL的宽度宽的宽度。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辅助电极401可以用来基本上防止位于相对于数据线DL彼此相邻的两个像素之间的光泄露。因此,可省略位于相对于数据线DL彼此相邻的两个像素之间的光阻挡层376。

第一辅助电极401可以包括与共电极330不同的不透明的且导电性高的金属。例如,第一辅助电极401可以包括与栅极线GL中包括的材料或数据线DL中包括的材料基本相同的材料。此外,辅助电极可以包括具有导电性高的有机材料。

尽管未示出,但是第二辅助电极402和第三辅助电极403也可以位于共电极330上。第一辅助电极401、第二辅助电极402和第三辅助电极403可以彼此不直接连接。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辅助电极402可以在共电极330的第二区域A2处与共电极330直接接触,第三辅助电极403可以在共电极330的第三区域A3处与共电极330直接接触。

第二钝化层322可以位于第一辅助电极401、共电极330和绝缘中间层352上。第二钝化层322可以具有与漏极接触孔183对应的孔、与第一共接触孔61对应的孔和与第一辅助接触孔71对应的孔。此外,尽管未示出,但是第二钝化层322可以具有与第二共接触孔62对应的孔、与第三共接触孔63对应的孔、与第四共接触孔64对应的孔、与第五共接触孔65对应的孔、与第六共接触孔66对应的孔、与第二辅助接触孔72对应的孔、与第三辅助接触孔73对应的孔、与第四辅助接触孔74对应的孔、与第五辅助接触孔75对应的孔以及与第六辅助接触孔76对应的孔。

第二钝化层322可以包括与包括在以上描述的第一钝化层321中的材料基本相同的材料。

像素电极PE和第一连接电极601可以位于第二钝化层322上。

像素电极PE可以连接到漏电极DE。例如,像素电极PE可以通过穿过第一钝化层321、绝缘中间层352和第二钝化层322的漏极接触孔183连接到漏电极DE。

像素电极PE可以包括包含例如以上描述的IZO或ITO的透明材料层。在像素电极PE包括IZO的情况下,共电极330可以包括ITO。

第一连接电极601可以连接到第一公共线501。例如,第一连接电极601可以通过穿过第一钝化层321、绝缘中间层352和第二钝化层322的第一共接触孔61连接到第一公共线501。

第一连接电极601可以包括与以上描述的像素电极的材料基本相同的材料,并且具有与以上描述的像素电极的结构基本相同的结构。第一连接电极601和像素电极可以基本同时地以基本相同的工艺来形成。

尽管未示出,但是第二连接电极602、第三连接电极603、第四连接电极604、第五连接电极605和第六连接电极606也可以位于第二钝化层322上。第一连接电极601、第二连接电极602、第三连接电极603、第四连接电极604、第五连接电极605和第六连接电极606彼此不直接连接。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电极602可以通过穿过第一钝化层321、绝缘中间层352和第二钝化层322的第二共接触孔62连接到第二公共线502。第三连接电极603可以通过穿过第一钝化层321、绝缘中间层352和第二钝化层322的第三共接触孔63连接到第三公共线503。第四连接电极604可以通过穿过第一钝化层321、绝缘中间层352和第二钝化层322的第四共接触孔64连接到第四公共线504。第五连接电极605可以通过穿过第一钝化层321、绝缘中间层352和第二钝化层322的第五共接触孔65连接到第五公共线505。此外,第六连接电极606可以通过穿过第一钝化层321、绝缘中间层352和第二钝化层322的第六共接触孔66连接到第六公共线506。

光阻挡层376可以位于第二基底302上。光阻挡层376可以与栅极线GL、数据线DL和开关元件TFT对应地定位。光阻挡层376可以具有限定像素区域的开口。

滤色器354可以位于第二基底302上。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滤色器354可以位于光阻挡层376的与像素区域对应的开口的部分处。此外,滤色器354的边缘可以位于光阻挡层376上。

覆层360可以位于光阻挡层376和滤色器354上。覆层360可以设置在包括光阻挡层376的第二基底302的整个表面上方。覆层360可以用作使覆层360与第二基底302之间的组件(即,诸如光阻挡层376和滤色器354的第二基底302的组件)之中的高度差显著减小(例如,最小化)。覆层360可以不包括在显示装置中。

液晶层334可以位于第一基底301和第二基底302之间。液晶层334可以包括具有负介电各向异性并垂直取向的液晶分子。可选地,液晶层334可以包括其可以是反应性单体或反应性液晶原的光可聚合材料。

图8是示出根据可选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视图。

图8中示出的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彼此分开的第一辅助电极401、第二辅助电极402和第三辅助电极403。

第一辅助电极401可以包括位于第一区域A1处的第一辅助线410,第二辅助电极402可以包括位于第二区域A2处的第二辅助线420,第三辅助电极403可以包括位于第三区域A3处的第三辅助线430。

第一区域A1、第二区域A2和第三区域A3可以具有基本相等的尺寸。可选地,第一区域A1、第二区域A2和第三区域A3中的至少两个可以具有不同的尺寸。例如,第一区域A1可以具有比第二区域A2的平面面积大的平面面积,第二区域A2可以具有比第三区域A3的平面面积大的平面面积。

第一辅助线410可以具有彼此基本相等的长度和基本相等的宽度。

第二辅助线420可以具有彼此基本相等的长度和基本相等的宽度。

第三辅助线430可以具有彼此基本相等的长度和基本相等的宽度。

第一辅助线410、第二辅助线420和第三辅助线430可以具有彼此基本相等的长度。

如图8中所示,不同类型的第一辅助电极401、第二辅助电极402和第三辅助电极403中的辅助线可以分别具有不同的宽度(例如,线宽)。例如,第一辅助电极401的第一辅助线410的宽度t1可以大于第二辅助电极402的第二辅助线420的宽度t2。此外,第二辅助电极402的第二辅助线420的宽度t2可以大于第三辅助电极403的第三辅助线430的宽度t3。换言之,第一辅助电极401、第二辅助电极402和第三辅助电极403中的辅助线在宽度上可以随着距数据驱动器200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如果各个区域A1、A2和A3的尺寸彼此基本相等,并且各条辅助线410、420和430的长度彼此基本相等,那么可以基本上使向相对远离数据驱动器200定位的第三辅助电极403施加的共电压的压降最小化。因此,可以基本上使各个共电压Vcom1、Vcom2和Vcom3之间的偏差最小化。

尽管未示出,但如上所述,图8的第一辅助线410、第二辅助线420和第三辅助线430可以与栅极线GL叠置。换言之,第一辅助线410可以与第一区域A1的栅极线GL叠置,第二辅助线420可以与第二区域A2的栅极线GL叠置,第三辅助线430可以与第三区域A3的栅极线GL叠置。它们的详细描述将参考上面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述的描述。

此外,图8的第一基底301、第一栅极驱动器101、第二栅极驱动器102、数据驱动器200、PCB 170、时序控制器150、供电单元140、共电极330、多条栅极线GL、多条数据线DL、第一公共线501、第二公共线502、第三公共线503、第四公共线504、第五公共线505、第六公共线506、第一连接电极601、第二连接电极602、第三连接电极603、第四连接电极604、第五连接电极605以及第六连接电极606与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的那些基本相同,因此,它们的详细描述将参考上面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述的描述。

图9是示出根据另一可选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视图。

图9中示出的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彼此分开的第一辅助电极401、第二辅助电极402和第三辅助电极403。

第一辅助电极401可以包括位于第一区域A1处的第一辅助线410,第二辅助电极402可以包括位于第二区域A2处的第二辅助线420,第三辅助电极403可以包括位于第三区域A3处的第三辅助线430。

第一区域A1、第二区域A2和第三区域A3可以具有基本相等的尺寸。可选地,第一区域A1、第二区域A2和第三区域A3中的至少两个可以具有不同的尺寸。例如,第一区域A1可以具有比第二区域A2的平面面积大的平面面积,第二区域A2可以具有比第三区域A3的平面面积大的平面面积。

第一辅助线410可以具有彼此基本相等的长度和基本相等的宽度。

第二辅助线420可以具有彼此基本相等的长度和基本相等的宽度。

第三辅助线430可以具有彼此基本相等的长度和基本相等的宽度。

第一辅助线410、第二辅助线420和第三辅助线430可以具有彼此基本相等的长度。

第一辅助线410、第二辅助线420和第三辅助线430可以具有彼此基本相等的宽度。

如图9中所示,第一辅助线410、第二辅助线420和第三辅助线430具有不同的距离。例如,第一辅助线410中相邻的第一辅助线410之间的距离d11可以小于第二辅助线420中相邻的第二辅助线420之间的距离d22。此外,第二辅助线420中相邻的第二辅助线420之间的距离d22可以小于第三辅助线430中相邻的第三辅助线430之间的距离d33。换言之,第一辅助电极401、第二辅助电极402和第三辅助电极403中的辅助线之间的距离可以随着距数据驱动器200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换言之,第一辅助电极401、第二辅助电极402和第三辅助电极403的辅助线彼此间具有随着距数据驱动器200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的距离。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如果各个区域A1、A2和A3的尺寸可以彼此基本相等,并且各条辅助线410、420和430的长度和宽度可以彼此基本相等,那么在每个区域处可以有不同数量的辅助线。例如,相对多的数量的辅助线可以位于第一区域A1处。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基本使向相对远离数据驱动器200定位的第三辅助电极403施加的共电压的压降最小化。因此,可以基本上使各个共电压Vcom1、Vcom2和Vcom3之间的偏差最小化。

此外,如图9中所示,第一辅助电极401、第二辅助电极402和第三辅助电极403可以包括不同数量的辅助线。换言之,第一辅助线410、第二辅助线420和第三辅助线430的对应的数量可以彼此不同。例如,距数据驱动器200最远定位的第一辅助线410的数量可以是最多的,最靠近数据驱动器200定位的第三辅助线430的数量可以是最少的。此外,比第一辅助线410靠近数据驱动器200且比第三辅助线430远离数据驱动器200定位的第二辅助线420的数量可以大于第三辅助线430的数量且小于第一辅助线410的数量。这样,随着距数据驱动器200的距离增加,辅助电极可以包括更多数量的辅助线。

尽管未示出,但如上所述,图9的第一辅助线410、第二辅助线420和第三辅助线430可以与栅极线GL叠置。换言之,第一辅助线410与第一区域A1的栅极线GL叠置,第二辅助线420与第二区域A2的栅极线GL叠置,第三辅助线430与第三区域A3的栅极线GL叠置。它们的详细描述将参考上面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述的描述。

此外,图9的第一基底301、第一栅极驱动器101、第二栅极驱动器102、数据驱动器200、PCB 170、时序控制器150、供电单元140、共电极330、多条栅极线GL、多条数据线DL、第一公共线501、第二公共线502、第三公共线503、第四公共线504、第五公共线505、第六公共线506、第一连接电极601、第二连接电极602、第三连接电极603、第四连接电极604、第五连接电极605以及第六连接电极606可以与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的那些基本相同,因此,它们的详细描述将参考上面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述的描述。

图10是示出根据又一可选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视图。

图10中示出的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彼此分开的第一辅助电极401、第二辅助电极402和第三辅助电极403。

第一辅助电极401可以包括位于第一区域A1处的第一辅助线410,第二辅助电极402可以包括位于第二区域A2处的第二辅助线420,第三辅助电极403可以包括位于第三区域A3处的第三辅助线430。

第一区域A1、第二区域A2和第三区域A3可以具有基本相等的尺寸。可选地,第一区域A1、第二区域A2和第三区域A3中的至少两个可以具有不同的尺寸。例如,第一区域A1可以具有比第二区域A2的平面面积大的平面面积,第二区域A2可以具有比第三区域A3的平面面积大的平面面积。

第一辅助线410可以具有彼此基本相等的长度和基本相等的宽度。

第二辅助线420可以具有彼此基本相等的长度和基本相等的宽度。

第三辅助线430可以具有彼此基本相等的长度和基本相等的宽度。

第一辅助线410、第二辅助线420和第三辅助线430可以具有彼此基本相等的长度。

第一辅助线410、第二辅助线420和第三辅助线430可以具有彼此基本相等的宽度。

如图10中所示,第一辅助电极401还包括至少一条连接线(以下,“第一连接线810”)、第二辅助电极402还包括至少一条连接线(以下,“第二连接线820”)、第三辅助电极403还包括至少一条连接线(以下,“第三连接线830”)。

第一连接线810可以将第一辅助线410中相邻的第一辅助线410彼此连接。第一连接线810可以位于第一区域A1处。第一连接线810可以与第一辅助线410交叉。第一连接线810可以与共电极330直接接触。第一连接线810可以与数据线DL叠置。第一连接线810可以在第一区域A1处沿数据线DL定位。第一连接线810和第一辅助线410可以是一体的。

第二连接线820可以将第二辅助线420中相邻的第二辅助线420彼此连接。第二连接线820可以位于第二区域A2处。第二连接线820可以与第二辅助线420交叉。第二连接线820可以与共电极330直接接触。第二连接线820可以与数据线DL叠置。第二连接线820可以在第二区域A2处沿数据线DL定位。第二连接线820和第二辅助线420可以是一体的。

第三连接线830可以将第三辅助线430中相邻的第三辅助线430彼此连接。第三连接线830可以位于第三区域A3处。第三连接线830可以与第三辅助线430交叉。第三连接线830可以与共电极330直接接触。第三连接线830可以与数据线DL叠置。第三连接线830可以在第三区域A3处沿数据线DL定位。第三连接线830和第三辅助线430可以是一体的。

尽管未示出,但如上所述,图10的第一辅助线410、第二辅助线420和第三辅助线430与栅极线GL叠置。换言之,第一辅助线410可以与第一区域A1的栅极线GL叠置,第二辅助线420可以与第二区域A2的栅极线GL叠置,第三辅助线430可以与第三区域A3的栅极线GL叠置。它们的详细描述将参考上面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述的描述。

另外,图10的第一基底301、第一栅极驱动器101、第二栅极驱动器102、数据驱动器200、PCB 170、时序控制器150、供电单元140、共电极330、多条栅极线GL、多条数据线DL、第一公共线501、第二公共线502、第三公共线503、第四公共线504、第五公共线505、第六公共线506、第一连接电极601、第二连接电极602、第三连接电极603、第四连接电极604、第五连接电极605以及第六连接电极606可以与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的那些基本相同,因此,它们的详细描述将参考上面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述的描述。

图11是示出根据再一可选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视图。

图11中示出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如上所述的彼此分开的第一辅助电极401、第二辅助电极402和第三辅助电极403。

第一辅助电极401可以包括第一辅助线410,第二辅助电极402包括第二辅助线420,第三辅助电极403包括第三辅助线430。

第一辅助线410可以具有彼此基本相等的长度和基本相等的宽度。

第二辅助线420可以具有彼此基本相等的长度和基本相等的宽度。

第三辅助线430可以具有彼此基本相等的长度和基本相等的宽度。

第一辅助线410、第二辅助线420和第三辅助线430可以具有彼此基本相等的长度。

第一辅助线410、第二辅助线420和第三辅助线430可以具有彼此基本相等的宽度。

如图11中所示,显示装置包括彼此分开的第一共电极331、第二共电极332和第三共电极333。即,图11的显示装置包括彼此分开的多个共电极331、332和333而不是单个共电极330。

第一共电极331、第二共电极332和第三共电极333可以具有基本相等的尺寸。可选地,第一共电极331、第二共电极332和第三共电极333中的至少两个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尺寸。例如,第一共电极331可以具有比第二共电极332的平面面积大的平面面积,第二共电极332可以具有比第三共电极333的平面面积大的平面面积。

第一辅助电极401可以与第一共电极331叠置。第一辅助电极401可以与第一共电极331直接接触。例如,第一辅助电极401的第一辅助线410可以与第一共电极331直接接触。

第二辅助电极402可以与第二共电极332叠置。第二辅助电极402可以与第二共电极332直接接触。例如,第二辅助电极402的第二辅助线420可以与第二共电极332直接接触。

第三辅助电极403可以与第三共电极333叠置。第三辅助电极403可以与第三共电极333直接接触。例如,第三辅助电极403的第三辅助线430可以与第三共电极333直接接触。

共电极331、332和333中相邻的共电极331、332和333之间的距离可以与连接到所述相邻的共电极331、332和333中的一个共电极331、332和333的每条辅助线之间的距离不同。例如,第一共电极331与第二共电极332之间的距离可以大于第一辅助线410中的相邻的第一辅助线410之间的距离。

图11中示出的共电极的数量可以基本等于上面描述的辅助电极的数量。例如,如果辅助电极的数量为n,那么共电极的数量为n。

尽管未示出,但如上所述,图11的第一辅助线410、第二辅助线420和第三辅助线430可以与栅极线GL叠置。换言之,第一辅助线410可以与第一区域A1的栅极线GL叠置,第二辅助线420可以与第二区域A2的栅极线GL叠置,第三辅助线430可以与第三区域A3的栅极线GL叠置。它们的详细描述将参考上面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述的描述。

此外,图11的第一基底301、第一栅极驱动器101、第二栅极驱动器102、数据驱动器200、PCB 170、时序控制器150、供电单元140、共电极330、多条栅极线GL、多条数据线DL、第一公共线501、第二公共线502、第三公共线503、第四公共线504、第五公共线505、第六公共线506、第一连接电极601、第二连接电极602、第三连接电极603、第四连接电极604、第五连接电极605以及第六连接电极606可以与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的那些基本相同,因此,它们的详细描述将参考上面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述的描述。

如上所述,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LCD装置可以提供下列效果。

辅助电极可彼此分开并连接到共电极的不同部分。辅助电极可以将共电压从彼此分开的公共线提供到共电极。在这种方式下,共电压可以独立地施加到共电极的每个区域。因此,具有优化的电平的共电压可以独立地施加到共电极的每个区域。结果,可以基本上使与共电极的每个区域对应的显示区域中的回扫电压的偏差最小化,并且可以改善图像质量。

虽然这里已经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但是其它实施例和修改通过该描述将是明显的。因此,发明构思不限于这样的实施例,而是由给出的权利要求的更广泛的范围以及各种明显的修改和等同布置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