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片式光分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27759发布日期:2018-06-19 12:57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片式光分路器,尤其涉及一种插片式光分路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电信行业基础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7个部委于 2010年联合下发文件,要求电信运营商加速推进光纤宽带建设,加速城市光纤到户并提 出各地的光纤到户项目现已全面启动,平面波导光分路器是FTTH的核心部件之一。通 过在楼道内设置箱体,箱体内配置PLC光分路器的方式,将光信号分配传输至用户家 中。为节约箱体空间,PLC光分路器需要一种合理的封装结构,既要方便操作,又要减 小体积。插片式光分路器以插片形式运用,封装结构紧凑,操作简单,能很好的解决这 一问题。如一专利号为ZL201220020920.6(公告号为CN20267695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 利《一种插片式光分路器》披露了这样一种插片式光分路器,所述的插片盒由盒体、盒 盖、挡杆组成。盒体、挡杆上下、盒盖均有9个光适配器槽位,每2个槽位间有隔栏, 最左边留单一槽位。所述的盒体正面带4个固定纽,外部左右带插片,内侧有4个固 定键,内部前端左右各带滑槽。所述的挡杆上下均有槽位,左右有L型滑杆,滑杆与 盒体滑槽相结合。所述的盒盖有4个锁定钩,与盒体的固定键相结合。所述的光适配 器为SC型。所述的光分路器主体为PLC型,带SC型连接头,分光比为M*N(M为 1或2,N为4,8,16,32,64)。该插片式光分路器的封装结构合理,结构紧凑,操 作简单,为光纤入户提供了更为方便的路由方式,完成光纤到户末端的光信号分配,但 其光分路器的模块化程度不高,扩容不便,需要作进一步的改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提高光分路器的 模块化程度,简化光分路器的安装和扩容程序的插片式光分路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插片式光分路器,包括有盒体, 所述盒体的前端设置有适配器安装架,所述适配器安装架包括有基板,该基板上设置有 一排用于适配器安装的安装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能拆卸地安装有供两种光适配 器共同插配的一体化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包括有竖向排列的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以 及限制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之间相邻光适配器相互干扰的防干扰件,所述第一安装 槽具有至少两排供SC适配器插设的第一插孔,所述第二安装槽也具有至少二排供LC适 配器插设的第二插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孔呈与所述SC适配器外壳适配的方形孔,所述第二插孔呈与 所述LC适配器外壳适配的横置凸形孔,所述方形孔与所述横置凸形孔相邻的孔壁局部 相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方形孔与所述凸形孔相邻的孔壁被分隔成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一孔壁、 以及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二孔壁,所述第一孔壁与第二孔壁相对设置。

为了防止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之间相邻光适配器相互干扰,较为简单地,所述 第一孔壁与所述横置凸形孔的孔壁、所述第二孔壁与所述横置凸形孔的孔壁通过呈弧形 状的连接壁相连,所述连接壁构成所述防干扰件。

优选地,所述连接壁自左向右逐渐向右弯曲。

为了略去了螺钉螺帽安装时的繁琐,所述基板于所述安装口的两侧向外延伸有第一 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上设置有供连接件安装的通孔,所述连接件 包括有插头和能套设在该插头上的套头,所述插头的端部具有大于所述通孔的端帽,而 所述插头的尾部外凸有凸头,所述套头包括有能供所述插头尾部穿过的基部,该基部的 外周面具有向外延伸且间隔设置的至少一对弹性卡脚,所述弹性卡脚的端部逐渐向内缩 以形成宝塔状,在所述套头的基部套入所述插头的状态下,所述弹性卡脚能压紧在所述 凸头上以将插头固定在所述通孔上。

进一步地,所述插头的尾部沿径向分别向内凹有能供所述套头的基部和弹性卡脚定 位的第一凹圈和第二凹圈,所述第一凹圈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凹圈,其中所述基部能抵 靠在第一凹圈上而所述弹性卡脚能限位在第二凹圈内并相对所述凸头移动。

优选地,所述弹性卡脚具有三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体化安装槽能同时供SC适配器和LC适配器 插配,能明显提高光分路器的模块化程度,简化了光分路器的安装及扩容程序,进而可 以提高产品的综合效益,同时,安装时,只需要先将将插头插入第一板体或第二板体上 的通孔,利用插头的端部具有大于通孔的端帽覆盖住通孔,再套上套头,利用套头弹性 卡脚的端部逐渐向内缩以形成宝塔状形成的抓持力以将插头凸头的紧固,拆卸时,只需 要将弹性卡脚相对凸头移动,从而各弹性卡脚会沿着凸头向外扩张,从而插头即能从套 头上拔出,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略去适配器和连接件的盒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体化安装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套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套头的弹性卡脚相对凸头移动以将插头从套头上拔出的状态 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套头的弹性卡脚相对凸头移动以将插头从套头上拔出的状态 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套头的弹性卡脚紧固凸头以将插头套头上紧固的状态剖面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8所示,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本插片式光分路器包括有盒体1,盒体1 的前端设置有适配器安装架2,适配器安装架2包括有基板21,基板21上设置有一排用 于适配器安装的安装口22,安装口22能拆卸地安装有供两种光适配器共同插配的一体化 安装槽7,安装槽7包括有竖向排列的第一安装槽71、第二安装槽71以及限制第一安装 槽71和第二安装槽72之间相邻光适配器相互干扰的防干扰件,第一安装槽71具有上、 下两排供SC适配器插设的第一插孔711,第二安装槽72也具有上、下二排供LC适配 器插设的第二插孔721。第一插孔呈与SC适配器外壳适配的方形孔,第二插孔721呈与 LC适配器外壳适配的横置凸形孔,方形孔与横置凸形孔相邻的孔壁局部相贯通。其中, 方形孔与凸形孔相邻的孔壁被分隔成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一孔壁7111、以及竖直向上延伸 的第二孔壁7112,第一孔壁7111与第二孔壁7112相对设置。第一孔壁7111与横置凸形 孔的孔壁7211、第二孔壁7112与横置凸形孔的孔壁7211通过呈弧形状的连接壁8相连, 连接壁8自左向右逐渐向右弯曲以构成防干扰件。

本实施例以9个一体化安装槽为例,一体化安装槽采用SC适配器和LC适配器两种 插配,能明显提高光分路器的模块化程度,如SC适配器为一分8,上下两个则为一分16, LC适配器也为一分8,上下两个则为一分16,容量提高了4倍,相比单一适配器的扩容, 不仅能明显提高光分路器的模块化程度,还能简化光分路器的安装及扩容程序,有效地 实现了以组合的方式连接,并且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SC、LC的适配器20及其数量。

另外,基板21于安装口22的两侧向外延伸有第一板体3和第二板体4,第一板体3 和第二板体4上设置有供连接件5安装的通孔6,本实施例中光纤终端盒为MPO终端盒, 其连接件5包括有插头51和能套设在该插头51上的套头52,其中插头51的端部具有大 于通孔6的端帽511,而插头51的尾部外凸有凸头512,套头52包括有能供插头51尾 部穿过的基部521,该基部521的外周面具有向外延伸且间隔设置的三个弹性卡脚522, 弹性卡脚522的端部逐渐向内缩以形成宝塔状,在套头52的基部521套入插头51的状 态下,弹性卡脚522能压紧在凸头512上以将插头51固定在通孔6上。为了更好地定位 套头52的基部521和弹性卡脚522,插头51的尾部沿径向分别向内凹有能供套头52的 基部521和弹性卡脚522定位的第一凹圈513和第二凹圈514,第一凹圈513的外径大于 第二凹圈514,其中基部521能抵靠在第一凹圈513上而弹性卡脚522能限位在第二凹圈 514内并相对凸头512移动。

由于弹性卡脚522的端部逐渐向内缩以形成宝塔状,恰好与外径相对较小的第二凹 圈514相适配,而基部521能抵靠在外径相对较大的第一凹圈513上,通过第一凹圈513 和第二凹圈514共同将套头52定位,当插头51插入第一板体3或第二板体4的通孔6 时,端帽511能封住该通孔6,在套头52固定插头51的状态下,套头52的基部521能 抵靠在外径相对较大的第一凹圈513上而各弹性卡脚522能内缩地限制在第二凹圈514 中并与凸头512相抵,当需要将插头51从套头52上拔出时,只需要将套头52的弹性卡 脚522向凸头512的方向移动,从而各弹性卡脚522会沿着凸头512向外扩张,从而套 头52的基部521相对第一凸圈相外移,从而插头51即能从套头52上拔出。

这样略去了螺钉螺帽安装时的繁琐,安装时,只需要先将将插头51插入第一板体3 或第二板体4上的通孔6,利用插头51的端部具有大于通孔6的端帽511覆盖住通孔6, 再套上套头52,利用套头52弹性卡脚522的端部逐渐向内缩以形成宝塔状形成的抓持力 以将插头51凸头512的紧固,拆卸时,只需要将弹性卡脚522相对凸头512移动,从而 各弹性卡脚522会沿着凸头512向外扩张,从而插头51即能从套头52上拔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