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光缆绞合成缆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2872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SZ光缆绞合成缆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光纤光缆专用设备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sz光缆绞合成缆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传统光纤光缆生产线中,其牵引为没有压带的双轮牵引,光纤束管绕过之后必须马上绕进收线盘,不可以停留,操作不方便。

因此,如何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sz光缆绞合成缆生产线,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sz光缆绞合成缆生产线,包括pn1250龙门加强芯放线装置、800双轮放线张力控制装置、pn630-pn800束管放线装置、加强芯填充装置、差动式sz绞合单元、双扎纱装置、800双轮牵引、800双轮放线张力控制装置和pn1600地轨收排线装置,且依次设置在同一生产线上,所述差动式sz绞合单元旁设置有整机电气控制系统,所述800双轮牵引的主动轮右侧面设置有小导轮,小导轮绕压一根环形平皮带压在800双轮牵引的牵引轮表面,所述环形平皮带和牵引轮之间缠绕有光纤束管。

作为优选,所述小导轮设置四只。

作为优选,四只小导轮中任意一只小导轮连接有气缸。

作为优选,所述光纤束管连接有收线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800双轮牵引的主动轮右侧面设置四只小导轮,小导轮上绕压一根环形平皮带压在牵引轮表面,其中有一只小导轮由气缸张紧,使带子与牵引轮表面产生一定的压紧力,光纤束管绕过带子与牵引轮之间,然后就可以在此处停留,等正常工作后再将束管收卷到收线盘,解决了现有存在的问题,操作更加方便,减轻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小导轮和环形平皮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sz光缆绞合成缆生产线,包括pn1250龙门加强芯放线装置1、800双轮放线张力控制装置2、pn630-pn800束管放线装置3、加强芯填充装置4、差动式sz绞合单元5、双扎纱装置6、800双轮牵引7、800双轮放线张力控制装置8和pn1600地轨收排线装置9,且依次设置在同一生产线上。所述差动式sz绞合单元5旁设置有整机电气控制系统10,为整条生产线提供动力。所述800双轮牵引7的主动轮右侧面设置有四只小导轮21,小导轮21绕压一根环形平皮带22压在800双轮牵引7的牵引轮表面,四只小导轮21中任意一只小导轮21连接有气缸,使环形平皮带22与牵引轮表面产生一定的压紧力。光纤束管绕过环形平皮带22和牵引轮之间,从而使光纤束管可以在此处停留,光纤束管连接有收线盘,等正常工作后再将光纤束管收卷到收线盘内。

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800双轮牵引7的主动轮右侧面设置四只小导轮21,小导轮21上绕压一根环形平皮带22压在牵引轮表面,其中有一只小导轮21由气缸张紧,使带子与牵引轮表面产生一定的压紧力,光纤束管绕过带子与牵引轮之间,然后就可以在此处停留,等正常工作后再将束管收卷到收线盘,解决了现有存在的问题,使操作更加方便,减轻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Z光缆绞合成缆生产线,包括PN1250龙门加强芯放线装置、800双轮放线张力控制装置、PN630‑PN800束管放线装置、加强芯填充装置、差动式SZ绞合单元、双扎纱装置、800双轮牵引、800双轮放线张力控制装置和PN1600地轨收排线装置,且依次设置在同一生产线上,所述差动式SZ绞合单元旁设置有整机电气控制系统,所述800双轮牵引的主动轮右侧面设置有四只小导轮,某一只小导轮连接有气缸,所述小导轮绕压一根环形平皮带压在800双轮牵引的牵引轮表面,所述环形平皮带和牵引轮之间缠绕有光纤束管。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解决了现有光纤束管绕过之后不能停留、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千一光纤光缆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31
技术公布日:2018.05.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