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传输光缆分线与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0234阅读:682来源:国知局
有线电视传输光缆分线与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有线电视维修装置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有线电视传输光缆分线与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限的城市空间容纳越来越多的居住人口,有线电视的传输光缆以总的传输线路为主,当需要进行多路扩充时,则需要对光缆进行分支线的扩充,以保证分支后的光缆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但是在光缆的分接过程中,光缆分接盒与光缆之间的固定方式往往不尽人意,固定效果差、连接不稳定等因素影响着使用者的使用感受,且在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对不同楼层进行分接,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分接效果不能保证,分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线电视传输光缆分线与固定装置,其能够通过简单便捷的操作结构实现光缆与分线盒的有效安全固定,且分支连接点稳定牢固,提高了分接效率和分接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有线电视传输光缆分线与固定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两端设有总线口和分线口,在总线口上设有总线固定盖,分线口上设有分线固定盖,分线固定盖上设有分线出口,外壳体内设有光纤导向轮组、联动杆、固定板、导向座、接线盒,光纤导向轮组包括固定于外壳体上的固定轮、位于联动杆上的从动轮,所述联动杆固定在固定板上,固定板可在导向座内自由滑动,在导向座与固定板之间设有压缩弹簧组;所述固定板通过连杆与把手铰接,其中连杆穿过外壳体,把手铰接于外壳体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把手包括压杆、压杆联动杆、提升端、壳体铰接端,其中所述提升端、压杆分别位于压杆联动杆的两端,壳体铰接端位于相邻的压杆联动杆之间。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从动轮及固定轮上均设有对应的圆弧形凹陷部。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接线盒通过螺栓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外壳体的内部,在接线盒的两侧分别设有与从动轮、固定轮对应的辅助接线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接线盒(分线盒)及光缆连接端分别固定的方式,实现两者之间牢固稳定的连接关系,保证信号传输过程中不会造成光信号的丢失,保证用户的使用感受。

2、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把手的下压实现管线导向轮组分离与压合,通过圆弧形凹陷部的配合实现光纤在水平方向不会出现脱离现象,且贴合后能够更好地避免光纤位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从动轮与联动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总线固定盖;2、外壳体;3、压杆联动杆;4、销钉;5、壳体铰接端;6、连杆;7、导向座;8、接线盒;9、压缩弹簧组;10、固定板;11、联动杆;12、固定轮;13、从动轮;14、分线固定盖;15、辅助接线管;16、压杆;17、提升端;18、分线出口;19、圆弧形凹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

实施例1:一种有线电视传输光缆分线与固定装置,包括外壳体2,外壳体2的两端设有总线口和分线口,在总线口上设有总线固定盖1,分线口上设有分线固定盖14,分线固定盖上设有分线出口18,外壳体2内设有光纤导向轮组、联动杆11、固定板10、导向座7、接线盒8,光纤导向轮组包括固定于外壳体2上的固定轮12、位于联动杆11上的从动轮13,所述联动杆11固定在固定板10上,固定板10可在导向座7内自由滑动,在导向座7与固定板10之间设有压缩弹簧组9;所述固定板10通过连杆6与把手铰接,其中连杆6穿过外壳体2,把手铰接于外壳体2的外壁上。

实施例2:一种有线电视传输光缆分线与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把手包括压杆16、压杆联动杆3、提升端17、壳体铰接端5,其中所述提升端17、压杆16分别位于压杆联动杆3的两端,壳体铰接端5位于相邻的压杆联动杆3之间。其余部分的结构与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中所述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相同。

实施例3:一种有线电视传输光缆分线与固定装置,其中所述从动轮13及固定轮12上均设有对应的圆弧形凹陷部19。所述接线盒8通过螺栓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外壳体2的内部,在接线盒8的两侧分别设有与从动轮13、固定轮12对应的辅助接线管15。所述压杆联动杆3通过销钉4固定在外壳体2上。其余部分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任一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相同。

鉴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在使用时,其工作过程及原理如下:

待分接的光缆通过总线固定盖1固定在外壳体2上,由于总线固定盖1的孔径略小于光缆的直径,且总线固定盖1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外壳体2的进口处连接,因此能够在连接完成后起到对光缆的二次固定作用。

光缆穿过总线固定盖1后,操作人员通过手压把手上的压杆16,通过压杆16向下的运动使得压杆联动杆3绕铰接点壳体铰接端5带动提升端17上升,由于提升端17与连杆6铰接,且连杆6穿过外壳体2,所以连杆6能够在提升端17的上升作用下实现上升,并且带动与之连接的固定板10在导向座7内上升。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板10的两端是可以在导向座7内以可上下活动的方式连接的,具体地说,导向座7与固定板10的连接位置处设有可容纳固定板10的凹槽,固定板10的两端放置于该凹槽内。

当固定板10随着连杆6的上升而沿着导向座7向上运动。压缩弹簧组9随着固定板10的运动而压缩形变。压缩弹簧组9位于导向座7与固定板10板面的连接位置,这个位置之间存在空隙,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压缩弹簧组9内的弹簧组数,进而调整光纤导向轮组压合时的压力或者空隙。

随着固定板10向上运动,固定在固定板10上的联动杆11随之向上运动,由于联动杆11与从动轮13是通过如图2所示的框架结构固定在一起的,即从动轮13以可以旋转的方式固定在联动杆11上的,联动杆11的上升带动着从动轮13的上升,使得从动轮13与固定轮12之间的距离加大。两者距离加大之后,光纤可通过两者之间经过辅助接线管15进入到接线盒8。接线盒8通过螺栓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外壳体2的内部,用于分支电缆与总电缆的分线连接,属于市场采购产品。

与上述方法相同,区别在于,外壳体2的出口端处通过螺纹连接的分线固定盖14,分线固定盖14上设有分线出口18,分线出口18用于穿过分支后的线路并对其进行固定。安装完成后,操作人员松开压住的压杆16,在压缩弹簧组9的复位下,各装置复位,对安装好的光线电缆进行夹紧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