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片式小型化望远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1173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六片式小型化望远镜头的制作方法
本创作是关于一种光学系统,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望远特性的六片式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望远镜头通常具有较长的焦距,其视角较窄,景深浅,一般用于拍摄远距离主体。习用望远镜头的长度较长,因而不适用于携带型装置。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符合市场小型化与轻量化趋势的望远镜头,实是本领域人士所思量者。技术实现要素:本创作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望远、小型化特性的六片式成像镜头。为了达成上述及其他目的,本创作提供一种六片式小型化望远镜头,其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一第一镜片,具有正屈光力,其物侧面曲率半径为正值;一第二镜片,具有负屈光力,其像侧面曲率半径为正值;一第三镜片,具有负屈光力,其物侧面曲率半径为正值且其像侧面曲率半径为正值;一第四镜片,具有屈光力,其物侧面曲率半径为正值且其像侧面曲率半径为正值;一第五镜片,具有正屈光力,其物侧面曲率半径为负值,且其物侧面曲率半径小于其像侧面曲率半径;以及一第六镜片,具有负屈光力,其像侧面曲率半径为负值,且其像侧面曲率半径小于其物侧面曲率半径;其中,该六片式小型化望远镜头更满足下列关系式:0.25<(D34+D45)/F<0.35,其中D34为该第三镜片与该第四镜片之间距,D45为该第四镜片与该第五镜片之间距,F为该六片式小型化望远镜头的系统焦距值,藉此有助于兼具小型化及望远特性。为了达成上述及其他目的,本创作还提供一种六片式小型化望远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一第一镜片,具有正屈光力,其物侧面曲率半径为正值;一第二镜片,具有负屈光力,其像侧面曲率半径为正值;一第三镜片,具有正屈光力,其物侧面曲率半径为正值且其像侧面曲率半径为正值;一第四镜片,具有负屈光力,其物侧面曲率半径为负值且其像侧面曲率半径为正值;一第五镜片,具有正屈光力,其物侧面曲率半径为负值,且其物侧面曲率半径小于其像侧面曲率半径;以及一第六镜片,具有负屈光力,其像侧面曲率半径为负值,且其像侧面曲率半径小于其物侧面曲率半径;其中,该六片式小型化望远镜头更满足下列关系式:0.25<(D34+D45)/F<0.35,其中D34为该第三镜片与该第四镜片之间距,D45为该第四镜片与该第五镜片之间距,F为该六片式小型化望远镜头的系统焦距值,藉此有助于兼具小型化及望远特性。为了达成上述及其他目的,本创作还提供一种六片式小型化望远镜头,其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一第一镜片,具有正屈光力,其物侧面曲率半径为正值;一第二镜片,具有负屈光力,其物侧面曲率半径为正值且其像侧面曲率半径为正值;一第三镜片,具有屈光力,其物侧面曲率半径为正值且其像侧面曲率半径为正值;一第四镜片,具有负屈光力,其像侧面曲率半径为正值;一第五镜片,具有正屈光力,其物侧面曲率半径为负值,且其物侧面曲率半径小于其像侧面曲率半径;以及一第六镜片,具有负屈光力,其像侧面曲率半径为负值,且其像侧面曲率半径小于其物侧面曲率半径;其中,该六片式小型化望远镜头更满足下列关系式:0.25<(D34+D45)/F<0.35,其中D34为该第三镜片与该第四镜片之间距,D45为该第四镜片与该第五镜片之间距,F为该六片式小型化望远镜头的系统焦距值,藉此有助于兼具小型化及望远特性。在一实施例中,六片式小型化望远镜头进一步包含一光圈位于该物侧与该第一镜片之间。藉此降低主光线入射角(ChiefRayAngle)。在一实施例中,六片式小型化望远镜头进一步包含一光圈位于该第三镜片与该第四镜片之间。藉此实现缩小色差的效果。在一实施例中,六片式小型化望远镜头更满足下列关系式:FOV>40,其中FOV为该六片式小型化望远镜头的系统视角值,其中FOV越小,则成像画面中的物体较大,因而较易观赏。在一实施例中,六片式小型化望远镜头更满足下列关系式:Fno<3.2,其中Fno为该六片式小型化望远镜头的系统的光圈值;鉴于现今市场上,影像传感器的画素愈来愈小,即入光量愈小,而光线不足时容易造成影像质量下降,故而藉由提供较大的光圈值可以改善前述问题。在一实施例中,六片式小型化望远镜头更满足下列关系式:0.8<TTL/F<1.0,其中TTL为该六片式小型化望远镜头的系统长度;藉此能够兼具较佳成像质量及小型化的效果。在一实施例中,六片式小型化望远镜头更满足下列关系式:0.5<│ff/fr│<1.5,其中ff为该第一镜片至该第三镜片的合成焦距值,fr为该第四镜片至该第六镜片的合成焦距值,藉此前、后镜群的焦距值较为平衡,而较易缩小视场角,达到望远效果,并缩短系统总长。在一实施例中,六片式小型化望远镜头更满足下列关系式:0.4<f1/F<0.6,其中f1为该第一镜片的焦距值,藉此能够在小型化的前提下,降低制造敏感度,且易校正畸变。在一实施例中,六片式小型化望远镜头更满足下列关系式:1.5<TTL/ImgH<2.5,其中TTL为该六片式小型化望远镜头的系统长度,ImgH为该六片式小型化望远镜头的系统像高值;藉此能够降低制造敏感度,且易校正畸变。在一实施例中,六片式小型化望远镜头更满足下列关系式:1<CT5/CT6<2,其中CT5为该第五镜片之厚度值,CT6为该第六镜片之厚度值;藉此能实现小型化的目的,并有助于修正色差。在一实施例中,六片式小型化望远镜头更满足下列关系式:0.3<R6/F<0.6,其中R6为该第三镜片像侧面的曲率半径;藉此能够改善制造性,并实现小型化的目的。在一实施例中,六片式小型化望远镜头更满足下列关系式:V1-(V5+V6)/2>12,其中V1为该第一镜片的色散系数,V5为该第五镜片的色散系数,V6为该第六镜片的色散系数,藉此有助于修正色差。前述六片式小型化望远镜头更可满足下列关系式:0.15<R1/F<0.4、-25<R2/F<20、-100<R3/F<60、0.5<R4/F<1.0、0.4<R5/F<1.0、-1<R7/F<2、0.2<R8/F<1.5、-2.0<R9/F<-0.3、-2.0<R10/F<-0.2、-0.8<R11/F<-0.1、-6.0<R12/F<-1.0、1.5<F/f1<2.5、-1.5<F/f2<-0.5、-0.6<F/f3<0.4、-1.5<F/f4<0.2、0<F/f5<0.6、-1.5<F/f6<-0.7、0.3<Gaa/F<0.4、0.15<ATL/F<0.55,其中R1为该第一镜片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为该第一镜片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3为该第二镜片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4为该第二镜片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5为该第三镜片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为该第四镜片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8为该第四镜片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9为该第五镜片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0为该第五镜片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1为该第六镜片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2为该第六镜片像侧面的曲率半径,f1为该第一镜片的焦距值,f2为该第二镜片的焦距值,f3为该第三镜片的焦距值,f4为该第四镜片的焦距值,f5为该第五镜片的焦距值,f6为该第六镜片的焦距值,Gaa为该第一至第六镜片在一光轴上之镜片间距的总和,ATL为该第一至第六镜片在该光轴上之镜片厚度的总和。藉此使该六片式小型化望远镜头更能兼具小型化及望远特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创作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A为本创作第一实施例的场曲图。图1B为本创作第一实施例的畸变图。图1C为本创作第一实施例的纵向像差图。图2为本创作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A为本创作第二实施例的场曲图。图2B为本创作第二实施例的畸变图。图2C为本创作第二实施例的纵向像差图。图3为本创作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A为本创作第三实施例的场曲图。图3B为本创作第三实施例的畸变图。图3C为本创作第三实施例的纵向像差图。图4为本创作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A为本创作第四实施例的场曲图。图4B为本创作第四实施例的畸变图。图4C为本创作第四实施例的纵向像差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所绘示者为本创作的第一实施例,该六片式小型化望远镜头(下称六片式镜头)在光轴L上由物侧A至像侧B依序包括一光圈ST、一第一镜片10、一第二镜片20、一第三镜片30、一第四镜片40、一第五镜片50及一第六镜片60,于像侧B处设有CCD、CMOS或其他感光组件(未绘示),于感光组件与第六镜片60之间可设有滤光片及/或保护玻璃等平板镜片70,平板镜片70的数量可依需求增减或不设置。其中,靠近物侧A的第一、第二、第三镜片10、20、30为前镜群;与之相对地,靠近像侧B的第四、第五、第六镜片40、50、60为后镜群,本文中前镜群的合成焦距值称为ff,后镜群的合成焦距值称为fr。本实施例中,第一镜片10具有正屈光力,其物侧面及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均为正值,亦即其物侧面为凸面且像侧面为凹面,塑料制成的第一镜片10的物侧面及像侧面均可为非球面。本文中,当一曲面的曲面圆心较该曲面本身更靠近像侧时,则该曲面之曲率半径为正值;反之,当一曲面的曲面圆心较该曲面本身更靠近物侧时,则该曲面之曲率半径为负值。本文中,除非另为说明,否则所述「物侧面」及「像侧面」的凹、凸面型均系指该表面在光轴L处的面型。第二镜片20具有负屈光力,其物侧面及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均为正值,亦即其物侧面为凸面且像侧面为凹面,塑料制成的第二镜片20的物侧面及像侧面均可为非球面。第三镜片30具有负屈光力,其物侧面及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均为正值,亦即其物侧面为凸面且像侧面为凹面,塑料制成的第三镜片30的物侧面及像侧面均可为非球面。第四镜片40具有负屈光力,其物侧面及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均为正值,亦即其物侧面为凸面且像侧面为凹面,塑料制成的第四镜片40的物侧面及像侧面均可为非球面。第五镜片50具有正屈光力,其物侧面及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均为负值,且其物侧面曲率半径小于像侧面曲率半径,亦即其物侧面为凹面且像侧面为凸面,塑料制成的第五镜片50的物侧面及像侧面均可为非球面。第六镜片60具有负屈光力,其物侧面及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均为负值,且其像侧面曲率半径小于其物侧面曲率半径,亦即其物侧面为凹面且像侧面为凸面,塑料制成的第六镜片60的物侧面及像侧面均可为非球面。第一至第六镜片均为塑料镜片的设计,使本实施例的六片式镜头可以实现降低成本及轻量化的目的。本实施例的六片式镜头的设计参数如下表一所示:表一基于前述设计,本实施例的系统焦距值F为6.21mm,系统长度为5.40mm,最大视角达52.4°。此时,六片式镜头各项关系式的数值如下表二所示:表二关系式数值关系式数值Fno2.8R7/F1.29TTL/F0.87R8/F0.75ff/fr-1.01R9/F-0.51f1/F0.45R10/F-0.42(D34+D45)/F0.32R11/F-0.30TTL/ImgH1.75R12/F-1.23CT5/CT61.54F/f12.24R6/F0.42F/f2-0.84R1/F0.24F/f3-0.32R2/F16.10F/f4-0.30R3/F32.21F/f50.41R4/F0.77F/f6-1.36R5/F0.59Gaa/F0.36V1-(V5+V6)/217.89ATL/F0.37如此一来,本实施例可实现望远特性、小型化、轻量化、降低成本的目的,并能够修正色差及像差,提高成像质量,还可降低制造敏感度。其场曲表现如图1A所示,最大场曲不超过±0.02mm,其畸变如图1B所示,最大畸变小于±1.5%,其纵向像差表现则如图1C所示,可见最大纵向像差小于±0.02mm,显见本实施例具有良好的成像效果。请参考图2,所绘示者为本创作的第二实施例,其镜片配置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差异之处在于,第二实施例的光圈ST位于第三、第四镜片30、40之间。本实施例的六片式镜头的设计参数如下表三所示:表三基于前述设计,本实施例的系统焦距值F为6.82mm,系统长度为6.10mm,最大视角达48.2°。此时,六片式镜头各项关系式的数值如下表四所示:表四如此一来,本实施例可实现望远特性、小型化、轻量化、降低成本的目的,并能够修正色差及像差,提高成像质量,还可降低制造敏感度。其场曲表现如图2A所示,最大场曲不超过±0.04mm,其畸变如图2B所示,最大畸变小于±1.5%,其纵向像差表现则如图2C所示,可见最大纵向像差小于±0.03mm,显见本实施例具有良好的成像效果。请参考图3,所绘示者为本创作的第三实施例,其镜片配置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差异之处在于,第三实施例的第一镜片10像侧面为负值而成凸面,第三镜片30具有正屈光力,第四镜片40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负值,亦即第四镜片40的物侧面为凹面。本实施例的六片式镜头的设计参数如下表五所示:表五基于前述设计,本实施例的系统焦距值F为6.19mm,系统长度为5.20mm,最大视角达42.2°。此时,六片式镜头各项关系式的数值如下表六所示:表六如此一来,本实施例可实现望远特性、小型化、轻量化、降低成本的目的,并能够修正色差及像差,提高成像质量,还可降低制造敏感度。其场曲表现如图3A所示,最大场曲不超过±0.04mm,其畸变如图3B所示,最大畸变小于±1.5%,其纵向像差表现则如图3C所示,可见最大纵向像差小于±0.02mm,显见本实施例具有良好的成像效果。请参考图4,所绘示者为本创作的第四实施例,其镜片配置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差异之处在于,第四实施例的第一镜片10像侧面为负值而成凸面,第二镜片20物侧面为负值而成凹面,第四镜片40具有正屈光力。本实施例的六片式镜头的设计参数如下表七所示:表七基于前述设计,本实施例的系统焦距值F为6.19mm,系统长度为5.75mm,最大视角达42.1°。此时,六片式镜头各项关系式的数值如下表八所示:表八关系式数值关系式数值Fno2.00R7/F0.32TTL/F0.93R8/F0.32ff/fr-0.68R9/F-1.36f1/F0.53R10/F-1.34(D34+D45)/F0.27R11/F-0.57TTL/ImgH2.37R12/F-3.95CT5/CT61.20F/f11.90R6/F0.33F/f2-0.77R1/F0.29F/f3-0.45R2/F-15.16F/f40.03R3/F-86.63F/f50.02R4/F0.88F/f6-0.81R5/F0.47Gaa/F0.35V1-(V5+V6)/217.89ATL/F0.44如此一来,本实施例可实现望远特性、小型化、轻量化、降低成本的目的,并能够修正色差及像差,提高成像质量,还可降低制造敏感度。其场曲表现如图4A所示,最大场曲不超过±0.04mm,其畸变如图4B所示,最大畸变小于±2%,其纵向像差表现则如图4C所示,可见最大纵向像差小于±0.03mm,显见本实施例具有良好的成像效果。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