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1165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摄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头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摄像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业余生活的不断追求,很对人喜欢记录下生活中的各种场景,运动摄像机具有小巧便利等特点而被人们广泛接受,目前市场上千万像素级别的运动摄像机光学总长为21mm-24mm,光学镜头的物理长度加上镜头的光学后焦等于光学总长,由于市场上摄像机光学总长较长,难以适应运动摄像机向着小型化的方向趋势,若通过一枚非球面镜片代替两枚球面镜片,镜头的成本又高出太多。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运动摄像机光学总长较长的情况,提供一种摄像镜头,保证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使镜头的光学总长小于20mm。

一种摄像镜头,包括:镜筒、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红外滤光片;

所述镜筒前端至所述镜筒后端,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七透镜和所述红外滤光片;

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均为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七透镜均为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为正光焦度平凸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为负光焦度双凹透镜,所述第六透镜为正光焦度弯月透镜;

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之间设置有光圈,所述第一透镜侧边固定有第一锁盖,所述第七透镜侧边固定有第二锁盖,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间距在1.78mm-1.84mm,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间距在0.34mm-0.38mm,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间距在0.51mm-0.55mm,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通过胶水粘合成胶合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间距在0.18mm-0.24mm,所述第六透镜与所述第七透镜间距在0.17mm-0.23mm;

所述第一透镜厚度在0.60mm-0.66mm之间,所述第二透镜厚度在0.79mm-0.85mm之间,所述第三透镜厚度在3.72mm-3.78mm之间,所述胶合透镜厚度在1.62mm-1.74mm之间,所述第六透镜厚度在1.21mm-1.27mm之间,所述第七透镜厚度在1.78mm-1.84mm之间。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的折射率1.6-1.8之间,其余透镜折射率1.5-2.0之间。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红外滤光片一个面镀有增透膜,所述红外滤光片另一个面镀有IR UV420膜。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均为全玻璃球面镜。

上述一种摄像镜头,通过控制各个透镜之间的间距和各个透镜的厚度使光学后焦的长度在6.13mm-6.17mm之间,各个透镜之间的间距最大值之和为3.24mm,各个透镜的厚度最大值之和为10.14mm,因此光学总长最大值为19.55mm。提供一种摄像镜头,保证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使镜头的光学总长小于20mm。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摄像镜头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摄像镜头可见光部分MTF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摄像镜头,包括:镜筒100、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1、第五透镜142、第六透镜150、第七透镜160和红外滤光片170。

镜筒100前端至镜筒100后端,依次设置有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1、第五透镜142、第六透镜150、第七透镜160和红外滤光片170。

第一透镜110和第二透镜120均为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第三透镜130与第七透镜160均为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第四透镜141为正光焦度平凸透镜,第五透镜142为负光焦度双凹透镜,第六透镜150为正光焦度弯月透镜。

第三透镜130和第四透镜141之间设置有光圈180,光圈180用于控制光线经过的光量。第一透镜110侧边固定有第一锁盖111,第一锁盖111用于将第一透镜110固定于镜筒100上。第七透镜160侧边固定有第二锁盖161,第二锁盖161用于将第七透镜160固定于镜筒100上。第一透镜110与第二透镜120间距在1.78mm-1.84mm,第二透镜120与第三透镜130间距在0.34mm-0.38mm,第三透镜130与第四透镜141间距在0.51mm-0.55mm,第四透镜141和第五透镜142通过胶水粘合成胶合透镜140,例如通过UV胶水将第四透镜141和第五透镜142粘合在一起。第五透镜142与第六透镜150间距在0.18mm-0.24mm,第六透镜150与第七透镜160间距在0.17mm-0.23mm,各个透镜间距的最大值之和为3.24mm。

第一透镜110厚度在0.60mm-0.66mm之间,第二透镜120厚度在0.79mm-0.85mm之间,第三透镜130厚度在3.72mm-3.78mm之间,胶合透镜140厚度在1.62mm-1.74mm之间,第六透镜150厚度在1.21mm-1.27mm之间,第七透镜160厚度在1.78mm-1.84mm之间,各个透镜的厚度最大值之和为10.14mm。通过控制各个透镜之间的间距和各个透镜的厚度使光学后焦的长度在6.13mm-6.17mm之间,因此光学总长最大值为19.55mm。上述一种摄像镜头,保证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使镜头的光学总长小于20mm。

第一透镜110的折射率1.6-1.8之间,其余透镜折射率1.5-2.0之间,控制各个透镜折射率的大小便于控制成本,例如第一透镜110折射率为1.6131,第二透镜120折射率为1.6131,第三透镜130折射率为1.8467,第四透镜141折射率为1.7880,第五透镜142折射率为1.8467,第六透镜150折射率为1.8040,第七透镜160折射率为1.8040。

红外滤光片170一个面镀有增透膜,所述增透膜用于增加可见光的透过率。红外滤光片170另一个面镀有IR UV420膜,所述IR UV420膜用于截止红外光和紫外光,使上述一种摄像镜头拍摄成像效果更佳。

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1、第五透镜142、第六透镜150和第七透镜160均为全玻璃球面镜,采用全玻璃球面镜使上述一种摄像镜头具有耐高温特性。

图2为一种摄像镜头可见光部分MTF曲线图,代表了一个光学系统的综合解像水平。尤图可知,上述一种摄像镜头已将各种像差校正到一个较好的水平。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