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82488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display device)的框体(Frame)结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结构简单与空间简化的显示装置框体结构。



背景技术:

按,现行液晶显示装置(liquid-crystal display)的框体结构采用在前框侧边配置卡接部,以便和背光模组侧边的对应卡接部卡合;然而,因为卡接部的设计势必会增加液晶显示装置结构的宽度,并且为了遮掩卡接部所造成的破口而达到美观的作用,还需配置一外壳以包覆前框,但是在现阶段的市场趋势中,液晶显示装置以朝向无边框或窄边框的设计。

请同时参阅图1与图2所示,为传统液晶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立体示意图,以及平面示意图,其中液晶显示装置由一面板A与一塑料外框B所组合,而该面板A由一前框A1、一背光模组A4、一缓冲材A2及一金属背板A3所组合而成,最后再藉由螺丝锁固或卡合的方式将该塑料外框B与该面板A结合;由于该面板A与其应用的显示装置产品在结构上为各自独立的设计,在组装上采用较复杂的方式,例如螺丝锁固、卡扣卡合或背胶黏合等方式进行组装;然而,在轻薄短小的要求与趋势下,传统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的组装工序较为复杂,成本亦较高,且所制备的液晶显示装置亦较厚重;因此,如何藉由创新的硬体设计,有效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与空间简化的液晶显示装置框体结构,并可有效达到大尺寸液晶显示装置薄型化的趋势与优点,乃是液晶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的开发业者与相关研究人员需持续努力克服与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与空间简化的显示装置框体结构,主要藉由塑料射出成型的制程方式,以在金属材质制成的金属背板的侧部上包覆一塑料材质所制成的塑料外框,有效使用塑料结合金属的方式做为大尺寸显示装置的使用,以移除传统大尺寸显示装置框体结构的前框构造,并有效以金属材质支撑,以使塑料材质包覆于大尺寸显示装置的周边或一部分,而达到大尺寸显示装置薄型化的趋势与优点,且使用塑料包覆金属件的埋入射出方式,无需增加多余的工序,即可节省大尺寸显示装置组装的成本,确实达到节省大尺寸的显示装置的组装工序、成本与时间,实现大尺寸显示装置轻巧、简单与薄型化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提出一种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至少包括有一金属背板及一塑料外框;其中,该金属背板的侧部延伸有一侧边,该金属背板与该侧边为一体成形,该金属背板的内侧与该侧边的内侧共同形成一夹角;该侧边具有两个侧面,该塑料外框具有二个夹持部,该塑料外框包覆该侧边,二个该夹持部呈夹持状并夹持两个该侧面。

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其中该夹角为钝角、直角或锐角。

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其中该夹角为直角。

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其中该塑料外框完全包覆整个该侧边的两个该侧面。

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其中该塑料外框以射出成型方式包覆于该侧边。

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其中该塑料外框完全包覆整个该侧边的两个该侧面,该塑料外框以射出成型方式包覆于该侧边。

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其中该金属背板的外侧与该侧边的外侧共同形成一弯折角落,该金属背板于邻近该弯折角落或该金属背板于该弯折角落具有一金属背板孔洞,该塑料外框贯穿且填满该金属背板孔洞。

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其中该侧边有一侧边孔洞,该塑料外框贯穿且填满该侧边孔洞。

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其中该侧边的底部向外延伸一侧边翼部。

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其中该侧边翼部有一侧边翼部孔洞,该塑料外框贯穿且填满该侧边翼部孔洞。

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其中该侧边包括有一凹槽,该塑料外框填满该凹槽。

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其中该凹槽的底部开设有一凹槽孔洞,该塑料外框贯穿且填满该凹槽孔洞。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藉由塑料射出成型的制程方式,以在金属材质制成的金属背板的直角侧部上包覆一塑料材质所制成的塑料外框,有效使用塑料结合金属的方式做为大尺寸显示装置的使用,以移除传统大尺寸显示装置框体结构的前框构造,并有效以金属材质支撑,以使塑料材质包覆于大尺寸显示装置的周边或一部分,而达到大尺寸显示装置薄型化的趋势与优点,且使用塑料包覆金属件的埋入射出方式,无需增加多余的工序,即可节省大尺寸显示装置组装的成本,确实达到节省大尺寸的显示装置的组装工序、成本与时间,实现大尺寸显示装置轻巧、简单与薄型化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传统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其一较佳实施例的金属背板单边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其一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单边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其一四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双边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其二较佳实施例的金属背板单边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其二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单边平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其三较佳实施例的金属背板单边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其三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单边平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其四较佳实施例的金属背板单边立体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其四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单边平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其五较佳实施例的金属背板单边立体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其五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单边平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的制造方法的运作流程图。

图号说明:

习知

A 面板

A1 前框

A2 缓冲材

A3 金属背板

A4 背光模组

B 塑料外框

本实用新型

1 框体结构

11 金属背板

111 金属背板孔洞

112 弯折角落

113 夹角

12 侧边

120 侧面

121 侧边孔洞

122 侧边翼部

1221 侧边翼部孔洞

123 凹槽

124 凹槽孔洞

13 塑料外框

131 夹持部

2 背光模组

H 塑料外框高度

L 延伸长度

S1 背板准备步骤

S2 侧边形成步骤

S3 置放模具步骤

S4 射出成型步骤

S5 脱模成型步骤

T 塑料外框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其一较佳实施例的金属背板单边立体示意图、整体结构单边平面示意图,以及整体结构双边立体示意图,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1至少包括有一金属背板11及一塑料外框13,其中该金属背板11的侧部延伸有一侧边12,该侧边12具有两个侧面120,该金属背板11与该侧边12为一体成形,该塑料外框13包覆该侧边12。该侧边12具一延伸长度L,该塑料外框13具一塑料外框厚度T及一塑料外框高度H,该金属背板11的内侧与该侧边12的内侧共同形成一夹角113,该金属背板11的外侧与该侧边12的外侧共同形成一弯折角落112。该夹角113可为钝角、直角或锐角,于该夹角113为直角的样态便利于该塑料外框13以埋入射出成型的方式包覆于该侧边12的操作;于该夹角113为锐角的样态使得一背光模组2能够受到较大的夹持力;于该夹角113为钝角的样态使得能容纳较大的该背光模组2。该金属背板11由金属材质所制备而成,该塑料外框13由塑料材质所制备而成。该弯折角落112可为锐利边缘样态或圆弧状。较佳地,该塑料外框13包覆该侧边12的两个该侧面120,亦即该塑料外框13的二个夹持部131呈夹持状恰好将该侧边12及该侧边12的两个该侧面120夹持住,因此由金属材质所制备而成的该金属背板11的表面及该侧边12的表面并不需要预先以特殊表面处理例如阳极处理或表面粗糙化,本实用新型即可将由塑料材质所制备而成的该塑料外框13与由金属材质所制备而成的该侧边12紧密地结合。当然最佳地,该塑料外框13完全包覆整个该侧边12的两个该侧面120且该塑料外框13的二个该夹持部131呈夹持状恰好将该侧边12及该侧边12的两个该侧面120夹持住。

在本实用新型其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1包括有以由金属材质所制备而成的该金属背板11,而该金属背板11的二个侧部各自垂直地延伸有该侧边12,其中各该侧边12与该金属背板11一体成形,而该侧边12的该延伸长度L大于1mm,以由塑料材质所制备而成的该塑料外框13以埋入射出的方式包覆于该侧边12上,且该塑料外框13的该塑料外框厚度T小于0.6mm;请再一次参阅图5所示,其中当该塑料外框13形成于该金属背板11二侧部的各该侧边12后,该背光模组2可对应组设于被该塑料外框13所包覆的各该侧边12之间,有效达到结构简单与空间简化的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1的硬体组成,不再需要如先前技术中图2所述的该前框A1。于本实施例中,该金属背板11的各侧部各自垂直地延伸有该侧边12,因此该夹角113的角度为直角90度;且,该弯折角落112为圆弧状以避免操作人员被割伤。当然,该延伸长度L及该塑料外框高度H可依该背光模组2的厚度需求而预先设定。

然而必须注意的是,该背光模组2的制程方法及结构已为习知技艺中众所皆知的知识,且并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因此,不在本实用新型中加以赘述。

请一并参阅图6与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其二较佳实施例的金属背板单边立体示意图,以及整体结构单边平面示意图,该金属背板11于邻近该弯折角落112或者就于该弯折角落112可进一步开设有至少一金属背板孔洞111,该塑料外框13贯穿且填满该金属背板孔洞111,因此使得该塑料外框13与该金属背板11及该侧边12的结合更为紧密,以避免由塑料材质所制备而成的该塑料外框13与由金属材质所制备而成的该侧边12及该金属背板11从该弯折角落112分离。其中,该金属背板孔洞111为三角形、四方形、圆形或任意形状等其中的一种态样;于图6及图7的实施例中,该金属背板11连接该侧边12的该弯折角落112开设有复数个三角形态样的该金属背板孔洞111,该金属背板孔洞111使由塑料材质所制备而成的该塑料外框13与由金属材质所制备而成的该侧边12及该金属背板11的结合更为紧密。由于该塑料外框13贯穿且填满该金属背板孔洞111,因此由金属材质所制备而成的该金属背板11的表面及该侧边12的表面并不需要预先以特殊表面处理例如阳极处理或表面粗糙化,本实用新型即可将由塑料材质所制备而成的该塑料外框13与由金属材质所制备而成的该侧边12及该金属背板11紧密地结合。

请一并参阅图8与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其三较佳实施例的金属背板单边立体示意图,以及整体结构单边平面示意图,该侧边12可进一步开设有至少一侧边孔洞121,其中该侧边孔洞121为圆形、三角形、四方形或任意形状等其中的一种态样;于图8及图9的实施例中,该侧边12开设有复数个呈圆形态样且上下排列的该侧边孔洞121,而该侧边孔洞121的直径大于0.6mm,而两两该侧边孔洞121的距离大于10mm,该塑料外框13贯穿且填满该侧边孔洞121,因此可使得由塑料材质所制备而成的该塑料外框13与由金属材质所制备而成的该侧边12的结合更为紧密,以避免由塑料材质所制备而成的该塑料外框13与由金属材质所制备而成的该侧边12彼此分离。由于该塑料外框13贯穿且填满该侧边孔洞121,因此由金属材质所制备而成的该金属背板11的表面及该侧边12的表面并不需要预先以特殊表面处理例如阳极处理或表面粗糙化,本实用新型即可将由塑料材质所制备而成的该塑料外框13与由金属材质所制备而成的该侧边12紧密地结合。

请一并参阅图10与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其四较佳实施例的金属背板单边立体示意图,以及整体结构单边平面示意图,该侧边12的底部可进一步向外延伸有与该金属背板11平行的一侧边翼部122,其中该侧边翼部122延伸的长度大于1mm;再者,该侧边翼部122可进一步开设有至少一侧边翼部孔洞1221,而该侧边翼部孔洞1221为圆形、三角形、四方形或任意形状其中之一;于图10及图11的实施例中,该侧边12的底部向外延伸有与该金属背板11平行的该侧边翼部122,且延伸的长度大于1mm,而该侧边翼部122开设有复数个呈圆形态样的该侧边翼部孔洞1221,且该侧边翼部孔洞1221的直径大于0.6mm,而两两该侧边翼部孔洞1221的距离大于10mm,该塑料外框13贯穿且填满该侧边翼部孔洞1221,因此可使得由塑料材质所制备而成的该塑料外框13与由金属材质所制备而成的该侧边12的结合更为紧密,亦即该侧边翼部孔洞1221可使由塑料材质所制备而成的该塑料外框13与由金属材质所制备而成的该侧边12的结合更为紧密。

请一并参阅图12与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其五较佳实施例的金属背板单边立体示意图,以及整体结构单边平面示意图,该侧边12包括有朝内凹陷的一凹槽123,该凹槽123的存在使得该侧边12具有较大的面积与该塑料外框13接触,且该侧边12的该凹槽123的设计使得该塑料外框13受到任一方向的外力时,仍然保持与该侧边12的紧密结合。该凹槽123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一凹槽孔洞124,该塑料外框13贯穿且填满该凹槽孔洞124,该凹槽孔洞124使由塑料材质所制备而成的该塑料外框13与由金属材质所制备而成的该侧边12的结合更为紧密。

接着,请一并同时参阅图3、图4、图5及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的制造方法的运作流程图,其中为了达到上述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1的实施目的,本实用新型人提出一种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的制造方法,至少包括有下列步骤。

背板准备步骤S1:准备前述该金属背板11,该金属背板11由金属材质所制备而成。

侧边形成步骤S2:于该金属背板11的二个侧部各自向同一方向弯折垂直延伸有该侧边12,该金属背板11与该等侧边12呈一体成形的态样。

置放模具步骤S3:将该金属背板11送入一塑料射出成型模具(图未示出)的一模穴(图未示出)中,该侧边12置放于该模穴中。

射出成型步骤S4:将一熔融塑料置入该塑料射出成型模具的该模穴中并与该侧边12结合成形,该熔融塑料形成该塑料外框13以包覆该侧边12。

脱模成型步骤S5:开启该塑料射出成型模具,并进行脱模以形成前述该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1。

由上述的实施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与现有技术与产品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藉由塑料射出成型的制程方式,以在金属材质制成的金属背板的直角侧边上包覆一塑料材质所制成的塑料外框,有效使用塑料结合金属的方式做为大尺寸液晶显示装置,例如19英寸以上的液晶显示装置或LED(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装置的框体使用,以移除传统大尺寸液晶显示装置框体结构的前框构造,并有效以金属材质支撑,以使塑料材质包覆于大尺寸液晶显示装置的周边或一部分,而达到大尺寸液晶显示装置薄型化及窄化的趋势与优点,且使用塑料包覆金属件的埋入射出方式,无需增加多余的工序,即可节省大尺寸显示装置组装的成本,确实达到节省大尺寸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组装工序、成本与时间,实现大尺寸液晶显示装置轻巧、简单与薄型化的优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