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制发光亮度的背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9135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控制发光亮度的背光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控制发光亮度的背光源。



背景技术:

背光源(BackLight)是位于液晶显示器(LCD)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LCM)视觉效果。液晶显示器本身并不发光,它显示图形或字符是它对光线调制的结果。

在现有的背光源中,在背光源工作的时候,有部分是采用了外部光源采集的方式,但是外部光源亮度不够的时候,此时就需要通过内部的照明机构来提供光源,而此时就容易在外部光源的采集区发生光源的泄露,这样就降低了光源的利用率,降低了背光源的能源利用率;不仅如此,在背光源工作的时候,需要工作电源电路输出稳定的工作电压,来保证其稳定工作,但是在输出电压发生波动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工作电源电路的内部集成电路缺少反馈检测的功能,而降低了背光源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控制发光亮度的背光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控制发光亮度的背光源,包括液晶屏、导光板、第一反射膜片、照明机构和调光机构,所述液晶屏设置在导光板的上方,所述照明机构设置在导光板的一侧,所述导光板的另一侧设有采光区,所述导光板和照明机构均设置在第一反射膜片的内侧,所述调光机构设置在第一反射膜片的一侧且与采光区连接;

其中,导向板的一端设有采光区,能够在光源充足的时候,进行光源的采集,再由第一反射膜片将光源发射至液晶屏上,当光源不够的时候,此时照明机构就开始工作,同时配合调节机构,不仅能够对光源的亮度进行调节,从而还能够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所述调光机构包括受热膨胀层和调光组件,所述受热膨胀层设置在照明机构和反射膜片的一侧,所述受热膨胀层与调光组件连通,所述受热膨胀层的内部设有水银,所述调光组件包括导向管、设置在导向管上的导轨、设置在导向管内部的移动块、传动齿轮、传动轮和第二反射膜片,所述移动块与导向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导轨的内壁设有传动齿,所述移动块与传动齿轮铰接,所述传动齿轮与传动齿啮合,所述传动轮与传动齿轮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反射膜片的一端设置在导向管的内壁,所述第二反射膜片的另一端设置在传动轮上,所述第二反射膜片卷绕在传动轮的外周;

其中,当照明机构开始工作以后,就会在照明机构处产生大量的热量,随后再经过第一反射膜片对热量进行快速吸收,同时将热量传递给受热膨胀层内部的水银,则水银就会受热迅速膨胀,使得移动块在导向管的内部发生移动,接着传动齿轮就会与导轨上的传动齿发生啮合,实现了传动齿轮的转动,接着传动齿轮就会控制传动轮转动,来实现第二反射膜片的打开,能够对采光区进行遮挡,提高了光源的利用率,提高了背光源的能源利用率。

所述照明机构包括设置在导光板的一侧且远离采光区的照明区和照明灯,所述照明灯设置在照明区的内部,所述照明灯电连接有工作电源电路,所述工作电源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二极管、可调电阻和电感,所述集成电路的型号为LM317,所述集成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电阻连接且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一电容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与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和第四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电感分别与第三电阻和第四电容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可调端通过第四电阻分别与第三电阻和第四电容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可调端通过可调电阻和第五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与可调电阻并联,所述第六电阻和第三电容组成的并联电路的一端与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和第三电容组成的并联电路的另一端分别与可调电阻和第五电阻连接,所述可调电阻分别与第五电阻和第二电容连接。

其中,工作电源电路中,集成电路的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对输入电压进行过滤,随后经过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组成的放大管对输出电压进行放大,随后第四电阻、可调电阻和第五电阻对输出电压进行取样,再经过集成电路的可调端对取样电压进行采集反馈,从而能够实现对输出电压的可靠调节,提高了电源电压的稳定性,提高了背光源工作的可靠性;不仅如此,通过控制可调电阻的阻值,能够实现输出电压的调节,从而能够控制背光源的亮度,提高了背光源的实用性。

具体的,为了使得第二发射膜片完全打开以后,能够将采光区完全遮住,放置了光源的泄露,提高了背光源的可靠性,所述采光区为扇形,所述第二反射膜片打开以后的长度等于采光区的所对应的弧度。

具体的,所述导光板的阻燃等级为V-0。

具体的,所述第一反射膜片的反射率为99%。

具体的,所述第二反射膜片的反射率为99%。

具体的,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型号为3CG4。

具体的,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型号为3DD6。

具体的,所述二极管的型号为2CK1A。

具体的,所述电感的电感量为6500uH。

具体的,所述可调电阻的阻值为5k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控制发光亮度的背光源中,照明机构配合调节机构,不仅能够对光源的亮度进行调节,从而还能够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不仅如此,工作电源电路中,能够对输出电压进行反馈调节,提高了背光源工作的稳定性,而且,能够对输出电压进行调节,从而起到了背光源调节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背光源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控制发光亮度的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控制发光亮度的背光源的调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控制发光亮度的背光源的传动齿轮、传动轮和第二反射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控制发光亮度的背光源的工作电源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液晶屏,2.导光板,3.第一反射膜片,4.照明区,5.照明灯,6.受热膨胀层,7.调光组件,8.导向管,9.导轨,10.传动齿轮,11.传动轮,12.第二反射膜片,U1.集成电路,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VT1.第一三极管,VT2.第二三极管,VD1.二极管,RP1.可调电阻,L1.电感。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可控制发光亮度的背光源,包括液晶屏1、导光板2、第一反射膜片3、照明机构和调光机构,所述液晶屏1设置在导光板2的上方,所述照明机构设置在导光板2的一侧,所述导光板2的另一侧设有采光区,所述导光板2和照明机构均设置在第一反射膜片3的内侧,所述调光机构设置在第一反射膜片3的一侧且与采光区连接;

其中,导向板的一端设有采光区,能够在光源充足的时候,进行光源的采集,再由第一反射膜片3将光源发射至液晶屏1上,当光源不够的时候,此时照明机构就开始工作,同时配合调节机构,不仅能够对光源的亮度进行调节,从而还能够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所述调光机构包括受热膨胀层6和调光组件7,所述受热膨胀层6设置在照明机构和反射膜片的一侧,所述受热膨胀层6与调光组件7连通,所述受热膨胀层6的内部设有水银,所述调光组件7包括导向管8、设置在导向管8上的导轨9、设置在导向管8内部的移动块、传动齿轮10、传动轮11和第二反射膜片12,所述移动块与导向管8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导轨9的内壁设有传动齿,所述移动块与传动齿轮10铰接,所述传动齿轮10与传动齿啮合,所述传动轮11与传动齿轮10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反射膜片12的一端设置在导向管8的内壁,所述第二反射膜片12的另一端设置在传动轮11上,所述第二反射膜片12卷绕在传动轮11的外周;

其中,当照明机构开始工作以后,就会在照明机构处产生大量的热量,随后再经过第一反射膜片3对热量进行快速吸收,同时将热量传递给受热膨胀层6内部的水银,则水银就会受热迅速膨胀,使得移动块在导向管8的内部发生移动,接着传动齿轮10就会与导轨9上的传动齿发生啮合,实现了传动齿轮10的转动,接着传动齿轮10就会控制传动轮11转动,来实现第二反射膜片12的打开,能够对采光区进行遮挡,提高了光源的利用率,提高了背光源的能源利用率。

所述照明机构包括设置在导光板2的一侧且远离采光区的照明区4和照明灯5,所述照明灯5设置在照明区4的内部,所述照明灯5电连接有工作电源电路,所述工作电源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三极管VT1、第二三极管VT2、二极管VD1、可调电阻RP1和电感L1,所述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LM317,所述集成电路U1的输入端与第一电阻R1连接且与第一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VT1的发射极通过第一电容C1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VT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VT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VT2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VT2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R2与二极管VD1的阴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容C4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二极管VD1的阴极通过电感L1分别与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容C4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可调端通过第四电阻R4分别与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容C4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可调端通过可调电阻RP1和第五电阻R5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C2与可调电阻RP1并联,所述第六电阻R6和第三电容C3组成的并联电路的一端与二极管VD1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和第三电容C3组成的并联电路的另一端分别与可调电阻RP1和第五电阻R5连接,所述可调电阻RP1分别与第五电阻R5和第二电容C2连接。

其中,工作电源电路中,集成电路U1的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C1对输入电压进行过滤,随后经过第一三极管VT1和第二三极管VT2组成的放大管对输出电压进行放大,随后第四电阻R4、可调电阻RP1和第五电阻R5对输出电压进行取样,再经过集成电路U1的可调端对取样电压进行采集反馈,从而能够实现对输出电压的可靠调节,提高了电源电压的稳定性,提高了背光源工作的可靠性;不仅如此,通过控制可调电阻RP1的阻值,能够实现输出电压的调节,从而能够控制背光源的亮度,提高了背光源的实用性。

具体的,为了使得第二发射膜片完全打开以后,能够将采光区完全遮住,放置了光源的泄露,提高了背光源的可靠性,所述采光区为扇形,所述第二反射膜片12打开以后的长度等于采光区的所对应的弧度。

具体的,所述导光板2的阻燃等级为V-0。

具体的,所述第一反射膜片3的反射率为99%。

具体的,所述第二反射膜片12的反射率为99%。

具体的,所述第一三极管VT1的型号为3CG4。

具体的,所述第二三极管VT2的型号为3DD6。

具体的,所述二极管VD1的型号为2CK1A。

具体的,所述电感L1的电感L1量为6500uH。

具体的,所述可调电阻RP1的阻值为5kΩ。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可控制发光亮度的背光源中,照明机构配合调节机构,不仅能够对光源的亮度进行调节,从而还能够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不仅如此,工作电源电路中,能够对输出电压进行反馈调节,提高了背光源工作的稳定性,而且,能够对输出电压进行调节,从而起到了背光源调节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背光源的实用性。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