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适配器卡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2876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纤适配器卡条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适配器卡条板。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变电站的投运和普及,检修运维单位对于智能变电站内二次设备的检验任务逐渐增多。目前在已投运的智能变电站中,不同厂家的二次设备背板上的光纤接口各有不同,例如南瑞继保和许继电气生产的二次设备背板光纤接口采用LC接口,北京四方生产的二次设备则采用ST接口,在日常检验作业中,经常需要将二次设备背板上的光纤拔出,由于二次设备背板上的光纤接口数量和种类均较多,检修人员完成检修后,需要仔细地核对每根光纤所对应的光口后再将其插入光口,耗费大量时间,即便如此,将光纤恢复至错误光口的误操作仍时有发生,这可能导致装置异常或闭锁保护功能,引发严重后果。另一方面,拔出的光纤为悬空放置,这容易造成光纤折损影响光纤使用寿命。再者,检验作业中还包括对光纤进行光功率测试,光功率测试时,需要通过适配器将二次设备背板上的光纤和与功率计连接的光纤对接,增加了光纤从适配器中拔插的次数,容易造成光纤接口损伤。最后,若要对光纤进行清洁,则需依次对每根光纤进行手动清洁,操作繁琐,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光纤适配器卡条板,能够防止二次设备检修后将第一光纤恢复至错误光口,减小第一光纤的接收接口、发射接口以及第二光纤接口在拔插过程中受到的损伤,且清洁方便快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光纤适配器卡条板,用于防止二次设备检修后将第一光纤恢复至错误光口,二次设备具有多对成对设置的收、发光口,第一光纤包括成对设置的收、发光纤,收、发光纤具有分别与收、发光口匹配的接收接口和发射接口,包括绝缘板、多对间隔设置在绝缘板上且与多对收、发光口顺序对应的接收适配器和发射适配器和设置在绝缘板与二次设备之间以将绝缘板固定在二次设备上的固定装置,接收、发射适配器分别包括与接收、发射接口相匹配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用于分别供接收、发射接口同时易拔插插入。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适配器还包括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第三容纳腔,所述发射适配器还包括与第二容纳腔连通的第四容纳腔,第三、四容纳腔均与设置在与光功率计连接的第二光纤端部的第二光纤接口相匹配,用于对所述第一光纤进行光功率测试时,供第二光纤接口易插拔插入。

进一步的,所述二次设备背板上具有第一螺母,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紧密套设在第一螺母外周的套管、一端与套管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螺纹的连接杆、设置在所述绝缘板端部的第一让位孔、设置在第一让位孔内侧与螺纹匹配的第二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母与套管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垫。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接口和发射接口均为LC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光纤接口为FC接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适配器上用于罩住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容纳腔的防尘罩。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发射适配器均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绝缘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适配器包括形成所述第一、第三容纳腔的第一陶瓷套管、设置在第一陶瓷套管外周的第一金属外壳、套设在第一金属外壳上的第一阻挡件;所述发射适配器包括形成所述第二、第四容纳腔的第二陶瓷套管、设置在第二陶瓷套管外周的第二金属外壳、套设在第二金属外壳上的第二阻挡件;所述绝缘板上开设有多对分别供接收、发射适配器穿过的让位孔对。

进一步的,所述让位孔对包括第二让位孔和第三让位孔,第二让位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四让位孔和第五让位孔,第四让位孔直径与第一阻挡件外径相匹配,第五让位孔与第一金属外壳外径相匹配;第三让位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六让位孔和第七让位孔,第六让位孔直径与第二阻挡件外径相匹配,第七让位孔与第二金属外壳外径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板上间隔设置有多对与收、发光口顺序对应的接收适配器和发射适配器,检修之前,将二次设备背板上的各对收、发光纤拔出,并将各对收、发光纤的接收、发射接口同时分别临时插入其在二次设备上插入的收、发光口所对应的接收、发射适配器中,检修完成后,将各根收、发光纤的接收、发射接口从接收、发射适配器中拔出,并插入与各对接收、发射适配器对应的收、发光口中,无需耗费时间核对每根收、发光纤所对应的收、发光口,还可防止出现将收、发光纤恢复至错误光口的现象,避免导致二次设备异常;另一方面,收、发光纤的接收、发射接口从二次设备背板上拔出后即临时插入相应的接收、发射适配器中,收、发光纤不再是悬空放置,因此可避免发生光纤折损的现象,延长光纤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容纳腔均为易拔插设计,使接收、发射接口、第二光纤接口插入或者拔出均更为容易、方便,减轻或者避免在拔插过程中造成收、发光纤的接收、发射接口、第二光纤接口的损伤。

3、本实用新型在对光纤清洁时,可将各对收、发光纤的接收、发射光纤接口分别插入接收、发射适配器中,再利用电动清洁工具批量地对插入接收、发射适配器的所有光纤进行清洁,操作方便快速,效率更高。

4、本实用新型接收、发射适配器均可拆卸地设置在绝缘板上,若某一适配器损坏,可单独更换损坏的适配器,不影响卡条板的正常使用。

5、本实用新型在未使用时,可利用防尘罩罩住各容纳腔,防止灰尘等对接收、发射适配器的侵害,延长接收、发射适配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绝缘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c为本实用新型的接收适配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套管与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光纤适配器卡条板用于防止二次设备检修后将第一光纤恢复至错误光口,二次设备具有多对成对设置在背板上的收、发光口,第一光纤包括成对设置的收、发光纤,收、发光纤具有分别与收、发光口匹配的接收接口和发射接口,接收、发射接口分别设置在收、发光纤端部,其中,二次设备背板上具有多个凸出背板的第一螺母。如图1a、图1b、图1c和图2所示,光纤适配器卡条板包括绝缘板1、八对间隔且可拆卸地设置在绝缘板1上且与多对收、发光口顺序对应的接收适配器2和发射适配器4、设置在绝缘板1与二次设备之间以将绝缘板1固定在二次设备背板上的固定装置和防尘罩(图中未画出),接收适配器2包括与接收接口相匹配的第一容纳腔21、与第一容纳腔21连通的第三容纳腔22,发射适配器4包括与发射接口相匹配的第二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连通的第四容纳腔,第一容纳腔21、第二容纳腔用于分别供接收、发射接口同时易拔插插入。检修之前,将二次设备背板上的各对收、发光纤拔出,并将各对收、发光纤的接收、发射接口分别同时临时插入与其收、发光口对应的接收适配器2和发射适配器中4,检修完成后,将各对收、发光纤的接收、发射接口从接收适配器2和发射适配器中4中拔出,并插入与各对接收适配器2和发射适配器中4对应的收、发光口中。第三容纳腔22和第四容纳腔均与设置在与光功率计连接的第二光纤端部的第二光纤接口相匹配,用于对第一光纤进行光功率测试时,供第二光纤接口易插拔插入,此时,需要两根第二光纤,收、发光纤的接收、发射接口分别同时插入第一容纳腔21和第二容纳腔中。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接口和发射接口均为LC接口,第二光纤接口为FC接口,绝缘板1为矩形,二次设备背板上具有多列光口,每列光口包括至多八对直线排列的光口,因此绝缘板1上设置有八对接收适配器2和发射适配器4,且八对接收适配器2和发射适配器4也直线排列,八对接收适配器2和发射适配器4从上至下与多对光口从上至下顺序对应。

接收适配器2包括形成第一容纳腔21和第三容纳腔22的第一陶瓷套管23、设置在第一陶瓷套管23外周的第一金属外壳24、套设在第一金属外壳24上的第一阻挡件25,发射适配器4包括形成第二容纳腔和第四容纳腔的第二陶瓷套管、设置在第二陶瓷套管外周的第二金属外壳、套设在第二金属外壳上的第二阻挡件,在本实施例中,接收适配器2与发射适配器4结构完全一样,即第一、第二陶瓷套管、第一、第二金属外壳、第一、第二阻挡件结构也完全一样,因此在此仅描述接收适配器2的结构。第一金属外壳24包括位于第一容纳腔21外周的第一段26和位于第三容纳腔22外周的第二段27,第一容纳腔21内径与标准LC接口内径相同,第一段26外径与标准LC接口外径相同,第三容纳腔22内径与标准FC接口内径相同,第二段27外径与标准FC接口外径相同,第一阻挡件25与第二段27外径一体成型。

绝缘板1上开设有八对分别供接收适配器2和发射适配器4穿过的让位孔对,让位孔对包括第二让位孔11和第三让位孔12。第二让位孔1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四让位孔13和第五让位孔14,第四让位孔13直径大于第五让位孔14,第四让位孔13与第一阻挡件25外径相匹配,第五让位孔14与第一金属外壳24第二段27外径相匹配,第一金属外壳24第二段27依次穿过第四让位孔13和第五让位孔14后,第一阻挡件25无法穿过第五让位孔14,因此在穿过第四让位孔13后即被卡住,从而实现将接收适配器2可拆卸地设置在绝缘板1上,且第一容纳腔21和第三容纳腔22分别位于绝缘板1的两侧。由于接收适配器2和发射适配器4结构相同,因此第二让位孔11和第三让位孔12结构也相同,在此不赘述第三让位孔12的结构。

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套设在二次设备背板上的第一螺母外周的套管31、一端与套管31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螺纹32的连接杆33、设置在绝缘板1端部的第一让位孔34、设置在第一让位孔34内侧与螺纹32匹配的第二螺母35、设置在第一螺母与套管31之间以使套管31紧密套设在第一螺母外周的密封垫36,使用时,绝缘板1通过螺纹32与第二螺母35的配合固定在二次设备背板上。在本实施例中,套管31和连接杆33均由金属材料制成,密封垫36由橡胶材料制成,连接杆33一端设置有第二螺纹37,套管31一端开设有与第二螺纹37匹配的螺孔,连接杆33通过螺孔与第二螺纹37的配合可拆卸地设置在套管31上。

防尘罩与第一容纳腔21、第三容纳腔22、第二容纳腔或者第四容纳腔相匹配,适配器未使用时,使用防尘罩罩住第一容纳腔21、第三容纳腔22二容纳腔和第四容纳腔,防止灰尘等对接收适配器2、发射适配器4的侵害,延长各适配器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申请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