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CD显示屏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5163发布日期:2018-11-02 20:51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LCD显示屏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CD显示屏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LCD显示屏由于在制作工程中涉及到玻璃片等易带静电的元件,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容易造成液晶损伤,造成产品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CD显示屏制作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LCD显示屏制作装置,包括显示屏、辊道和切刀装置;

所述显示屏的引脚上包括屏蔽线,所述屏蔽线包括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位于两相邻的引脚之间,所述凸出部突出于所述显示屏的边缘,所述屏蔽线位于所述显示屏内的部分连接各个引脚;

所述辊道用于运送所述显示屏;

所述切刀装置用于在所述显示屏制作完成后切割突出于所述显示屏的屏蔽线。

优选的是,所述屏蔽线从所述引脚的两侧向显示屏的外部延伸。

优选的是,所述屏蔽线连接到屏蔽地线或电容上。

优选的是,所述显示屏包括偏光片、第一玻璃基板、第二玻璃基板、第一二氧化硅阻隔层、第二二氧化硅阻隔层、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定向膜、封接框、液晶、反射片和间隙子。

优选的是,所述显示屏的顶部为偏光片,所述偏光片的底部为第一玻璃基板,所述第一玻璃基板的底部为第一二氧化硅隔离层,所述第一二氧化硅隔离层的底部为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的底部为定向膜;所述定向膜有上下两层,所述定向膜的两侧通过封接框将液晶和间隙子封闭于其内,所述间隙子用于对液晶进行塑形;下层定向膜的底部为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的底部为第二二氧化硅隔离层,所述第二二氧化硅隔离层的底部为第二玻璃基板,所述第二玻璃基板的底部为反射片。

优选的是,所述引脚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LCD显示屏制作装置通过在引脚上配置可切割的屏蔽线,主要为在基板上先进行配置屏蔽线,然后再进行产品的制作,如此防止在制作过程中由于摩擦、热压或玻璃压纸时产生的静电,避免放电击伤ITO。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LCD显示屏制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LCD显示屏制作装置的引脚和屏蔽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LCD显示屏制作装置的引脚和屏蔽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LCD显示屏制作装置的显示屏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LCD显示屏制作装置的显示屏走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LCD显示屏制作装置,包括显示屏1、辊道2和切刀装置3;

所述显示屏1的引脚4上包括屏蔽线5,所述屏蔽线包括凸出部6,所述凸出部6位于两相邻的引脚4之间,所述凸出部6突出于所述显示屏1的边缘,所述屏蔽线5位于所述显示屏1内的部分7连接各个引脚4;所述屏蔽线5从所述引脚4的两侧向外部延伸;所述屏蔽线5连接到屏蔽地线或电容上,防止放电。

所述显示屏包括偏光片8、第一玻璃基板9、第二玻璃基板20、第一二氧化硅阻隔层10、第二二氧化硅阻隔层19、第一电极11、第二电极18、定向膜、封接框14、液晶15、反射片21和间隙子16。

所述显示屏1的顶部为偏光片8,所述偏光片8的底部为第一玻璃基板9,所述第一玻璃基板9的底部为第一二氧化硅隔离层10,所述第一二氧化硅隔离层10的底部为第一电极11,所述第一电极11的底部为定向膜;所述定向膜有上下两层,上部定向膜12和底部定向膜13,所述定向膜的两侧通过封接框14将液晶15和间隙子16封闭于其内,其中一侧还包括控制第一和第二电极的过渡电极17;所述间隙子16用于对液晶15进行塑形;下层定向膜13的底部为第二电极18,所述第二电极18的底部为第二二氧化硅隔离层19,所述第二二氧化硅隔离层19的底部为第二玻璃基板20,所述第二玻璃基板20的底部为反射片21。所述引脚4与所述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8电连接。其中引脚4配置于玻璃基板上,具体配置在第一玻璃基板9或第二玻璃基板20的顶部和底部两侧上。

所述辊道2用于运送所述显示屏1;

所述切刀装置3用于在所述显示屏1制作完成后切割突出于所述显示屏的屏蔽线5。

在制作时,首先配置相应的引脚4和屏蔽线5,然后在按照相应的结构对该结构进行安装配置制作,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引脚4上已经配置了屏蔽线,静电通过屏蔽线被引到屏幕外。在制作完成后再将延伸到屏幕外的屏蔽线部分进行切割,从而完成成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