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多层液晶膜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83979发布日期:2018-11-09 18:29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用于制造多层液晶膜的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用于制造多层液晶膜的方法。

本申请要求基于于2016年8月3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6-0111433号的优先权的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延迟膜(retardationfilm)可以用于各种应用。例如,延迟膜可以设置在液晶单元的一侧或两侧上以改善显示装置的视角特性。延迟膜还被用于抗反射和确保反射式lcd或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evice,有机发光器件)等的可见性。

延迟膜可以例如通过液晶材料来制造。为了使用液晶材料作为延迟膜,可能需要适当地使液晶材料取向以表现出期望的相位差。例如,为了制造其中层合有两个或更多个取向的液晶膜的多层液晶膜,通常,存在通过压敏粘合剂层合各取向的液晶膜的方法。然而,该方法具有以下问题:过程麻烦,耗时且昂贵,以及最终元件的厚度变厚。

关于不使用压敏粘合剂的用于制造多层液晶膜的方法的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特许公开第10-2004-0002793号)公开了一种这样的技术:在经摩擦的基底上涂覆水平取向液晶材料,然后控制水平取向的液晶膜的固化度并在其上涂覆垂直取向液晶材料。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制造方法中,如果垂直取向的液晶的取向得到改善,则存在液晶膜之间的粘合力降低和液晶可涂覆性降低的问题,而如果液晶可涂覆性得到改善,则存在垂直取向的液晶的取向劣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申请待解决的问题是提供这样的用于制造多层液晶膜的方法:其能够改善液晶的可涂覆性、液晶的取向和液晶膜之间的粘合力,以及能够实现液晶膜的变薄。

技术方案

本申请涉及用于制造多层液晶膜的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液晶膜上形成配向膜(alignmentfilm)和在配向膜上形成第二液晶膜。在所述制造方法中,第一液晶膜可以为垂直取向的液晶膜和水平取向的液晶膜中的任一种,并且第二液晶膜可以为另一种液晶膜。

在多层液晶膜的制造中,所述制造方法通过在一个液晶膜上形成配向膜并在配向膜上形成另一液晶膜,能够改善液晶的可涂覆性、液晶的取向和液晶膜之间的粘合力,以及能够实现液晶膜的变薄。此外,所述制造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在对液晶膜的相位延迟值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制造多层液晶膜。

在一个实例中,通过上述方法制造的多层液晶膜具有在第一液晶膜与第二液晶膜之间小于10个区/100个区(space)的剥离横切(peelingcross-cut)评价结果。小于10个区/100个区可以意指在基于多层液晶膜的总面积制出100个区并将其与胶带附接之后,在进行剥离横切实验时分离的胶带的数目小于10个区。当剥离横切评价结果在上述范围内时,其意味着液晶膜之间的粘合力优异,并且在液晶膜之间的粘合力优异的情况下,其不仅在涂覆液晶之后拉伸偏光板的过程(液晶表面保护膜去除)方面,而且在完成产品之后的过程(如果粘合力弱,则在客户运送或返工时发生基底与液晶之间的分层)方面都可以是有利的。

在一个实例中,通过上述方法制造的多层液晶膜的在正交偏光板之间评价的去湿(dewetting)尺寸可以为50μm或更小,优选地20μm或更小。当去湿尺寸在上述范围内时,其意味着液晶可涂覆性优异,并且在液晶可涂覆性优异的情况下,其可以是有利的,原因是由于在视角中不出现亮点,因此产品的完善水平提高(当出现亮点时,该膜不能充当视角补偿膜)。

水平取向的液晶膜可以包含水平取向液晶材料。垂直取向的液晶膜可以包含垂直取向液晶材料。

在本说明书中,液晶材料可以意指表现出液晶性的材料。液晶材料可以包含能够表现出液晶性的部分,例如液晶原(mesogen)骨架。

在本说明书中,“水平取向液晶材料”可以意指能够水平配向的液晶材料,“垂直取向液晶材料”可以意指能够垂直配向的液晶材料。

在本说明书中,“水平取向”可以意指其中液晶材料的指向矢(director)以相对于液晶膜的平面呈约0度至5度的倾斜角的状态配向的取向状态。

在本说明书中,“垂直取向”可以意指其中液晶材料的指向矢以相对于液晶膜的平面呈约90度至85度的倾斜角的状态配向的取向状态。

在本说明书中,“指向矢”可以意指液晶材料的光轴。本文中的光轴可以意指液晶材料的慢轴(slowaxis)。在一个实例中,当液晶材料为棒状时,光轴可以意指液晶材料的长轴,而在另一个实例中,当液晶材料为盘状时,光轴可以意指在盘状板的法线方向的轴。

在本说明书中,“水平取向”可以包括平面取向、扭曲取向或胆甾醇取向。

在本说明书中,“平面取向”可以意指这样的取向状态:其中液晶膜中的液晶材料是水平取向的,并且液晶材料的指向矢以彼此平行的状态形成层。平面取向可以被描述为具有一致的水平取向。

在本说明书中,“扭曲取向”或“胆甾醇取向”可以意指这样的螺旋取向状态:其中液晶膜中的液晶材料是水平取向的,并且液晶材料的指向矢在沿着螺旋轴扭曲的同时形成层并取向。

当液晶材料的指向矢完成360度旋转的距离被称为“螺距”时,扭曲取向的液晶膜的厚度可以小于该螺距。即,在具有扭曲取向的液晶膜中,液晶材料的指向矢可以不旋转360度。在具有胆甾醇取向的液晶膜中,液晶材料的指向矢可以旋转360度。胆甾醇取向具有这样的螺旋结构:其中液晶化合物指向矢在沿着螺旋轴扭曲的同时形成层并取向,并且液晶化合物可以在螺距中旋转360度。

水平取向液晶材料和/或垂直取向液晶材料可以为可聚合的液晶材料。即,水平取向液晶材料和/或垂直取向液晶材料可以包含液晶原骨架和至少一种可聚合的官能团。可聚合的液晶材料可以包含例如上述官能团中的一种、两种、三种、或四种或更多种。可聚合的官能团可以为烯基、环氧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

水平取向的液晶膜可以包含呈聚合状态的水平取向液晶材料。垂直取向的液晶膜可以包含呈聚合状态的垂直取向液晶材料。在本说明书中,“包含呈聚合状态的液晶材料”可以意指其中液晶材料聚合形成液晶膜中的液晶聚合物的骨架例如主链或侧链的状态。

作为水平取向液晶材料或垂直取向液晶材料,可以没有任何限制地使用本领域中主要使用的可聚合的液晶材料。

在一个实例中,可聚合的液晶材料可以为由下式1表示的化合物。

[式1]

在上式1中,a为单键、-coo-或-oco-,r1至r10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烷基、烷氧基、烷氧羰基、氰基、硝基、-u-q-p或下式2的取代基,或者r1至r5中的一对两个相邻取代基或r6至r10中的一对两个相邻取代基彼此连接形成经-u-q-p取代的苯,条件是r1至r10中的至少一个为-u-q-p或下式2的取代基,或者r1至r6中的两个相邻取代基或r6至r10中的两个相邻取代基中的至少一对彼此连接形成经-u-q-p取代的苯,其中u为-o-、-coo-或-oco-,q为亚烷基或烷撑基,并且p为烯基、环氧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

[式2]

在上式2中,b为单键、-coo-或-oco-,r11至r15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烷基、烷氧基、氰基、硝基或-u-q-p,条件是r11至r15中的至少一个为-u-q-p,其中u为-o-、-coo-或-oco-,q为亚烷基或烷撑基,p为烯基、环氧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

在上式2中,符号“”可以意指该部分与母体化合物连接。例如,在上式2中,在b左侧的“”可以意指b与式1的苯直接连接。

术语“单键”可以意指在相关位置处不存在单独的原子或原子基团。例如,在上式1和2中,术语“单键”意指在由a或b表示的部分处不存在单独原子的情况。例如,在式1中,当a为单键时,a两侧的苯可以直接连接形成联苯结构。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术语亚烷基或烷撑基可以例示为具有1至20个碳原子、1至16个碳原子、1至12个碳原子、1至8个碳原子、1至4个碳原子、4至10个碳原子或6至9个碳原子的亚烷基或烷撑基。亚烷基或烷撑基可以为线性的、支化的或环状的。亚烷基或烷撑基可以任选地经一个或更多个取代基取代。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术语烯基可以例示为具有2至20个碳原子、2至16个碳原子、2至12个碳原子、2至8个碳原子、2至4个碳原子、4至10个碳原子或6至9个碳原子的烯基。烯基可以为线性的、支化的或环状的。作为这样的烯基,例如,可以例示为乙烯基、烯丙基、丙烯基、异丙烯基、丁烯基、己烯基、环己烯基或辛烯基等。此外,烯基可以任选地经一个或更多个取代基取代。

在本说明书中,可以取代任何化合物或取代基的取代基可以例示为卤素、羟基、烷基、烷氧基、烯基、环氧基、氰基、羧基、异氰酸酯基、巯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或芳基等,但不限于此。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术语芳基可以意指衍生自具有苯环或包含其中两个或更多个苯环稠合的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衍生物的单价基团。此外,其可以是包括所谓的芳烷基等的概念。在芳基中,例如,可以包括具有6至22个碳原子或6至16个碳原子的芳基。作为这样的芳基,例如,可以例示为苯基、苯乙基、苯丙基、苄基、甲苯基、二甲苯基或萘基。芳基可以任选地经一个或更多个取代基取代。

在一个实例中,上式1和2中的各p可以独立地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此外,在另一个实例中,上式1和2中的各p可以独立地为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

在上式1和2中,可以存在至少一个的-u-q-p或式2的残基可以存在于例如r3、r8或r13的位置处,并且例如,可以存在上述的一个或两个。此外,在上式1的化合物或式2的残基中,除-u-q-p或式2的残基之外的取代基可以为例如氢、卤素、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线性或支化烷基、具有4至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氰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或者硝基。在另一个实例中,除-u-q-p或式2的残基之外的取代基可以为氯、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线性或支化烷基、具有4至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或者氰基。

在一个实例中,作为水平取向液晶材料,例如,可以使用其中两端的极性略有不同或相同的化合物。在一个实例中,作为水平取向液晶化合物,可以使用上式1中的r7至r9中的任一个和r2至r4中的任一个处具有极性略有不同或相同的官能团的化合物。具体地,其可以为这样的化合物,其中r7至r9中的任一个和r2至r4中的任一个为-u-q-p或式2的取代基;或者r7至r9中的一对两个相邻取代基和r2至r4中的一对两个相邻取代基彼此连接形成经-u-q-p取代的苯。

在此,u可以为-o-、-coo-或-oco-,q可以为亚烷基或烷撑基,并且p可以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

此外,当关于水平取向液晶材料如上选择式1中的r7至r9中的任一个和r2至r4中的任一个时,其他取代基可以为氢或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烷基。然而,水平取向液晶材料不限于此,并且可以根据本申请的用途适当地选择。

此外,作为垂直取向液晶材料,例如,可以使用在液晶化合物的两端具有不同极性的化合物。在一个实例中,垂直取向液晶材料可以为这样的化合物:其中式1中的r7至r9中的任一个为-u-q-p或式2的取代基;或者r7至r9的一对两个相邻取代基彼此连接形成经-u-q-p取代的苯。

在此,u可以为-o-、-coo-或-oco-,q可以为亚烷基或烷撑基,并且p可以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

此外,当关于垂直取向液晶材料如上选择式1中的r7至r9中的任一个时,其他取代基可以为氢或烷基。然而,垂直取向液晶材料不限于此,并且可以没有限制的使用在两端具有不同极性的任何液晶化合物。

水平取向的液晶膜可以具有正向波长色散特性、平坦波长色散特性或反向波长色散特性。在本说明书中,正向波长色散特性可以意指满足方程式1的特性,平坦波长色散特性可以意指满足以下方程式2的特性,反向波长色散特性可以意指满足以下方程式3的特性。在一个实例中,水平取向的液晶膜的波长分散性可以为例如以下方程式的r(450)/r(550)的值可以为0.8至1.2。

[方程式1]

r(450)/r(550)>1

[方程式2]

r(450)/r(550)≈1

[方程式3]

r(450)/r(550)<1

在上述方程式1至3中,“r(λ)”可以意指液晶膜相对于波长为λnm的光的面内延迟。面内延迟是通过(nx-ny)×d计算出的值。在此,nx为液晶膜在x轴方向上的折射率,ny为液晶膜在y轴方向上的折射率,并且d为液晶膜的厚度。在此,x轴意指在液晶膜的平面上的任一个方向,并且y轴意指在垂直于x轴的平面上的方向。在一个实例中,x轴可以平行于液晶膜的慢轴,并且y轴可以平行于液晶膜的快轴。在一个实例中,慢轴可以平行于液晶材料的指向矢。

根据制造方法的第一实施方案,第一液晶膜为水平取向的液晶膜,第二液晶膜为垂直取向的液晶膜,并且配向膜可以为垂直配向膜。在下文中,将详细地描述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多层液晶膜的制造方法。

水平取向的液晶膜可以通过在其上形成有水平配向膜的基底上施加水平取向液晶材料并使其聚合来制造。

在本说明书中,当描述在a上施加或涂覆b时,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其可以意指在a上进行适当的表面处理并施加或涂覆b。作为表面处理,例如,可以例示为电晕处理、等离子处理等。表面处理可以改善a元件与b元件之间的粘合。

作为基底,可以使用无机膜,例如玻璃膜、结晶或无定形硅膜、石英膜或ito(铟锡氧化物)膜;或者塑料膜等。作为基底,可以使用光学各向同性的基底、或光学各向异性的基底例如延迟层、或偏光板或滤色器基底等。

作为塑料膜,可以使用包含以下的基底层:tac(三乙酰纤维素);cop(环烯烃共聚物),例如降冰片烯衍生物;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c(聚碳酸酯);pe(聚乙烯);pp(聚丙烯);pva(聚乙烯醇);dac(二乙酰纤维素);pac(聚丙烯酸酯);pes(聚醚砜);peek(聚醚醚酮);pps(聚苯砜)、pei(聚醚酰亚胺)、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i(聚酰亚胺);psf(聚砜);par(聚芳酯)或无定形氟树脂等,但不限于此。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可以使用普通tac(normaltac)。在基底上还可以存在金、银或硅化合物(例如,二氧化硅或一氧化硅)的涂层或诸如抗反射层的涂层。

形成在基底上的水平配向膜可以为光配向膜。当使用光配向膜作为水平配向膜时,其可以有利于改善液晶可涂覆性和液晶膜之间的粘合力。光配向膜可以包含光配向膜材料。在本说明书中,“光配向膜材料”可以意指通过用光(例如,偏振紫外光,例如线性偏振紫外光)照射而表现出液晶取向的材料。光配向膜可以通过在基底上施加光配向膜材料并用偏振紫外光(例如线性偏振紫外光)照射其来形成。作为光配向膜材料,可以使用聚肉桂酸酯、聚酰胺、聚酰亚胺、聚乙烯醇或聚酰胺酸等。在水平配向膜上施加水平取向液晶材料可以通过常规的涂覆方法来进行。涂覆方法可以例示为辊涂、棒涂、逗号涂覆(commacoating)、喷墨涂覆或旋涂等。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某一材料的施加可以通过上述涂覆方法来进行。

水平取向液晶材料的聚合可以通过用紫外光照射材料来进行。紫外线照射可以通过在室温至40℃或更低的温度和200mj至1000mj的光量下用紫外光照射材料1秒至10秒来进行。

所述制造方法可以包括在水平取向的液晶膜上形成垂直配向膜的步骤。垂直配向膜可以改善液晶材料的可涂覆性和取向。

垂直配向膜可以包含多官能丙烯酸酯。在本说明书中,多官能丙烯酸酯可以意指具有两个或更多个丙烯酸酯基团的材料。作为多官能丙烯酸酯,可以使用peta(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dcp-a(二甲基三环癸烷二甲基丙烯酸酯)、tmpta(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或dpha(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六丙烯酸酯)等。当垂直配向膜包含多官能丙烯酸酯时,其在基底硬度、过程时间和与基底的粘合力方面是有利的。

垂直配向膜可以通过在水平取向的液晶膜上施加包含多官能丙烯酸酯的垂直配向膜组合物并使其聚合来制备。

垂直配向膜组合物可以包含2重量%至15重量%的多官能丙烯酸酯、0.2重量%至2重量%的光引发剂、和余量的溶剂。具有这样的组成的垂直配向膜组合物可以有利于改善液晶可涂覆性和液晶膜之间的粘合力。

在水平取向的液晶膜上施加垂直配向膜组合物可以通过常规的涂覆方法来进行。涂覆方法可以例示为辊涂、棒涂、逗号涂覆、喷墨涂覆或旋涂等。

垂直配向膜组合物的聚合可以通过用紫外光照射组合物来进行。紫外线照射可以通过在室温至40℃或更低的温度和200mj至1500mj的光量下用紫外光照射该组合物1秒至10秒来进行。

所述制造方法可以包括在垂直配向膜上形成垂直取向的液晶膜的步骤。由于在垂直配向膜上形成有垂直取向的液晶膜,因此可以改善液晶材料的可涂覆性和取向。

垂直取向的液晶膜可以通过在垂直配向膜上施加垂直取向液晶材料并使其聚合来制备。

垂直取向液晶材料的聚合可以通过用紫外光照射材料来进行。紫外线照射可以通过在室温至50℃或更低的温度和300mj至1500mj的光量下用紫外光照射该材料1秒至10秒来进行。

根据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方案,第一液晶膜为垂直取向的液晶膜,第二液晶膜为水平取向的液晶膜,并且配向膜可以为水平配向膜。在下文中,将详细地描述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多层液晶膜的制造方法。

垂直取向的液晶膜可以通过在其上形成有垂直配向膜的基底上施加垂直取向液晶材料并使其聚合来制造。

关于上述基底,可以同样地应用在第一实施方案的项目中描述的内容。垂直配向膜可以通过在基底上施加垂直配向膜组合物并使其聚合来制造。关于垂直配向膜组合物的组成和形成垂直配向膜的条件,可以同样地应用在第一实施方案的项目中描述的内容。关于垂直取向液晶材料的聚合条件,也可以同样地应用在第一实施方案的项目中描述的内容。

所述制造方法可以包括在垂直取向的液晶膜上形成水平配向膜的步骤。水平配向膜可以改善液晶材料的可涂覆性和取向。

水平配向膜可以通过在垂直取向的膜上施加光配向膜材料并用偏振紫外光(例如线性偏振紫外光)照射其来制备。更具体地,水平配向膜可以通过在室温至40℃或更低的温度下施加水平配向膜组合物,然后用偏振紫外光以200mj至1000mj的光量照射其1秒至10秒来进行。关于光配向膜材料,可以同样地应用在第一实施方案的项目中描述的内容。

水平取向的液晶膜可以通过在水平配向膜上施加水平取向液晶材料并使其聚合来制造。关于水平取向液晶材料的聚合条件,可以同样地应用在第一实施方案的项目中描述的内容。

本申请的制造方法可以在第一液晶膜与配向膜之间或第二液晶膜与配向膜之间不形成压敏粘合剂。因此,与通过压敏粘合剂层合两个或更多个液晶膜的常规方法相比,所述制造方法可以简化过程,降低时间和费用,并且使最终的液晶膜的厚度变薄。

根据上述的用于制造多层液晶膜的方法,本申请的制造方法还可以在第二液晶膜上层合液晶膜,如果需要的话。例如,在在第二液晶膜上形成垂直配向膜之后,可以在垂直配向膜上形成垂直取向的液晶膜,或者在在第二液晶膜上形成水平配向膜之后,可以在水平配向膜上形成水平取向的液晶膜。

水平取向的液晶膜或垂直取向的液晶膜的厚度可以根据多层液晶膜的用途来适当地调节。在一个实例中,水平取向的液晶膜或垂直取向的液晶膜的厚度可以为1μm至10μm,优选厚度为1μm至5μm,但不限于此。

本申请涉及多层液晶膜。多层液晶膜可以包括第一液晶膜、存在于第一液晶膜上的配向膜和存在于配向膜上的第二液晶膜。在多层液晶膜中,第一液晶膜可以为垂直取向的液晶膜和水平取向的液晶膜中的任一种液晶膜,并且第二液晶膜可以为另一种液晶膜。图1说明性地示出了本申请的多层液晶膜,其依次包括第一液晶膜(10)、配向膜(20)和第二液晶膜(30)。

多层液晶膜可以通过上述制造方法制造。因此,关于多层液晶膜,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可以同样地应用制造方法中描述的内容。

水平取向的液晶膜可以包含呈聚合状态的水平取向液晶材料。垂直取向的液晶膜可以包含呈聚合状态的垂直取向液晶材料。

根据多层液晶膜的第一实施方案,第一液晶膜可以为水平取向的液晶膜,第二液晶膜可以为垂直取向的液晶膜,并且配向膜可以为垂直配向膜。在这种情况下,多层液晶膜还可以包括水平配向膜和存在于第一液晶膜下部的基底。图2说明性地示出了包括基底(101)、水平配向膜(102)、水平取向的液晶膜(103)、垂直配向膜(104)和垂直取向的液晶膜(105)的多层液晶膜。

根据多层液晶膜的第二实施方案,第一液晶膜可以为垂直取向的液晶膜,第二液晶膜可以为水平取向的液晶膜,并且配向膜可以为水平配向膜。在这种情况下,多层液晶膜还可以包括垂直配向膜和存在于第一液晶膜下部的基底。图3说明性地示出包括基底(101)、垂直配向膜(104)、垂直取向的液晶膜(105)、水平配向膜(102)和水平取向的液晶膜(103)的多层液晶膜。

本申请的多层液晶膜可以不在第一液晶膜与配向膜之间或在第二液晶膜与配向膜之间包含压敏粘合剂。因此,与通过压敏粘合剂层合的多层液晶膜相比,所述多层液晶膜具有可以使厚度变薄的优点。

本申请涉及多层液晶膜的用途。多层液晶膜可以用于各种应用,例如偏光板、光学延迟膜和补偿膜。特别地,多层液晶膜可以不同地用于需要应用水平取向的液晶膜和垂直取向的液晶膜的光学元件。更具体地,多层液晶膜可以用于有机电子元件的偏光板、汽车显示器的偏光板等。只要有机电子元件和显示器包括多层液晶膜,其他组件或结构等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适当地应用本领域已知的所有内容。

有益效果

本申请具有可以提供用于制造多层液晶膜的方法的效果,所述方法能够改善液晶的可涂覆性、液晶的取向和液晶膜之间的粘合力,以及能够实现液晶膜的变薄。

附图说明

图1说明性地示出了本申请的多层液晶膜。

图2为在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案中的多层液晶膜的示意图。

图3为在本申请的第二实施方案中的多层液晶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通过以下实施例具体地描述本申请,但本申请的范围不受以下实施例限制。

实施例1

在对塑料基底(普通tac)(厚度:40μm)的表面进行电晕处理之后,在其上施加光配向膜材料(4-苄氧基-肉桂酸酯-丙基-丙烯酸酯)并用偏振紫外光照射以形成光配向膜。在对光配向膜的表面进行电晕处理之后,在其上施加水平取向液晶组合物(用甲苯和丁基溶纤剂溶剂将水平取向液晶材料(rmm1290,merck)稀释至25重量%的浓度),并用紫外光以700mj的光量照射并聚合以形成厚度为1.5μm的水平取向的液晶膜。在对水平取向的液晶膜的表面进行电晕处理之后,在其上施加垂直配向膜组合物(包含5重量%的多官能丙烯酸酯peta、0.5重量%的光引发剂irg184和余量的溶剂甲苯),并用紫外光以700mj的光量照射并聚合以形成垂直配向膜。在对垂直配向膜的表面进行电晕处理之后,在其上施加垂直取向液晶组合物(用甲苯和二乙二醇二甲醚溶剂将垂直取向液晶材料(rmm460,merck)稀释至23重量%的浓度),并用紫外光以1000mj的光量照射以形成厚度为1.5μm的垂直取向的液晶膜,由此制造多层液晶膜。多层液晶膜的总厚度为约43μm。

比较例1

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造多层液晶膜,不同之处在于,在实施例1中,在水平取向的液晶膜上直接形成垂直取向的液晶膜而不形成垂直配向膜。

比较例2

在塑料基底(普通tac)(厚度:40μm)上形成光配向膜并在光配向膜上施加水平取向液晶材料以制造厚度为1.5μm的水平取向的液晶膜。在塑料基底(普通tac)(厚度:40μm)上形成垂直配向膜并在垂直配向膜上施加垂直取向液晶材料以制造厚度为1.5μm的垂直取向的液晶膜。将水平取向的液晶膜和垂直取向的液晶膜通过厚度为23μm的基于丙烯酸酯的压敏粘合剂(lgchem)层合以制造多层液晶膜。所制造的多层液晶膜的总厚度为约106μm,并且即使排除垂直取向的液晶膜的基底,所制造的多层液晶膜的总厚度也为约66μm。

实施例2

在对塑料基底(普通tac)(厚度:40μm)的表面进行电晕处理之后,在其上施加垂直配向膜组合物(包含5重量%的多官能丙烯酸酯peta、0.5重量%的光引发剂irg184和余量的溶剂甲苯),并用紫外光以700mj的光量照射并聚合以形成垂直配向膜。在对垂直配向膜的表面进行电晕处理之后,在其上施加垂直取向液晶组合物(用甲苯和二乙二醇二甲醚溶剂将垂直取向液晶材料(rmm460,merck)稀释至23重量%的浓度),并用紫外光以1000mj的光量照射以形成厚度为1.5μm的垂直取向的液晶膜。在对垂直取向的液晶膜的表面进行电晕处理之后,在其上施加光配向膜材料(4-苄氧基-肉桂酸酯-丙基-丙烯酸酯)并用偏振紫外光照射以形成光配向膜。在对光配向膜的表面进行电晕处理之后,在其上施加水平取向液晶组合物(用甲苯和丁基溶纤剂溶剂将水平取向液晶材料(rmm1290,merck)稀释至25重量%的浓度),并用紫外光以700mj的光量照射并聚合以形成厚度为1.5μm的水平取向的液晶膜,由此制造多层液晶膜。多层液晶膜的总厚度为约43μm。

比较例3

以与实施例2中相同的方法制造多层液晶膜,不同之处在于,在实施例2中,在垂直取向的液晶膜上直接形成水平取向的液晶膜而不形成水平配向膜。

实施例3

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造多层液晶膜,不同之处在于,在实施例1中,作为垂直配向膜组合物,使用包含2重量%的多官能丙烯酸酯peta、0.5重量%的光引发剂irg184和余量的溶剂甲苯的组合物。

实施例4

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造多层液晶膜,不同之处在于,在实施例1中,作为垂直配向膜组合物,使用包含15重量%的多官能丙烯酸酯peta、0.5重量%的光引发剂irg184和余量的溶剂甲苯的组合物。

比较例4

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造多层液晶膜,不同之处在于,在实施例1中,作为垂直配向膜组合物,使用包含1.0重量%的多官能丙烯酸酯peta、0.5重量%的光引发剂irg184和余量的溶剂甲苯的组合物。

比较例5

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造多层液晶膜,不同之处在于,在实施例1中,作为垂直配向膜组合物,使用包含20.0重量%的多官能丙烯酸酯peta、0.5重量%的光引发剂irg184和余量的溶剂甲苯的组合物。

比较例6

以与实施例2中相同的方法制造多层液晶膜,不同之处在于,在实施例2中,作为水平配向膜,使用通过摩擦由人造丝制成的摩擦布而制备的摩擦配向膜。

实验例1可涂覆性的评价

在使偏光板彼此正交之后,将多层液晶膜设置在偏光板之间以评价大面积的可涂覆性。具体地,使用偏光显微镜(nikon,eclipselv100pol)评价去湿尺寸,并且结果示于下表1中。

实验例2水平取向的液晶与垂直取向的液晶之间的粘合力

通过使用nichiban胶带(nichibanco.,ltd.,ct-24)的横切方法来评价水平取向的液晶与垂直取向的液晶之间的粘合力。具体地,通过在如下进行的横切后的剥离测试来评价水平取向的液晶与垂直取向的液晶之间的粘合力:基于液晶膜的总面积(宽度×长度:5cm×5cm)制出100个区,与胶带附接,然后在进行实验时测量分离的胶带的数目,并且结果示于下表1。在下表1中,结果意指100个胶带中分离的胶带的数目。

[表1]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液晶膜

20:配向膜

30:第二液晶膜

101:基底

102:水平配向膜

103:水平取向的液晶膜

104:垂直配向膜

105:垂直取向的液晶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