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4002发布日期:2018-10-12 21:14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打印机、传真装置或这些的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用于受理用户所进行的各种设定、图像形成处理的开始的指示的操作显示部。操作显示部具有用于显示菜单、设定内容的显示部、和用户输入设定值等用的操作部。显示部为触摸面板,用户通过按下显示于显示部的键(软件键)也能够进行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

近年来,由于多功能化的发展,存在具有将由图像读取装置扫描后的原稿添附在电子邮件中发送给对方的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需要输入发送目的地的电子邮件地址,但一般电子邮件地址是10个字符左右,较长的电子邮件地址则由多达数十个字符左右的较多的字符构成,而且所输入的字符种类也较多,有英字、数字、符号等,因此有时输入花费很多时间。

作为解决这样的问题的要素,存在显示软键盘的操作显示部,该软键盘按照与一般用在个人电脑中的键盘相同的排列对软件键进行了配置。通过使用软键盘,用户容易进行两手的输入操作,即使是由多个字符种类构成的电子邮件地址之类的字符串,也能够快速地输入。

但是使用触摸面板的软键盘的操作的快速响应不佳,而且感觉方面也包含在内不及硬键盘使用顺手。

因此,在日本特开2006-347090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方案:将硬键盘以及显示器经过单元化而成的操作显示部,通过转动构件固定到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的框体的设置面平行且从框体突出地设置的支承臂上。固定构件被构成为能够使操作显示部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的设置面在从大致垂直到水平的范围内进行转动。由此,即使用户的视线的位置由于身高不同等而不同,也能通过各用户按自身的视线来调整操作显示部的角度来实现无不适感的操作性以及视觉辨认性。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中,因为将硬键盘与显示器一体化而成的操作显示部被从图像形成装置的框体与设置面平行地突出的支承臂支承,所以图像形成装置的设置空间变大。此外,操作显示部以不稳定的支承臂为基座而被支承,所以操作性上存在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实现,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能够节省空间地设置被构成为可以改变使用位置的输入操作装置,并无论在哪个使用位置都能在确保显示装置的显示部的视觉辨认性的同时又不会损害输入操作装置的操作性。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框体、输入操作装置以及显示装置。输入操作装置在上表面侧具有输入操作部,并配设于框体顶面的正面侧。输入操作装置被构成为可以改变输入操作部的位置。显示装置在正面侧具有显示部,并配设于比所述框体顶面更高且比所述输入操作装置更靠近背面侧的位置。显示装置被构成为可以改变显示部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框体顶面部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框体顶面部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框体顶面部配设的输入操作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框体顶面部配设的显示装置的侧面图。

图6是将输入操作装置的转动机构分解表示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操作装置的概略的侧面图。

图8(a)以及(b)是表示该输入操作装置的转动机构的主视图以及表示该转动机构的侧面图。

图9是表示输入操作装置的其他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若概述图像形成装置1的构成,则在框体2的内部,具备未图示的感光体鼓、供纸部、潜像形成单元、显影单元、转印单元、定影单元以及排纸部。感光体鼓以及转印单元沿着从供纸部到排纸部的规定的纸张输送路径来配置。在所述框体2上配设输入操作装置3以及显示装置4。显示装置4具备显示部41。

框体2作为整体而言为大致长方体,外观由顶面21、正面22、左侧面23、右侧面24、背面25以及底面26构成。在框体顶面21设置未图示的原稿台。在覆盖该原稿台的开闭盖5上配设自动进稿装置(adf)6。原稿台和adf6根据原稿的种类、份数而分开使用。

在框体2的下方拉出自如地安装有多级供纸盒7。供纸盒7的拉手配置于框体正面22侧。在框体顶面21的正下方,作为在框体正面22以及框体左侧面23敞开的空洞而形成有主体内排纸部8。在框体右侧面24设置有开闭式的手动供纸托架9。在框体底面26的例如4个角等适当的位置设置有多个支承脚10。图像形成装置1通过支承脚10支承在地面上。

本发明在框体顶面21及其周围的结构上具备特征。以下进行详细叙述。

如图2、图3所示,在框体顶面21的正面22侧配设有输入操作装置3。开闭盖5以及adf6占据了框体顶面21的大半部分区域,如图4所示该占有区域偏向框体顶面21的左侧面23侧而形成。因此在框体顶面21上,u字状地跨越正面22侧、右侧面24侧以及背面25侧的区域比较空,能够作为用于配设追加的部件或单元的空间来利用。

如图4所示,框体顶面21的正面22侧的大致右半部分的区域形成有凹下而降低一级的敞开型的凹台211。凹台211也是以确切尺寸收纳后述的板状的输入操作装置3的凹部。凹台211构成框体顶面21的一部分。凹台211的左侧面开有较大的通到框体2内部的空间的未图示的开口,将输入操作装置3按照从该开口插入正面观察时的宽度方向一个端部(图中为左端部)的方式设置在凹台211上。

输入操作装置3通过板状的框架体30将周围围上,并在上表面侧具有输入操作部31。输入操作装置3作为一例是在输入操作部31排列有与字符、数字、符号等的输入相对应的多个硬件键311的硬键盘。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输入操作部31中在硬件键311组的旁边,还附设与使用手指的感觉操作相对应的定点设备(pointingdevice)312。

输入操作装置3的框架体30是如下形状:在形成了输入操作部31的主体部301的宽度方向一端侧(在该图中为左端侧),延长有具有向凹台211的开口插入的插入部位和转动部位的作用的侧部302。输入操作装置3的框架体的侧部的插入到凹台211的开口的前端(未图示)开有较大的口,从而能够无需让用于将输入操作装置3和框体2内部的未图示的控制基板连接的未图示的线束(harness)露出而通过该口来选择路径。

输入操作装置3被配设为:能够以在框架体30的侧部302的前端部设定的未图示的转动支点piv.为中心沿着框体顶面21(即凹台211的底面)在规定范围内进行转动。即,输入操作装置3被构成为在俯视观察时位移自如。

图6是将输入操作装置3的转动机构分解表示的图。为了实现输入操作装置3的转动,凹台211的底面的一部分被置换为图示那样的座板212。被置换为座板212的部分是接近转动支点的部分,若为该部分,则即使凹台211露出,座板212也会隐藏在输入操作装置3的下面而不露出从而不会引人注意。在座板212形成用于安装小螺钉11a、11b、11c的3个安装孔213a、213b、213c。

输入操作装置3的框架体30的底面的一部分也被置换为图示那样的底板32。底板32与所述安装孔相对应地具备1个圆孔33和限制转动范围的2个圆弧孔34a、34b。圆孔33被小螺钉11a插通,对输入操作部31的转动支点piv.进行规定。圆弧孔34a、34b分别被小螺钉11b、11c插通,对输入操作部31的转动范围(参照图3中的符号θ2)进行限制。圆弧孔34a、34b、小螺钉11b、11c相当于本发明的限制构件。

通过限制输入操作装置3的转动范围,无论在范围内的哪个位置,框体顶面21(即凹台211的底面)都能够作为输入操作装置3的基座而发挥作用,所以输入操作部31的作业性稳定。

在插入到圆弧孔34a的小螺钉11b与底板32之间夹有垫片12以及板簧13。垫片12以及板簧13是本发明的固定单元的一例。固定单元通过将底板32向座板212侧按压,使摩擦力(特别是静摩擦力)上升。由此输入操作装置3可以在转动范围的任意位置被固定,因而输入操作部31的作业性更加稳定。另外,也可以取代板簧13而使用螺旋弹簧。

输入操作装置3的转动支点piv.位于框架体的侧部的前端部,并插入到凹台211的开口的内部。因此即使是较小的转动范围也能够取得较多的转动行程,能够实现动态地移动输入操作装置3。

通过上述转动机构从而输入操作装置3可以改变使用位置。即,可以变更输入操作部31的角度。输入操作装置3因为被稳定的基座(框体顶面21)支承,所以即使使用位置变更,操作性也不会下降。此外,即便使用位置发生位移,输入操作装置3向框体2外的探出量也很少,所以能够节省空间地设置可动式的输入操作装置3。

如图2所示,显示装置4在正面侧形成显示部41。显示装置4作为一例而适合使用薄型显示器。显示装置4使用设置在框体顶面21的端部(右侧面24侧)内侧的支承结构体15来支承。显示装置4配设于比框体顶面21更高且比输入操作装置3更靠近背面侧的位置。另外,显示装置4的配设位置未必限于框体顶面21的端部。

如图5所示,支承结构体15具备支柱151、支承臂152以及转动构件153。支承臂152转动自如地设置在坚固的支柱151的上端。转动构件153安装在支承臂152的前端,并与显示装置4的背面相结合。

也可以像支承臂152的图3的箭头符号θ1那样通过某些方法来限制转动范围。此外通过对支承臂152的转动施加制动,可以防止当用户的身体碰到了显示装置4时等显示装置4移动到预期不到的位置。

转动构件153的转动范围也可以通过某些方法来限制。此外还包含通过对转动构件153的转动施加制动来固定显示装置4的制动单元。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动构件153是对应于水平方向的转动(所谓的偏摆(yaw)动作)的转动构件但并不限定于此。对于转动构件153,也可以使用能够进行组合了垂直方向的转动(所谓的俯仰(pitch)动作)与该水平转动这2个方向的转动的转动构件,能够实现显示装置4的自由的摇头运动。

通过使用该支承结构体15,显示装置4能够通过支承臂152的转动以及转动构件153的转动的组合对使用位置进行各种变更。显示装置4的使用位置具体来说由显示部41的角度来规定,更详细来说,通过以站在输入操作装置3的正面的用户为基准并将显示部41作为对象的视线方向以及视觉辨认角度来规定。

输入操作装置3可以转动到容易视觉辨认显示部41的位置。容易视觉辨认显示部41的位置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出输入操作装置3正对于显示部41的位置。

如图3所示,支承臂152的转动范围作为一例是将支承臂152指向框体正面22方向的方向作为等分线而在其两侧分配有均等的摆角的角度。此时显示装置4的基准位置(初始位置hp)设定为偏向支承臂152的转动范围的端部(在该图中为右端)的位置(参照该图支承臂152的实线位置)。这是因为,在该初始位置hp体积大的显示装置4没有位于框体顶面21的上空所以不会干涉到开闭盖5的开闭。此外可以在显示装置4和输入操作装置3既不过近又不过远而是有适当的距离感的状态下一边看着显示部41一边进行对输入操作部31的操作。

作为能够使显示装置4从初始位置hp向框体正面22侧进行移动的优点,可以列举出能够防止用户当在框体2内发生了纸张卡住时打开框体右侧面24的门并进行卡住处理时将头碰在显示装置4上。

考虑到大多在该初始位置hp使用显示装置4,期望预先将输入操作装置3的转动支点piv.设定于距离框体顶面21上的支承结构体15的设置位置较远的一侧的宽度方向端部(在该图中为左端部)。这是因为,若始终将设定在初始位置hp的显示装置4的显示部41向输入操作装置3侧倾斜(参照该图显示装置4的实线位置),则仅通过将输入操作装置3的右端部从凹台211拉出到近前就能够迅速地使其与显示部41正对。此外,在操作结束后忘记将输入操作装置3放回到凹台211的情形较少这一点上,也可以称为合理的设计。

作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显示部41也可以具备触摸面板的功能。对于基于触摸键的复印、扫描、打印等的模式选择等的输入从显示部41来进行,对于使用将由原稿读取装置(未图示)扫描后的原稿添附到电子邮件中发送给对方的功能时的地址输入等,从输入操作部31来进行。

作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输入操作装置3被构成为在规定范围内使输入操作部31相对于框体顶面21的倾斜角变更自如。

如图7所示,输入操作装置3配设于框体顶面21的凹台211的上方,背面侧安装于框体顶面21。输入操作装置3被构成为在虚线所示的水平位置与实线所示的倾斜位置之间转动自如,并被构成为保持在水平位置、倾斜位置以及水平位置与倾斜位置之间的任意的位置。

具体来说,如图8(a)所示,输入操作装置3具备转动轴51、作为压缩螺旋弹簧的弹簧521、522、以及垫片531~534,并形成有输入操作部31的正面观察时的从两端部向背面侧突出的凸部303、304。

凸部303、304形成有用于被转动轴51贯通的贯通孔(未图示),并为了与转动轴51一体旋转而将转动轴51固定接合于贯通孔中。框体2的架541~543形成有用于对转动轴51进行枢轴支承的轴承孔(未图示),经由轴承(未图示)而将转动轴51嵌入到轴承孔中。由此,输入操作装置3被构成为伴随转动轴51的转动而转动自如,并被框体2支承。

此外,在凸部303与架542之间,配置垫片531、弹簧521、垫片532,在架542与凸部304之间,配置垫片533、弹簧522、垫片534。由此,弹簧521在将凸部303与架541分离开的方向上施力,弹簧522在将凸部304与架543分离开的方向上施力,因而输入操作装置3能够保持在水平位置、倾斜位置以及水平位置与倾斜位置之间的任意的位置。弹簧521、522以及垫片531~534是本发明的固定单元的一例。

此外,输入操作装置3形成有在正面观察时从两端部向外部突出的突起305、306。突起305、306例如是小螺钉。架541如图8(b)所示,形成有圆弧孔551,圆弧孔551由突起305贯通。架543也与架541同样地形成有圆弧孔(未图示),圆弧孔由突起306贯通。由此,将输入操作装置3的转动范围限制在规定范围内。圆弧孔551、架543的圆弧孔以及突起305、306相当于本发明的限制构件。另外,只要形成圆弧孔551、架543的圆弧孔中的至少一方即可,突起305、306只要与圆弧孔相对应地设置即可。

此外,架541、542也可以取代圆弧孔而在至少一方使多个孔排列为圆弧状而形成。由此,输入操作装置3通过将突起305、306嵌入到多个孔中的任意一个,能够对转动范围进行限制,并且能够保持在水平位置、倾斜位置以及水平位置与倾斜位置之间的1个以上的规定位置。

如上所述,能够根据显示装置4的显示部41的位置,使输入操作装置3的输入操作部31的位置发生位移。因此,在确保显示装置4的显示部41的视觉辨认性的同时,又不会损害输入操作装置3的输入操作部31的操作性。

另外,如图9所示,输入操作装置3也可以正面侧安装于框体顶面21的凹台211,并被构成为在虚线所示的水平位置与实线所示的倾斜位置之间转动自如。此外,输入操作装置3在两端由架541~543进行支承,但也可以被单侧支承。

此外,输入操作装置3既可以被构成为在框体顶面21的凹台211上从背面侧向正面侧位移自如,也可以被构成为以从凹台211上向凹台211的外部露出的方式从背面侧向正面侧位移自如。输入操作装置3既可以被构成为在凹台211上与凹台211的上方之间朝上下方向位移自如,也可以被构成为从框体2的内部向外部拉出自如。此外,也可以从上述的多个位移中选择2个以上进行组合。例如,可以使输入操作装置3沿着框体顶面21进行位移,并且改变输入操作部31相对于框体顶面21的倾斜角。

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应当理解为,所有的点均为例示而并非限制性的内容。本发明的范围并非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而是通过权利要求书来示出。而且,本发明的范围意在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