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83483发布日期:2018-10-16 20:4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关于一种投影装置,尤指一种可延长光源寿命的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投影机的应用愈来愈广泛。投影机除了用在一般办公室的会议报告外,由于具备视听播放功能,亦经常于各种专题讨论或学术课程中使用。一般而言,投影机包含镜头、光源、光机模块等光学组件,其中光源用以发射光束,光束经光机模块处理后,再经由镜头投影成像。因此,光源为投影机中极为重要的光学组件。一般而言,光源在长时间使用后皆会因亮度衰减而导致寿命缩短,进而影响投影机的效能。因此,如何有效延长投影机的光源寿命,便成为设计上的一个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延长光源寿命的投影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影装置,包含:

第一光源,具有第一光轴;

第二光源,具有第二光轴;

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与该第一光源位于该第二光轴的相对两侧,该驱动单元与该第二光源位于该第一光轴的相对两侧;

反射件,连接于该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驱动该反射件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光管,位于该第一光轴上;

其中,当该反射件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反射件与该第一光轴无交会,且该第一光源沿该第一光轴发出第一光线,使得该第一光线通过该光管;当该反射件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反射件与该第二光轴交会,该第二光源沿该第二光轴发出第二光线,且该反射件将该第二光线朝该光管反射,使得该第二光线通过该光管。

较佳的,该第一光轴垂直于该第二光轴。

较佳的,当该反射件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光轴与该第二光轴的交会点位于该反射面上。

较佳的,该驱动单元具有转轴,该反射件连接于该转轴,且该反射件的反射面平行该转轴。

较佳的,当该反射件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反射件的反射面位于该第二光轴上,该反射面垂直于该第二光轴且该反射面平行于该第一光轴。

较佳的,该驱动单元具有转轴,该反射件连接于该转轴,且该反射件的反射面垂直该转轴。

较佳的,当该反射件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反射件的反射面与该第二光轴无交会。

较佳的,还包含:

第一风扇,邻近该第一光源设置,该第一风扇与该驱动单元位于该第一光轴的同一侧;以及

第二风扇,邻近该第二光源设置,该第二风扇与该驱动单元位于该第二光轴的同一侧。

较佳的,当该反射件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风扇所产生的风流配合位于该第一位置的该反射件流经该第一光源,以对该第一光源散热;以及,当该反射件位于该第二位置时,第二风扇所产生的风流配合位于该第二位置的该反射件流经该第二光源,以对该第二光源散热。

较佳的,还包含第三风扇,设置于该第一光源与该第二光源的一侧,该第一光源具有第一反射罩,该第二光源具有第二反射罩,该第三风扇的轴心位于该第一反射罩的焦点与该第二反射罩的焦点之间。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公开一种投影装置,设置两个光源,且利用驱动单元驱动反射件于两个位置之间移动,以使两个光源的其中之一发出的光线通过光管。因此,在使用本发明的投影装置时,可使两个光源轮流发光,以延长光源寿命。此外,藉由驱动单元与风扇相对光源的配置关系,可有效增进风扇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反射件位于第一位置。

图2为图1中的反射件移动至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驱动单元与反射件的侧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反射件位于第一位置。

图5为图4中的反射件移动至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的驱动单元与反射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投影装置1的示意图,其中反射件16位于第一位置,图2为图1中的反射件16移动至第二位置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驱动单元14与反射件16的侧视图。

如图1与图2所示,投影装置1包含第一光源10、第二光源12、驱动单元14、反射件16、光管18、第一风扇20、第二风扇22以及第三风扇24。其中,第一风扇20、第二风扇22以及第三风扇24为非必须元件,具体由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于实际应用中,投影装置1可为投影机或其它具有投影功能的电子装置;第一光源10与第二光源12可为汞灯或其它类似光源;驱动单元14可为马达或其它驱动装置。一般而言,投影装置3中还会设有运作时必要的软硬件组件,如控制器、投影镜头、内存、电源供应器、应用程序、通讯模块等,视实际应用而定。

第一光源10具有第一光轴a1,且第二光源12具有第二光轴a2,其中光管18位于第一光轴a1上,即光管18的光轴位于第一光轴a1上,换句话说,光管18的光轴平行于第一光轴a1。较佳的,第一光轴a1垂直于第二光轴a2,但不以此为限。驱动单元14与第一光源10位于第二光源12的第二光轴a2的相对两侧,且驱动单元14与第二光源12位于第一光源10的第一光轴a1的相对两侧。换言之,驱动单元14位于远离第一光源10与第二光源12的位置。反射件16连接于驱动单元14,使得驱动单元14可驱动反射件16于第一位置(如图1所示)与第二位置(如图2所示)之间移动。于此实施例中,驱动单元14具有转轴140。如图3所示,反射件16连接于转轴140,且反射件16的反射面(yz平面)160平行转轴140(y轴)。因此,当驱动单元14的转轴140转动时,即可带动反射件16沿平行纸面的方向(xz平面)于图1所示的该第一位置与图2所示的该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进一步的,当反射件16位于该第一位置时,反射件16亦可位于第二光轴a2上,即第二光轴a2与反射件16有交会;当反射件16位于该第二位置时,反射件16位于第二光轴a2的路径上并同时位于第一光轴a1的路径上,即第二光轴a2与反射件16以及第二光轴a2与反射件16均有交会,但不以此为限。于此实施例中,本发明可藉由于反射件16的表面涂布银或其它反射材料而形成反射面160,进一步的,当反射件16位于该第一位置时,反射面160位于第二光轴a2上,即第二光轴a2与反射件16有交会,且反射面160与第一光轴a1无交会;当反射件16位于该第二位置时,反射面160位于第二光轴a2的路径上,即第二光轴a2与反射面160,且反射面160与第一光轴a1无交会,但不以此为限。进一步的,反射件16位于该第一位置和该第二位置时,反射面160均面向第二光源12,具体由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实施例中,反射件16位于该第一位置时,反射面160垂直于第二光轴a2并平行于第一光轴a1;当反射件16位于该第二位置时,第一光轴a1与第二光轴a2的交汇点位于反射面160上,但不以此为限。

在使用本发明的投影装置1时,可使第一光源10与第二光源12轮流发光,以延长第一光源10与第二光源12的寿命。如图1所示,当反射件16位于该第一位置时,反射件16与第一光源10的第一光轴a1无交会。此时,投影装置1可开启第一光源10,且关闭第二光源12。第一光源10即会沿第一光轴a1发出第一光线l1,使得第一光线l1通过光管18,以利用第一光线l1进行成像。如图2所示,当反射件16位于该第二位置时,反射件16与第二光源12的第二光轴a2交会。此时,投影装置1可关闭第一光源10,且开启第二光源12。第二光源12即会沿第二光轴a2发出第二光线l2,且反射件16将第二光线l2朝光管18反射,使得第二光线l2通过光管18,以利用第二光线l2进行成像。

换言之,本发明利用驱动单元14驱动反射件16于图1所示的该第一位置与图2所示的该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且选择性地开启第一光源10与第二光源12的其中之一,以使第一光源10与第二光源12的其中之一发出的光线通过光管18。藉此,即可有效延长第一光源10与第二光源12的寿命。

于此实施例中,第一风扇20邻近第一光源10设置,且第二风扇22邻近第二光源12设置。第一光源10可具有第一反射罩100,且第二光源12可具有第二反射罩120。因此,第一风扇20可邻近第一光源10的第一反射罩100设置,且第二风扇22可邻近第二光源12的第二反射罩120设置。此外,第一风扇20与驱动单元14位于第一光源10的第一光轴a1的同一侧,且第二风扇22与驱动单元14位于第二光源12的第二光轴a2的同一侧。例如,第一风扇20的出风轴与第二风扇22的出风轴相互垂直,但不以此为限。

如图1所示,当反射件16位于该第一位置,且第一光源10开启时,第一风扇20所产生的风流w1配合位于该第一位置的反射件16可顺畅地流经第一光源10,以对第一光源10进行散热,亦即,第一风扇20所产生的风流w1不会被驱动单元14与反射件16遮挡,且风流w1会被位于该第一位置的反射件16导引。同理,如图2所示,当反射件16位于该第二位置,且第二光源12开启时,第二风扇22所产生的风流w2配合位于该第二位置的反射件16可顺畅地流经第二光源12,以对第二光源12进行散热,亦即,第二风扇22所产生的风流w2不会被驱动单元14与反射件16遮挡,且风流w2会被位于该第二位置的反射件16导引。藉此,即可有效增进第一风扇20与第二风扇22的散热效果。进一步的,第一风扇20的出风口面向第一光源10,第一风扇20所产生的风流w1流经第一反射罩100的内表面,第二风扇22的出风口面向第二光源12,第二风扇22所产生的风流w2流经第二反射罩120的内表面,但不因此为限。

于此实施例中,第三风扇24设置于第一光源10与第二光源12的一侧,其中第三风扇24的轴心c位于第一反射罩100的焦点f1与第二反射罩120的焦点f2之间,以使第三风扇24所产生的风流w3可有效涵盖第一光源10所在的区域以及第二光源12所在的区域。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当反射件16位于该第一位置,且第一光源10开启时,第三风扇24所产生的风流w3经由位于该第一位置的反射件16的导引可更有效涵盖第一光源10所在的区域,以对第一光源10进行散热。具体而言,第三风扇24所产生的风流w3自第一光源10的相对两侧流经第一反射罩100外表面,如此第一风扇20和第三风扇24相互配合以对第一光源10进行良好散热。同理,如图2所示,当反射件16位于该第二位置,且第二光源12开启时,第三风扇24所产生的风流w3藉由位于该第二位置的反射件16导引可更有效涵盖第二光源12所在的区域,以对第二光源12进行散热。具体而言,第三风扇24所产生的风流w3自第一光源10的相对两侧流经第一反射罩100外表面和开口处,如此第二风扇22和第三风扇24相互配合以对第二光源12进行良好散热。藉此,即可有效增进第三风扇24的散热效果。进一步的,第一风扇22和第三风扇24位于第一光轴a1的相对的两侧,第二风扇23和第三风扇24位于第二光轴a2的相对的两侧,但不以此为限。本实施例中,第三风扇24相对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该进风口较该出风口临近第一光源10和第二光源12,但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4至图6,图4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1'的示意图,其中反射件16位于第一位置,图5为图4中的反射件16移动至第二位置的示意图,图6为图4中的驱动单元14与反射件16的侧视图。投影装置1'与上述的投影装置1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投影装置1'的反射件16的反射面160(y'z'平面)垂直驱动单元14的转轴140(x'轴),如图6所示。因此,当驱动单元14的转轴140转动时,即可带动反射件16沿垂直纸面的方向(y'z'平面)于图4所示的该第一位置与图5所示的该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反射件16位于该第一位置时,反射件16的反射面160与第一光轴a1和第二光轴a2无交会;当反射件16位于该第二位置时,反射件16的反射面160与第一光轴a1无交会,但反射面160与第二光轴a2有交会。

需说明的是,图4至图6中与图1至图3中所示相同标号的组件,其作用原理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于投影装置中设置两个光源,且利用驱动单元驱动反射件于两个位置之间移动,以使两个光源的其中之一发出的光线通过光管。因此,在使用本发明的投影装置时,可使两个光源轮流发光,以延长光源寿命。此外,藉由驱动单元与风扇相对光源的配置关系,可有效增进风扇的散热效果。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