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超薄梯形玻璃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31447发布日期:2018-12-01 00:22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导光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性能超薄梯形玻璃导光板。

背景技术

导光板是利用光学级的亚克力/pc板材,然后用具有极高反射率且不吸光的高科技材料,在光学级的亚克力板材底面用激光雕刻、v型十字网格雕刻、uv网版印刷技术印上导光点。利用光学级亚克力板材吸取从灯发出来的光在光学级亚克力板材表面的停留,当光线射到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板正面射出。通过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点,可使导光板均匀发光。反射片的用途在于将底面露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中,用来提高光的使用效率;同等面积发光亮度情况下,发光效率高,功耗低。单面微结构阵列导光板一般采用押出成型的制作工艺。

现有的导光板显示器采用印刷导光板,整体厚度较厚,印刷网点大小全部为一致的,使得导光板的整体辉度不高,光学均匀度不好,无法适应新型高端的超薄显示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的导光板显示器采用印刷导光板,整体厚度较厚,印刷网点大小全部为一致的,使得导光板的整体辉度不高,光学均匀度不好,无法适应新型高端的超薄显示器的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性能超薄梯形玻璃导光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性能超薄梯形玻璃导光板,所述玻璃导光板的厚度从光源处向一侧依次递减,玻璃导光板靠近led光源处是最厚的,离led光源越远处玻璃导光板的厚度越薄,一块导光板采用不同的厚度,解决了导光板整体较厚的问题,可以保证整体led光线的吸收,且节省导光板体积,减少导光板重量。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玻璃导光板上印刷有网点,所述网点的直径从光源处向一侧从小到大依次递增,通过网点大小的不同调整辉度能量分布,改善光学表现。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最小网点的直径为:80~150μm,适用笔记本平板显示器。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最小网点的直径为:150~250μm,适用于超薄显示器。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网点通过热压均匀分布在玻璃导光板上,形成可以将线光源变成面光源的超薄梯形导光板,使得导光板具备较高的光学表现,整体辉度高,光学均匀度好,整体色差度小。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玻璃导光板的厚度为从0.6mm递减到0.2mm,可以将整体显示器厚度控制在3mm内。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玻璃导光板的厚度为从0.8mm递减到0.4mm,可以将整体显示器厚度控制在4mm内。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高性能超薄梯形玻璃导光板,玻璃导光板的厚度从光源处向一侧依次递减,玻璃导光板靠近led光源处是最厚的,离led光源越远处玻璃导光板的厚度越薄,一块导光板采用不同的厚度,解决了导光板整体较厚的问题,可以保证整体led光线的吸收,且节省导光板体积,减少导光板重量。玻璃导光板上印刷有网点,网点的直径从光源处向一侧从小到大依次递增,通过网点大小的不同调整辉度能量分布,改善光学表现。网点通过热压均匀分布在玻璃导光板上,形成可以将线光源变成面光源的超薄梯形导光板,使得导光板具备较高的光学表现,整体辉度高,光学均匀度好,整体色差度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高性能超薄梯形玻璃导光板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高性能超薄梯形玻璃导光板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高性能超薄梯形玻璃导光板,玻璃导光板1的厚度0.6mm~0.2mm,玻璃导光板1靠近led光源2处最大厚度13为0.6mm,玻璃导光板1离led光源最远处最小厚度14为0.2mm,可以制成显示器的厚度控制在3mm内;玻璃导光板1上印刷有网点,网点通过热压均匀分布在玻璃导光板1上,靠近led光源处最小网点11的直径为80μm,可以根据辉度能量分布需要来依次增大网点的直径,离led光源最远处为最大网点12。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高性能超薄梯形玻璃导光板,玻璃导光板的厚度0.6mm~0.2mm,玻璃导光板1靠近led光源处最大厚度13为0.6mm,玻璃导光板1离led光源最远处最小厚度14为0.2mm,可以制成显示器的厚度控制在3mm内;玻璃导光板1上印刷有网点,网点通过热压均匀分布在玻璃导光板1上,靠近led光源处最小网点11的直径为150μm,可以根据辉度能量分布需要来依次增大网点的直径,离led光源最远处为最大网点12。

实施例3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高性能超薄梯形玻璃导光板,玻璃导光板1的厚度0.8mm~0.4mm,玻璃导光板1靠近led光源处最大厚度13为0.8mm,玻璃导光板1离led光源最远处最小厚度14为0.4mm,可以制成显示器的厚度控制在4mm内;玻璃导光板1上印刷有网点,网点通过热压均匀分布在玻璃导光板1上,靠近led光源处最小网点11的直径为80μm,可以根据辉度能量分布需要来依次增大网点的直径,离led光源最远处为最大网点12。

实施例4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高性能超薄梯形玻璃导光板,玻璃导光板1的厚度0.8mm~0.4mm,玻璃导光板1靠近led光源处最大厚度13为0.8mm,玻璃导光板1离led光源最远处最小厚度14为0.4mm,可以制成显示器的厚度控制在4mm内;玻璃导光板1上印刷有网点,网点通过热压均匀分布在玻璃导光板1上,靠近led光源处最小网点11的直径为150μm,可以根据辉度能量分布需要来依次增大网点的直径,离led光源最远处为最大网点12。

由上所述,本发明达到了如下技术效果:可以保证整体led光线的吸收,且节省导光板体积,减少导光板重量;通过网点大小的不同调整辉度能量分布,改善光学表现;网点通过热压均匀分布在玻璃导光板上,形成可以将线光源变成面光源的超薄梯形导光板,使得导光板具备较高的光学表现,整体辉度高,光学均匀度好,整体色差度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