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45220发布日期:2019-01-16 08:10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单元,进行修正围绕着光轴的抖动的滚动(rolling)修正。并且,本发明涉及一种此种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搭载于便携式终端或移动体中的光学单元中,有的具备用于抑制便携式终端或移动体移动时的摄影图像的紊乱的抖动修正功能。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通过使摄像元件相对于光学元件(透镜)旋转,而进行修正围绕着光轴的抖动的滚动修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21039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使摄像元件相对于光学元件旋转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中,光学元件与摄像元件搭载在不同的构件上,因此存在不容易使光学元件的光轴与摄像元件的中心相一致的问题。并且,由于光学元件与摄像元件搭载在不同的构件上,所以尘埃等异物有可能从搭载光学元件的构件与搭载有摄像元件的构件之间渗入,而附着在摄像元件上。

鉴于如上所述的方面,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容易使搭载在不同的构件上的光学元件的光轴与摄像元件的中心相一致,可以抑制异物附着至摄像元件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并且,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所述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制造方法。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包括:摄像元件;基板,搭载所述摄像元件;光学元件,配置在所述摄像元件的被摄体侧;固持器构件,保持所述光学元件;盖构件,包括形成有对朝向所述摄像元件的光入射区域进行规定的光圈(aperture)的端板部、在所述光圈的外周侧从所述端板部向所述被摄体侧立起的筒部、及从与光轴交叉的方向抵接于所述摄像元件的抵接部;旋转构件,固定有所述基板;旋转支撑机构,将所述旋转构件支撑为能够围绕着所述光学元件的光轴旋转;固定构件,经由所述旋转支撑机构对所述旋转构件进行支撑;以及滚动用磁驱动机构,使所述旋转构件旋转;并且所述盖构件是在使所述抵接部抵接于所述摄像元件的状态下固定在所述摄像元件上,所述基板是使所述旋转支撑机构所支撑的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中心与所述盖构件的所述筒部的轴线相一致而固定在所述旋转构件上,所述固持器构件包括与所述筒部的外周面隔开间隙而相对向的固持器筒部、及在所述筒部的外周侧与所述端板部隔开间隔而相对向的固持器板部,所述光学元件同轴地保持在所述固持器筒部上,在所述固定构件上,在使所述筒部与所述固持器筒部处于同轴的状态下固定有所述固持器构件。

根据本发明,包含光圈及筒部的盖构件包括从与光轴交叉的方向抵接于摄像元件的抵接部,在使所述抵接部抵接于摄像元件的状态下固定在摄像元件上。由此,使盖构件及摄像元件在与光轴交叉的方向上定位,因而可以使摄像元件的中心与光圈的中心及筒部的中心相一致。并且,基板是使盖构件的筒部的轴线与被旋转支撑机构可旋转地支撑着的旋转构件的旋转中心一致而固定在旋转构件上,所以能够使旋转构件的旋转中心与摄像元件的中心相一致。此外,由于在使同轴地保持光学元件的固持器筒部与盖构件的筒部位于同轴上的状态下使固持器构件固定在固定构件上,所以能够使光学元件的中心与摄像元件的中心相一致。并且,由于使盖构件的筒部与固持器构件的固持器筒部配置在同轴上,所以能够以微细的尺寸管理盖构件的筒部的外周面与固持器筒部之间的间隙。由此,可以在盖构件的筒部的外周面与固持器筒部之间的间隙及盖构件的端板部与固持器板部之间构成迷宫式密封(labyrinthseal),因而能够防止或抑制尘埃等异物渗入至盖构件与固持器构件之间而附着在摄像元件上。

本发明中,理想的是:所述端板部从所述被摄体侧抵接于所述摄像元件。这样一来,在摄像元件与端板部之间未形成间隙,所以异物不会进入至它们之间。并且,如果端板部与摄像元件相抵接,那么盖构件与摄像元件的位置精度得到提高,所以光圈与摄像元件的位置精度容易提高。

本发明中,可以设为:所述盖构件在所述端板部的与所述筒部相反之侧具备包含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开口的框部,所述抵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框部中对所述开口的各边进行规定的四个内壁面之中相互正交而相邻的第一内壁面及第二内壁面上,所述摄像元件插入至所述框部的内侧。这样一来,可以在框部的内侧对摄像元件的位置与围绕着光轴的姿势进行规定。

本发明中,理想的是:所述盖构件中,其表面为黑色的非光泽面。这样一来,可以抑制经盖构件反射而入射至摄像元件的多余的光。

本发明中,可以设为:从所述光轴方向观察所述端板部时的轮廓形状是正方形或长方形。例如,当端板部的轮廓形状为正方形时,可以将在两条边相对向的两个方向上,形成于盖构件的端板部与固持器板部之间的间隙(迷宫式密封的一部分)的长度设为相同。由此,可以抑制因为迷宫式密封的长度差而引起的抑制异物的渗入的效果下降。并且,例如,当端板部的轮廓形状为长方形时,虽然在相对向的两个方向上所形成的间隙存在长度差,但是只要预先将长度短的间隙设定为需要的长度以上,便可以抑制因为迷宫式密封的长度差而引起的抑制异物的渗入的效果下降。

本发明中,可以设为:从所述光轴方向观察所述端板部时的轮廓形状是圆形。这样一来,可以将在与光轴正交的方向上,形成于盖构件的端板部与固持器板部之间的间隙(迷宫式密封的一部分)的长度设为相同。由此,可以抑制因为迷宫式密封的长度差而引起的抑制异物的渗入的效果下降。

其次,本发明是一种所述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制造方法,包括:盖构件固定工序,使所述摄像元件抵接于所述盖构件的所述抵接部而将所述盖构件固定在所述摄像元件上;基板固定工序,使所述盖构件的所述筒部的轴线与被所述旋转支撑机构可旋转地支撑着的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中心相一致,而将所述基板固定在所述旋转构件上;配置工序,将所述固持器构件的所述固持器筒部与所述盖构件的所述筒部配置在同轴上;以及固定工序,对所述固持器构件及所述固定构件进行固定。

本发明中,包含光圈及筒部的盖构件包括从与光轴交叉的方向抵接于摄像元件的抵接部,在使抵接部抵接于摄像元件的状态下固定在摄像元件上。由此,使盖构件及摄像元件在与光轴交叉的方向上定位,因而能够使摄像元件的中心与光圈的中心及筒部的中心相一致。并且,当使搭载摄像元件的基板固定在旋转构件上时,使被旋转支撑机构可旋转地支撑着的旋转构件的旋转中心与盖构件的筒部的轴线相一致,所以能够使旋转构件的旋转中心与摄像元件的中心相一致。此外,在将固持器构件固定至固定构件之前,将固持器构件的固持器筒部与盖构件的筒部配置在同轴上,所以能够在固持器构件同轴地保持着光学元件时使光学元件的光轴与摄像元件的中心相一致。并且,将固持器构件的固持器筒部与盖构件的筒部配置在同轴上,所以能够以微细的尺寸管理盖构件的筒部的外周面与固持器筒部之间的间隙。由此,可以在盖构件的筒部的外周面与固持器筒部之间的间隙及盖构件的端板部与固持器板部之间构成迷宫式密封,所以能够防止或抑制异物渗入至盖构件与固持器构件之间而附着在摄像元件上。

本发明中,可以设为:为了将固持器构件的固持器筒部与盖构件的筒部配置在同轴上,在所述配置工序中,从所述光轴方向观察所述固持器构件的固持器筒部及所述盖构件的所述筒部而使所述固持器筒部与所述筒部的中心相吻合。

本发明中,可以设为:作为所述旋转支撑机构,预先在所述旋转构件上设置旋转轴,并且在所述固定构件上设置对所述旋转轴进行支撑的轴承部,在所述基板固定工序中,将所述盖构件的所述筒部与所述旋转轴配置在同轴上而将所述基板固定在所述旋转构件上,在所述配置工序中,将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固持器筒部配置在同轴上。这样一来,能够以成为旋转支撑机构的旋转中心的旋转构件的旋转轴为基准,将盖构件的筒部及固持器筒部配置在同轴上。

本发明中,可以设为:在所述配置工序中,将所述盖构件的所述筒部的内径与所述固持器构件的所述固持器筒部配置在同轴上。这样一来,通过使夹具嵌合于盖构件的筒部的内侧,并进行所述夹具与固持器筒部的对准,可以将盖构件的筒部与固持器筒部配置在同轴上。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具备光圈及筒部的盖构件在与摄像元件定位的状态下固定在所述摄像元件上,所以能够使摄像元件的中心与光圈的中心及筒部的中心相一致。并且,基板是使盖构件的筒部与被旋转支撑机构可旋转地支撑着的旋转构件的旋转中心相一致而固定在旋转构件上,所以能够使旋转构件的旋转中心与摄像元件的中心相一致。此外,在使盖构件的筒部与同轴地保持光学元件的固持器筒部位于同轴的状态下将固持器构件固定在固定构件上,所以能够使光学元件的中心与摄像元件的中心相一致。并且,由于将盖构件的筒部与固持器构件的固持器筒部配置在同轴上,所以能够以微细的尺寸管理盖构件的筒部的外周面与固持器筒部之间的间隙。由此,可以在盖构件的筒部的外周面与固持器筒部之间的间隙及盖构件的端板部与固持器板部之间构成迷宫式密封,因此能够防止或抑制异物渗入至盖构件与固持器构件之间而附着在摄像元件上。

根据本发明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制造方法,包含光圈及筒部的盖构件是在与摄像元件定位的状态下固定在所述摄像元件上,所以能够使摄像元件的中心与光圈的中心及筒部的中心相一致。并且,使被旋转支撑机构可旋转地支撑着的旋转构件的旋转中心与盖构件的筒部的轴线相一致而将搭载摄像元件的基板固定在旋转构件上,所以能够使旋转构件的旋转中心与摄像元件的中心相一致。此外,由于在将固持器构件固定至固定构件之前,将固持器构件的固持器筒部与盖构件的筒部配置在同轴上,所以能够在固持器构件保持着光学元件时使光学元件的光轴与摄像元件的中心相一致。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被摄体侧观察应用有本发明的光学单元时的立体图。

图2是从反被摄体侧观察图1的光学单元时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a-a线上的光学单元的截面图。

图4是从被摄体侧观察光学单元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从反被摄体侧观察光学单元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从被摄体侧观察摄像单元、旋转台座、旋转支撑机构及固定构件时的立体图。

图7是从反被摄体侧观察摄像单元、旋转台座、旋转支撑机构及固定构件时的立体图。

图8是从被摄体侧观察摄像单元时的立体图。

图9是从反被摄体侧观察摄像单元时的立体图。

图10a及图10b是表示滚动用磁驱动机构及姿势恢复机构与旋转支撑机构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及截面图。

图11是光学单元的组装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光学单元的组装动作的说明图。

图13a及图13b是变形例1、变形例2的光学单元的说明图。

[符号的说明]

1、1a、1b:光学单元(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2:透镜单元

3:透镜固持器(固持器构件)

4:固定构件

5:旋转支撑机构

6:旋转台座

7:摄像单元

8:滚动用磁驱动机构

9:姿势恢复机构

11:固定体

12:活动体

15:透镜(光学元件)

16:镜筒

17:盖帽

18:盖玻璃

21:固持器筒部

22:固持器板部

23:侧板部

24:缺口部

25:凸台部

26:弹性构件

27:螺钉

31:开口

32、33:柔性印刷基板

34:突出部

34a:贯通孔

41:摄像元件

42:基板

43:盖构件

45:盖玻璃

46:传感器受光部

46a~46d:侧面

47:基板部

48:基准面

51:光圈

52:端板部

53:筒部

54:框部

55:开口

55a~55d:内壁面

61:基板支撑部

62:旋转轴

63:凹部

64:散热构件

65:导热性薄片

67:间隙

68:突出部

71:轴承保持部

72:保持孔

73:环状突出部

75:轴承部

76:旋转支撑部

78:外轮

79:内轮

80:球体

82:固定构件侧环状槽

83:旋转台座侧环状槽

84:转动体

85:保持器

91:线圈

92:磁铁

93:磁化分极线

94:霍尔元件

95:旋转限制用凸部

96:旋转限制用凹部

98:磁性构件

98a:中心

99:凹部

d1、d2:长度

l:轴线(光轴)

l1:被摄体侧

l2:反被摄体侧

st1:盖构件固定工序

st2:基板固定工序

st3:透镜固持器配置工序

st4:透镜固持器固定工序

st5:透镜单元保持工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应用有本发明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将光轴设为光学单元的轴线l。l1方向为轴线l方向上的被摄体侧,l2方向为轴线l方向上的反被摄体侧。

图1是从被摄体侧观察应用有本发明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时的立体图。图2是从反被摄体侧观察图1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时的立体图。图3是图1的a-a线上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截面图。图4是从被摄体侧观察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时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从反被摄体侧观察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时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图2所示,本例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以下,称为光学单元1)包括:透镜单元2、保持透镜单元2的透镜固持器3(固持器构件)、及固定在透镜固持器3的反被摄体侧l2的端部上的固定构件4。并且,如图3所示,光学单元1包括:经由旋转支撑机构5可旋转地支撑于固定构件4上的旋转台座6(旋转构件)、及固定在旋转台座6上并与所述旋转台座6一体地旋转的摄像单元7。旋转台座6及摄像单元7位于由透镜固持器3及固定构件4划分的空間内。此外,光学单元1包括:使旋转台座6及摄像单元7围绕着轴线l旋转的滚动用磁驱动机构8、及用于使旋转台座6恢复至预定的基准旋转位置的姿势恢复机构9。在这里,透镜单元2、透镜固持器3及固定构件4构成固定体11,旋转台座6及摄像单元7构成相对于固定体而可活动的活动体12。

(固定体)

如图3、图4及图5所示,透镜单元2是将透镜15(光学元件)组合至镜筒16而构成。在镜筒16的被摄体侧l1的前端,安装有圆筒状的盖帽17及盖玻璃(coverglass)18。镜筒16及盖帽17为树脂制,由黑色的非光泽树脂材料形成。因此,镜筒16及盖帽17的表面成为黑色的非光泽面。

如图4及图5所示,透镜固持器3包括:圆筒状的固持器筒部21、从固持器筒部21的反被摄体侧l2的端部向径向外侧展开的固持器板部22、以及从固持器板部22的外周缘向反被摄体侧l2呈筒状延伸的侧板部23。透镜固持器3为树脂制,由黑色的非光泽树脂材料形成。因此,透镜固持器3的表面成为黑色的非光泽面。透镜固持器3将透镜单元2的镜筒16保持于固持器筒部21的内周侧。在透镜单元2保持于固持器筒部21的状态下,透镜单元2的轴线l与透镜固持器3的固持器筒部21的中心轴线相一致。因此,透镜15被同轴地保持于固持器筒部21上。

固持器板部22中,从轴线l方向观察时的形状为正方形的四处角部被切去的形状。在侧板部23上,形成有以规定的高度切去其中一个侧面及设置在其两侧的角部上的倒角面的反被摄体侧l2的边缘而成的缺口部24。并且,在侧板部23上,在除了形成有缺口部24的侧面以外的另外三个方向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凸台(boss)部25各一处。透镜固持器3在与固定构件4之间夹着薄片状的弹性构件26的状态下,通过螺钉27而螺固在固定构件4上。

固定构件4整体上为板状,相对于轴线l方向而垂直地配置。如图5所示,固定构件4具有已切去从轴线l方向观察侧板部23的形状的一侧(缺口部24之侧)的边缘的形状。因此,如图2所示,当在侧板部23的反被摄体侧l2的端部上固定了固定构件4后,在缺口部24与固定构件4之间形成有轴线l方向上的反被摄体侧l2及在与轴线l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形成开口的开口31。从所述开口31,将后述柔性印刷基板32、柔性印刷基板33取出至光学单元1的外部。

固定构件4的外周缘除了缺口部24之侧的边缘以外,与透镜固持器3的侧板部23的反被摄体侧l2的端面在轴线l方向上相对向。如图3所示,在固定构件4的外周缘与侧板部23的端面之间夹着弹性构件26。如图4所示,弹性构件26配置在除了形成有开口31的范围以外的圆周方向上的整个范围内。因此,除了形成有开口31的范围以外,侧板部23与固定构件4的间隙被弹性构件26密封。

在固定构件4上,在外周缘的三处形成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34。突出部34与形成于透镜固持器3的侧板部23的凸台部25在轴线l方向上相对向。固定构件4及透镜固持器3上所固定的螺钉27是穿通于突出部34上所形成的贯通孔34a,而螺固在设置于凸台部25上的螺孔内。螺钉27的固定部位比夹着弹性构件26的位置更靠径向外侧。

在这里,贯通孔34a的内径尺寸大于螺钉27的轴部的外径尺寸。因此,当对固定构件4与透镜固持器3进行紧固时,可以在与轴线l正交的方向上,调节固定构件4与透镜固持器3的相对位置。并且,由于弹性构件26介于固定构件4与透镜固持器3之间,所以通过对三处螺钉27的螺固状态进行调节,可以调节透镜固持器3(透镜单元2)的轴线l相对于固定构件4的倾斜。

(活动体)

图6是从被摄体侧l1观察摄像单元7、旋转台座6、旋转支撑机构5及固定构件4时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从反被摄体侧l2观察摄像单元7、旋转台座6、旋转支撑机构5及固定构件4时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从被摄体侧l1观察摄像单元7时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从反被摄体侧l2观察摄像单元7时的分解立体图。如图3所示,在透镜单元2的反被摄体侧l2上,从被摄体侧l1向反被摄体侧l2,依次配置有摄像单元7及旋转台座6。如图8所示,摄像单元7包括:摄像元件41、搭载有摄像元件41的基板42、及以从被摄体侧l1覆盖的方式覆盖摄像元件41的盖构件43。如图4所示,摄像单元7通过将基板42固定在旋转台座6上,而固定在旋转台座6上。由此,摄像单元7与旋转台座6一体地旋转。如图3所示,在旋转台座6与固定构件4之间,设置有滚动用磁驱动机构8。

如图8所示,摄像元件41的从轴线l方向观察时的形状为长方形。摄像元件41中,从被摄体侧l1向反被摄体侧l2依次层叠有盖玻璃45、传感器受光部46及基板部47。在传感器受光部46的四个侧面46a~侧面46d中相互正交地相交的两个侧面46a、侧面46b上,设置有与传感器受光部46的受光面正交的基准面48。基准面48在两个侧面46a、侧面46b之中的一个侧面46a上设置有两个,在另一个侧面46b上设置有一个。设置在一个侧面46a上的两个基准面48在围绕着轴线l的圆周方向上相互隔开。设置在另一个侧面46b上的一个基准面48设置在与两个侧面46a、侧面46b之间的角部相离的位置上。

盖构件43为树脂制,由黑色的非光泽树脂材料形成。因此,盖构件43的表面是黑色的非光泽面。盖构件43包括:形成有对朝向摄像元件41的光入射区域进行规定的光圈51的端板部52、在光圈51的外周侧从端板部52向被摄体侧l1立起的筒部53、以及从端板部52的外周缘延伸至反被摄体侧l2的方筒状的框部54。光圈51是设置在端板部52上的长方形的开口。从轴线l方向观察端板部52时的形状是长方形。框部54在从轴线l方向观察时具备与端板部52相同的轮廓形状,如图9所示,在内侧具备长方形的开口55。在这里,当从轴线l方向观察摄像元件41时的形状是正方形时,也可以将框部54的内侧的开口55设为正方形。再者,也可以不论摄像元件41的形状如何而将端板部52的形状设为正方形,还可以不论内侧的开口55的形状如何而将从轴线l方向观察时的框部54的轮廓形状设为与端板部52相同的正方形。

在框部54的长方形的开口55内,从反被摄体侧l2插入固定在基板42上的摄像元件41。盖构件43通过接着剂而固定在摄像元件41上。此处,框部54中对长方形的开口55的各边进行规定的四个内壁面55a~内壁面55d之中相互正交而相邻的第一内壁面55a及第二内壁面55b,是从与轴线l正交的方向抵接于摄像元件41的基准面48的抵接部。摄像元件41通过使基准面48抵接于抵接部(第一内壁面55a及第二内壁面55b),而围绕着轴线l对相对于盖构件43的姿势进行规定。并且,摄像元件41通过使基准面48抵接于抵接部(第一内壁面55a及第二内壁面55b),而对盖构件43上的与轴线l正交的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规定。此外,插入至框部54的摄像元件41是设为从反被摄体侧l2抵接于端板部52的状态。由此,对盖构件43上的摄像元件41的轴线l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规定。

如图7所示,旋转台座6包括:与轴线l垂直的板状的基板支撑部61、及从基板支撑部61的中央向反被摄体侧l2突出的旋转轴62。如图6所示,在基板支撑部61的被摄体侧l1的面上,形成有比基板42小一圈的凹部63。在凹部63的底面上固定有板状的散热构件64,在散热构件64的基板42之侧的面上贴附有导热性薄片65。散热构件64是铝或铜等金属制的板材。此处,基板42固定在基板支撑部61的被摄体侧l1的面上。当将基板42固定在基板支撑部61上时,基板42与导热性薄片65接触。因此,由摄像元件41产生的发热从基板42经由导热性薄片65传递至散热构件64,并经由旋转台座6而散出至外部。

在将基板42固定在基板支撑部61上的状态下,如图3所示,固定在基板42上的摄像元件41上的盖构件43的筒部53与旋转轴62位于同轴上。并且,盖构件43的筒部53的外周面与固持器筒部21的内周面在与轴线l正交的径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而相对向。此外,盖构件43的端板部52在筒部53的外周侧,与透镜固持器3的固持器板部22在轴线l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而相对向。由此,在透镜固持器3与盖构件43之间,形成有经弯曲的狭窄的间隙67(迷宫式密封)。

再者,在本例中,透镜固持器3的固持器板部22的形状是将正方形的四处角部切去的形状,与此相对,从轴线l方向观察盖构件43的端板部52时的形状是长方形。因此,在端板部52的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对向的方向、及端板部52的长方形的两条短边相对向的方向上,间隙67(迷宫式密封)会产生长度差。即,在端板部52的两条长边相对向的方向上,端板部52与固持器板部22之间的间隙(迷宫式密封的一部分)的长度对应于短边的长度。另一方面,两条短边相对向的方向上的端板部52与固持器板部22之间的间隙(迷宫式密封的一部分)的长度对应于长边的长度。因此,端板部52的两条长边相对向的方向上的间隙67(迷宫式密封)的长度,短于端板部52的两条短边相对向的方向上的间隙67(迷宫式密封)的长度。因此,在本例中,将端板部52的两条长边相对向的方向上的间隙67(迷宫式密封)的长度,设定为防止尘埃等异物渗入至盖构件43与透镜固持器3之间所需要的长度。

在这里,如图8所示,在搭载有摄像元件41的基板42上,连接着摄像元件41用的柔性印刷基板32。连接柔性印刷基板32的基板42的边缘如图2所示,面对形成于透镜固持器3的缺口部24与固定构件4之间的开口31。柔性印刷基板32在从基板42穿过开口31朝向径向外侧拉出之后,呈u字状折回而拉回至固定构件4的反被摄体侧l2。柔性印刷基板32在开口31的外侧,将呈u字状刚刚折回后的部分固定在旋转台座6上。如图6及图7所示,在旋转台座6上,形成有从基板支撑部61的开口31侧的边缘向反被摄体侧l2突出的突出部68,突出部68的反被摄体侧l2的端面成为对柔性印刷基板32进行固定的固定面。

(旋转支撑机构)

如图6所示,在固定构件4上,形成有轴承保持部71。轴承保持部71包括:在轴线l方向上贯通固定构件4的保持孔72。在固定构件4的反被摄体侧l2的面上,如图7所示,形成有包围保持孔72而向反被摄体侧l2突出的环状突出部73。此处,旋转支撑机构5如图3所示,包括:保持于轴承保持部71上的轴承部75、以及在轴承部75的径向外侧构成于固定构件4与旋转台座6之间的旋转支撑部76。即,旋转支撑机构5由轴承部75及旋转支撑部76的两组旋转支撑部构成。

轴承部75包括:固定在保持孔72的内周面上的外轮78、固定在旋转轴62的外周面上的内轮79、及配置在外轮78与内轮79之间的球体80。旋转轴62的轴线l方向上的前端露出于固定构件4的反被摄体侧l2。更详细而言,旋转轴62从轴承部75的内轮79向反被摄体侧l2突出,且比形成于固定构件4上的环状突出部73更向反被摄体侧l2突出。

如图6、图7所示,旋转支撑部76包括:形成于固定构件4的被摄体侧l1的面上的固定构件侧环状槽82、形成于旋转台座6的基板支撑部61的反被摄体侧l2的面上的旋转台座侧环状槽83、配置在固定构件侧环状槽82与旋转台座侧环状槽83之间的转动体84、及在固定构件侧环状槽82与旋转台座侧环状槽83之间保持转动体84的保持器(retainer)85。固定构件侧环状槽82形成得比轴承部75的外轮78的外周面更靠径向外侧。

(滚动用磁驱动机构)

图10a及图10b是表示滚动用磁驱动机构8及姿势恢复机构9以及旋转支撑机构5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及截面图。图10a是从轴线l方向上的被摄体侧l1观察的平面图,是旋转台座6位于基准旋转位置时的平面图。并且,图10b是图10a的b-b线上的截面图。当经由安装在轴承保持部71上的轴承部75可旋转地保持旋转台座6的旋转轴62时,在旋转台座6的基板支撑部61与固定构件4之间构成滚动用磁驱动机构8。滚动用磁驱动机构8包括:将旋转台座6的旋转轴62夹于其间而配置在径向上的两侧的一对线圈91、及将固定构件4的轴承保持部71夹于其间而配置在径向上的两侧的一对磁铁92。线圈91与磁铁92在轴线l方向上空开规定的空隙(gap)而相对向。

如图10a所示,磁铁92在圆周方向上一分为二,与线圈91相对向的面的磁极,被磁化成以沿径向延伸的磁化分极线93为界而不同。线圈91是空芯线圈,沿径向延伸的部分用作有效边。在另一个线圈91的内侧配置有霍尔元件94。霍尔元件94固定在对线圈91供电用的柔性印刷基板33上。霍尔元件94在旋转台座6位于预定的基准旋转位置时,与磁铁92的磁化分极线93相对向。滚动用磁驱动机构8是根据基于霍尔元件94的信号而检测出的滚动方向的原点位置来控制,使活动体12围绕着轴线l旋转而进行滚动修正,所述活动体12是在旋转台座6上固定有摄像元件41及基板42。

滚动用磁驱动机构8的柔性印刷基板33与摄像元件41用的柔性印刷基板32同样地,呈u字状折回而拉出至固定构件4的反被摄体侧l2。柔性印刷基板33在开口31的外侧,固定在呈u字状刚刚折回后的部分从旋转台座6突出的突出部68上所设置的固定面上。因此,如图5所示,在突出部68上,以重叠的状态统一固定柔性印刷基板32、柔性印刷基板33。

在这里,如图7所示,在旋转台座6上,形成有从基板支撑部61向固定构件4突出的旋转限制用凸部95。并且,在固定构件4上,如图6所示,形成有用来插入旋转限制用凸部95的前端的旋转限制用凹部96。旋转限制用凹部96在圆周方向上跨规定的角度范围而延伸。旋转限制用凸部95及旋转限制用凹部96构成对旋转台座6相对于固定构件4的旋转范围(滚动修正的旋转范围)进行限制的旋转限制部。

(姿势恢复机构)

姿势恢复机构9是两组磁力弹簧(magneticspring),包括:固定在旋转台座6上的一对磁性构件98、及构成滚动用磁驱动机构8的两个磁铁92。如图6所示,各磁性构件98固定在一对凹部99上,所述一对凹部99在基板支撑部61的被摄体侧l1的面上形成于将凹部63夹于其间的两侧上。各磁性构件98在轴线l方向上将线圈91夹于其间而位于与磁铁92相反之侧。如图10a所示,磁性构件98呈圆周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径向上的尺寸的长方形。当旋转台座6位于基准旋转位置时,磁性构件98的圆周方向上的中心98a从轴线l方向观察,位于与磁铁92的磁化分极线93重合的位置。

当旋转台座6从基准旋转位置进行旋转后,磁性构件98的中心98a与磁铁92的磁化分极线93在圆周方向上发生偏离,因此在磁性构件98与磁铁92之间,使磁性构件98的中心98a与磁铁92的磁化分极线93的角度位置相一致的方向上的磁吸引力起作用。即,当旋转台座6与基准旋转位置发生偏离时,姿势恢复机构9中,使旋转台座6恢复至基准旋转位置的方向上的磁吸引力起作用。再者,在本方式中,是利用两组包含磁性构件98及磁铁92的磁力弹簧,但磁力弹簧也可以是一组。即,磁性构件98也可以只有一个。并且,滚动用磁驱动机构8只要具备至少一组线圈91与磁铁92即可。

(光学单元的制造方法)

图11是光学单元1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12是光学单元1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如图11所示,光学单元1的组装动作包括:盖构件固定工序st1、基板固定工序st2、透镜固持器配置工序st3(配置工序)、透镜固持器固定工序st4、及透镜单元保持工序st5。

在盖构件固定工序st1中,在盖构件43的框部54的开口55内,插入固定在基板42上的摄像元件41。然后,如图12所示,使摄像元件41的基准面48抵接于抵接部(第一内壁面55a及第二内壁面55b)。并且,使摄像元件41的盖玻璃45抵接于盖构件43的端板部52的反被摄体侧l2的面。然后,利用接着剂,将盖构件43固定在摄像元件41上。

在基板固定工序st2中,使盖构件43的筒部53的轴线与利用旋转支撑机构5的旋转台座6的旋转中心相一致,而将基板42固定在旋转台座6上。再者,在基板固定工序st2中,旋转台座6已设为经由旋转支撑机构5而可旋转地支撑于固定构件4上的状态。并且,在固定构件4与旋转台座6之间,构成滚动用磁驱动机构8及姿势恢复机构9。此处,在本例中,通过使盖构件43的筒部53与旋转轴62位于同轴上,而使盖构件43的筒部53的轴线与被旋转支撑机构5可旋转地支撑着的旋转台座6的旋转中心相一致,将基板42固定在旋转台座6上。即,在基板固定工序st2中,以旋转轴62及盖构件43的筒部53为基准,将摄像单元7固定在旋转台座6上。

在透镜固持器配置工序st3中,将透镜固持器3的固持器筒部21与盖构件43的筒部53配置在同轴上。在本例中,通过将旋转轴62与固持器筒部21配置在同轴上,而将透镜固持器3的固持器筒部21与盖构件43的筒部53配置在同轴上。即,以旋转轴62为基准对固持器筒部21进行定位。

在透镜固持器固定工序st4中,在以旋转轴62为基准对固持器筒部21进行了定位的状态下,对透镜固持器3及固定构件4进行固定。即,使螺钉27贯通于固定构件4的贯通孔34a,拧入至透镜固持器3的凸台部25上所设置的螺孔中,而对透镜固持器3与固定构件4进行紧固。此处,贯通孔34a的内径尺寸大于螺钉27的轴部的外径尺寸。因此,可以在以旋转轴62为基准对固持器筒部21已进行定位的状态下,将透镜固持器3固定在固定构件4上。

在透镜单元保持工序st5中,将透镜单元2固定在透镜固持器3上。在本例中,是将透镜单元2的镜筒16的反被摄体侧的部分插入至透镜固持器3的固持器筒部21的内周侧,将透镜单元2同轴地保持于固持器筒部21上。此处,透镜15是同轴地保持于固持器筒部21上。即,设为透镜15的光轴与固持器筒部21的轴线相一致的状态。由此,光学单元1的组装完成。

根据这种制造方法,在盖构件固定工序st1中,使盖构件43及摄像元件41在与轴线l交叉的方向上定位,所以能够使摄像元件41的中心与光圈51的中心及筒部53的中心相一致。并且,在基板固定工序st2中,使被旋转支撑机构5可旋转地支撑着的旋转台座6的旋转中心(旋转轴62的旋转中心线)与盖构件43的筒部53的轴线相一致,所以能够使旋转台座6的旋转中心与摄像元件41的中心相一致。进而,在透镜固持器配置工序st3中,将透镜固持器3的固持器筒部21与盖构件43的筒部53配置在同轴上,所以在透镜单元保持工序st5中使透镜单元2(透镜15)同轴地保持于透镜固持器3上时,可以使透镜15的光轴与摄像元件41的中心相一致。并且,由于将透镜固持器3的固持器筒部21与盖构件43的筒部53配置在同轴上,所以能够以微细的尺寸对盖构件43的筒部53的外周面与固持器筒部21之间的间隙67进行管理,从而能够构成迷宫式密封。

再者,在透镜固持器配置工序st3中,也可以从轴线l方向观察透镜固持器3的固持器筒部21及盖构件43的筒部53,使固持器筒部21的中心与筒部53的中心对准。

并且,在透镜固持器配置工序st3中,也可以将盖构件43的筒部53的内径与透镜固持器3的固持器筒部21配置在同轴上。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夹具嵌合于盖构件43的筒部53的内侧,并进行所述夹具与固持器筒部21的对准,可以将盖构件43的筒部53及固持器筒部21配置在同轴上。

(作用效果)

根据本例,具备光圈51及筒部53的盖构件43包括:从与轴线l交叉的方向抵接于摄像元件41的抵接部(第一内壁面55a及第二内壁面55b),在使所述抵接部抵接于摄像元件41的状态下固定在摄像元件41上,所述轴线l与光轴相一致。由此,使盖构件43与摄像元件41在与轴线l交叉的方向上定位,所以能够使摄像元件41的中心与光圈51的中心及筒部53的中心相一致。并且,基板42是使盖构件43的筒部53的轴线与旋转台座6的旋转中心相一致而固定在旋转台座6上,所以能够使旋转台座6的旋转中心与摄像元件41的中心相一致。此外,由于在使同轴地保持光学元件的固持器筒部21与盖构件43的筒部53位于同轴上的状态下将透镜固持器3固定在固定构件4上,所以能够使透镜15(透镜单元2)的中心与摄像元件41的中心相一致。

并且,将盖构件43的筒部53与透镜固持器3的固持器筒部21配置在同轴上,所以能够以微细的尺寸对盖构件43的筒部53的外周面与固持器筒部21之间的间隙67进行管理。由此,可以在盖构件43的筒部53的外周面与固持器筒部21之间的间隙及盖构件43的端板部52与固持器板部22之间构成迷宫式密封。因此,可以防止或抑制尘埃等异物渗入至盖构件43与透镜固持器3之间而附着在摄像元件41上。

此外,在本例中,盖构件43的端板部52从被摄体侧l1抵接于摄像元件41。由此,在摄像元件41与端板部52之间未形成有间隙,所以异物不会进入至它们之间。并且,只要端板部52与摄像元件41抵接,盖构件43与摄像元件41的位置精度就会提高,所以光圈51与摄像元件41的位置精度容易提高。

并且,盖构件43中,其表面为黑色的非光泽面。即,盖构件43的表面设为低反射面。因此,可以抑制经盖构件43反射而入射至摄像元件41的杂散光。

(变形例)

图13a及图13b是变形例1、变形例2的光学单元的说明图。图13a是从被摄体侧l1观察变形例1的光学单元1a的透镜固持器3及盖构件43时的平面图。图13b是从被摄体侧l1观察变形例2的光学单元1b的透镜固持器3及盖构件43时的平面图。所述光学单元1中,从轴线l方向观察盖构件43的端板部52时的轮廓形状是长方形,但是在变形例1的光学单元1a中,如图13a所示,从轴线l方向观察盖构件43的端板部52时的轮廓形状是正方形。再者,变形例1的光学单元1a除了端板部52的轮廓形状以外,其它部分的构成与所述光学单元1相同。这样一来,可以将在正方形的两条边相对向的两个方向上,形成于盖构件43的端板部52与固持器板部22之间的间隙67(迷宫式密封的一部分)的长度d1设为相同。由此,可以抑制由于迷宫式密封的长度差而引起的抑制异物的渗入的效果下降。

在变形例2的光学单元1b中,如图13b所示,从轴线l方向观察盖构件43的端板部52时的轮廓形状是与筒部53为同心的圆形。再者,变形例2的光学单元1b除了端板部52的轮廓形状以外,其它部分的构成与所述光学单元1相同。这样一来,可以将在与轴线l正交的方向上,形成于盖构件43的端板部52与固持器板部22之间的间隙(迷宫式密封的一部分)的长度d2设为相同。由此,可以抑制由于迷宫式密封的长度差而引起的抑制异物的渗入的效果下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