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光漫射的棱镜膜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03360发布日期:2018-12-08 06:49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少光漫射的棱镜膜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电子和微电子领域,具体是一种减少光漫射的棱镜膜组。

背景技术

液晶背光是一个平面的均匀照明装置,作为光源的冷阴极荧光灯管或led灯条排列在整个背光源的两边或一边(可能是长边,也可能是短边)。冷阴极灯管是线光源,led是点光源,把此光源转换为面光源需要使用导光板。导光板一般由高透光率的亚克力塑料制成,表面非常光滑平整,以致于大部分内部光线会在其平整表面上规则的全反射,而不会射出到导光板外部。液晶显示器的导光板的底部印有白色的网点。在导光板印有网点的位置上,光线不再规则的全反射而是会向导光板上方射出。控制每个位置网点的密度就可以控制导光板在这个位置射出光线的多少。精密设计的导光板网点可以让两侧入射的光线均匀的铺散在整个平面上。导光板上方会再放置光学膜片,这些膜片起到均匀光线,并且汇聚大角度光供正面观察等作用。

棱镜片光学膜片的重要组成部分,镜膜是利用3m微复制技术,将丙烯酸树脂制成的棱镜结构制作在pet基材上制造而成的光学薄膜,其表面是高度为20~50微米左右的微棱镜结构。在一般的液晶背光的组配中棱镜片常常位于光学膜材的最上层,bef系列增亮膜的单张有效穿透率增幅约60%左右,估计进一步折射光源,提高光源的利用率,是棱镜片发展的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光漫射的棱镜膜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少光漫射的棱镜膜组,包括下棱镜片和上棱镜片,所述上棱镜片覆盖在下棱镜片的上方,所述下棱镜片分为磨砂面和下棱镜层,所述下棱镜层上设置若干道折射孔,所述折射孔呈等距整列排布在下棱镜层上,所述折射孔的内腔设计为锥形,所述折射孔的内直径呈逐步递减趋势,所述折射孔的开口直径d1的尺寸为24+2/-2um,所述折射孔的竖直向的深度d2的尺寸为37+5/-3um,所述折射孔的的轴线y1与下棱镜层的法线y2之间的夹角要求为34.5°,所述折射孔的截面角为36.5°。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棱镜片和上棱镜片均采用透明pet材质,保证下棱镜片和上棱镜片的光透效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折射孔的开口面积总和要求为下棱镜片上表面面积的43~48%。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棱镜片分为上棱镜层、透光层和雾化层,所述透光层涂布在上棱镜层的下表面,所述透光层内包括有若干道抗静电粒子,所述雾化层包括有若干道折光颗粒。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透光层采用bef-rp/bef-rpiir复合材质,所述透光层的下表面设计为波浪状况结构,所述抗静电粒子位于波峰位置,与折射孔结构相配合,提高折光效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折光颗粒采用ch42nu49c材质,所述折光颗粒呈不规则状况排布在上棱镜层表面,所述折光颗粒单体呈不规则结构,避免外射光线的漫反射效果,避免对人员的干扰。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棱镜片和上棱镜片的短边侧均设置限位凸角,所述限位凸角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长边开口向内侧弯折,从而形成“i”型构造的限位开口,组合膜材时,对下棱镜片和上棱镜片进行有效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对现有棱镜片材料来说,光线的单次穿透率约60%。本发明在下棱镜片的上表面设计有折射孔,从而对反射后的光线进行二次折射,继而再次入射至上棱镜片,有效减少未穿透光线的光漫射,大幅度提高了光的利用率,进而对液晶面板的辉度能够有效的提高。

二、在上棱镜片表面设计不规则排列并且为不规则结构的折射颗粒,从而对外射的光线进行完全漫反射,能使光线不集中反射,避免反射的光线集中入射于使用者的眼睛。能降低被强光反射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下棱镜片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下棱镜片的部分区域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下棱镜片的光线折射图。

图5为本发明中上棱镜片的侧面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上棱镜片的部分区域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中限位凸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减少光漫射的棱镜膜组,请参阅图1、图2和图5,包括下棱镜片1和上棱镜片2,所述上棱镜片2覆盖在下棱镜片1的上方,所述下棱镜片1和上棱镜片2均采用透明pet材质,保证光透效果,所述下棱镜片1和上棱镜片2均机械加工而形成,并在上下面采用镀膜或者印刻的方式。

请参阅图2,所述下棱镜片1分为磨砂面11和下棱镜层12,所述磨砂面11用于与扩散片相贴合减少,避免膜材之间完全粘合在一起。

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下棱镜层12上设置若干道折射孔13,所述折射孔13的开口面积总和s1要求为下棱镜片1上表面面积s2的43~48%(图3)。所述折射孔13呈等距整列排布在下棱镜层12上,所述折射孔13的内腔设计为锥形,所述折射孔13的内直径呈逐步递减趋势,所述折射孔13的开口直径d1的尺寸为24+2/-2um,所述折射孔13的竖直向的深度d2的尺寸为37+5/-3um,所述折射孔13的的轴线y1与下棱镜层12的法线y2之间的夹角要求为34.5°,所述折射孔13的截面角α为36.5°,对未透过上棱镜片2而被上棱镜片2反射的光线,起到进一步折射的效果。

请参阅图4,以下棱镜层12的上表面水平线为标准;

实施例一:入射光线l1(与水平线夹角为锐角):所述入射光线l1入射后,经折射孔13右侧壁折射后,反射至折射孔13的左侧壁后再折射至右侧壁,从而折射出折射孔13,进一步入射至上棱镜片2(当入射光线l1与折射孔13右侧壁的法线夹角很小时,可能直接由左侧壁折射出折射孔13)。

实施例二:入射光线l2(与水平线夹角为钝角):所述入射光线l1入射后,经折射孔13右侧壁折射后,反射至折射孔13的左侧壁,反射光线方向向着折射孔13的内腔,但是由于折射孔13的内直径呈逐步递减趋势,进而在折射孔13的的底腔处再逐步折射出折射孔13。

实施例三:入射光线l3(与水平线夹角为直角):所述入射光线l1入射后,经折射孔13右侧壁折射后,反射至折射孔13的左侧壁,由左侧壁在折射入右侧壁上边缘,从而折射出折射孔13,进一步入射至上棱镜片2。

请参阅图5,所述上棱镜片2分为上棱镜层21、透光层23和雾化层22,所述透光层23涂布在上棱镜层21的下表面,所述透光层23内包括有若干道抗静电粒子24,所述雾化层22包括有若干道折光颗粒25。

所述透光层23采用bef-rp/bef-rpiir复合材质,所述透光层23的下表面设计为波浪状况结构,所述抗静电粒子24位于波峰位置,与下棱镜层12表面的折射孔结构相配合,使得波峰位置正好位于折射孔的上端,最大化提高折射孔机构的折射效果,所述抗静电粒子位于波峰位置,避免上棱镜片与下棱镜片之间发生摩擦产生的静电,避免静电因素对整个液晶面板机构的影响。

请参阅图6,所述折光颗粒25采用ch42nu49c材质,所述折光颗粒25呈不规则状况排布在上棱镜层21表面,所述折光颗粒25单体呈不规则结构。由外入射的光线(主要是外接液晶后会反射的光线)入射至上棱镜片表面会发生反射,折光颗粒25采用不规则排列,并且设计为不规则结构,从而对外射的光线进行完全漫反射,能使光线不集中反射,避免反射的光线集中入射于使用者的眼睛。能降低被强光反射的干扰。

请参阅图7,所述下棱镜片1和上棱镜片2的短边侧均设置限位凸角3,所述限位凸角3上设置有限位孔31,所述限位孔31的长边开口向内侧弯折,从而形成“i”型构造的限位开口,组合膜材时,对下棱镜片1和上棱镜片2进行有效定位。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