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76835发布日期:2020-03-10 09:5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光学系统及光学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照明系统及应用所述照明系统的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投影装置的成像原理是将照明系统所产生的照明光束借由光阀转换成影像光束,再将影像光束通过投影镜头投影至屏幕上,以形成影像画面。投影装置的照明系统包括波长转换轮(wavelengthconversionwheel)和滤光轮(filterwheel),其中波长转换轮的多个光学区分别与滤光轮的多个滤光区互相对应,以分别产生所需要的色光,而传递至光阀。

一般来说,为了避免在不同区域之间的交界处产生颜色的差异,可在此时间区间内让光阀处于off的状态(即光阀转换的影像光束不进入投影镜头)。然而,若无法使光阀在此时间区间内处于off的状态,则在此时间区间内发出的影像光束可能会产生颜色的差异,进而影响到影像光束的色坐标以及对比度。

“背景技术”部分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在“背景技术”部分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已知技术。在“背景技术”部分所揭露的内容,不代表所述内容或者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发明申请前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系统,其能够使应用此照明系统的投影装置通过简易的方式来避免产生颜色的差异。

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影装置,其通过简易的方式来避免产生颜色的差异。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照明系统,包括第一激发光源、波长转换轮与滤光轮。第一激发光源用于发出第一激发光束。波长转换轮包括波长转换区与第一光学区,波长转换区与第一光学区轮流切入第一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当波长转换区切入第一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时,第一激发光束被波长转换区转换为转换光束,当第一光学区切入第一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时,第一激发光束从第一光学区输出。滤光轮配置于来自波长转换轮的转换光束及第一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滤光轮包括第一区、第二区以及阻挡区,其中第二区在圆周方向上所涵盖的角度小于第一光学区所涵盖的角度。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另一种照明系统,包括第一激发光源、波长转换轮与滤光轮。第一激发光源用于发出第一激发光束。波长转换轮包括波长转换区与第一光学区,波长转换区与第一光学区轮流切入第一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当波长转换区切入第一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时,第一激发光束被波长转换区转换为转换光束,当第一光学区切入第一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时,第一激发光束从第一光学区输出。滤光轮配置于来自波长转换轮的转换光束及第一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滤光轮包括第一区、第二区以及阻挡区,其中阻挡区用于阻挡来自于波长转换轮所传递的第一激发光光束或者转换光束通过滤光轮。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投影装置,包括上述的照明系统、光阀以及投影镜头。照明系统用于发出照明光束。光阀配置于照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以将照明光束调变成影像光束。投影镜头配置于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照明系统中,通过在需要的区间内设置阻挡区,即可阻挡光束通过滤光轮,因此可避免光束照射至阻挡区的时间区间内,滤光轮输出不想要的色光束至光阀。由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投影装置应用上述的照明系统,因此能够通过简易的方式来避免产生颜色的差异。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的示意图。

图2a是图1中的波长转换轮的前视示意图。

图2b是图1中的另一种波长转换轮的前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滤光轮的一种实施样态的前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红光滤光区的穿透率频谱。

图5是图1中的滤光轮的另一种实施样态的前视示意图。

图6a至图6c是图1中的滤光轮的另一些实施样态的前视示意图。

图7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波长转换轮的前视示意图。

图9a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在第一时间区间内的光路示意图。

图9b是图9a的投影装置在第二时间区间内的光路示意图。

图10是图9a与图9b中的波长转换轮的前视示意图。

图11是图9a与图9b中的滤光轮的一种实施样态的前视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的第二区的穿透率频谱。

图13是图9a与图9b中的滤光轮的另一种实施样态的前视示意图。

图14a至图14c是图9a与图9b中的滤光轮的另一些实施样态的前视示意图。

图15a是依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在第一时间区间内的光路示意图。

图15b是图15a的投影装置在第二时间区间内的光路示意图。

图16是图15a与图15b中的波长转换轮的前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之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的示意图。图2a是图1中的波长转换轮的前视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滤光轮的一种实施样态的前视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红光滤光区的穿透率频谱。为了清楚表示,图2a、图3以及后续相关附图特意绘制虚线,以方便对应波长转换轮与滤光轮的各个分区的角度。

请先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投影装置200包括照明系统100、光阀210以及投影镜头220。照明系统100用于发出照明光束ib。光阀210配置于照明光束ib的传递路径上,以将照明光束ib调变成影像光束imb。投影镜头220配置于影像光束imb的传递路径上,并用于将影像光束imb投射至屏幕或墙壁(未绘示)上,以形成影像画面。由于这些不同颜色的光束所形成的照明光束ib照射在光阀210上后,光阀210依时序将照明光束ib转换成影像光束imb并传递至投影镜头220,因此,光阀210所转换出的影像光束imb所被投射出投影装置200的影像画面便能够成为彩色画面。

在本实施例中,光阀210例如为数字微镜元件(digitalmicro-mirrordevice,dmd)或硅基液晶面板(liquid-crystal-on-siliconpanel,lcospanel)。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光阀210也可以是穿透式液晶面板或其他空间光调变器。在本实施例中,投影镜头220例如是包括具有屈光度的一个或多个光学镜片的组合,光学镜片例如包括双凹透镜、双凸透镜、凹凸透镜、凸凹透镜、平凸透镜、平凹透镜等非平面镜片或其各种组合。本发明对投影镜头220的型态及其种类并不加以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照明系统100包括第一激发光源110、波长转换轮(wavelengthconversionwheel)120与滤光轮(filterwheel)130。第一激发光源110用于发出第一激发光束eb1,当开启使用时,无须关闭第一激发光源110。波长转换轮120与滤光轮130皆配置于第一激发光束eb1的传递路径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激发光源110系泛指为可发出短波长光束的光源,短波长光束的峰值波长(peakwavelength)例如是落在蓝光的波长范围或紫外光的波长范围内,其中峰值波长被定义为光强度最大处所对应的波长。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激发光束eb1的峰值波长(peakwavelength)例如是波长455nm,但不局限于此。第一激发光源110包括激光二极管(laserdiode,ld)、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或者是上述两者其中之一所构成的阵列(arrayorbank)或群组(group),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激发光源110为包括激光二极管的激光发光元件。举例而言,第一激发光源110例如可为蓝光激光二极管阵列(bluelaserdiodebank),第一激发光束eb1则为蓝光激光光束,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请参照图1与图2a,在本实施例中,波长转换轮120为可旋转的盘状元件,例如为荧光粉轮(phosphorwheel)。波长转换轮120包括波长转换区122与第一光学区124,且可使传递至波长转换区122的短波长光束转换成长波长光束。具体来说,波长转换轮120包括基板s,基板s具有环状排列的波长转换区122与第一光学区124,且基板s例如是反射基板。波长转换区122内配置有波长转换物质cm,波长转换物质cm例如是产生黄光光束的荧光粉(后面内容称为黄色荧光粉)。第一光学区124例如是穿透区,其可以是嵌设于基板s中的透明板所形成的区域,或者是穿透基板s的穿孔。在本实施例中,波长转换区122与第一光学区124轮流切入第一激发光束eb1的传递路径。当波长转换区122切入第一激发光束eb1的传递路径上时,第一激发光束eb1被波长转换区122转换为转换光束cb,且转换光束cb被基板s反射。当第一光学区124切入第一激发光束eb1的传递路径上时,第一激发光束eb1穿透波长转换轮120而从第一光学区124输出。转换光束cb例如是黄光光束。在其他实施例中,波长转换轮120也可以包括多个波长转换区,分别将第一激发光束eb1转换成不同色光。

请参照图1与图2b,图2b是图1中的另一种波长转换轮的前视示意图。图2a与图2b中的波长转换轮的差异在于,图2b中的波长转换轮120具有两个波长转换区122,但不局限于此。两个波长转换区122分别具有两种不同的波长转换物质cm1与cm2,其中波长转换物质cm1例如是产生黄光光束的荧光粉,波长转换物质cm2例如是产生绿光光束的荧光粉,但不局限于此。

请参照图1与图3,在本实施例中,滤光轮130为可旋转的盘状元件。滤光轮130用于滤除(反射或吸收)特定波长范围的光束之外的光束且使此特定波长范围的光束通过,可以提升色光的色纯度,以形成照明光束ib。滤光轮130包括第一区132、第二区134以及阻挡区136,且第一区132、第二区134以及阻挡区136依序切入来自波长转换轮120的第一激发光束eb1和转换光束cb的任一者的传递路径。第一区132包括至少一个滤光区,其滤光区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且转换光束cb照射到第一区132的滤光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132是以两个滤光区为例,其包括红光滤光区rr与绿光滤光区gr。举例来说,红光滤光区rr可使具有红光波段范围的光束穿透且滤除其他波段范围的光束。绿光滤光区gr可使具有绿光波段范围的光束穿透且滤除其他波段范围的光束。第二区134可以是透光区,且例如配置有扩散片(diffuser)、扩散粒子或扩散结构,用于减少或消除第一激发光束eb1的激光光斑(laserspeckle)现象。第二区134也可以是蓝光滤光区,其可使具有蓝光波段范围的光束穿透且滤除其他波段范围的光束,本发明不局限于此。此外,阻挡区136用于阻挡不必要/不想要的光束通过滤光轮130,例如第一激发光束ib1。详细来说,当转换光束cb传递至红光滤光区rr或绿光滤光区gr时,转换光束cb会被过滤而形成红光光束或绿光光束。当第一激发光束eb1传递至第二区134时,第二区134允许第一激发光束eb1通过,而例如是作为蓝光光束。当来自于波长转换轮120的转换光束cb或第一激发光束eb1传递至阻挡区136时,第一激发光束eb1不通过阻挡区136。

需说明的是,阻挡区136的位置可对应于不想要的光束通过的区间来设置。举例来说,在光束照射在第一区132与第二区134交界处的时间区间内,若光阀210在此时间区间内无法处于off的状态,即可透过在第一区132与第二区134交界处设置阻挡区136来阻挡不想要的光束通过滤光轮130,进而可避免光阀210此时产生影像光束imb传递至投影镜头220。

请再参照图2a与图3,在本实施例中,阻挡区136设置/连接于第一区132的至少一个滤光区与第二区134之间,且阻挡区136可以是对应于波长转换轮120的第一光学区124的边界部分来配置。第一区132在圆周方向上所涵盖的角度相同于波长转换区122在圆周方向上所涵盖的角度,第二区134与阻挡区136在圆周方向上所涵盖的角度相同于第一光学区124在圆周方向上所涵盖的角度。详细来说,在第一激发光束eb1切入波长转换轮120的波长转换区122的时间区间内,被波长转换区122转换的转换光束cb依序切入滤光轮130的第一区132的红光滤光区rr与绿光滤光区gr。在第一激发光束eb1切入波长转换轮120的第一光学区124的时间区间内,从第一光学区124输出第一激发光束eb1依序切入滤光轮130的第二区134与阻挡区136。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滤光轮130的第二区134在圆周方向上所涵盖的角度小于波长转换轮120的第一光学区124在圆周方向上所涵盖的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滤光轮130的第一区132的绿光滤光区gr在圆周方向上所涵盖的角度例如为130度,第一区132的红光滤光区rr在圆周方向上所涵盖的角度例如为172度,第二区134在圆周方向上所涵盖的角度例如为55.23度,阻挡区136在圆周方向上所涵盖的角度例如为2.77度,然本发明不局限于此,滤光轮130的第一区132的绿光滤光区gr与红光滤光区rr、第二区134或阻挡区136在圆周方向上所涵盖的角度也可以是其他角度。

如图3所示,阻挡区136连接于红光滤光区rr与第二区134之间。在本实施例中,阻挡区136与红光滤光区rr由相同材质制成,且具有相同的滤光特性。也就是说,阻挡区136可为红光滤光区rr的延伸部分。由图4可知,红光滤光区rr在波长约为600nm至700nm之间的波段范围内具有最大的穿透度,而波长例如是455nm的第一激发光束eb1在红光滤光区rr的穿透率约小于1.0%。由于阻挡区136为红光滤光区rr的延伸部分,因此当第一激发光束eb1切入滤光轮130的阻挡区136时,阻挡区136可有效阻挡第一激发光束eb1通过。

在其他实施例中,阻挡区136也可以是连接于绿光滤光区gr与第二区134之间,且阻挡区136与绿光滤光区gr由相同材质制成。也就是说,阻挡区136可为绿光滤光区gr的延伸部分,阻挡区136阻挡第一激发光束eb1不通过阻挡区136。图5是图1中的滤光轮的另一种实施样态的前视示意图。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滤光轮130a与图3中的滤光轮130的差异在于,滤光轮130的第二区134例如为透光区或蓝光滤光区,而滤光轮130a的第二区134a例如为蓝光滤光区,其可使具有蓝光波段范围的光束穿透且滤除其他波段范围的光束。

此外,请再参照图2a与图5,在本实施例中,阻挡区136a可以是对应于波长转换轮120的波长转换区122的边界部分来配置。第一区132a与阻挡区136a在圆周方向上所涵盖的角度相同于波长转换区122在圆周方向上所涵盖的角度,第二区134a在圆周方向上所涵盖的角度相同于第一光学区124在圆周方向上所涵盖的角度。详细来说,在第一激发光束eb1切入波长转换轮120的波长转换区122的时间区间内,被波长转换区122转换的转换光束cb依序切入滤光轮130a的阻挡区136a以及第一区132a的红光滤光区rr与绿光滤光区gr。在第一激发光束eb1切入波长转换轮120的第一光学区124的时间区间内,从第一光学区124输出的第一激发光束eb1切入滤光轮130a的第二区134a。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阻挡区136a连接于红光滤光区rr与第二区134a(例如为蓝光滤光区)之间。阻挡区136a与第二区134a由相同材质制成。也就是说,阻挡区136a为第二区134a的延伸部分。因此,当例如为黄光光束的转换光束cb切入滤光轮130a的阻挡区136a时,阻挡区136a可有效阻挡转换光束cb通过。也就是,阻挡区136a阻挡转换光束cb不通过阻挡区136a。

在其他实施例中,阻挡区136a也可以是设置/连接于绿光滤光区gr与第二区134a之间,且阻挡区136a与第二区134a由相同材质制成,且具有相同的滤光特性。也就是说,阻挡区136a为第二区134a的延伸部分。

图6a至图6c是图1中的滤光轮的另一些实施样态的前视示意图。请参照图6a至图6c,本实施例的滤光轮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滤光轮的差异在于,前述实施例中的滤光轮的阻挡区与第一区的至少一个滤光区或第二区由相同材质制成,而本实施例的滤光轮的阻挡区例如是黑色吸收区,其中黑色吸收区可以是涂布全黑的染料或胶体,用于吸收所有的光束。因此,本实施例的阻挡区也可以有效阻挡来自于波长转换轮120的转换光束cb或第一激发光束eb1通过。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区可以是透光区,也可以是蓝光滤光区,本发明不局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阻挡区可以是对应于波长转换轮120的波长转换区122或第一光学区124的边界部分来配置。举例来说,如图2a与图6a所示,滤光轮130b的阻挡区136b对应于波长转换轮120的第一光学区124的部分来配置,且阻挡区136b连接于第一区132b的红光滤光区rr与第二区134b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阻挡区136b也可以是对应于波长转换轮120的第一光学区124的边界部分来配置,且阻挡区136b连接于第一区132b的绿光滤光区gr与第二区134b之间。

如图2a与图6b所示,滤光轮130c的阻挡区136c对应于波长转换轮120的波长转换区122的边界部分来配置,且阻挡区136c连接于第一区132c的红光滤光区rr与第二区134c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阻挡区136c也可以是对应于波长转换轮120的波长转换区122的部分来配置,且阻挡区136c连接于红光滤光区rr与绿光滤光区gr之间。

如图2a与图6c所示,滤光轮130d的阻挡区136d对应于波长转换轮120的波长转换区122的部分来配置,且阻挡区136d连接于第一区132d的绿光滤光区gr与第二区134d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阻挡区136d也可以是对应于波长转换轮120的波长转换区122的边界部分来配置,且阻挡区136d连接于红光滤光区rr与绿光滤光区gr之间。

通过上述阻挡区的配置,将阻挡区设置在需要的区间内,即可阻挡来自波长转换轮的光束通过滤光轮,因此可避免在光束照射至阻挡区的时间区间内,滤光轮输出不想要的色光束,进而能避免影像光束产生颜色的差异。

请再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照明系统100还包括分合光模块140以及多个反射镜150。分合光模块140位于第一激发光源110与波长转换轮120之间,且位于转换光束cb与穿透波长转换轮120的第一激发光束eb1的传递路径上。多个反射镜150位于穿透波长转换轮120的第一激发光束eb1的传递路径上,用于将穿透波长转换轮120的第一激发光束eb1传递回分合光模块140。具体来说,分合光模块140可例如为分色镜(dichroicmirror,dm)或分色棱镜(dichroicprism),而可对不同颜色的光束提供不同的光学作用。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分合光模块140例如可让第一激发光束eb1穿透而反射转换光束cb。因此,分合光模块140可将来自第一激发光源110的第一激发光束eb1传递至波长转换轮120,且在多个反射镜150将穿透波长转换轮120的第一激发光束eb1反射且传递回分合光模块140后,分合光模块140可将来自波长转换轮120的转换光束cb与穿透波长转换轮120的第一激发光束eb1合并后传递至滤光轮130。

此外,照明系统100还可包括多个透镜160以及匀光元件170,配置于第一激发光束eb1的传递路径上。多个透镜160用于调整照明系统100内部的光束路径。匀光元件170用于将来自滤光轮130的第一激发光束eb1与穿透滤光轮130的红光光束与绿光光束均匀化并传递至光阀210。在本实施例中,匀光元件170例如为积分柱(integrationrod)或透镜阵列(lensarray)例如为蝇眼透镜阵列(fly-eyelensarray),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匀光元件170可以设置于分合光模块140与滤光轮130之间。详细的说,是设置于透镜160与滤光轮130之间。

在此必须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沿用前述实施例的部分内容,省略了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关于相同的元件名称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的部分内容,下述实施例不再重复赘述。

图7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波长转换轮的前视示意图。在图7至图8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激发光源310、滤光轮330、透镜360、匀光元件370、光阀410以及投影镜头420的配置与作用方式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激发光源110、滤光轮130、透镜160、匀光元件170、光阀210以及投影镜头220的配置与作用方式,于此不再赘述。请参照图7与图8,本实施例的投影装置400与图1的投影装置200的主要差异在于,投影装置200的波长转换轮120为穿透式波长转换轮,而本实施例的波长转换轮320为反射式波长转换轮。详细来说,波长转换轮120的第一光学区124为穿透区,而本实施例的波长转换轮320的第一光学区324为反射区,其中第一光学区324例如为基板s的一部分或者是具有高反射性的涂层(coatinglayer),例如使用具有银的化合物的涂层。在本实施例中,波长转换区322与第一光学区324轮流切入第一激发光束eb1的传递路径。当波长转换区322切入第一激发光束eb1的传递路径上时,第一激发光束eb1被波长转换区322转换为转换光束cb,且转换光束cb被基板s反射。当第一光学区324切入第一激发光束eb1的传递路径上时,第一激发光束eb1被第一光学区324反射而从第一光学区324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照明系统300的分合光模块340包括分色单元342以及反射单元344。分合光模块340位于第一激发光源310与波长转换轮320之间,且位于来自波长转换轮320的转换光束cb与第一激发光束eb1的传递路径上。反射单元344配置于分色单元342的邻近第一激发光源310的一侧。分合光模块340可将来自波长转换轮320的转换光束cb与第一激发光束eb1合并。具体来说,分色单元342可为分色镜(dichroicmirror,dm)或分色棱镜,而可对不同颜色的光束提供不同的光学作用。反射单元344可为反射镜。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分色单元342例如可让第一激发光束eb1穿透而反射转换光束cb。因此,分色单元342可将来自第一激发光源310的第一激发光束eb1传递至波长转换轮320,且将被波长转换轮320反射的第一激发光束eb1,穿透分色单元342且传递至反射单元344,并且在反射单元344将第一激发光束eb1反射至滤光轮330,分色单元342可将来自波长转换轮120的转换光束cb与被反射单元344反射的第一激发光束eb1合并且传递至滤光轮330。

本实施例的滤光轮330可以相同或相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滤光轮130、滤光轮130a、滤光轮130b、滤光轮130c或滤光轮130d,相同的描述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于此不再赘述。

图9a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在第一时间区间内的光路示意图。图9b是图9a的投影装置在第二时间区间内的光路示意图。图10是图9a与图9b中的波长转换轮的前视示意图。图11是图9a与图9b中的滤光轮的一种实施样态的前视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的第二区的穿透率频谱。在图9a至图11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激发光源510、分合光模块540、反射镜550、透镜560、匀光元件570、光阀610以及投影镜头620的配置与作用方式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激发光源110、分合光模块140、反射镜150、透镜160、匀光元件170、光阀210以及投影镜头220的配置与作用方式,于此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9a、图9b、图10以及图11,本实施例的投影装置600与图1的投影装置200的主要差异在于,投影装置600的照明系统500还包括第二激发光源580与合光元件590。第二激发光源580用于发出第二激发光束eb2,合光元件590包括穿透部592以及反射部594。穿透部592位于第一激发光束eb1以及转换光束cb的传递路径上,反射部594位于第二激发光束eb2的传递路径上。此外,波长转换轮520包括波长转换区522、第一光学区524与第二光学区526,且滤光轮530包括第一区532、第二区534、第三区538以及阻挡区536。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激发光源580系指为可发出特定波长光束的光源,波长光束的峰值波长(peakwavelength)例如是落在红光的波长范围内,其中峰值波长被定义为光强度最大处所对应的波长。第一激发光源110包括激光二极管(laserdiode,ld)、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或者是上述两者其中之一所构成的阵列或群组,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激发光源580为包括激光二极管的激光发光元件。举例而言,第二激发光源580例如可为红光激光二极管阵列(redlaserdiodebank),第二激发光束eb2则为红光激光光束。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激发光束eb2的波长例如为大于或等于600nm,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如图10所示,波长转换轮520包括环状排列的波长转换区522、第一光学区524与第二光学区526。在本实施例中,波长转换区522内配置有波长转换物质cm,波长转换物质cm例如是黄色荧光粉。第一光学区524例如是穿透区,其可以是嵌设于基板s中的透明板所形成的区域,或者是穿透基板s的穿孔。第二光学区526例如是与波长转换区522具有相同黄色荧光粉的波长转换区。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光学区526与波长转换区522可以具有不同的荧光粉,例如第二光学区526具有黄色荧光粉且波长转换区522具有绿色荧光粉。波长转换轮520可包括多个波长转换区522或者多个第二光学区526,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可以依据制造者的设计而定。

如图11所示,滤光轮530包括环状排列的第一区532、第二区534、第三区538以及阻挡区536。第一区532包括至少一个滤光区,其滤光区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对应波长转换轮520的波长转换区522的数量。转换光束cb切入第一区532的所有滤光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532是以一个滤光区为例,其包括绿光滤光区gr。第二区534例如是蓝光滤光区。第三区538包括红光滤光区rr。阻挡区536用于阻挡来自波长转换轮520的光束通过滤光轮530。详细来说,当转换光束cb传递至绿光滤光区gr时,转换光束cb会被过滤而形成绿光光束。当第一激发光束eb1传递至第二区534时,第二区534允许第一激发光束eb1通过,而例如是作为蓝光光束。当第二激发光束eb2传递至第三区538时,第三区538允许第二激发光束eb2通过,而例如是作为红光光束,以及转换光束cb切入第三区538,详细来说,当转换光束cb传递至红光滤光区rr时,转换光束cb会被过滤而形成红光光束。

当波长转换轮520的转换光束cb或第一激发光束eb1或是来自于第二激发光源580的第二激发光束eb2传递至阻挡区536时,转换光束cb、第一激发光束eb1或第二激发光束eb2不会通过阻挡区536。

请参照图9a,在第一时间区间内,波长转换轮520的波长转换区522与第一光学区524依序切入第一激发光束eb1的传递路径,此时与第二激发光源580电连接的控制器(未绘示)控制第二激发光源580不发光。当波长转换区522切入第一激发光束eb1的传递路径上时,第一激发光束eb1被波长转换区522转换为转换光束cb,且转换光束cb被基板s反射。当第一光学区524切入第一激发光束eb1的传递路径上时,第一激发光束eb1穿透波长转换轮520而从第一光学区524输出。在本实施例中,分合光模块540将来自波长转换轮520的转换光束cb与第一激发光束eb1合并后,转换光束cb与第一激发光束eb1穿透合光元件590的穿透部592,以传递至滤光轮530。在本实施例中,转换光束cb例如是绿光光束或者黄光光束。在其他实施例中,波长转换轮520也可以包括多个波长转换区,分别将第一激发光束eb1转换成不同色光。

请参照图9b,在第二时间区间内,波长转换轮520的第二光学区526切入第一激发光束eb1的传递路径时,第一激发光束eb1被具有黄色荧光粉的第二光学区526转换为转换光束cb,且转换光束cb被基板s反射,分合光模块540将来自波长转换轮520的转换光束cb穿透合光元件590的穿透部592,以传递至滤光轮530,同此时间,控制器(未绘示)控制第二激发光源580发出第二激发光束eb2,并将第二激发光束eb2传递至合光元件590的反射部594。第二激发光束eb2被反射部594反射,以传递至滤光轮530。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激发光源580所发出的第二激发光束eb2与波长转换轮520的第二光学区526所产生的转换光束cb一起传递至滤光轮530的第三区538,借由滤光轮530的第三区538的过滤而产生红光光束。

详细来说,在第一激发光束eb1切入波长转换轮520的波长转换区522的时间区间内,被波长转换区522转换的转换光束cb切入滤光轮530的第一区532的绿光滤光区gr。在第一激发光束eb1切入波长转换轮520的第一光学区524的时间区间内,从第一光学区524输出的第一激发光束eb1切入滤光轮530的第二区534。在第一激发光束eb1切入波长转换轮520的第二光学区526的时间区间内,被第二光学区526转换的转换光束cb切入滤光轮530的第三区538的红光滤光区rr,同时,从第二激发光源580发出的第二激发光束eb2切入滤光轮530的阻挡区536以及第三区538的红光滤光区rr。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阻挡区536连接于红光滤光区rr与第二区534(例如为蓝光滤光区)之间。阻挡区136与第二区534为相同材质制成,且具有相同的滤光特性。也就是说,阻挡区136为第二区534的延伸部分。由图12可知,第二区534在波长约为425nm至475nm之间的波段范围内具有最大的穿透度,而波长例如是640nm的第二激发光束eb2在第二区534的穿透率约小于1.0%。由于阻挡区536为第二区534的延伸部分,因此当第二激发光束eb2切入滤光轮530的阻挡区536时,阻挡区536可有效阻挡第二激发光束eb2通过,同时也阻挡第二光学区526转换的转换光束cb。

在其他实施例中,阻挡区536也可以是连接于绿光滤光区gr与第二区534之间,且阻挡区536与第二区534由相同材质制成,且具有相同的滤光特性。也就是说,阻挡区536为第二区534的延伸部分。

图13是图9a与图9b中的滤光轮的另一种实施样态的前视示意图。请参照图13,本实施例的滤光轮530a与图11中的滤光轮530的差异在于,滤光轮530的第二区534例如为蓝光滤光区,而滤光轮530a的第二区534a可以为蓝光滤光区,也可以为透光区。此外,请再参照图10与图13,在本实施例中,阻挡区536a可以是对应于波长转换轮520的第一光学区524的边界部分来配置。第一区532a在圆周方向上所涵盖的角度相同于波长转换区522在圆周方向上所涵盖的角度,第二区534a以及阻挡区536a在圆周方向上所涵盖的角度相同于第一光学区524在圆周方向上所涵盖的角度,第三区538a在圆周方向上所涵盖的角度相同于第二光学区526在圆周方向上所涵盖的角度。详细来说,在第一激发光束eb1切入波长转换轮520的波长转换区522的时间区间内,被波长转换区522转换的转换光束cb切入滤光轮530a的第一区532a的绿光滤光区gr。在第一激发光束eb1切入波长转换轮520的第一光学区524的时间区间内,从第一光学区524输出的第一激发光束eb1切入滤光轮530a的第二区534a以及阻挡区536a。在第一激发光束eb1切入波长转换轮520的第二光学区524的时间区间内,从第二激发光源580发出的第二激发光束eb2切入滤光轮530a的第三区538a的红光滤光区rr。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阻挡区536a连接于第三区538a的红光滤光区rr与第二区534a之间。阻挡区536a与红光滤光区rr由相同材质制成。也就是说,阻挡区536a为红光滤光区rr的延伸部分。因此,当例如为蓝光激光光束的第一激发光束eb1切入滤光轮530a的阻挡区536a时,阻挡区536a可有效阻挡第一激发光束eb1通过。

在其他实施例中,阻挡区536a也可以是连接于绿光滤光区gr与第二区534a之间,且阻挡区536a与绿光滤光区gr由相同材质制成。也就是说,阻挡区536a为绿光滤光区gr的延伸部分。

图14a至图14c是图9a与图9b中的滤光轮的另一些实施样态的前视示意图。请参照图14a至图14c,本实施例的滤光轮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滤光轮的差异在于,前述实施例中的滤光轮的阻挡区与第一区、第二区或第三区由相同材质制成,而本实施例的滤光轮的阻挡区例如是黑色吸收区。因此,本实施例的阻挡区也可以有效阻挡来自于波长转换轮520的转换光束cb或第一激发光束eb1,或者是来自第二激发光源580的第二激发光束eb2通过。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区可以是透光区,也可以是蓝光滤光区,本发明不局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阻挡区可以是对应于波长转换轮520的波长转换区522、第一光学区524或第二光学区526的边界部分来配置。举例来说,如图10与图14a所示,滤光轮530b的阻挡区536b对应于波长转换轮520的第一光学区524的部分来配置,且阻挡区536b连接于第三区538b的红光滤光区rr与第二区534b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阻挡区536b也可以是对应于波长转换轮520的第一光学区524的边界部分来配置,且阻挡区536b连接于第一区532b的绿光滤光区gr与第二区534b之间。

如图10与图14b所示,滤光轮530c的阻挡区536c对应于波长转换轮520的第二光学区526的部分来配置,且阻挡区536c连接于第三区538c的红光滤光区rr与第二区534c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阻挡区536c也可以是对应于波长转换轮520的第二光学区526的边界部分来配置,且阻挡区536c连接于第三区538c的红光滤光区rr与第一区532c的绿光滤光区gr之间。

如图10与图14c所示,滤光轮530d的阻挡区536d对应于波长转换轮520的波长转换区522的部分来配置,且阻挡区536d连接于第一区532d的绿光滤光区gr与第二区534d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滤光轮530d的阻挡区536d也可以是对应于波长转换轮520的波长转换区522的边界部分来配置,且阻挡区536d连接于第一区532d的绿光滤光区gr与第三区538d的红光滤光区rr之间。

通过上述阻挡区的配置,将阻挡区设置在需要的区间内,即可阻挡来自波长转换轮或第二激发光源的光束通过滤光轮,因此可避免光束照射至阻挡区的时间区间内,滤光轮输出不想要的色光束,进而能避免影像光束产生颜色的差异。

图15a是依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在第一时间区间内的光路示意图。图15b是图15a的投影装置在第二时间区间内的光路示意图。图16是图15a与图15b中的波长转换轮的前视示意图。在图15a至图16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激发光源710、滤光轮730、透镜760、匀光元件770、第二激发光源780、合光元件790(包括穿透部792与反射部794)、光阀810以及投影镜头820的配置与作用方式类似于第三实施例的第一激发光源510、滤光轮530、透镜560、匀光元件570、第二激发光源580、合光元件590、光阀610以及投影镜头620的配置与作用方式,于此不再赘述。请参照图15a至图16,本实施例的投影装置800与图9a与图9b的投影装置600的主要差异在于,投影装置600的波长转换轮520为穿透式波长转换轮,而本实施例的波长转换轮720为反射式波长转换轮。详细来说,波长转换轮520的第一光学区524为穿透区,而波长转换轮720的第一光学区724为反射区,其中第一光学区724例如为基板s的一部分或者是具有高反射性的涂层(coatinglayer),例如使用具有银的化合物的涂层。此外,波长转换轮720的第二光学区726与波长转换轮520的第二光学区526为相同设置,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波长转换区722、第一光学区724与第二光学区726轮流切入第一激发光束eb1的传递路径。当波长转换区722切入第一激发光束eb1的传递路径上时,第一激发光束eb1被波长转换区722转换为转换光束cb,且转换光束cb被基板s反射。当第一光学区724切入第一激发光束eb1的传递路径上时,第一激发光束eb1被第一光学区724反射而从第一光学区724输出。当第二光学区726切入第一激发光束eb1的传递路径上时,第一激发光束eb1被第二光学区726转换为转换光束cb,且转换光束cb被基板s反射。

在本实施例中,照明系统700的分合光模块740包括分色单元742以及反射单元744。分色单元742以及反射单元744的配置与作用方式类似于第二实施例的分色单元342以及反射单元344的配置与作用方式,于此不再赘述。此外,本实施例的滤光轮730可以相同或相似于第三实施例中的滤光轮530、滤光轮530a、滤光轮530b、滤光轮530c或滤光轮530d,相同的描述可参考第三实施例,于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照明系统中,通过在需要的区间内设置阻挡区,即可阻挡光束通过滤光轮,因此可避免在光束照射至阻挡区的时间区间内,滤光轮输出不想要的色光束。由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投影装置应用上述的照明系统,因此能够通过简易的方式来避免产生颜色的差异。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之范围,即所有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发明内容所作之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改,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之范围内。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发明所揭露之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和发明名称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检索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此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于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附图标记说明:

100、300、500、700:照明系统

110、310、510、710:第一激发光源

120、320、520、720:波长转换轮

122、322、522、722:波长转换区

124、324、524、724:第一光学区

130、130a、130b、130c、130d、330、530、530a、530b、530c、530d、730:滤光轮

132、132a、132b、132c、132d、532、532a、532b、532c、532d:第一区

134、134a、134b、134c、134d、534、534a、534b、534c、534d:第二区

136、136a、136b、136c、136d、536、536a、536b、536c、536d:阻挡区

140、340、540、740:分合光模块

150、550:反射镜

160、360、560、760:透镜

170、370、570、770:匀光元件

200、400、600、800:投影装置

210、410、610、810:光阀

220、420、620、820:投影镜头

342、742:分色单元

344、744:反射单元

526、726:第二光学区

538、538a、538b、538c、538d:第三区

580、780:第二激发光源

590、790:合光元件

592、792:穿透部

594、794:反射部

cm:波长转换物质

cb:转换光束

eb1:第一激发光束

eb2:第二激发光束

gr:绿光滤光区

ib:照明光束

imb:影像光束

rr:红光滤光区

s:基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