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光结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14509发布日期:2018-12-19 05:2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偏光结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偏光结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行大尺寸液晶显示面板多半采用负型va液晶(verticalalignmentliquidcrystal,垂直排列液晶)。va型液晶技术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及低制造成本等特点,va型液晶技术存在较为明显的视角色偏问题,在需要较大的视角呈现时尤其明显。

va型液晶驱动在侧视角亮度随电压快速饱和造成视角色偏相较于正视严重恶化。一般地,va型液晶技术解决视角色偏的方式是将rgb各子像素再划分为主像素和次像素,并给主像素和次像素施加不同的驱动电压,使得整体大视角亮度随电压变化较为接近正视,其中,r子像素即red子像素,红色子像素;g子像素即green子像素,绿色子像素;b子像素即blue子像素,蓝色子像素。通过此种方式往往需要再设计金属走线或开关元件来驱动次像素,造成可透光开口区牺牲,影响显示面板的穿透率,直接造成背光成本的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偏光结构,通过设置该偏光结构,无需在显示面板中划分主像素和次像素即可改善视角色偏。

此外,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

一种偏光结构,包括:

偏光层,具有相对的入光面与出光面;

补偿膜层,设置于所述出光面上;及

保护层,包括保护层本体及凸起,所述保护层本体设置于所述入光面上,所述凸起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间隔设置于所述保护层本体远离所述入光面的一侧上;其中,每个所述凸起为三棱柱形,每个所述凸起的一个侧面与所述保护层本体贴合,或,每个所述凸起为三棱锥形,每个所述凸起的底面与所述保护层本体贴合。

上述偏光结构通过在偏光层的出光面上设置补偿膜层,不仅能够支撑和保护偏光层,还能够在将偏光结构设置于显示面板上时补偿液晶分子大视角偏振光输出;通过在偏光层的入光面上设置保护层,能够支撑和保护偏光层,以避免因吸水或破碎而影响偏光层的偏光性能,保护层本体远离入光面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间隔的凸起,每个凸起均为三棱柱形或三棱柱形,使光从光疏介质(即空气)向光密介质(即保护层)进行的过程中,光疏介质与光密介质之间形成有与光行进方向相交的交接面,以使光在行进的过程中产生折射或扩散现象,以将正视角的光能量分配至侧视角,使得在侧视角也能够呈现与正视角相同的画面品质而改善视角色偏,以避免在显示面板中划分主像素和次像素来改善视角色偏,进而减少金属走线或开关元件的设置对显示面板的穿透率的影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入光面,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凸起为三棱柱形时,所述凸起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均垂直,多个所述凸起沿所述第三方向排列或多个所述凸起呈矩阵排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凸起均具有与所述侧面相对的棱边,相邻所述凸起的所述棱边在所述第三方向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每个所述凸起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最大宽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为三棱锥形时,多个所述凸起呈矩阵排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入光面,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相互垂直,且均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每个所述凸起均具有与所述底面相对的顶点,相邻所述凸起的所述顶点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每个所述凸起在第二方向上的最大宽度,相邻所述凸起的所述顶点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每个所述凸起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最大宽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偏光层为聚乙烯醇层;及/或,

所述补偿膜层的材质为具有双折射性能的材料;及/或,

所述保护层的折射率为1.0~2.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三醋酸纤维素层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及/或,

所述保护层的最大厚度为20μm~200μm。

一种偏光结构,包括:

偏光层,具有相对的入光面与出光面,所述偏光层为聚乙烯醇层;

补偿膜层,设置于所述出光面上,所述补偿膜层的材质为具有双折射性能的材料;及

保护层,包括保护层本体及凸起,所述保护层本体设置于所述入光面上,所述凸起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间隔设置于所述保护层本体远离所述入光面的一侧上,所述保护层的折射率为1.0~2.5;

其中,每个所述凸起为三棱柱形,每个所述凸起的一个侧面与所述保护层本体贴合,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入光面,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凸起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均垂直,多个所述凸起沿所述第三方向排列或多个所述凸起呈矩阵排列,或,

每个所述凸起为三棱锥形,每个所述凸起的底面与所述保护层本体贴合,多个所述凸起呈矩阵排列。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任一项所述的偏光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显示面板、偏光模组及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偏光结构靠近所述补偿膜层的一侧,所述偏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偏光结构的一侧,所述背光模组位于所述偏光结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偏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偏光结构的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保护层于x轴与z轴所在平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保护层中光进行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偏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背光模组于z轴与y轴所在平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偏光结构的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保护层于z轴与x轴所在平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所示的保护层于z轴与y轴所在平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va型液晶驱动在不同视角的亮度随电压的变化对比图;其中,图12a)为va型液晶驱动在未划分主像素和次像素的侧视角和正视角的亮度随电压的变化对比图;图12b)为va型液晶驱动在划分主像素和次像素后的侧视角和正视角的亮度随电压的变化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显示装置10。显示装置10可以为lcd显示装置(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装置)、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qled(quantumdotlightemittingdiode,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等,同时,显示装置10可以为平面显示装置或曲面显示装置。可以理解,显示装置10的类型包括但并不限于上述示例。当显示装置10为lcd显示装置时,可以为va(verticalalignmentliquidcrystal,垂直排列液晶型)、tn(twistednematic,扭曲向列型)或者ips(in-planeswitching,平面转换型)等lcd显示装置。在图示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包括偏光结构100、显示面板200、偏光模组300及背光模组400。

偏光结构100能够改善显示装置10的视角色偏。请一并参阅图2,偏光结构100包括偏光层110、补偿膜层120与保护层130。

偏光层110具有相对的入光面111与出光面113。定义第一方向垂直于入光面111。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z轴所在的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偏光层110为聚乙烯醇层(pva层),具有偏光特性。需要说明的是,偏光层110不限于聚乙烯醇层,其他具有偏光特性的材质也能够用于偏光层110中。

补偿膜层120设置于出光面113上。通过在偏光层110的出光面113上设置补偿膜层120,不仅能够保护偏光层110,还能够在将偏光结构100设置与显示面板200上时补偿液晶分子大视角偏振光输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补偿膜层120的材质为具有双折射性能的材料。进一步地,补偿膜层120的材料为液晶薄膜材料或tac(三醋酸纤维薄膜)材料。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保护层130用于支撑和保护偏光层110,以避免因吸水或破碎而影响偏光层110的偏光性能。保护层130包括保护层本体131与凸起133。

保护层本体131设置于入光面111上。在图示实施例中,保护层本体131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311与第二表面1313。第一表面1311与入光面111贴合。

定义保护层本体131沿第一方向的厚度为d。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d为20μm~200μm。

凸起133设置于保护层本体131远离入光面111的一侧上。凸起133为三棱柱形。凸起133的一个侧面与保护层本体131贴合。请一并参阅图5,图5中的箭头所指的方向即为光行进的方向。通过设置三棱柱形的凸起133,使光从光疏介质(即空气)向光密介质(即保护层130)行进的过程中,光疏介质与光密介质之间形成有与光行进方向相交的交接面,以使光在行进的过程中产生折射或扩散现象,以将正视角的光能量分配至侧视角,使得在侧视角也能够呈现与正视角相同的画面品质而改善视角色偏。

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二表面1313为平面。凸起133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侧面1331、第二侧面1333和第三侧面1335。第三侧面1335与第二表面1313贴合。进一步地,凸起133与保护层本体131为一体成型结构。

凸起133沿第二方向延伸。定义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二方向为y轴所在的方向。

定义第一侧面1331与第二表面1313之间的夹角为a1。定义第二侧面1333与第二表面1313之间的夹角为a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a1为15°~75°。a2为15°~75°。通过将a1和a2设置为此范围,使得偏光结构100可以覆盖一般背光光型角度,以使光行进方向与第一侧面1331、第二侧面1333均呈相交设置,进而使得光源发射的光穿过保护层130后能够发生更大程度的偏折,以能够更有效地改善视角色偏的问题。其中,背光光型角度即背光光源的出光角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a1为45°。a2为4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凸起133为正三棱柱形。通过将凸起133设置为三棱柱形,以使一般背光光源的光行进方向与第二侧面1333呈相交设置,使得光源发射的光穿过保护层130后能够发生更大程度的偏折,进而能够更有效地改善视角色偏的问题。

定义凸起133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厚度为d。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d为20μm~200μm。

凸起133为多个。多个凸起133间隔设置于保护层本体131远离入光面111的一侧上。进一步地,多个凸起133沿第三方向排列。定义与第二方向、第一方向均垂直的方向为第三方向。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三方向为x轴所在的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凸起133均具有与侧面相对的棱边1337。在图示实施例中,棱边1337为第一侧面1331与第二侧面1335的相交线。进一步地,定义相邻凸起133的棱边1337在第三方向上的间距为px1。定义每个凸起133在第三方向上的最大宽度为lx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px1大于或等于lx1。通过使px1大于或等于lx1,能够使部分非棱镜区的光直接通过,正视光能量可以维持一定的比例,以避免亮度下降过多,还能够控制大视角光能量的分配比例。

需要说明的是,相邻凸起133的棱边1337在第三方向上的间距可以均相等,也可以不完全相等,还可以完全不相同。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通过控制相邻凸起133的棱边1337在第三方向上的间距,以控制正视光能量不同区域的大小,进而调整光的均匀度。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凸起133在第三方向上的最大宽度可以均相等,也可以不完全相等,还可以完全不相同。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通过控制每个凸起133在第三方向上的最大宽度,以控制正视光能量不同区域的大小,进而调整光的均匀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保护层130的最大厚度(即d与d之和)为20μm~200μm。此种设置,使得保护层130能够保证偏光层110的耐后性,使得偏光层110不能接触外界环境,以防止湿气进入偏光层110而影响偏光层110的耐后性和偏光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保护层130的折射率为1.0~2.5。当保护层130的折射率与空气的折射率的差异越大时,光折射的角度越大,正视角的光的能量越容易分配到侧视角,较大视角就可以看到与正视角相同的影像画质,进而改善视角色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保护层130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三醋酸纤维素层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20℃,电绝缘性优良,甚至在高温高频下,其电性能仍较好,抗蠕变性、耐疲劳性、耐摩擦性与尺寸稳定性均较好。三醋酸纤维素(tri-celluloseacetate,tca)具有优良的热塑性,透明良好,机械性能较优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的透明度优良,有突出的耐老化性,抗碎裂能力强,耐腐蚀性能优异。通过设置保护层130,还能够保证偏光结构100的透光性,增强偏光结构100的机械强度和耐老化性。需要说明的是,保护层130不限于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三醋酸纤维素层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也可以由其他材料构成。

进一步地,偏光结构100还包括粘胶层140。粘胶层140设置于补偿膜层120远离偏光层110的一侧。通过设置粘胶层140,以使偏光结构100能够粘接于显示面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粘胶层140为psa层。psa(pressuresensitiveadhesive)即压敏胶,是一类具有对压力有敏感性的胶粘剂。需要说明的是,粘胶层140不限于为psa层,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粘胶层。

显示面板200设置于偏光结构100靠近补偿膜层120的一侧。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200粘接于粘胶层140远离补偿膜层120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00为液晶显示面板、oled显示面板(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或qled显示面板(quantumdotlightemittingdiode,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以使显示装置10为液晶显示装置、oled显示装置或qled显示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00为未划分主像素和次像素的液晶显示面板。需要说明的是,显示面板200也可以为划分主像素和次像素的液晶显示面板。

请一并参阅图6,偏光模组300设置于显示面板200远离偏光结构100的一侧。偏光模组300包括依次层叠的光学补偿层310、偏光片320及保护膜330。

光学补偿层310设置于显示面板200远离偏光结构100的一侧。光学补偿层310不仅能够支撑和保护偏光片320,还能够补偿液晶分子大视角偏振光输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光学补偿层310的材质为具有双折射性能的材料。具体地,光学补偿层310的材质为液晶薄膜材料或tac(三醋酸纤维薄膜)材料。

进一步地,偏光模组300还包括粘接层340。粘接层340设置于光学补偿层310与显示面板200之间,以使偏光模组300与显示面板200粘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粘接层340为psa层。需要说明的是,粘接层340不限于为psa层,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粘接层。

偏光片320的材质为聚乙烯醇。需要说明的是,偏光片320的材质不限于聚乙烯醇,其他具有偏光特性的材质也能够应用于偏光片320中。

保护膜330用于保护偏光片320,以避免因吸水或破碎而影响偏光片320的偏光性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保护膜330为pet膜、tac膜或pet/tac膜。其中,pet/tac膜表示pet膜层叠于tac膜上。需要说明的是,当保护膜330为pet/tac膜时,可以为pet膜层叠于偏光片320上,也可以为tac膜层叠于偏光片320上。

进一步地,偏光模组300还包括功能膜360。功能膜360层叠于保护膜330远离偏光片320的一侧。功能膜360具有防眩晕和防紫外线等功能,以使显示装置10在阳光下也可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功能膜360为ag膜(anti-stun膜,防晕眩膜)、lr膜(lowreflection膜,低反射膜)或ag/lr膜。其中,ag膜/lr膜表示lr膜层叠于ag膜上。需要说明的是,当功能膜360为ag膜/lr膜时,可以为ag膜层叠于保护膜330上,也可以为lr膜层叠于保护膜330上。

背光模组400位于偏光结构100远离显示面板200的一侧。在图示实施例中,背光模组400与偏光结构100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背光模组400为准直背光模组。准直背光模组400能够使光的能量能够集中于正视角输出,有效地提供光学利用率,降低显示装置10的能耗。

请一并参阅图7和图8,进一步地,背光模组400包括反射层410、导光板420及光学膜层430。反射层410、导光板420及光学膜层430沿靠近偏光结构100的方向依次设置。通过光学膜层430与导光板420的配合,能够使背光模组400的出光为具有较高指向性的准直的光。

导光板420具有入光侧面421。入光侧面421平行于第一方向。进一步地,背光模组400还包括光源440。光源440靠近导光板420设置且与入光侧面421相对。光源440的光进行方向平行于第二方向。在图示实施例中,光源440为led阵列光源。

导光板420开设有第一导光槽423。第一导光槽423位于导光板420靠近反射层410一侧的表面上。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导光槽423为v形槽。进一步地,第一导光槽423通过v-cut(v形槽)的方式于导光板420靠近反射层410的一侧制作形成。第一导光槽423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三方向。进一步地,第一导光槽423为多个。多个第一导光槽423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列。

导光板420开设有第二导光槽425。第二导光槽425开设于导光板420靠近光学膜层430一侧的表面上。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二导光槽425为v形槽。进一步地,第二导光槽425通过v-cut(v形槽)的方式于导光板420靠近光学膜层430的一侧制作形成。第二导光槽425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二方向。进一步地,第二导光槽425为多个。多个第二导光槽425沿第三方向间隔排列。

光学膜层430开设有多个凹槽432。多个凹槽432间隔开设于靠近导光板420的一侧的表面上。多个凹槽432均为v形槽,以使光学膜层430靠近导光板420一侧的表面形成逆棱镜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为曲面显示板。需要说明的是,显示装置10不限于曲面显示板,也可以为平面显示板。

上述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1)上述显示装置10的偏光结构100通过在偏光层110的出光面113上设置补偿膜层120,不仅能够支撑和保护偏光层110,还能够在将偏光结构100设置与显示面板200上时能够补偿液晶分子大视角偏振光输出;通过在偏光层110的入光面111上设置保护层130,能够支撑和保护偏光层110,以避免因吸水或破碎而影响偏光层110的偏光性能,保护层本体131远离入光面11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间隔的凸起133,每个凸起133均为三棱柱形,使光从光疏介质(即空气)向光密介质(即保护层130)进行的过程中,光疏介质与光密介质之间形成有与光行进方向相交的交接面,以使光在行进的过程中产生折射或扩散现象,以将正视角的光能量分配至侧视角,使得在侧视角也能够呈现与正视角相同的画面品质而改善视角色偏,以避免在显示面板200中划分主像素和次像素来改善视角色偏,进而减少金属走线或开关元件的设置对显示面板200的穿透率的影响。

(2)上述显示装置10的偏光结构100中,相邻凸起133的棱边1337在第三方向上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每个凸起133在第三方向上的最大宽度,能够使部分非棱镜区的光直接通过,正视角的光能量可以维持一定的比例,以避免亮度下降过多,还能够控制大视角光能量的分配比例。

(3)上述显示装置10的背光模组400为准直背光模组,使得光的能量能够集中于正视角输出,通过偏光结构100、偏光模组300与背光模组400的结合,能够将正视角的光型能量分配到侧视角,以解决显示装置10侧视角色偏的问题。

可以理解,粘胶层140可以省略。当粘胶层140省略时,可以在将偏光结构100组装至显示装置10时,在补偿膜层120远离偏光层110的一侧设置胶黏剂,以使偏光结构100粘接于显示面板200上。此时,胶粘剂可以为压敏胶。

可以理解,多个凸起133不限于沿第三方向排列,多个凸起133也可以呈矩阵排列。当多个凸起133呈矩阵排列时,相邻凸起133的棱边1337在第二方向上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每个凸起133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

可以理解,第二方向不限于为y轴所在方向,也可以为x轴所在的方向。相应地,第三方向不限于为x轴所在的方向,也可以为y轴所在方向。

请一并参阅图9和图10,另一实施方式的偏光结构500与偏光结构100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凸起533为三棱锥形。凸起533的底面5331与保护层本体531贴合。通过设置三棱锥形的凸起533,同样能够使光从光疏介质(即空气)向光密介质(即保护层530)进行的过程中,光疏介质与光密介质之间形成有与光行进方向相交的交接面,以使光在行进的过程中产生折射或扩散现象,以将正视角的光能量分配至侧视角,使得在侧视角也能够呈现与正视角相同的画面品质而改善视角色偏。

请一并参阅图11,凸起533具有相交且连接的第一连接面5333、第二连接面5335及第三连接面5337。第一连接面5333、第二连接面5335及第三连接面5337均于底面5331连接。

定义第一连接面5333与第二表面5313之间的夹角为b1。定义第二连接面5335与第二表面5313之间的夹角为b2。定义第三连接面5337与第二表面5313之间的夹角为b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b1为15°~75°。b2为15°~75°。b3为15°~75°。通过将b1、b2和b3设置为此范围,使得偏光结构500可以覆盖一般背光光型角度,以使光行进方向与第一连接面5333、第二连接面5335及第三连接面5337均呈相交设置,而使光源发射的光穿过保护层530后能够发生更大程度的偏折,进而能够更有效地改善视角色偏的问题。其中,背光光型角度即背光光源的出光角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b1为45°。b2为45°。b3为4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凸起533为正三棱锥形。通过将凸起533设置为三棱锥形,能够使一般背光光源的光行进方向与第一连接面5333、第二连接面5335及第三连接面5337均呈相交设置,以使光源发射的光穿过保护层530后能够发生更大程度的偏折,进而能够更有效地改善视角色偏的问题。

多个凸起533呈矩阵排列。每个凸起533均具有与底面5331相对的顶点5339。在图示实施例中,顶点5339为第一连接面5333、第二连接面5335及第三连接面5337的交点。进一步地,定义相邻凸起533的顶点5339在第二方向上的间距为py。定义每个凸起533在第二方向上的最大宽度为ly。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py大于或等于ly。通过使py大于或等于ly,能够使部分非棱镜区的光直接通过,正视光能量可以维持一定的比例,以避免亮度下降过多,还能够控制大视角光能量的分配比例。

需要说明的是,相邻凸起533的顶点5339在第二方向上的间距可以均相等,也可以不完全相等,还可以完全不相同。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通过控制相邻凸起533的顶点5339在第二方向上的间距,以控制正视光能量不同区域的大小,进而调整光的均匀度。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凸起533在第二方向上的最大宽度可以均相等,也可以不完全相等,还可以完全不相同。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通过控制每个凸起533在第二方向上的最大宽度,以控制正视光能量不同区域的大小,进而调整光的均匀度。

定义相邻凸起533的顶点5339在第三方向上的间距为px2。定义每个凸起533在第三方向上的最大宽度为lx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px2大于或等于lx2。通过使px2大于或等于lx2,能够使部分非棱镜区的光直接通过,正视光能量可以维持一定的比例,以避免亮度下降过多,还能够控制大视角光能量的分配比例。

需要说明的是,相邻凸起533的顶点5339在第三方向上的间距可以均相等,也可以不完全相等,还可以完全不相同。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通过控制相邻凸起533的顶点5339在第三方向上的间距,以控制正视光能量不同区域的大小,进而调整光的均匀度。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凸起533在第三方向上的最大宽度可以均相等,也可以不完全相等,还可以完全不相同。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通过控制每个凸起533在第三方向上的最大宽度,以控制正视光能量不同区域的大小,进而调整光的均匀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凸起533的顶点5339在第二方向上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每个凸起533在第二方向上的最大宽度,且相邻凸起533的顶点5339在第三方向上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每个凸起533在第三方向上的最大宽度。

另一实施方式的偏光结构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上述偏光结构的凸起533为三棱锥形,每个凸起533的底面5331与保护层本体531贴合,能够使光从光疏介质(即空气)向光密介质(即保护层530)进行的过程中,光疏介质与光密介质之间形成有与光行进方向相交的交接面,以使光在行进的过程中产生折射或扩散现象,以将正视角的光能量分配至侧视角,使得在侧视角也能够呈现与正视角相同的画面品质而改善视角色偏,矩阵排列的三棱锥形的凸起533还能够更有效地将正视角的光能量分配到二维方向,使得全视角观赏更为均匀。上述偏光结构无需将显示面板的像素分为主像素和次像素即可改善视角色偏。

(2)上述偏光结构的相邻凸起533的顶点5339在第二方向上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每个凸起533在第二方向上的最大宽度,且相邻凸起533的顶点5339在第三方向上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每个凸起533在第三方向上的最大宽度,通过使py大于或等于ly,px2大于或等于lx2,能够使部分非棱镜区的光直接通过,正视光能量可以维持一定的比例,以避免亮度下降过多,还能够控制大视角光能量的分配比例。

以下为具体实施例部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可以为lcd显示装置(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装置)、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qled(quantumdotlightemittingdiode,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等,同时,显示装置可以为平面显示装置或曲面显示装置。可以理解,显示装置的类型包括但并不限于上述示例。当显示装置为lcd显示装置时,可以为va(verticalalignmentliquidcrystal,垂直排列液晶型)、tn(twistednematic,扭曲向列型)或者ips(in-planeswitching,平面转换型)等lcd显示装置。以显示装置为va型液晶驱动为例。显示面板为未划分主像素和次像素的液晶显示面板。采用视角量测仪装置测定该显示装置在正视角和侧视角下亮度随灰阶的变化,测定结果见图12a)。从图12a)可以看出,该显示装置在侧视角亮度随电压快速饱和(如箭头a-1所指的曲线)造成视角色偏相较于正视角(如箭头a-2所指的曲线)严重恶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可以为lcd显示装置(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装置)、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qled(quantumdotlightemittingdiode,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等,同时,显示装置可以为平面显示装置或曲面显示装置。可以理解,显示装置的类型包括但并不限于上述示例。当显示装置为lcd显示装置时,可以为va(verticalalignmentliquidcrystal,垂直排列液晶型)、tn(twistednematic,扭曲向列型)或者ips(in-planeswitching,平面转换型)等lcd显示装置。以显示装置为va型液晶驱动为例。显示面板为划分主像素和次像素的液晶显示面板,将原信号分成大电压信号(即parta)和小电压信号(即partb)。采用视角量测仪装置测定该显示装置在正视角和侧视角下亮度随灰阶的变化,测定结果见图12b)。从图12b)可以看出,该显示装置在大电压下侧视角的亮度随灰阶变化如箭头b-1所指的曲线,小电压下侧视角的亮度随灰阶变化如箭头b-2所指的曲线,大电压与小电压合起来得到侧视角的亮度随灰阶变化如箭头b-3所指的曲线,较为贴近正视角的亮度随灰阶变化的关系(如箭头b-4所指的曲线),因此,侧视角的亮度随信号变化关系接近正视角的时原信号亮度随信号变化,使得视角色偏获得改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偏光结构为偏光结构100,保护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a1为45°,a2为4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偏光结构为偏光结构100,保护层为三醋酸纤维素层,a1为45°,a2为4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偏光结构为偏光结构100,保护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a1为45°,a2为4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偏光结构为偏光结构500,保护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b1为45°,b2为45°,b3为4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偏光结构为偏光结构500,保护层为三醋酸纤维素层,b1为45°,b2为45°,b3为4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偏光结构为偏光结构500,保护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b1为45°,b2为45°,b3为4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偏光结构与偏光结构500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偏光结构的保护层仅包括保护层本体,未设置凸起。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