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10156发布日期:2019-02-10 13:32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的发展,消费者对于显示屏显示效果的要求越来越严苛,不仅要求外观设计多样化,而且对屏占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全面屏技术,通过超窄边框甚至无边框的设计,实现了大于90%的屏占比。其在机身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了显示面积的最大化,使得显示效果更加惊艳。基于全面屏的结构设计,需要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挖孔以安装摄像头、听筒、感应器等器件。

挖孔区一般由封装框胶围绕,与显示区分隔开来。但是,由于不同位置处的封框胶受到的液晶的挤压压力不同,因此,可能存在液晶击穿封框胶进入挖孔区而影响显示面板正常工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降低液晶击穿封框胶进入挖孔区的可能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挖孔区;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液晶层和框胶结构,所述液晶层以及所述框胶结构同层设置,且都位于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所述框胶结构包括第一框胶层和第二框胶层;所述第一框胶层围绕所述挖孔区设置;所述第二框胶层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投影为首尾不相连的曲线轨迹,所述第二框胶层的首尾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框胶层的不同部分连接,且所述第二框胶层与所述第一框胶层构成一容纳空间;

并且,所述曲线轨迹与第一连线相交,所述第一连线为所述挖孔区的几何中心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投影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几何中心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投影之间的连线。

可选地,定义角θ为第二连线与第三连线的夹角,所述第二连线为所述挖孔区的几何中心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投影与所述曲线轨迹的首端之间的连线,所述第三连线为所述挖孔区的几何中心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投影与所述曲线轨迹的尾端之间的连线,则0°≤θ≤180°。

可选地,所述曲线轨迹的首端到所述曲线轨迹与所述第一连线的交点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曲线轨迹的尾端到所述曲线轨迹与所述第一连线的交点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等于所述第二距离。

可选地,所述容纳空间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投影为月牙状。

可选地,所述框胶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阻挡条;

所述阻挡条位于所述第一框胶层朝向所述第二框胶层的一侧表面。

可选地,所述阻挡条朝向所述第二框胶层的一侧表面具有多个凸起。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支撑柱;

所述阻挡条与所述支撑柱同层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板包括平坦化层;

所述阻挡条与所述平坦化层为一体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二基板包括色阻层,所述色阻层包括至少三种颜色的色阻;

所述阻挡条由所述至少三种颜色的色阻中的至少一种堆叠形成。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由于第二框胶层所在曲线轨迹与第一连线相交,且第一连线为挖孔区的几何中心在第一基板上的投影与显示面板的几何中心在第一基板上的投影之间的连线,因此,在第二框胶层、第一框胶层和二者之间的容纳空间的阻挡作用下,可以避免挤压压力较大的一侧即第二框胶层所在曲线轨迹与第一连线相交处的液晶击穿框胶,进入挖孔区影响显示面板的正常工作。

并且,由于第二框胶层和第一框胶层之间具有容纳空间,即二者之间是不连续的结构,因此,当第二框胶层在液晶的挤压下发生击穿失效后,第二框胶层上引起击穿失效的裂缝会被容纳空间终止,即裂缝不会延伸到第一框胶层上,第一框胶层仍可以继续阻挡液晶,从而避免了液晶沿原裂缝继续击穿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cc’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cc’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的显示面板可能存在液晶击穿挖孔区封框胶的问题。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包括挖孔区11和围绕挖孔区11的框胶区12。由于挖孔区11和框胶区12位于显示面板的左上角,对于液晶显示面板来说,框胶区12的右下角区域受到的液晶的挤压压力远远大于框胶区12的左上角区域受到的液晶的挤压压力,因此,框胶区12的右下角区域发生液晶击穿框胶的可能性较大。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包括挖孔区;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液晶层和框胶结构,液晶层以及框胶结构同层设置,且都位于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

框胶结构包括第一框胶层和第二框胶层;第一框胶层围绕挖孔区设置;第二框胶层在第一基板上的投影为首尾不相连的曲线轨迹,第二框胶层的首尾两端分别与第一框胶层的不同部分连接,且第二框胶层与第一框胶层构成一容纳空间;并且,曲线轨迹与第一连线相交,第一连线为挖孔区的几何中心在第一基板上的投影与显示面板的几何中心在第一基板上的投影之间的连线。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由于第二框胶层所在曲线轨迹与第一连线相交,且第一连线为挖孔区的几何中心在第一基板上的投影与显示面板的几何中心在第一基板上的投影之间的连线,因此,在第二框胶层、第一框胶层和二者之间的容纳空间的阻挡作用下,可以避免挤压压力较大的一侧即第二框胶层所在曲线轨迹与第一连线相交处的液晶击穿框胶,进而可以避免液晶进入挖孔区影响显示面板的正常工作。并且,由于第二框胶层和第一框胶层之间具有容纳空间,即二者之间是不连续的结构,因此,当第二框胶层在液晶的挤压下发生击穿失效后,第二框胶层上引起击穿失效的裂缝会被容纳空间终止,即裂缝不会延伸到第一框胶层上,第一框胶层仍可以继续阻挡液晶,从而避免了液晶沿原裂缝继续击穿的现象。

以上是本发明的核心思想,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2和图3所示,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cc’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20和非显示区21,非显示区21包括挖孔区210和围绕挖孔区210设置的框胶区211。可选地,挖孔区210为圆形区域、方形区域或梯形区域等,本发明实施例中仅以圆形区域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非显示区21还包括边框区212,边框区212包围显示区20,而挖孔区210和框胶区211被显示区20包围,以通过在挖孔区210的孔内设置摄像头、听筒以及感应器等器件,减小边框区212的宽度,实现全面屏。

如图3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31、第二基板32、液晶层33和框胶结构34,框胶结构34位于框胶区211内,框胶结构34与液晶层33同层设置,且都位于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31和第二基板32之间。其中,第一基板31为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中的一个,第二基板32为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中的另一个。需要说明的是,阵列基板上还具有栅极线、数据线、薄膜晶体管、像素电极和触控电极等结构,彩膜基板上至少具有红绿蓝三种颜色的色阻和黑矩阵等结构,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挖孔区210处的通孔可以贯穿整个显示面板,即贯穿第一基板31、第二基板32和液晶层33,也可以贯穿部分显示面板,如从第一基板31贯穿至第二基板32背离液晶层33一侧的玻璃盖板。本发明实施例中仅以挖孔区210处的通孔贯穿整个显示面板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框胶结构34包括第一框胶层341和第二框胶层342。第一框胶层341围绕挖孔区210设置,如第一框胶层341为包围挖孔区210的环状结构。第二框胶层342在第一基板31上的投影为首尾不相连的曲线轨迹ab,如第二框胶层342在第一基板31上的投影为首尾不相连的圆弧状轨迹,当然,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框胶层342在第一基板31上的投影还可以为首尾不相连的折线状轨迹等。

并且,第二框胶层342的首尾两端a、b分别与第一框胶层341的不同部分连接,构成一容纳空间d。可选地,如图2所示,当第一框胶层341为圆环状结构,第二框胶层342为圆弧状结构时,容纳空间d在第一基板31上的投影为月牙状。

进一步地,曲线轨迹ab与第一连线oo’相交,第一连线oo’为挖孔区210的几何中心在第一基板上的投影o与显示面板的几何中心在第一基板31上的投影o’之间的连线。也就是说,第一连线oo’与第一框胶层341相交的区域即第一框胶层341受到液晶的挤压压力最大的区域,而曲线轨迹ab与第一连线oo’相交,可以使得第二框胶层342设置在液晶挤压压力最大的区域,使得第二框胶层342与第一框胶层341以及二者之间的容纳空间一起阻挡液晶的挤压压力,避免液晶击穿框胶进入挖孔区210,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正常工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二框胶层342在液晶的挤压下发生击穿失效后,第一框胶层341仍会继续阻挡液晶,并且,由于第二框胶层342和第一框胶层341之间具有容纳空间d,即二者之间是不连续的结构,因此*第二框胶层342上引起击穿失效的裂缝会被容纳空间d终止,即裂缝不会延伸到第一框胶层341上,从而避免了液晶沿原裂缝继续击穿的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仅以非显示区21包括一个挖孔区210和框胶区211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非显示区21还可以包括多个挖孔区210和框胶区211,以装载不同的器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仅以挖孔区210和框胶区211位于显示区20的左上角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挖孔区210和框胶区211还可以位于显示区20任意位置。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挖孔区210和框胶区211还可以位于显示区20顶部的中间区域。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框胶层342和第一框胶层341在垂直于第一基板31方向上的高度相等,且小于或等于液晶层33在垂直于第一基板31方向上的高度,以使第二框胶层342和第一框胶层341起到阻挡液晶的作用的同时,能够容纳在第一基板31和第二基板32之间,并起到支撑第一基板31和第二基板32的作用。

此外,第二框胶层342和第一框胶层341在平行于第一基板31方向上的宽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可选地,第一框胶层341在平行于第一基板31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二框胶层342在平行于第一基板31方向上的宽度,以使框胶结构34能够阻挡各个区域的液晶进入挖孔区210。

可选地,如图2和图4所示,定义角θ为第二连线ao与第三连线bo的夹角,第二连线ao为挖孔区210的几何中心在第一基板31上的投影o与曲线轨迹ab的首端a之间的连线,第三连线bo为挖孔区210的几何中心在第一基板31上的投影o与曲线轨迹ab的尾端b之间的连线bo,则0°≤θ≤180°。

通过合理设置角θ的大小以及第二框胶层342的位置,可以使得框胶结构34形成非对称的防护结构,通过该非对称的防护结构隔挡液晶,可以消除或者降低液晶击穿框胶结构34的风险,消除或降低液晶进入挖孔区210的可能性,保证在显示面板中可以正常形成挖孔区210,保证可以实现显示面板的全屏显示。

可选地,曲线轨迹ab的首端a到曲线轨迹ab与第一连线oo’的交点e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曲线轨迹ab的尾端b到曲线轨迹ab与第一连线oo’的交点e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相等。也就是说,连线ae的长度与连线be的长度相等。

当然,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可以不相等,即连线ae的长度与连线be的长度可以不相等,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第二框胶层342的位置,使得第二框胶层342能够更好地起到阻挡液晶的作用。

基于此,可以使得第二框胶层342位于第一连线oo’两侧的区域承受的液晶的挤压压力相等,从而可以使得第二框胶层342承受的力对称分布,进而可以避免第二框胶层342某一处的压力过大而导致第二框胶层342被击穿失效。

需要说明的是,边框区212还具有包围显示区20的第三框胶层,该第三框胶层与第一框胶层341、第二框胶层342以及第一基板31和第二基板32构成密封液晶的盒装结构。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框胶层341和第二框胶层342与第三框胶层采用同一道工序形成,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cc’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框胶结构34还包括位于容纳空间d内的阻挡条343,该阻挡条343位于第一框胶层341朝向第二框胶层342的一侧表面,从而可以在第二框胶层342被击穿失效后,对液晶进行阻挡,避免液晶对第一框胶层341进行挤压,造成第一框胶层341击穿失效。

进一步地,阻挡条343朝向第二框胶层342的一侧表面具有多个微型的凸起344,以使穿透第二框胶层342的液晶在微型的凸起344处的表面张力增大,促使液晶收缩形成大的液滴并远离微型的凸起344,从而可以增加液晶在第一框胶层341处的渗透难度,进一步避免液晶对第一框胶层341进行挤压。可选地,该凸起344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或梯形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之间的支撑柱35,该支撑柱35位于显示区20内,用于支撑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形成液晶层13的填充空间。可选地,阻挡条343以及阻挡条343上的凸起344与支撑柱35同层设置,以使阻挡条343以及阻挡条343上的凸起344与现有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匹配,提高显示面板的制备效率。可选地,可以在制备支撑柱35的同时制备阻挡条343以及阻挡条343上的凸起344,以简化阻挡条343以及阻挡条343上的凸起344的制备工艺。

其中,可以先制备在平行于第一基板31方向上宽度较宽的阻挡条343,然后,对阻挡条343朝向第二框胶层342的一侧表面进行刻蚀,形成多个微型的凸起344。其中,刻蚀工艺可以为干法刻蚀,也可以为湿法刻蚀。

当然,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第一基板32为阵列基板,且第一基板31包括平坦化层36。该平坦化层36位于第一基板31靠近液晶层33的一侧,平坦化层36向上凸起形成阻挡条343以及阻挡条343上的凸起344。设置阻挡条343以及阻挡条343上的凸起344与平坦化层36为一体结构,在制备平坦化层36的同时将平坦化层36向上形成凸起,制备得到阻挡条343以及阻挡条343上的凸起344,保证阻挡条343以及阻挡条343上的凸起344的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效率高。

或者,如图9所示,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第二基板32为彩膜基板,且第二基板32包括色阻层,色阻层包括至少三种颜色的色阻,如红色色阻r、绿色色阻g和蓝色色阻b,阻挡条343以及阻挡条343上的凸起344由至少三种颜色的色阻中的至少一种堆叠形成。图8以红色色组块r、蓝色色阻块b和绿色色阻块g共同堆叠形成阻挡条343以及阻挡条343上的凸起344为例进行说明。设置阻挡条343以及阻挡条343上的凸起344由红色色组块r、蓝色色阻块b和绿色色阻块g中的至少一种堆叠形成,保证阻挡条343以及阻挡条343上的凸起344的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效率高。

当然,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阻挡条343以及阻挡条343上的凸起344可以与第一基板31或第二基板32上的其他结构同层设置或一体成型,以简化工艺,提高制备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如图10所示,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100可以为手机、电脑、电视机、智能穿戴显示装置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