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透镜驱动马达的底座、透镜驱动马达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87756发布日期:2019-03-13 23:03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用于透镜驱动马达的底座、透镜驱动马达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摄像器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透镜驱动马达的底座、透镜驱动马达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数码产品的功能多样化,配备有摄像机或者照相机的数码设备,如手机、多媒体播放器等,得到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上述摄像机或者照相机,通常会采用焦距可调或者自动对焦的镜头,而调节的过程则是改变镜头的位置,通常是采用驱动马达驱动镜头移动。光学变焦驱动器通过调节镜头位置改变透镜组的焦距,从而达到变焦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设置在手机等小型化产品中的透镜驱动马达是微小型的马达。这样的透镜驱动马达都比较的精密,难以使用导电片与弹簧相结合构成的端子结构。因此,亟需一种更加可靠、稳定的端脚,以满足微小型的透镜驱动马达的使用要求。然而正是由于马达微小化特点,使得端子在结构设计上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我们可知,一般的端子厚度往往仅有几十微米,微小薄弱的端子极其脆弱及不稳定。

而在现有的光学变焦驱动器中用到的底座,需要嵌入端脚来保证底座的电连接。而通常的做法是在制作底座的过程中设置端脚插孔,并将端脚插入底座本体内。但此种底座在各种条件环境下经长久的使用以及震动的影响下,对端子是否能回弹至原来位置的耐疲劳性和高抗震性是一种考验,容易发生端脚与底座本体之间连接不稳定的现象。事实上,手机一旦受到跌落等冲击后极易引发马达内部接触点端子的变形、脱落和折断等现象,这样端子电连接效果无法正常发挥,造成马达无法驱动的问题,从而导致端脚与底座本体之间连接不牢固影响数码设备的使用效果。

由上述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透镜驱动马达的底座本体与端脚之间连接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透镜驱动马达的底座、透镜驱动马达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透镜驱动马达的底座本体与端脚之间连接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透镜驱动马达的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底座本体具有中心孔,中心孔处设置有板状结构;多个端脚,端脚设置在底座本体的角部处,且各端脚的第一端裸露于底座本体的上表面,各端脚的第二端向下伸出并裸露于底座本体的侧面。

进一步地,端脚的第二端的端部与底座本体的下表面平齐或位于下表面的上方。

进一步地,底座本体的侧面位于角部处的位置设置有避让凹部,端脚的第二端穿过底座本体伸入避让凹部处。

进一步地,避让凹部内设置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具有定位槽,端脚的第二端的一部分嵌入定位槽内。

进一步地,端脚包括顺次折弯且彼此垂直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且第一段作为第一端,第二段作为第二端。

进一步地,板状结构为两个,两个板状结构均与中心孔的孔壁连接并遮挡中心孔的部分区域,以使中心孔的开孔区域由顺次首尾连接的第一直线段、第一弧线段、第二直线段和第二弧线段构成。

进一步地,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平行于底座本体的至少一个直边段。

进一步地,端脚的个数为两个,底座本体具有四个角部,相邻设置的两个角部处分别设置有一个端脚,且两个端脚平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透镜驱动马达,包括上述的底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相机,相机包括上述透镜驱动马达。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用于透镜驱动马达的底座包括底座本体以及多个端脚。底座本体具有中心孔,中心孔处设置有板状结构;端脚设置在底座本体的角部处,且各端脚的第一端裸露于底座本体的上表面,各端脚的第二端向下伸出并裸露于底座本体的侧面。

使用上述结构的用于透镜驱动马达的底座时,通过将两个端脚分别设置在底座本体的两个角部处,能够防止在电连接的过程中两个端脚相互接触,从而防止短路现象的发生。而通过使端脚的第一端裸露于底座本体的上表面,各端脚的第二端由底座本体的下表面伸出,这样能够保证端脚在能够实现电连接的功能的同时,还可以保证端脚的使用强度,并避免端脚与底座本体之间出现松动,从而能够保证底座可以正常稳定的进行工作。并且本申请中的用于透镜驱动马达的底座,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本发明是在结合底座本身构造,设计出一种与底座本体相适用的端脚连接结构。该端脚结构与底座本体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端子形状本身进行结构性改良设计,以此来确保端脚与底座间连接固定的稳定性,使其具有防变形、高抗冲击的特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底座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底座去除端脚所在的角部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端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的仰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底座本体;11、角部;12、直边段;16、避让凹部;17、定位槽;20、端脚;21、第一段;22、第二段;30、中心孔;33、板状结构;331、第一直线段;332、第一弧线段;333、第二直线段;334、第二弧线段;60、热铆柱;70、避让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透镜驱动马达的底座本体与端脚之间连接不稳定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透镜驱动马达的底座、透镜驱动马达及移动终端。

在本申请中的移动终端,包括相机,相机包括下述透镜驱动马达。

可选地,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携带信息终端和笔记本电脑。

本申请中涉及的透镜驱动马达,包括下述的底座。在透镜驱动马达采用下述结构的底座后,能够使透镜驱动马达的结构更加紧凑,并且可以使透镜驱动马达的性能更加稳定。

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中的用于透镜驱动马达的底座包括底座本体10以及多个端脚20。底座本体10具有中心孔30,中心孔30处设置有板状结构33;端脚20设置在底座本体10的角部11处,且各端脚20的第一端裸露于底座本体10的上表面,各端脚20的第二端向下伸出并裸露于底座本体10的侧面。

使用上述结构的用于透镜驱动马达的底座时,通过将两个端脚20分别设置在底座本体10的两个角部11处,能够防止在电连接的过程中两个端脚20相互接触,从而防止短路现象的发生。而通过使端脚20的第一端裸露于底座本体10的上表面,各端脚20的第二端由底座本体10的下表面伸出,这样能够保证端脚20在能够实现电连接的功能的同时,还可以保证端脚20的使用强度,并避免端脚20与底座本体10之间出现松动,从而能够保证底座可以正常稳定的进行工作。并且本申请中的用于透镜驱动马达的底座,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端脚20是一体成型结构的。这样一体成型结构的端脚20即便受到外力撞击,也不易变形,且具有抗冲击能力强的优点。

具体的,底座本体10与端脚20之间嵌件注塑成型。通过这样设置可提升端脚20在底座中拉拔力,有效强化端脚20在底座本体10内部结合强度,使端脚20不易折弯脱落,具有明显抗冲击、防变形的特点。

具体地,端脚20的第二端的端部与底座本体10的下表面平齐或位于下表面的上方。通过这样设置,能够保证整个底座结构的紧凑性,减少局部结构的突出,从而减少整个底座所占用的空间。

通过这样设置,还能够在底座本体10与端脚20进行嵌件注塑的过程中,通过裸露于底座本体10的表面对端脚20进行固定,防止在嵌件注塑的过程中端脚20发生移动并导致底座本体10变形。

需要说明的是,在底座本体10与端脚20成型的过程中,需要对端脚20定位。仅靠裸露的一点来定位是完全不够的,这样端脚20的整体在底座本体10内没法精准定位,会产生偏斜。此时,就需要增加定位点,以通过固定端脚20,从而实现一体底座的端脚20嵌埋工艺。所以,在对端脚20进行定位时,需要端脚20提供至少两个定位点。

如图1所示,底座本体10的侧面位于角部11处的位置设置有避让凹部16,端脚20的第二端穿过底座本体10伸入避让凹部16处。通过设置避让凹部16,能够在安装整个底座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避让凹部16对整个底座进行卡接,从而使底座卡接在待安装位置,并且通过设置避让凹部16,还能够增加底座本体10与外部的接触面积,进而能够有效地增加底座本体10的稳定性。

具体地,避让凹部16内设置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具有定位槽17,端脚20的第二端的一部分嵌入定位槽17内。通过这样设置,能够保证端脚20与底座本体10可以更加紧密的贴合。而且,还能够通过定位槽17对端脚20的定位,防止端脚20因受到外力而产生偏斜,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整个底座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端脚20包括顺次折弯且彼此垂直的第一段21和第二段22,且第一段21作为第一端,第二段22作为第二端。通过这样设置,能够增大端脚20与底座本体1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端脚20与底座本体10能够稳定连接,并防止端脚20底座本体10之间产生松动。并且,通过顺次折弯的第一段21和第二段22组成端脚20,能够使端脚20与底座本体10可以在不同的方向进行接触,从而进一步保证端脚20与底座本体10之间的稳定连接。

如图1所示,板状结构33为两个,两个板状结构33均与中心孔30的孔壁连接并遮挡中心孔30的部分区域,以使中心孔30的开孔区域由顺次首尾连接的第一直线段331、第一弧线段332、第二直线段333和第二弧线段334构成。通过设置板状结构,能够使底座本体10底部能够更好地贴合滤光片,使底座本体10在起到支撑透镜驱动马达各个部件的功能的同时,还能够起到滤光片安装支架的功能,因此不用单独设置滤光片的固定支架,节约制作成本。

具体地,第一直线段331和第二直线段333平行于底座本体10的至少一个直边段12。通过这样设置,能够使底座本体10与滤光片能够更好地贴合,并通过第一直线段331和第二直线段333提供更多的固定的支撑面。

如图5所示,底座本体10在板状结构33下方还具有避让空间70。底座本体10底部还需连接作为摄像模组之一的基板以发挥摄像功能。由于摄像模组的基板上通常有许多诸如电容、感光芯片等元器件凸出于其表面,所以在底座本体10上设置避让空间70能够为凸出部分的元器件的容置预留出空间,即容置后不会与板状结构33产生相互干涉现象,避免造成元器件的损伤。

如图1和图3所示,端脚20的个数为两个,底座本体10具有四个角部11,相邻设置的两个角部11处分别设置有一个端脚20,且两个端脚20平行。通过这样设置,能够在保证不会产生短路的情况下减小两个端脚20之间的距离。由于两个端脚20之间的距离减小,所以相对应地,能够更加容易地实现电连接。并且,通过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保证底座的稳定性,从而能够在驱动马达工作的过程中,减少因驱动马达的运行而带来的震动所产生的影响。

当然,两个端脚20的布置位置也不限于本发明的附图中示出的情况。在一个未图示的具体实施例中,两个端脚20也可以置于适合需求的各个角部11处,包含对角位置。

如图1所示,在底座本体10的角部11处,还设置有多个热铆柱60。在透镜驱动马达的组装过程中,底座本体10能够通过热铆柱60与下弹簧的热铆柱孔相接插固定结合。

本发明中的透镜驱动马达还包括透镜支撑体、线圈、多个磁石、外壳、上弹簧和下弹簧。其中,线圈绕设在透镜支撑体的外周,外壳位于底座上且罩设在线圈、上弹簧、下弹簧的外侧,多个磁石沿线圈的周向设置在外壳与线圈之间。沿底座的中心孔30的轴向,上弹簧位于透镜支撑体的上方,下弹簧位于透镜支撑体的下方、底座位于下弹簧的下方。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增强了端脚20与底座之间的结合强度;

2、降低了端脚20出现变形、浮起、脱落、折断等不良现象的几率;;

3、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4、解决了端脚受到撞击后容易发生偏斜的问题;

5、增强了整个底座的电连接性能;

6、使移动终端的拍照性能更加稳定。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