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长分割多工器及解多工器的光路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2379发布日期:2018-10-12 23:20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路结构改良,特别系一种波长分割多工器及解多工器的光路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多工通讯传输技术是指在同一光纤中同时传送2个以上的讯号,主要目的在于透过增加通道数增加传输速率。以目前市面上的光通讯产品而言,目前将多工技术应用于光纤通讯主要有TDM(分时多工)和WDM(分波多工)两种方法。

其中TDM为早期增加光纤传输速率的主要方法,然而TDM的技术并未充分利用光纤宽频的特性,且透过分时的方式传输讯号受限于可切割的区间,将逐渐面临技术瓶颈。相对地,WDM的技术因成功地应用EDFA(光纤放大器)而获致突破性的发展,目前WDM技术已能将1550nm通讯波段分割成4个、8个、甚至更多波段进行通讯,如此可以将一根光纤的通讯容量由2.5Gbps扩展到10G、20G、40G、100G 级的容量,我们把此类WDM称为DWDM(高密度分波多工),DWDM将能更充分利用光纤的频宽,使光纤通讯成功地跨出全光网路的第一步。

惟,WDM的技术虽然可以有效地增加频宽,藉此增加资讯的挟带量及传输速度,受限于光路的设计,如果持续的增加通道数目,WDM的连接埠的光路结构势必必须增加,此将造成WDM的连接埠体积大、元件数目多的缺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长分割多工器及解多工器的光路改良结构,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解决习知技术波长分割多工的产品,受限于光路结构的限制,产品机构过于繁复且产品整体的体积无法缩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波长分割多工器的光路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光发射器以输出具有第一偏振状态及特定波长的光束;以及

一全反射棱镜,所述全反射棱镜具有一收光侧、一光折返侧以及一耦光侧,该收光侧对应于该光发射器的输出方向上,该光折返侧设置于该耦光侧的对向位置,该全反射棱镜的收光侧与该光发射器之间设置有一1/2波片,该全反射棱镜对应于该收光侧及该光折返侧之间设置有一用以反射第二偏振状态光束的偏振式滤波片,该光折返侧上设置有一1/4波片以及一设置于该1/4波片上用以反射该特定波长光束的滤镜,该光发射器的输出经由该1/2波片转换为第二偏振状态,入射至该偏振式滤波片转折反射至该光折返侧,经由该滤镜反向反射该特定波长的光束以经过 1/4波片二次转换回第一偏振状态光束并穿过该偏振式滤波片输出至该耦光侧。

其中,该全反射棱镜包括一第一棱镜以及一第二棱镜,该偏振式滤波片结合于该第一棱镜及该第二棱镜之间。

其中,该偏振式滤波片将该光发射器的光束转折90度后出射至该光折返侧。

还公开了一种解多工器的光路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光接收器;以及

一全反射棱镜,所述全反射棱镜具有一出光侧、一光折返侧以及一耦光侧,该出光侧对应于该光接收器的收光方向上,该光折返侧设置于该耦光侧的对向位置,该全反射棱镜对应于该出光侧及该光折返侧之间设置有一用以反射第二偏振状态光束的偏振式滤波片,该光折返侧上设置有一1/4波片以及一设置于该1/4波片上以反射一特定波长的光束的滤镜,该全反射棱镜的出光侧与该光接收器之间设置有一1/2波片,具有第一偏振状态及特定波长的光束由该耦光侧进入时穿过该偏振式滤波片并入射至该光折返侧,经由该滤镜反向反射该特定波长的光束并经过1/4 波片二次转换为第二偏振状态光束,经由该偏振式滤波片转折反射该第二偏振状态光束至该出光侧以经过1/2波片转换回第一偏振状态光束并传送至该光接收器。

其中,该全反射棱镜包括一第一棱镜以及一第二棱镜,该偏振式滤波片结合于该第一棱镜及该第二棱镜之间。

其中,该偏振式滤波片将该光折返侧的光束转折90度后出射至该光接收器。

还公开了一种波长分割多工器的光路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光发射器,用以输出具有第一偏振状态及第一波长的光束;

一第二光发射器,用以输出具有第一偏振状态及第二波长的光束;

一第三光发射器,用以输出具有第一偏振状态及第三波长的光束;以及

一全反射棱镜,所述全反射棱镜具有一对应于该第一光发射器的第一收光侧、一对应于该第二光发射器的第二收光侧、一对应于该第三光发射器的第三收光侧以及一耦光侧,其中,该第一收光侧及该第三收光侧设置于对向的两侧上,该第二收光侧及该耦光侧相对该第一收光侧及该第三收光侧垂直的设置于对向的两侧上,该全反射棱镜内具有一相对该第一收光侧及该耦光侧以45度角设置用以反射第一波长光束的第一滤镜以及一相对该第二收光侧及该第三收光侧以45度角设置以反射第二偏振状态光束的偏振式滤波片,该第一滤镜配置于该第一收光侧及该耦光侧之间使该第一收光侧及该耦光侧对准至该第一滤镜的同一反射面上,该偏振式滤波片配置于该第二收光侧及该第三收光侧之间使该第二收光侧及该第三收光侧对准至该偏振式滤波片的同一反射面上,该全反射棱镜的第三收光侧与该第三光发射器之间设置有一1/2波片,该第二收光侧与该第二光发射器之间依序设置有一1/4波片、一用以反向反射第三波长光束的第二滤镜以及一补偿相位用1/4波片。

其中,更进一步包括一第四光发射器以及一设置于该全反射棱镜的耦光侧的耦光方向上的第三滤镜,该第四光发射器用以输出具有第一偏振状态及第四波长的光束,该第三滤镜相对该第四光发射器及该耦光方向以45度角设置用以反射该第四波长的光束。

其中,更进一步包括一光纤以及一设置于该光纤与该第三滤镜之间的耦光透镜以将穿过该第三滤镜的所有光束集束至该光纤。

其中,该全反射棱镜包括一第一棱镜以及一第二棱镜,该偏振式滤波片与该第一滤镜结合于该第一棱镜及该第二棱镜之间。

还公开了一种解多工器的光路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光接收器,用以接收具有第一偏振状态及第一波长的光束;

一第二光接收器,用以接收具有第一偏振状态及第二波长的光束;

一第三光接收器,用以接收具有第一偏振状态及第三波长的光束;以及

一全反射棱镜,所述全反射棱镜具有一对应于该第一光接收器的第一出光侧、一对应于该第二光接收器的第二出光侧、一对应于该第三光接收器的第三出光侧以及一耦光侧,其中,该第一出光侧及该第三出光侧设置于对向的两侧上,该第二出光侧及该耦光侧相对该第一出光侧及该第三出光侧垂直的设置于对向的两侧上,该全反射棱镜内具有一相对该第一出光侧及该耦光侧以45度角设置用以反射第一波长光束的第一滤镜以及一相对该第二出光侧及该第三出光侧以45度角设置用以反射第二偏振状态光束的偏振式滤波片,该第一滤镜配置于该第一出光侧及该耦光侧之间使该第一出光侧及该耦光侧对准至该第一滤镜的同一反射面上,该偏振式滤波片配置于该第二出光侧及该第三出光侧之间使该第二出光侧及该第三出光侧对准至该偏振式滤波片的同一反射面上,该全反射棱镜的第三出光侧与该第三光接收器之间设置有一1/2波片,该第二出光侧与该第二光接收器之间依序设置有一1/4 波片、一用以反向反射第三波长光束的第二滤镜以及一补偿相位用1/4波片。

其中,更进一步包括一第四光接收器以及一设置于该全反射棱镜的耦光侧的耦光方向上的第三滤镜,该第四光接收器用以接收具有第一偏振状态及第四波长的光束,该第三滤镜相对该第四光接收器及该耦光方向以45度角设置用以反射该第四波长的光束。

其中,该全反射棱镜包括一第一棱镜以及一第二棱镜,该偏振式滤波片与该第一滤镜结合于该第一棱镜及该第二棱镜之间。

是以,本实用新型系比起习知技术具有以下的优势功效:

1.本实用新型透过光路结构的改良,可有效地缩减分波多工器及解多工器整体的体积,增加产品使用的便利性。

2.本实用新型透过光路结构的改良,可以减少产品中机构的数量,藉此降低产品制作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波长分割多工器的光路改良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滤镜的反射特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偏振式滤波片的反射特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滤镜的反射特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滤镜的反射特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通道的光传输路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通道的光传输路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通道的光传输路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四通道的光传输路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解多工器的光路改良结构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通道的光传输路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通道的光传输路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通道的光传输路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通道的光传输路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配合图式说明如下。再者,本实用新型中的图式,为说明方便,其比例未必照实际比例绘制,该等图式及其比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此先行叙明。

本文中所称的包含或包括意指不排除一或多个其他组件、步骤、操作和/或元素的存在或添加至所述的组件、步骤、操作和/或元素。一意指该物的语法对象为一或一个以上(即,至少为一)。

下文中,将进一步以详细说明及实施态样描述本实用新型,然而,应理解这些实施态样仅用于帮助可更加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波长分割多工器及解多工器的光路改良结构可应用于例如波长分割多工(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粗式波长分割多工(Conventional/Coar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CWDM)、高密度分波多工(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DWDM)、光塞取多工(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OADM)、可调光塞取多工(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ROADM)、或其他类此的相关光通讯多工技术,用以将不同波长的光束进行MUX及DEMUX的工作,藉此将不同波长的光束传送至单模光纤 (Single Mode Fiber),经由多个通道进行传输。

以下系针对本实用新型波长分割多工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系为本实用新型波长分割多工器的光路改良结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本实施态样系揭示一种波长分割多工器的光路改良结构100,包括一第一光发射器1A、一第二光发射器1B、一第三光发射器1C、一第四光发射器1D、一全反射棱镜10、一耦光透镜20以及一光纤30。

其中,该第一光发射器1A用以输出具有第一偏振状态及第一波长的光束,该第二光发射器1B用以输出具有第一偏振状态及第二波长的光束,该第三光发射器 1C用以输出具有第一偏振状态及第三波长的光束,该第四光发射器1D用以输出具有第一偏振状态及第四波长的光束。所述的光发射器于一较佳实施态样中,系可以为面射型雷射二极体(Vertical-Cavity Surface Emitting Laser,VCSEL)或边射型雷射二极体(Edge Emitter),于本实用新型中不予以限制。

该全反射棱镜10于四个方向上分别具有一对应于该第一光发射器1A的第一收光侧10A、一对应于该第二光发射器1B的第二收光侧10B、一对应于该第三光发射器1C的第三收光侧10C以及一耦光侧10D。其中,该第一收光侧10A及该第三收光侧10C系设置于对向的两侧上,该第二收光侧10B及该耦光侧10D系相对该第一收光侧10A及该第三收光侧10C垂直的设置于对向的两侧上。

该全反射棱镜10内具有一相对该第一收光侧10A及该耦光侧10D以45度角设置用以反射第一波长光束的第一滤镜A1以及一相对该第二收光侧10B及该第三收光侧10C以45度角设置用以反射第二偏振状态光束的偏振式滤波片B1。于一较佳实施态样中,该全反射棱镜10系为由对半的两组直角三角形棱镜所组成的棱镜方块,该全反射棱镜10包括一第一棱镜11以及一第二棱镜12,该偏振式滤波片 B1与该第一滤镜A1镀在该第一棱镜11及该第二棱镜12之间倾斜的接合面上。于本实施态样中,所述的第一偏振状态系指光束的偏振方式为纵波(P波)的情况,所述的第二偏振状态系指光束的偏振方式为横波(S波)的情况;同理可证,同样的光改良路结构将偏振方式相反配置亦可以进行。

该第一滤镜A1系配置于该第一收光侧10A及该耦光侧10D之间使该第一收光侧10A及该耦光侧10D对准至该第一滤镜A1的同一反射面上。该偏振式滤波片B1 系配置于该第二收光侧10B及该第三收光侧10C之间使该第二收光侧10B及该第三收光侧10C对准至该偏振式滤波片B1的同一反射面上。在此所述的设置于同一反射面上,系指两者所在的位置互为在反射平面上入射及出射对应的位置上(非相互穿透对向的一侧)。

该全反射棱镜10的第三收光侧10C与该第三光发射器1C之间系设置有一1/2 波片C1,穿过1/2波片C1的光束将会相位延迟2θ角,例如入射的光束如果为纵波(P波)时将输出为横波(S波);同理,当入射的光束为横波(S波)时将输出为纵波(P波)。该第二收光侧10B与该第二光发射器1B之间依序设置有一1/4波片D1、一用以反向反射第三波长光束的第二滤镜E1、以及一补偿相位用1/4波片F1。该 1/4波片D1及补偿相位用1/4波片F1两者结合恰巧使经过的光束(第二波长光束) 穿过后偏转回相同的相位,藉以使穿过的光束及输出光束呈现相同的偏振状态(S 波输出为S波、P波输出为P波)。

该全反射棱镜10的耦光侧10D的耦光方向上系设置有第三滤镜G1,该第三滤镜G1系相对该第四光发射器1D及该耦光方向以45度角设置用以反射该第四波长的光束,藉以将第四光发射器1D的输出光束转折90度后与耦光方向上的其他光束平行朝向该耦光方向输出。朝向耦光方向输出的多个平行光束于穿过耦光透镜20 后,将穿过该第三滤镜G1的所有光束集束至该光纤30。

以下系针对本实用新型中各滤镜及偏振式滤波片的特性分别进行说明,以方便后面针对光路的架构进行说明,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系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滤镜、偏振式滤波片、第二滤镜、第三滤镜的反射特性示意图,如图所示:

如图2所示的内容,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滤镜A1仅针对第一波长的光束进行全反射,第二波长及第三波长的光束则会直接穿过第一滤镜A1并输出。

如图3所示的内容,本实用新型中的偏振式滤波片B1系针对第三波长的横波 (S波)光束进行全反射,第二波长的纵波(P波)及横波(S波)以及第三波长的纵波 (P波)的光束会直接穿过偏振式滤波片B1输出。

如图4所示的内容,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滤镜E1系针对第三波长的光束进行全反射,第二波长的光束则会直接穿过第二滤镜E1输出。

如图5所示的内容,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三滤镜G1系针对第四波长的进行全反射,第一波长、第二波长、及第三波长的光束则会直接穿过第三滤镜G1输出。

以下针对本实用新型波长分割多工器各通道的光束传输路径分别进行说明,请一并参阅图6至图9,系本实用新型四个通道各别的光传输路径示意图,如图所示:

请先参阅图6,以下系针对第一通道的传输路径进行说明。第一光发射器1A 输出具有第一偏振状态(纵波)及第一波长的光束,光束先以45度角入射至该第一滤镜A1上,由于第一滤镜A1针对第一波长的纵波(P波)光束将进行全反射,入射至该第一滤镜A1上的光束将以45度角(转折90度)出射至该耦光侧10D;出射至该耦光侧10D的光束接续系经过第三滤镜G1并直接穿透第三滤镜G1并耦光至该光纤30。

请参阅图7,以下系针对第二通道的传输路径进行说明。第二光发射器1B输出具有第一偏振状态(纵波)及第二波长的光束,光束系入射至第二滤镜E1上并直接穿过该第二滤镜E1,期间由于经过一个补偿相位用1/4波片F1以及一1/4波片 D1,该光束维持原来的偏振状态(纵波);穿过第二滤镜E1的光束系为具有第二波长的纵波(P波)光束,该光束系直接穿过偏振式滤波片B1、以及第一滤镜A1至该耦光侧10D;到达该耦光侧10D的光束接续系经过第三滤镜G1并直接穿过第三滤镜G1耦光至该光纤30。

请参阅图8,以下系针对第三通道的传输路径进行说明。第三光发射器1C输出具有第一偏振状态(纵波)及第三波长的光束,光束先经过1/2波片C1,由纵波 (P波)转换为横波(S波)光束,转换为横波(S波)的光束先以45度角入射至该偏振式滤波片B1上,由于偏振式滤波片B1针对横波(S波)光束将进行全反射,入射至该偏振式滤波片B1上的光束将以45度角(转折90度)出射至该第二收光侧10B(由于光在此处将进行180度折返,在此又定义为光折返侧);出射至该耦光侧10D的光束为第三波长的横波(S波),到达该第二滤镜E1系经由该第二滤镜E1进行全反射,经由全反射后光束系往返经过该1/4波片D1二次,此时横波(S波)光束将转换回纵波(P波)光束,到此时,光束系转换为第三波长的纵波光束;由该第二滤镜 E1反向反射回来的光束系为具有第三波长的纵波(P波)光束,该光束将可直接穿过偏振式滤波片B1、以及第一滤镜A1至该耦光侧10D;到达该耦光侧10D的光束接续系经过第三滤镜G1并直接穿过第三滤镜G1耦光至该光纤30。

请参阅图9,以下系针对第四通道的传输路径进行说明。第四光发射器1D输出具有第一偏振状态(纵波)及第四波长的光束,光束先以45度角入射至该第三滤镜G1上,由于第三滤镜G1针对第四波长的纵波(P波)光束将进行全反射,入射至该第三滤镜G1上的光束将以45度角(转折90度)出射并耦光至该光纤30。

以上系将本实用新型的波长分割多工器的光路改良结构进行完整的说明,以下将针对本实用新型举一较佳实施态样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0,系为本实用新型解多工器的光路改良结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本实用新型除了应用于波长分割多工器外,相同的光路架构亦可以适用于解分波多工器的一侧,将不同通道的光束分别传送至对应的光接收器(Receiver, RX),以完成讯号的传送。

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解多工器的光路改良结构200,包括一第一光接收器4A、一第二光接收器4B、一第三光接收器4C、一第四光接收器4D、一全反射棱镜40、以及一光纤50。

其中,该第一光接收器4A,用以接收具有第一偏振状态及第一波长的光束,该第二光接收器4B,用以接收具有第一偏振状态及第二波长的光束,该第三光接收器4C,用以接收具有第一偏振状态及第三波长的光束,该第四光接收器4D,用以接收具有第一偏振状态及第四波长的光束。所述的光接收器于一较佳实施态样中,系可以为例如p-n接面二极体、p-i-n二极体、雪崩型二极体(avalanche diode)、金属-半导体-金属(Metal-Semiconductor-Metal,MSM)光侦测器等,于本实用新型中不予以限制。

该全反射棱镜40于四个方向上分别具有一对应于该第一光接收器4A的第一出光侧40A、一对应于该第二光接收器4B的第二出光侧40B、一对应于该第三光接收器4C的第三出光侧40C、以及一耦光侧40D。其中,该第一出光侧40A及该第三出光侧40C系设置于对向的两侧上,该第二出光侧40B及该耦光侧40D系相对该第一出光侧40A及该第三出光侧40C垂直的设置于对向的两侧上。

该全反射棱镜40内具有一相对该第一出光侧40A及该耦光侧40D以45度角设置用以反射第一波长光束的第一滤镜A4以及一相对该第二出光侧40B及该第三出光侧40C以45度角设置用以反射第二偏振状态光束的偏振式滤波片B4。同前述的波长分割多工器,本实施态样中波长分割解多工器的全反射棱镜40系为由对半的两组直角三角形棱镜所组成的棱镜方块,该全反射棱镜40包括一第一棱镜41 以及一第二棱镜42,偏振式滤波片B4与第一滤镜A4镀在该第一棱镜41及该第二棱镜42之间倾斜的接合面上。于本实施态样中,所述的第一偏振状态系指光束的偏振方式为纵波(P波)的情况,所述的第二偏振状态系指光束的偏振方式为横波(S 波)的情况;同理可证,相反过来亦可以进行。

该第一滤镜A4系配置于该第一出光侧40A及该耦光侧40D之间使该第一出光侧40A及该耦光侧40D对准至该第一滤镜A4的同一反射面上。该偏振式滤波片B4 系配置于该第二出光侧40B及该第三出光侧40C之间使该第二出光侧40B及该第三出光侧40C对准至该偏振式滤波片B4的同一反射面上。在此所述的设置于同一反射面上,系指两者所在的位置互为在反射平面上入射及出射对应的位置上(即非穿透的一侧)。

该全反射棱镜40的第三出光侧40C与该第三光发射器4C之间系设置有一1/2 波片C4,穿过1/2波片C4的光束经由相位延迟2θ角,例如入射的光束如果为纵波(P波)时将输出为横波(S波);同理,当入射的光束维横波(S波)时将输出为纵波(P波)。该第二收光侧40B与该第二光发射器4B之间依序设置有一1/4波片D4、一用以反向反射第三波长光束的第二滤镜E4、以及一补偿相位用1/4波片F4。该 1/4波片D4及该补偿相位用1/4波片F4两者结合恰巧使经过的光束(第二波长光束)穿过后偏转回相同的相位,藉以使穿过的光束及输出光束呈现相同的偏振状态 (S波输出为S波、P波输出为P波)。

该全反射棱镜40的耦光侧40D的耦光方向上系设置有第三滤镜G4,该第三滤镜G4系相对该第四光接收器4D及该耦光方向以45度角设置用以反射该第四波长的光束,藉以将光束转折90度后朝向第四光接收器4D传送。

于本实施态样中,于前一实施态样的波长分波多工器系应用相同的光路改良结构,其中本实施态样与前一实施态样中,第一滤镜A1与第一滤镜A4、偏振式滤波片B1与偏振式滤波片B4、第二滤镜E1与第二滤镜E4、第三滤镜G1与第三滤镜 G4的反射特性相同,以下有关于光路架构的说明可一并参照图2至图5所示的特性示意图理解。

以下针对本实用新型波长分割解多工器各通道的光束传输路径分别进行说明,请一并参阅图11至图14,系本实用新型四个通道各别的光传输路径示意图,如图所示:

请先参阅图11,以下系针对第一通道的传输路径进行说明。光纤50朝向全反射棱镜40送出具有第一偏振状态(纵波)及第一波长的光束,光束穿过第三滤镜G4 并入射至该全反射棱镜40的耦光侧40D;光束进入该耦光侧40D系继续前进并以 45度角入射至该第一滤镜A4上,由于第一滤镜A4针对第一波长的纵波(P波)光束将进行全反射,入射至该第一滤镜A4上的光束将以45度角(转折90度)出射至该第一出光侧40A,并入射至该第一光接收器4A。

请参阅图12,以下系针对第二通道的传输路径进行说明。光纤50朝向全反射棱镜40送出具有第一偏振状态(纵波)及第二波长的光束,光束穿过第三滤镜G4 并入射至该全反射棱镜40的耦光侧40D;光束进入该耦光侧40D系继续前进并直接穿过第一滤镜A4、以及偏振式滤波片B4至第二出光侧40B;光束穿过第二出光侧40B后,入射至第二滤镜E4上并直接穿过该第二滤镜E4,期间由于依序经过一个1/4波片D4以及一补偿相位用1/4波片F4,该光束维持原来的偏振状态(纵波),最后入射至该第二光接收器4B。

请参阅图13,以下系针对第三通道的传输路径进行说明。光纤50朝向全反射棱镜40送出具有第一偏振状态(纵波)及第三波长的光束,光束穿过第三滤镜G4 并入射至该全反射棱镜40的耦光侧40D,并直接穿过第一滤镜A4以及偏振式滤波片B4至该第二收光侧40B(由于光在此处将进行180度折返,在此又定义为光折返侧);出射至该第二收光侧40B的光束为第三波长的纵波(P波),到达该第二滤镜 E4系经由该第二滤镜E4进行全反射,经由全反射后光束系往返经过该1/4波片D4 二次,此时纵波(P波)光束将转换为横波(S波)光束,到此时,光束系转换为第三波长的横波光束;转换为横波(S波)的光束系以45度角入射至该偏振式滤波片B4 上,由于偏振式滤波片B4针对横波(S波)光束将进行全反射,入射至该偏振式滤波片B4上的光束将以45度角(转折90度)出射至该第三出光侧40C,此时该光束具有第二偏振状态(S波)及第三波长;光束穿过该第三出光侧40C后系经过1/2波片C4,由横波(S波)转换为纵波(P波)光束,并入射至该第三光接收器4C。

请参阅图14,以下系针对第四通道的传输路径进行说明。光纤50朝向全反射棱镜40送出具有第一偏振状态(纵波)及第四波长的光束,光束先以45度角入射至该第三滤镜G4上,由于第三滤镜G4针对第四波长的纵波(P波)光束将进行全反射,入射至该第三滤镜G4上的光束将以45度角(转折90度)出射至该第四光接收器4D。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透过光路结构的改良,可有效地缩减分波多工器及解多工器整体的体积,增加产品使用的便利性。此外,本实用新型透过光路结构的改良,可以减少产品中机构的数量,藉此降低产品制作的成本。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惟以上所述者,仅惟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