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盒和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7765发布日期:2019-01-02 21:31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粉盒和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照相成像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向成像设备供应碳粉的粉盒以及安装有该粉盒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如激光打印机,是一种利用电子照相原理,至少经过充电、暴光、显影、转印、定影以及清洁的过程,在图像形成介质如纸张上形成图像的设备。成像设备上使用的容易消耗的材料,通称打印耗材,现有的打印耗材通常为碳粉。通常显影所消耗的碳粉一般由粉盒提供,当粉盒内的碳粉用完后,再更换新的粉盒。

参见图1和图2,现有一种粉盒包括盒体101、碳粉输送单元、盖102、盖103和侧盖104。盒体101具有用于容纳碳粉的粉仓,盖102设置在盒体101的一端,盖102上开设有出粉口1021,出粉口1021用于将粉仓内的碳粉排出。盖102内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关闭出粉口1021的开关部105,且开关部105上靠近盖102的自由端一侧设置有开关突起部1051,开关部105的周壁上设有连通口,出粉口1021打开时,连通口与出粉口1021相对应。通过粉盒的整体转动,同时固定开关突起1051来实现出粉口的打开和关闭。

另外,盖102 外面还设置有盖103,盖103的盖部1031套在盖102上,盖部1031对开关突起部1051起保护作用,侧盖104通过螺钉固定在盒体101的另一侧,侧盖104与盒体101之间设置有驱动齿轮、传递齿轮、以及检测齿轮。这样的结构,由于粉盒具有多个盖部件,零部件较多,结构复杂会导致组装工艺复杂。

此外,由于粉盒的灌粉口1011设置在盒体101上靠近出粉口一端的端壁上,盖103位于灌粉口1011的上方,因此,粉盒安装在成像设备中时,盖103会遮挡灌粉口1011,粉仓中的碳粉使用完毕后,只能将粉盒从成像设备中取出后再灌粉,如果开关部105出现故障无法关闭出粉口时,在取出粉盒时会造成碳粉的泄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零部件少且便于组装的粉盒。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有上述粉盒的成像设备。

为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粉盒,粉盒包括盒体、筒形部、盖部和开关部件,盒体的第一端部设置有灌粉口,灌粉口外露于粉盒外。筒形部位于盒体的第一端部,筒形部的周壁上设置有出粉口,筒形部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一齿部和突起,第一齿部包括多个沿着筒形部的周向布置的齿轮齿,第一齿部位于出粉口的一侧,突起位于第一齿部的一侧并在齿轮齿布置的方向上与齿轮齿并排设置,第一齿部和突起用于打开显影单元的入粉口。盖部位于筒形部上远离盒体的一端,盖部具有开口,盖部、筒形部以及盒体一体成型。开关部件位于筒形部内并可沿着筒形部的内壁转动,开关部件用于打开和关闭出粉口,开关部件包括开关部以及设置在开关部远离盒体一端的开关突起部,开关部具有用于与出粉口连通的连通口,开关突起部位于盖部内并从开口露出。

由上述方案可见,盖部、筒形部以及盒体一体成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粉盒零部件较少,可节省模具成本,并且组装工艺简单。另外,灌粉口外露,用户无需将粉盒从成像设备中取出便可向粉盒中加入碳粉,由于开关部件为小零部件,易磨损,该灌粉口结构的设计,便于实现加粉,且可防止粉盒上开关部件等小零部件的磨损,延长粉盒的使用寿命。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灌粉口设置在盒体的第一端部的端壁上,灌粉口处设置有灌粉口盖。

由上可见,灌粉口设置在盒体的端壁上,成像设备中盒体的第一端部的端壁附近无干涉结构,可方便碳粉填充装置通过灌粉口将碳粉加入到盒体中。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盒体的第一端部设置有灌粉筒,灌粉筒的第一端与盒体内部连通,灌粉口位于灌粉筒的第二端,灌粉口朝上设置,灌粉口处设置有灌粉口盖。

由上可见,灌粉筒延伸至盒体外并且灌粉口朝上设置,有利于向盒体中加入碳粉。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齿轮齿覆盖筒形部的外周壁周向上的一部分。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齿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齿部分别设置在出粉口的两侧。

由上可见,两个第一齿部同时与显影单元的两个第二齿部啮合,从而保证显影单元入粉口能够顺利打开。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盒体的第二端部设置有侧盖,侧盖与盒体卡扣连接。

由上可见,侧盖与盒体卡扣连接不仅可保证侧盖与盒体之间连接的稳固性,而且无需使用紧固螺钉,简化了组装工艺。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粉盒还包括碳粉输送单元,碳粉输送单元的第一端可旋转地支撑在开关部的端壁上,碳粉输送单元的第二端可旋转地支撑在盒体的第二端部的端壁上。

由上可见,碳粉输送单元用于将盒体内部的碳粉稳定地输送至出粉口。

进一步的方案是,碳粉输送单元为螺杆。

为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像设备,成像设备内设置有显影单元,显影单元具有显影开关部、锁定部件和限位部,显影开关部用于打开或关闭显影单元的入粉口,锁定部件用于锁定显影开关部,显影开关部具有用于与第一齿部啮合的第二齿部。成像设备还具有盒容纳室,盒容纳室中可拆卸地安装有上述粉盒,突起用于解除锁定部件对显影开关部的锁定,开关突起部与限位部抵接,限位部限制开关部件周向上的位置,连通口与显影单元的入粉口相对设置。

由上述方案可见,盖部、筒形部以及盒体一体成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粉盒零部件较少,可节省模具成本,并且组装工艺简单。另外,灌粉口外露,用户无需将粉盒从成像设备中取出便可向粉盒中加入碳粉,由于开关部件为小零部件,易磨损,该灌粉口结构的设计,便于实现加粉,且可防止粉盒上开关部件等小零部件的磨损,延长粉盒的使用寿命。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灌粉口设置在盒体的第一端部的端壁上,灌粉口处设置有灌粉口盖。

由上可见,灌粉口设置在盒体的端壁上,成像设备中盒体的第一端部的端壁附近无干涉结构,可方便碳粉填充装置通过灌粉口将碳粉加入到盒体中。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粉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粉盒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粉盒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粉盒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粉盒第一实施例与显影单元在第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粉盒第一实施例与显影单元在第二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粉盒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粉盒和成像设备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3和图4,本实施例的粉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中,粉盒包括盒体1、筒形部2、盖部3、开关部件4和碳粉输送单元(未图示),盒体1的第一端部设置有灌粉口11,灌粉口11外露于粉盒外并用于向盒体1内填充碳粉。

筒形部2位于盒体1的第一端部,筒形部2的周壁上设置有出粉口21。盖部3位于筒形部2上远离盒体1的一端,盖部3具有开口31,盖部3、筒形部2以及盒体1一体成型。开关部件4位于筒形部2内并可沿着筒形部2的内壁转动,开关部件4用于打开和关闭出粉口21,开关部件4包括开关部41以及设置在开关部41远离盒体1一端的开关突起部42,开关部41具有用于与出粉口21连通的连通口411,开关突起部42位于盖部3内并从开口31露出。

筒形部2的外周壁上设有两个第一齿部23和两个突起24,第一齿部23包括多个沿着筒形部2的周向布置的齿轮齿,并且齿轮齿覆盖筒形部2的外周壁的周向上的一部分,两个第一齿部23分别位于出粉口21的两侧,突起24位于第一齿部23的一侧并在齿轮齿布置的方向上与齿轮齿并排设置,第一齿部23和突起24用于打开显影单元的入粉口。

灌粉口11设置在盒体1的第一端部的端壁上,灌粉口11处设置有灌粉口盖12。灌粉口11设置在盒体1的端壁上,成像设备中盒体1的第一端部的端壁附近无干涉结构,因此可方便碳粉填充装置通过灌粉口11将碳粉加入到盒体1中。

盒体1上远离筒形部2的一端,即盒体1的第二端部,设置有侧盖3,侧盖3与盒体1卡扣连接。碳粉输送单元的第一端可旋转地支撑在开关部41的端壁上,碳粉输送单元的第二端可旋转地支撑在盒体1的第二端部的端壁上。碳粉输送单元用于将盒体1内的碳粉输送到出粉口21。优选地,碳粉输送单元为螺杆。

参见图4至图6,成像设备内设置有显影单元,显影单元具有显影开关部53、锁定部件52和限位部,显影开关部53用于打开或关闭显影单元的入粉口,显影单元的入粉口与粉盒的连通口411相对设置。锁定部件52用于锁定显影开关部53。具体地,锁定部件52的中部具有突起521,锁定部件52的一端部具有突起522,显影开关部53的底部具有凹部531,未将粉盒安装在成像设备中时,突起522位于凹部531内,因此,从而防止显影开关部53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移动。

显影开关部53具有用于与第一齿部23啮合的第二齿部532。成像设备还具有盒容纳室,粉盒可拆卸地安装在盒容纳室中,突起24用于解除锁定部件52对显影开关部53的锁定。

粉盒安装至成像设备后,开关突起部42与限位部抵接,限位部限制开关部件4周向上的位置。具体地,开关突起部42与限位部配合,使得开关突起部42与限位部在开关突起部42的周向上相对固定,从而在粉盒安装至成像设备,并以筒形部11的轴线为中心轴顺时针方向(如图5中箭头R向)转动盒体1,以使出粉口21与入粉口连通时,开关突起部42保持固定不动,筒形部2相对于开关突起部42转动,从而使出粉口21的至少一部分与连通口411相对应。优选地,开关突起部42的截面为多边形,更优选地,开关突起部42的截面为矩形。

同时,随着第一齿部23的转动,突起24先与锁定部件52的突起521接触,锁定部件52受力弯曲后,锁定部件52上具有的突起522的端部向下移动,如图6所示,突起522从凹部531中脱离,此时,突起24解除锁定部件52对显影开关部43的锁定。

接着,第一齿部23与第二齿部532啮合,第一齿部23转动时向显影开关部53施加作用力,使显影开关部53沿着图6中箭头A向所示方向移动,显影开关部53打开入粉口,从而使得连通口411、出粉口21与入粉口连通。

粉盒和成像设备第二实施例

作为本实用新型粉盒第二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上述粉盒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予以说明。成像设备第二实施例为安装有粉盒第二实施例的成像设备。

如图7,盒体20的第一端部的端壁上设置有灌粉筒201,灌粉筒201呈90度弯折,灌粉筒201的第一端与盒体20内部连通,灌粉口202位于灌粉筒201的第二端,将粉盒安装到成像设备后且打开粉盒的出粉口和成像设备的入粉口时,灌粉筒201的第二端朝上延伸,且灌粉口202朝上设置。这样,灌粉筒201的第二端便可延伸至盒体20外,无需将粉盒从成像设备中取出便可方便地向盒体20中加入碳粉。

由上可见,盖部、筒形部以及盒体一体成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粉盒零部件较少,可节省模具成本,并且组装工艺简单。另外,灌粉口外露,用户无需将粉盒从成像设备中取出便可向粉盒中加入碳粉,由于开关部件为小零部件,易磨损,该灌粉口结构的设计,便于实现加粉,且可防止粉盒上开关部件等小零部件的磨损,延长粉盒的使用寿命。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