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刮抗静电的光学扩散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6496发布日期:2019-01-04 23:53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刮抗静电的光学扩散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刮抗静电的光学扩散膜。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液晶显示技术都由国外大企业大公司垄断,国内相关技术缺失,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液晶显示器作为一种非常普遍且极其重要的显示器,小到MP4、手机、相机,大到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机等,国内对于液晶显示面板的需求呈逐年上升态势。

液晶显示器中的特点是在液晶面板控制显示画面的同时需要加设背光模组,为画面显示提供足够的亮度。现有的光学扩散膜,长时间在灯光源的照射下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和黄化等现象。同时在膜片的后加工处理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不良的现象,有一定的次品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刮抗静电的光学扩散膜,其具有在保持光线透过的均匀性的同时,能保证相对稳定的耐热性和耐候性,即使长时间在灯光源的照射下也不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和黄化等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刮抗静电的光学扩散膜,包括基材载体层,所述基材载体层选用光学级透明PET,所述基材载体层的上表面涂覆有扩散层,所述扩散层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表面设有波浪起伏的波浪弧面,所述波浪弧面上沿着该波浪弧面嵌有大小不一的球状硫化锌粒子和氧化锌粒子,其中硫化锌粒子的粒径为5-10微米,氧化锌粒子的粒径为15-20微米,所述硫化锌粒子及氧化锌粒子均部分外露于所述扩散层外,所述硫化锌粒子、氧化锌粒子的上端外露部分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基材载体层的下表面连接有抗静电层,所述基材载体层与抗静电层的连接面呈凹凸结构,所述抗静电层包括第一导电光学层和第二导电光学层,所述第一导电光学层由第一树脂形成,内含第一导电材料,所述第二导电光学层由第二树脂形成,内含第二导电材料,所述扩散层、基材载体层、抗静电层的两侧设置有防刮板,所述防刮板呈L形,所述抗静电层的两端与所述基材载体层的底部之间设有卡槽,所述防刮板的横向凸出部分卡接在所述卡槽内,且所述防刮板的底部与所述抗静电层的底部平齐,所述防刮板的竖向部分将所述扩散层的侧边、基材载体层的侧边覆盖。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材载体层依次包括第一PET白色反射膜层、微孔膜层和第二PET白色反射膜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PET白色反射膜层和第二PET白色反射膜层的厚度均为15微米,所述微孔膜层的厚度为20微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微孔膜层的孔径为5微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电光学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二导电光学层的折射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选用紫外光固化树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电材料选用金属氧化物微粒,所述第二导电材料选用纳米碳管。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基材载体层的上表面涂覆有扩散层,扩散层的基板上表面设有波浪起伏的波浪弧面,波浪弧面中嵌有大小不一球状的硫化锌粒子和氧化锌粒子,有益于提高光线扩散效果,把从导光板向下出来的点光源扩散开,使得背光更加均匀;基材载体层的下表面设有抗静电层,扩散层、基材载体层、抗静电层的两侧设置有防刮板,抗静电层包括第一导电光学层和第二导电光学层,第一导电光学层由第一树脂形成,内含第一导电材料,第二导电光学层由第二树脂形成,内含第二导电材料,有效提高了光学扩散膜的抗静电和抗刮性;能;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抗刮层和抗静电层能有效地避免扩散膜片在后加工处理过层中出现的易刮伤和易吸附粉尘等不良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抗刮抗静电的光学扩散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基材载体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刮抗静电的光学扩散膜,包括基材载体层1,该基材载体层1选用光学级透明PET,基材载体层1的上表面涂覆有扩散层,扩散层包括基板21,基板21上表面设有波浪起伏的波浪弧面22,波浪弧面22上沿着该波浪弧面22嵌有大小不一的球状硫化锌粒子23和氧化锌粒子24,其中硫化锌粒子23的粒径为5-10微米,氧化锌粒子24的粒径为15-20微米,硫化锌粒子23及氧化锌粒子24均部分外露于扩散层外,硫化锌粒子23、氧化锌粒子24的上端外露部分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采用该结构有益于提高光线扩散效果,把从导光板向下出来的点光源扩散开,使得背光更加均匀。

基材载体层1的下表面连接有抗静电层3,基材载体层1与抗静电层3的连接面呈凹凸结构31,凹凸结构31的设计有助于达到光线扩散的效果,且可以增强连接牢固性;抗静电层3包括第一导电光学层和第二导电光学层,第一导电光学层由第一树脂形成,内含第一导电材料,第二导电光学层由第二树脂形成,内含第二导电材料,采用此结构,抗静电效果佳。

其中,第一导电光学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二导电光学层的折射率;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选用紫外光固化树脂,紫外光固化树脂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较高的拉伸强度,柔韧性好,耐冲击力强,耐黄变性较好,紫外光固化树脂的使用能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扩散膜的性能;第一导电材料选用金属氧化物微粒,第二导电材料选用纳米碳管,可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抗静电性能。

扩散层、基材载体层1、抗静电层3的两侧设置有防刮板4,防刮板4呈L形,抗静电层3的两端与基材载体层1的底部之间设有卡槽32,防刮板4的横向凸出部分卡接在卡槽32内,且防刮板4的底部与抗静电层3的底部平齐,防刮板4的竖向部分将扩散层的侧边、基材载体层1的侧边覆盖。提高了光学扩散膜抗刮性。

抗刮层4和抗静电层3能有效地避免扩散膜片在后加工处理过层中出现的易刮伤和易吸附粉尘等不良现象。

其中,如图2所示,基材载体层1依次包括第一PET白色反射膜层11、微孔膜层12和第二PET白色反射膜层13。第一PET白色反射膜层11和第二PET白色反射膜层13的厚度均为15微米,微孔膜层12的厚度为20微米。微孔膜层12的孔径为5微米。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