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暗视野拍照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7381发布日期:2019-01-04 23:58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暗视野拍照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暗视野拍照辅助装置,属于警用现场勘察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刑事现场勘查中,需要对现场所发现的物证进行采集拍照,现有拍照方式中,暗视野斜角拍照是较为常用的拍照手段,现有技术中,基本都是采用常规暗箱内增加光源,进行辅助拍照,但是,现有的暗箱往往会因为内部光照强度而使得拍照效果极差,而且,暗箱使用时占用面积过大,使用起来极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暗视野拍照辅助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所述的暗视野拍照辅助装置包括暗箱、光源、具有聚光功能的聚光元件,所述的暗箱内依次固定有光源和具有聚光功能的聚光元件,暗箱内腔设有可被光源照明的待拍照区域,在待拍照区域正对的上方设有拍照口。

进一步,所述的光源和聚光元件在同一轴向上。

进一步,所述的光源可内置或外置,外置时,暗箱上设置有与光源位置对应的通光孔。

进一步,在聚光元件后设有可将光线反射至与待拍照平面相平行的反光镜。

进一步,所述的暗箱为非封闭结构,其敞开区域与待拍照区域重合,暗箱借助于待拍照平面构成封闭区。

进一步,所述暗箱的中部为可升降机构。

进一步,所述的可升降机构为X型剪叉升降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先通过设置聚光元件将光源发出的光极大程度汇聚,增强光照强度,使得足迹显影更为清晰,避免光线散射过多而使得设备在使用时光照强度不足,且光源和聚光元件在同一轴向上,能够最大程度将光源所发出的汇聚起来,以达到光线最大化利用,增强光照强度,然后在聚光元件后设置反光镜,保证光线最后照射至待拍照表面时,始终与待拍照平面平行。

2.暗箱的中部为可升降机构,通过可升降机构可将暗箱中部折叠,减小设备的占用空间,便于暗箱的存放和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I;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II;

图4为本实用新型A部位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6位本实用新型B部位局部放大图。

图中,1-光源、2-聚光元件、3-待拍照区域、4-拍照口、5-反光镜、6-上盖、7-下框、8-遮光罩、9-X型剪叉支架、10-滑槽、11-丝杆、12-螺母、13-驱动电机、14-蜗轮、15-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6所示,一种暗视野拍照辅助装置,包括暗箱、光源1、具有聚光功能的聚光元件2,所述的暗箱内依次固定有光源1和具有聚光功能的聚光元件2,优选聚光元件2为聚光镜或聚光镜组,通过聚光元件2可将光源1发出的光极大程度汇聚,增强光照强度,使得足迹、手印、工具痕迹等痕迹的显影更为清晰,避免光线散射过多而使得设备在使用时光照强度不足,光源1和聚光元件2在同一轴向上,能够最大程度将光源1所发出的汇聚起来,以达到光线最大化利用,增强光照强度,暗箱内腔设有可被光源1照明的待拍照区域3,在待拍照区域3正对的上方设有拍照口4,用于供相机、手机、平板等拍照工具拍照所用,拍照时,待拍照区域3与待拍照平面重合,将相机、手机、平板等拍照工具置于拍照口4处,并通过相机、手机、平板等拍照工具封闭住拍照口4,使得暗箱、待拍照平面和拍照工具围成一个配合暗视野拍照的暗室环境。作为优选,在聚光元件2后设有可将光线反射至与待拍照平面相平行的反光镜5,反光镜5通过转轴与暗箱两侧壁连接,在暗视野拍照时,要求光线照射至待拍照平面时,始终与待拍照平面平行,通过设置反光镜5,即可改变光的传播路径,因此,无论光源1从任何角度照入,均可通过改变反光镜5的位置来调整光线照射方向,保证光线最后照射到待拍照平面时始终于带拍照平面平行,使得待拍照平面的足迹等痕迹更清晰的显影,反光镜5数量不作限制,只要反光镜5能将光源1光线反射至与待拍照平面水平即可,但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施例优选反光镜5设置有两个,两个反光镜5分别设置在于暗箱顶部和暗箱底部,且位于同侧,位于暗箱顶部的反光镜5位置与光源1位置相平,位于暗箱底部的反光镜5与位于暗箱顶部的反光镜5位置对应,光源1发出的光线照射至位于暗箱顶部的反光镜5,经过一次反射改变光线照射方向,然后由暗箱底部的反光镜5二次反射待拍照平面,此两处反光镜5均位于暗箱的角落处,可实现暗箱内空间的最大化利用,避免因暗箱中部零部件过多而影响拍照的视野。本实用新型整体光路的设计相较于现有技术,无论是显影效果还是显影衬度都更好,大大提高取证质量。

优选地,所述的光源1可内置或外置,外置时,暗箱上设置有与光源1位置对应的通光孔,安装时,需保证光源1与通关孔之间的管路周围为密封的暗室环境,避免杂散光进入暗箱内影响显影。

优选地,所述的暗箱为非封闭结构,其敞开区域与待拍照区域3重合,暗箱借助于待拍照平面构成封闭区,暗视野拍照时,暗箱扣放在待拍照平面上,同时使得待拍照平面密封住暗箱敞开区域,保证暗箱内腔为暗室环境,避免杂散光进入暗箱而影响拍照效果。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暗箱由上盖6、下框7、可伸缩的遮光罩8组成,遮光罩8上端与上盖6连接,下端与下框7连接,暗箱中部为可升降机构,所述的可升降机构为X型剪叉支架9, X型剪叉支架9设置数量不受局限,但是,为了更详细地对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优选X型剪叉支架9设置两个,两个X型剪叉支架9分别设置在上盖6或下框7相对的两侧,X型剪叉支架9固定一侧的两个杆端分别与上盖6和下框7一一对应转动连接,转动连接可采用铰链、转轴等现有连接结构,只要能实现X型剪叉支架9固定一侧的两个杆端能够分别绕上盖6或下框7某一固定点转动的方式即可,在此不一一赘述,活动一侧的两个杆端分别通过滑槽10与上盖6、下框7一一对应滑动连接,X型剪叉支架9活动一侧的两个杆端能沿着滑槽10左右滑动,且不会脱离滑槽10,保证X型剪叉支架9在滑动时不会失去平衡,X型剪叉支架9上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为丝杆螺母机构(也可采用手动、液压驱动等方式),丝杆11通过轴承与上盖6可转动连接,且与上盖6平行,螺母12与X型剪叉支架9活动一侧的其中一个杆端转动连接,丝杆螺母机构上设有驱动电机13,驱动电机13通过蜗轮14蜗杆15与丝杆螺母机构的丝杆11传动连接,使用时,驱动电机13转动驱动蜗杆15转动,涡轮蜗杆15传动带动丝杆11转动,由于丝杆11和螺母12螺纹连接,因此,在丝杆11转动时,螺母12会沿着上盖6滑动,带动X型剪叉支架9活动一侧上与螺母12连接的杆端沿着滑槽10平移,改变X型剪叉支架9的剪叉角度,调节X型剪叉支架9上下杆端之间的距离,实现设备高度的调节,使用时,不仅能根据需要调节高度,以便与操作人员的身高相匹配,同时,在空闲时,可将设备高度收缩至最小,减小设备摆放所占空间,同时也便于携带、拿取、装放。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

使用时,先取出拍照辅助装置,调节好暗箱的高度,并在拍照口4安装好拍照设备,然后将暗箱置于待拍照平面上,开启光源1,光源1发出的光线通过聚光元件2极大程度汇聚后照射至反光镜5镜面,由反光镜5镜面反射使得光路改变为水平照射,光线照射至待拍照平面,足迹等痕迹在光线照射下显影,拍照设备对待拍照平面进行拍照取证。需要调节高度时,驱动电机13转动驱动蜗杆15转动,涡轮蜗杆15传动带动丝杆11转动,与丝杆11螺纹连接的螺母12会沿着上盖6滑动,带动X型剪叉升降架活动一侧上与螺母12连接的杆端沿着滑槽10平移,另一杆端也随之同步沿下框7滑槽10滑动,改变X型剪叉升降架的剪叉角度,调节X型剪叉升降架上下杆端之间的距离,实现设备高度的调节。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做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