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硒鼓磁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4616发布日期:2019-01-13 16:15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硒鼓磁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印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硒鼓磁辊。



背景技术:

硒鼓内的磁辊是激光打印机、复印机等的重要配件,磁辊的主体通常由内部的磁芯和套在磁芯外部的导电橡胶表层或其他导电涂层组成,在磁芯的磁场作用下,碳粉被吸附在导电橡胶层表面,硒鼓通电后,橡胶层表面的碳粉排列将转移到感光鼓上。但是,在磁辊的高速转动下,磁辊外部的导电橡胶表层或其他导电涂层很容易磨损,导致磁辊不耐用,而且多数硒鼓还存在不易安装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硒鼓磁辊,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磁辊容易磨损、不易安装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硒鼓磁辊,包括圆柱形的磁辊本体,所述磁辊本体的直径为14mm,所述磁辊本体的中心设置有磁芯,所述磁芯的外侧套设有铝套,所述铝套的外侧设置有导电聚合物层,所述导电聚合物层中含有碳系导电填料;所述磁辊本体的右端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为圆柱形,所述安装柱上套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安装柱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用于与硒鼓内的动力机构连接,带动磁辊转动;所述磁辊本体的左端的铝套向外延伸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内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承,所述第一旋转轴承内固定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的筒口和外筒的筒口相对设置,内筒的筒口位于外筒内部,内筒的筒口处向外设置有垂直于内筒的第一限位板,外筒的筒口处向内设置有垂直于外筒的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与外筒内壁接触,第二限位板与内筒的外壁接触,所述外筒与内筒的内部设置有弹簧,在自然伸展的状态下所述弹簧的两个端部分别与外筒、内筒的端部接触,所述外筒与内筒形成伸缩结构,所述外筒固定设置于第一旋转轴承,所述内筒裸露在连接部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套设部、避位部、固定部和支撑部,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为套设部,另一端为固定部,避位部和支撑部设置于固定支架的中部,支撑部设置于避位部上;所述套设部的中部设置有套设孔,所述套设孔内固定有第二旋转轴承,所述固定支架通过第二旋转轴承套设在安装柱上;所述避位部的下端面为弧形,用于适应安装在硒鼓内的第二齿轮的形状;所述固定部中部设置有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聚合物层为导电橡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碳系导电填料为碳粉或碳纤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的齿顶圆的直径大小等于磁辊本体的直径的大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硒鼓磁辊相比于大多数的原装硒鼓的10mm的直径,其直径设计为14mm,在打印速度固定时,使得磁辊的线速度降低,因此使得磁辊的寿命更长,涂层的磨损更低,硒鼓更加耐用;而且磁辊的一端设计有固定支架和第一齿轮,另一端设计有伸缩结构的安装部,通过固定支架和安装部将磁辊固定在硒鼓上,不仅安装方便,而且使得磁辊的两端都有支撑点,第一齿轮带动磁辊转动时,使得磁辊能在固定支架和安装部的支撑作用下平稳的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处的放大图;

图3为B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为磁辊本体、11为磁芯、12为铝套、13为导电聚合物层、2为安装柱、3为固定支架、31为套设部、32为避位部、33为固定部、331为固定孔、34为支撑部、4为第一齿轮、5为连接部、6为第一旋转轴承、7为内筒、71为第一限位板、8为外筒、81为第二限位板、9为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阐述,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参照附图1~3,一种硒鼓磁辊,包括圆柱形的磁辊本体1,磁辊本体1的直径为14mm,磁辊本体1的中心设置有磁芯11,磁芯11的外侧套设有铝套12,铝套12的外侧设置有导电聚合物层13,导电聚合物层13中含有碳系导电填料,优选地,导电聚合物层13为导电橡胶层,碳系导电填料为碳粉或碳纤维;磁辊本体1的右端设置有安装柱2,安装柱2为圆柱形,安装柱2上套设有固定支架3,安装柱2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4,第一齿轮4的齿顶圆的直径大小等于磁辊本体1的直径的大小,第一齿轮4用于与硒鼓内的动力机构连接,带动磁辊转动;磁辊本体1的左端的铝套12向外延伸形成连接部5,连接部5内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承6,第一旋转轴承6内固定有安装部,安装部包括内筒7和外筒8,内筒7的筒口和外筒8的筒口相对设置,内筒7的筒口位于外筒8内部,内筒7的筒口处向外设置有垂直于内筒7的第一限位板71,外筒8的筒口处向内设置有垂直于外筒8的第二限位板81,第一限位板71与外筒8内壁接触,第二限位板81与内筒7的外壁接触,在第一限位板71和第二限位板81的作用下,使得内筒7的端口一直在外筒8的内部,不会脱落出来;外筒8与内筒7的内部设置有弹簧9,在自然伸展的状态下所述弹簧9的两个端部分别与外筒8、内筒7的端部接触,外筒8与内筒7形成伸缩结构,在外力的作用下,内筒7可以向外筒8内部运动,方便安装,但是外力不再作用时,内筒7在弹簧9的回弹力的作用下会回复到原始的位置;外筒8固定设置于第一旋转轴承6,内筒7裸露在连接部5的端部,用于安装。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固定支架3包括套设部31、避位部32、固定部33和支撑部34,固定支架3的一端为套设部31,另一端为固定部33,避位部32和支撑部34设置于固定支架3的中部,支撑部34设置于避位部32上;套设部31的中部设置有套设孔,套设孔内固定有第二旋转轴承(未画出),固定支架3通过第二旋转轴承套设在安装柱2上;避位部32的下端面为弧形,用于适应安装在硒鼓内的第二齿轮的形状;固定部33中部设置有固定孔331,螺丝穿过固定孔331,将固定支架3固定在硒鼓上。固定支架3和安装部均固定在硒鼓上,使得磁辊的两端都有支撑点,第一齿轮4带动磁辊转动时,使得磁辊能在固定支架3和安装部的支撑作用下平稳的转动。

与原始的直径为10mm的磁辊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硒鼓磁辊将磁辊本体1的直径大小从10mm改进为14mm,由于多数硒鼓,如CF226A和CF228A硒鼓,的打印速度设定为A4纸38页/分钟,A4纸大小为297×210mm,即磁辊的线速度为297×38/分钟,相当于11286mm/分钟,角速度为11286÷(3.14×10)=359转/分钟;而通过改进后的角速度为11286÷(3.14×14)=256.7转/分钟;即改进之后的结构比原来的结构在同等打印速度的情况下磁辊的转速会低将近102转/分钟,这样使得磁辊的寿命更长,涂层的磨损更低,硒鼓更加耐用,更加适用于当前的市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