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训练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52826发布日期:2019-06-11 22:22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近视的训练眼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训练眼镜。



背景技术:

眼睛由眼球和眼的附属器官组成,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睛是人类感官中最重要的器官,大脑中大约有80%的知识都是通过眼睛获取的,读书认字、看图赏画、看人物、欣赏美景等都要用到眼睛。眼睛能辨别不同的颜色和亮度的光线,并将这些信息转变成神经信号,传送给大脑。

人眼是望远镜放大倍数的基准,就是说放大倍数是1,口径就是人眼瞳孔的大小,它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2到7毫米之间波动。眼睛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屈光)来改变晶状体焦距获得倒立的、缩小的实像,目前人们对手机的依赖以及不好的生活习惯,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们眼睛近视,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关于锻炼、修复近视眼的机器,但是很多是需要运用电能自动化,产本较高、操作复杂,不便于携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训练眼镜,将可调节训练眼镜佩戴眼睛上,通过眼睛的需求,手动调节眼镜上的调节键,使其可调节训练眼镜中的镜片随着调节键调动焦距,使眼睛在看物体的过程中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让睫状肌恢复自我调节功能,从而训练眼睛的视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调节训练眼镜,包括焦距筒、外壳、固定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部设置焦距筒,所述外壳外部设有固定绳,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三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前端连接第一外壳,后端连接第三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为透明镜框,所述第二外壳上端中间部位设置第一调节齿轮,所述第一调节齿轮上端露出第二外壳上端,所述第一调节齿轮下端连接一旋转齿轮,所述第二外壳下端设置两个第二调节齿轮,第三外壳包括护眼环、第一镜片,所述第一镜片固定在第三外壳上。

所述焦距筒为两个,所述两个焦距筒齿轮链条连接,所述齿轮链条上端与第一调节齿轮下单连接,所述焦距筒包括内筒、外筒,所述两个第二调节齿轮上端分别与外筒下端连接,所述内筒设置在外筒内,所述内筒外部设置三条主滑槽,所述外筒内侧设置三条副滑槽,所述外筒外侧设为齿轮形状,所述内筒的主滑槽与外筒的副滑槽连接,形成套筒,所述内筒中设置第二镜片,所述第二镜片固定连接在内筒内,所述外筒外侧设为齿轮形状。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三外壳对称。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两个焦距筒对称。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两个第二调节齿轮对称。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镜片为凸透镜。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镜片为凹透镜。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护眼环为可拆卸海绵。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可调节训练眼镜佩戴眼睛上,通过眼睛的需求,手动调节眼镜上的调节键,使其可调节训练眼镜中的镜片随着调节键调动焦距,使眼睛在看物体的过程中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让睫状肌恢复自我调节功能,从而训练眼睛的视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调节训练眼镜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调节训练眼镜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调节训练眼镜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调节训练眼镜的第一调节齿轮工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可调节训练眼镜的第二调节齿轮工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焦距筒;11.齿轮链条;12.内筒;121.主滑槽;122.第二镜片;13.外筒;131.副滑槽;2.外壳;21.第一外壳;22.第二外壳;221. 第一调节齿轮;2211.旋转齿轮;222.第二调节齿轮;23.第三外壳;231.护眼环;232.第一镜片;3.固定绳。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训练眼镜,包括焦距筒1、外壳2、固定绳3,外壳2内部设置焦距筒1,外壳2外部设有固定绳3,外壳2包括:第一外壳21、第二外壳22、第三外壳23,第一外壳21与第三外23壳对称,第二外壳22前端连接第一外壳21,后端连接第三外壳23,第一外壳21为透明镜框,第二外壳22上端中间部位设置第一调节齿轮221,第一调节齿轮221 上端露出第二外壳上端22,第一调节齿轮221下端连接一旋转齿轮2211,当手转动第一调节齿轮2211时,旋转齿轮2211随之转动。

其中,第二外壳22下端设置两个第二调节齿轮222,第二调节齿轮222 下端露出第二外壳22下端,第三外壳23包括护眼环231、第一镜片232,护眼环231为可拆卸海绵,拆卸的方式为魔术贴,海绵的柔软度可以使眼睛佩戴时更加舒适,第一镜片232为凸透镜,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凸透镜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第一镜片232固定在第三外壳23上。

其中,焦距筒1为两个,两个焦距筒1对称,两个焦距筒1通过齿轮链条11连接,齿轮链条11上端与第一调节齿轮221下端连接,当转动第一调节齿轮221时,下端连接的齿轮链条11也随之移动,从而带动两个焦距筒1 的左右移动,焦距筒1包括内筒12、外筒13,内筒12设置在外筒13内,内筒12外部设置三条主滑槽121,外筒13内侧设置三条副滑槽131,外筒13 外侧设为齿轮形状,内筒12的主滑槽121与外筒13的副滑槽131连接,形成套筒,第二调节齿轮222上端与外筒13下端连接,当转动第二调节齿轮 222时,第二调节齿轮222的上端转动外筒13,外筒13的转动带动套筒的旋转,使其内筒12随着外筒13的旋转进行前后移动,内筒12中设置第二镜片 122,第二镜片122为凹透镜,凹透镜亦称为负球透镜,镜片的中间薄,边缘厚,呈凹形,所以又叫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第二镜片122固定连接在内筒12内,当内筒12进行位移时,第二镜片122也随之前后移动。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可调节训练眼镜,使用时将可调节训练眼镜佩戴眼睛上,通过眼睛的需求,手动调节眼镜上的第一调节齿轮221,第一调节齿轮221下端连接齿轮链条11也随之移动,从而带动两个焦距筒1的左右移动,然后在调动第二调节齿轮222,第二调节齿轮222上端与外筒13下端连接,当转动第二调节齿轮222时,第二齿轮222的上端转动外筒13,外筒13的转动带动套筒的旋转,使其内筒12随着外筒13的旋转进行前后移动,内筒12进行位移时,第二镜片122也随之前后移动,使其可调节训练眼镜中的镜片随着调节键调动焦距,使眼睛在看物体的过程中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让睫状肌恢复自我调节功能,从而训练眼睛的视力。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