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折弯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7242发布日期:2019-06-14 22:21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折弯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折弯导光板,属于展示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灯箱是常见的一种展示设备,用于广告等的展示,现有的灯箱所使用的导光板由LED灯带镶嵌于透明亚克力板的内部,然后通过贴上部分反光纸,通过光线在透明材质的亚克力板内部传输的特点,通过单个灯带实现较大面积的、较佳的展示效果。

但现有技术中,用于组合成灯箱的导光板有以下缺陷,一是灯带与导光板的固定不牢固,不易拆卸,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LED灯带发出的光亮容易从导光板漏出,发生漏光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更为可靠、展示效果更佳的新型折弯导光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折弯导光板,包括导光板及LED灯带,其特征在于,导光板包括第一导光板及第二导光板,第一导光板与第二导光板之间通过过渡圆弧角连接,第一导光板垂直于第二导光板,第二导光板的一面设有凹槽,凹槽一边的上沿设有凸起,凹槽连接LED灯带,当LED灯带连接于凹槽时,LED灯带的一侧连接凸起,另一侧通过连接卡连接于凹槽的内壁,第一导光板的凹槽侧还设有反光膜,反光膜的发光面连接第一导光板,导光板是亚克力材料。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的一种新型折弯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连接卡包括圆弧段、弹片及手持部,弹片有两个,两个弹片的一端通过圆弧段连接,另一端连接手持部,弹片的侧部还设有棘齿。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的一种新型折弯导光板,其特征在于,两个弹片的棘齿的方向相反。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的一种新型折弯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凹槽与第一导光板之间的距离大于凹槽的宽度。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的一种新型折弯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凹槽与第一导光板之间的距离等于7mm。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的一种新型折弯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凹槽的深度不大于第一导光板的一半。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的一种新型折弯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反光膜还连接于第一导光板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连接卡两侧的棘齿能够避免LED灯带从凹槽内部滑出。反光膜一方面能够进一步避免LED灯带从凹槽内部滑出,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发生漏光的现象。光源能够在反光膜的作用下向第一导光板凹槽的对侧反射,第二导光板由于距离光源较远,因此不需要粘贴反光膜。过渡圆弧角能够进一步避免导光板发生漏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卡结构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第一导光板;2-过段圆弧角;3-第二导光板;4-反光膜;5-LED灯带;6-连接卡;31-凸起;61-圆弧段;62-弹片;621-棘齿;63-手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折弯导光板,包括导光板及LED灯带5,导光板包括第一导光板1及第二导光板3,第一导光板1与第二导光板3之间通过过渡圆弧角2连接,第一导光板1垂直于第二导光板3,第二导光板3的一面设有凹槽,凹槽一边的上沿设有凸起31,凹槽连接LED灯带5,当LED灯带5连接于凹槽时,LED灯带5的一侧连接凸起31,另一侧通过连接卡6连接于凹槽的内壁,第一导光板1的凹槽侧还设有反光膜4,反光膜4的发光面连接第一导光板1,导光板是亚克力材料。

如图3所示:连接卡6包括圆弧段61、弹片62及手持部63,弹片62有两个,两个弹片62的一端通过圆弧段61连接,另一端连接手持部63,弹片62的侧部还设有棘齿621。

两个弹片62的棘齿621的方向相反,这样的目的是能够使棘齿621的方向与LED灯带5从凹槽滑出的方向相反。

具体的,为了避免LED灯带5与第一导光板1之间的距离太小,发生端部漏光的现象,

凹槽与第一导光板1之间的距离A大于凹槽的宽度,并且反光膜4还连接于第一导光板1的端部。凹槽与第一导光板1之间的最佳距离是7mm。

凹槽的深度不大于第一导光板1的一半。这是为了避免第一导光板1在凹槽处强度太低,发生断裂。

安装时,首先将LED灯带5放至凹槽的内部,放置时,应当先将LED灯带5的一侧放置至凸起31的内部,然后用手捏住连接卡6的手持部63,将连接卡6放入至LED灯带5与凹槽之间,放置之后,两侧的棘齿621能够避免LED灯带5从凹槽内部滑出。然后贴上反光膜4即可,反光膜4一方面能够进一步避免LED灯带5从凹槽内部滑出,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发生漏光的现象。由于仅仅在第一导光板1上粘贴反光膜4,光源能够在反光膜4的作用下向第一导光板1的凹槽对侧反射,第二导光板3由于距离光源较远,因此不需要粘贴反光膜。过渡圆弧角2能够进一步避免导光板发生漏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