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5584发布日期:2019-06-19 02:2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处理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成像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可拆卸的安装在成像设备中的处理盒。



背景技术:

在使用电子照相成像方法(电子照相处理)的诸如打印机的成像设备中,作为图像承载构件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被均匀充电,并且充电的感光鼓选择性地曝光,以在感光构件上形成静电图像。使用显影剂中的调色剂使得形成在感光构件上的静电图像可视化为调色剂图像。形成在感光构件上的调色剂图像被 转印到诸如记录片材或塑料片材的记录材料上,并且转印到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进一步将热量和压力施加到调色剂图像上而定影在记录材料上,从而实施了图像记录。

该成像设备通常需要供应显影剂并且需要维护多种类型的处理盒。为了便捷地供应显影剂并且维护多种类型的处理盒,将感光构件、充电单元、显影单元、清洁单元和其它单元收集在作为框架的盒中。由此形成的处理盒已经投入实际应用,所述处理盒可拆卸地附接到成像设备的主体。

近年来,用户期望使用具有更快的打印速度和打印量的处理盒,此种处理盒为了加快打印速度和打印量,会将处理盒的尺寸做的更大,使用更大尺寸的感光构件和显影构件,同时处理盒中存储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分也会变得更大,以及需要增加一个大的废弃显影剂的回收仓,因此,处理盒的扭矩会变的更大,为了防止驱动感光构件和显影构件旋转的驱动组件承受大的扭矩而损坏,或者防止成像设备中与驱动组件啮合的驱动头损坏,会将处理盒中驱动感光构件旋转和驱动显影构件旋转的驱动组件分开设置以降低驱动组件所承受的扭力。另外,由于处理盒的体积和重量的变大,传统的依靠用户用手直接将处理盒安装入成像设备的主体和从主体中取出的方式也变得的很不方便,因此,现有的安装大型处理盒的成像设备采用了移动托盘式的安装方式,在成像设备中设置有可移动的托盘,将托盘拉出,将处理盒安装入托盘并推入成像设备中,取出处理盒时也是直接拉动托盘将处理盒拉出成像设备中。

针对上述双驱动的大型号的处理盒,现有技术中采用了一种万向头的驱动组件,通过可枢转的万向头结构向处理盒中的感光构件和显影构件传递驱动力,此种结构是将万向头卡入法兰中装配的,可能会引起万向头的脱落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及处理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卡接的万向头容易从法兰中脱落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处理盒,可拆卸的安装在成像设备中,所述成像设备具有可输出旋转驱动力的第一驱动头和第二驱动头,所述处理盒包括:

框架;

感光构件,被所述框架支撑并且可在所述框架内旋转;

显影构件,被所述框架支撑并且可在所述框架内旋转;

第一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感光构件轴向的一侧,用于与所述第一驱动头啮合并接收旋转驱动力,其接收的旋转驱动力用于驱动所述感光构件旋转;

第二驱动组件,用于与所述第二驱动头啮合并接收旋转驱动力,其接收的旋转驱动力用于驱动所述显影构件旋转;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具有一对在轴向向外突出的第一动力接收爪,所述第一动力接收爪用于与所述第一驱动头啮合;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具有一对在轴向向外突出的第二动力接收爪,所述第二动力接收爪用于与所述第二驱动头啮合;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具有第一动力接收部分和第一动力传递部分,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部分可相对于所述感光构件在垂直于所述感光构件的旋转轴线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部分相对于所述感光构件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旋转轴向方向上不可移动。

进一步的,一对所述第一动力接收爪在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部分的周向方向上间隔排布,一对所述第一动力接收爪在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部分的周向方向上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有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在所述处理盒安装入所述成像设备中,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处理盒的安装方向上始终面向所述第一驱动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部分通过一个法兰将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所述感光构件,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部分与所述法兰之间具有游离间隙,所述调节部件通过与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部分弹性接触来调节所述第一开口面向的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部分上设置有非圆形的被调节部和动力传递臂,所述动力传递臂与所述法兰啮合,所述被调节部与所述调节部件弹性抵接,所述被调节部设置在所述动力传递臂的轴向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有偏置构件,所述偏置构件用于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径向方向上偏置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部分上设置有被偏置部,所述偏置构件与所述被偏置部弹性抵接,所述被偏置部位于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部分的轴向内侧和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部分的轴向外侧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含第二动力接收部分,所述第二动力接收部分构造为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径向上不可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动力接收部分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上的径向方向上移动的方向与所述处理盒从所述成像设备中取出的方向成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夹角在10度至60度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上设置有套装在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部分上的套接片,所述套接片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所述法兰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导向所述套接片的移动方向的导向槽。

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在处理盒的装取机过程中,驱动组件中的动力接收部分利用平移的方式与成像设备中的驱动头脱离啮合,此种结构,驱动组件是整体被定位的处理盒的主体框架和边盖之间,不会脱落,并且驱动力传递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向拉出成像设备的托盘中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安装入托盘中并准备推入成像设备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随托盘安装入成像设备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实施例1中的驱动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实施例1中用于说明第一动力接收部分移动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实施例2中的驱动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实施例3中处理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实施例3中的驱动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实施例3中驱动组件的另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实施例3中驱动组件的再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实施例3中驱动组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实施例3中驱动组件与图像形成装置中驱动头配合的过程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实施例3中驱动组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处理盒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处理盒B可拆卸的安装入成像设备A中,成像设备A中设置有支撑处理盒B的驱动侧侧板41和非驱动侧侧板42。成像设备的可开合门43被打开以允许处理盒B的拆装并且托盘40可从成像设备的内侧位置(内部) 移位(拉出)到成像设备的外侧位置(外部位置)。处理盒B针对托盘40沿拆装方向E可拆装。C方向是将盒B插入成像设备A的插入方向(安装方向),并且是托盘40的移动方向。严格来说,盒B在包括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一系列方向上移动,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示出C方向作为代表性的插入方向(安装方向)。

如图4至图7所示,处理盒B包括框架1,可承载静电潜像的感光构件2,用于对上述感光构件2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构件(图中未示出)。处理盒B在框架1的驱动端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10和第二驱动组件30。第一驱动组件10用于驱动感光构件旋转,第二驱动组件30用于驱动显影构件旋转。第一驱动组件10包括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第一动力传递部分12、中间部分13、法兰11、套接片15、支架16、压块17。其中,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用于与成像设备中的第一驱动头70啮合接收驱动力,第二驱动组件30包含第二动力接收部分用于接收成像设备中的第二驱动头80的驱动力。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第一动力传递部分12、中间部分13构成一个十字滑块联轴器,其中中间部分13连接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和第一动力传递部分12,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相对于第一动力传递部分12可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0的径向方向上移动,换句话说,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相对于感光构件可在垂直于所述感光构件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移动。第一动力传递部分12通过法兰11向感光构件2传递驱动力,第一动力传递部分12上设置有动力传递突出部12a,其与法兰11的内圆侧的受力柱(图中未示出)抵接并且动力传递突出部12a和受力柱之间存在游离间隙,也就是说第一动力传递部分12和法兰11之间存在游离间隙,使得第一动力传递部分12相对于法兰11具有一定的自由活动空间。支架16用于支撑第一驱动组件10,具体的支架16支撑法兰11,支架16通过自攻螺丝等紧固部件固定在框架1上,在支架16上设置有导向槽16a,在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上套接了一个套接片15,套件片15可沿着导向槽16a沿着图7中的M方向移动,套接片15移动是带动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与其一起移动。一个压块17覆盖在套接片15的上方并固定在支架16上,用于防止套接片15和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脱出支架16。一个最外侧盖18覆盖整个第一驱动组件10,在最外侧盖18上设置有避空孔18a,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从所述避空孔18a中穿出。

当处理盒B随托盘40沿着安装方向C安装入成像设备中,第一驱动组件10和第二驱动组件30的外侧面可迫推第一驱动头70和第二驱动头80缩进,以完成处理盒安装,为了增加第一驱动组件10和第二驱动组件30的传动稳定以及轴向的定位稳定性,将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和第二动力接收部分设置成相对于法兰11在其自身的旋转轴线方向上不可移动,同时此种设计也可以极大的简化第一驱动组件10和第二驱动组件30的结构。

当处理盒B随托盘40沿着与安装方向C相反的C1方向从成像设备中拆卸时,由于成像设备中的第一驱动头70上设置有一个横切部70a,并且成像设备定位了第一驱动头70使得第一驱动头70在处理盒B的取机过程中不会发生旋转,该横切面70a将会导致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的爪部卡死在该横切面70a上,导致第一驱动组件不能与第一驱动头70脱离啮合。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在驱动组件的径向方向上的移动方向M与处理盒B的取出方向C1呈一个夹角δ,优选的,该夹角δ设置在10度至60度之间,当处理盒B沿着C1方向取出,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沿着M方向移动可滑出与横切面70a的卡死点,顺利与第一驱动头脱离啮合。由于成像设备中第二驱动头80构造为当处理盒B沿着C1方向拆卸时可自由旋转,因此,第二驱动组件30存在拆卸时出现卡死现象后,第二驱动头80可旋转一定角度,因此,第二驱动组件30中的第二动力接收部分可以设置成在径向方向不移动的结构,优选的,将第二动力接收部分做成在径向方向可移动的结构会使得处理盒在取机的过程中更加顺畅。

实施例2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如图8所示,本实施新型处理盒实施例2与实施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驱动组件10中增加了用于调节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在处理盒安装过程中所处的位置的调节机构,和对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进行偏置的偏置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部件座20和安装在调节部件座20上的调节部件19,优选的,调节部件安装座20被支架16定位而相对于支架16在旋转方向上不可移动。在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上设置有一对第一动力接收爪14a,一对第一动力接收爪14a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0的周向方向上间隔排布,一对所述第一动力接收爪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0的周向方向上形成第一开口14b,所述调节部件19构造为扭簧结构,该扭簧用于调节所述开口14b的位置,通过抵接设置在第一动力传递部分12上的具有非圆形截面形状的被调节部(图中未示出),在所述处理盒安装入所述成像设备中,使得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处理盒的安装方向上始终面向所述第一驱动头。

所述偏置机构包括安装在压块17上的偏置构件21,第一驱动组件10上设置有被偏置部,具体的在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上设置有被偏置部14c,所述偏置构件21与所述被偏置部14c弹性抵接,优选的,所述被偏置部14c位于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的靠近处理盒内部方向的轴向内侧和所述中间部分的靠近处理盒的外侧方向的轴向外侧之间。

优选的,在第二驱动组件30上同样可以增设一个用于调节第二动力接收部分在处理盒安装过程中所处的位置的调节机构。

实施例3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如图9所示,框架1包含感光单元框架1a和显影单元框架1b,感光单元框架1a内可旋转的支撑有感光鼓(图中未示出),显影单元框架1b内可旋转的支撑有用于显影上述感光鼓表面的静电潜像的显影辊或磁辊(图中未示出)。在感光单元框架1a的一侧端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10,在显影单元框架1b的一侧端设置有第二驱动组件30,第一驱动组件10用于驱动上述感光鼓旋转,第二驱动组件30用于驱动上述显影辊旋转。

如图10至图14所示,第一驱动组件10包含第一支架18,第一动力接收组合B1,第一动力传递组合C1。第二驱动组件30包含第二支架31,第二动力接收组合B2,第二动力传递组合C2。第一动力接收组合B1包含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第一移动支撑部件20、第一调节部件19。第二动力接收组合B2包含第二动力接收部分32、第二移动支撑部件33、第二调节部件。第一动力传递组合C1包含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2和第一法兰11。第二动力传递组合C2包含第二动力传递部件35和第二法兰36。

第一动力接收组合B1安装在第一支架18上,并可沿着第一支架18在一个与上述第一法兰11的轴线交叉的方向上移动。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上设置有一对第一动力接收爪1401,用于与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驱动头70啮合接收驱动力。在第一移动支撑部件20上设置有卡槽2001,在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上设置有可卡入所述卡槽2001内的卡合部2001。第一调节部件19安装在第一移动支撑部件20上,具体的第一调节部件19构造为第一扭簧19,第一移动支撑部件20上设置有安装座2002,第一扭簧19的螺旋主体部分安装在上述安装座2002上,其一个自由端抵接在第一移动支撑部件20上,当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安装在第一移动支撑部件20中,拨动第一扭簧19的另一自由端,将另一自由端抵接在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的被调节部分1402上。被调节部分1402的截面形状设置成大致椭圆形形状,通过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上的被调节部分1402与第一调节扭簧19的抵接,可以使得处理盒在安装入图像形成装置中时第一动力接收爪1401之间形成的开口的开口方向面对图像形成装置中驱动头70。

第一支架18上设置有第一导滑凸起1801,第一移动支撑部件20上设置有第一导滑凹槽2001,第一导滑凹槽2001与第一导滑凸起1801配合,使得第一移动支撑部件20可以联动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一起在一个与第一法兰11的轴线交叉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法兰11移动。

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上还设有第一动力输出耦合部1404和底端凸起1405,在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2上设置有与上述第一动力输出耦合部1404配合的第一动力接收部耦合部1201和与上述底端凸起1405匹配的凹部1202。具体的,第一动力输出耦合部1404是在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的周向方向上延伸的臂部,底端凸起1405是在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的轴向方向上延伸的圆弧状凸起。第一动力传递部12上还设置有动力传递突起1203和球状部1204,第一法兰11上设置有可容纳上述球状部1204的球状容纳部1101和可与上述动力传递突起1203配合的动力接收凹槽1102。球状部1204卡入球状容纳部1101中并且可防止球状部1204从球状容纳部1101中脱出。动力传递突起1203与动力接收凹槽1102的配合将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的驱动力传递至第一法兰11中。

如图11至图13所示,当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驱动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2和第一法兰11一起旋转时,上述3个部件是同轴的。当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沿着一个与所述第一法兰11的轴线交叉的方向相对于第一法兰11移动一段距离后,通过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的底端凸起1405与凹部1202的配合,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带动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2相对于第一法兰11旋转,具体的是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2绕着第一法兰11的球状容纳部1101旋转,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2的轴线L2与第一法兰11的轴线L1倾斜成一个角度α。此时,第一动力输出耦合部1404和第一动力接收耦合部1201脱离啮合,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旋转时将不再驱动第一动力接收耦合部1201旋转,也就是说,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可相对于第一法兰11自由旋转。当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从上述与第一法兰11的轴线偏移的偏移位置移动至上述同轴位置时,也可以通过底端凸起1405与凹部1202的配合使得动力第一动力输出耦合部1404与第一动力接收耦合部1201重新啮合。

下面结合图14,以第一驱动组件10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处理盒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安装和拆卸的过程。首先,如图14中图a和图b所示,处理盒的安装方向为与图中箭头X的方向平行的方向,第一调节部件19可调节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的一对第一动力接收爪1401之间的形成的开口的开口方向面对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驱动头70的柱状前端,当一对第一动力接收爪1401不与驱动头70的动力输出臂70a干涉时,一对第一动力接收爪1401直接越过驱动头70的前端柱状部,驱动头70在被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后直接与第一动力接收爪1401啮合。当一对第一动力接收爪1401与动力输出臂70a干涉时,利用第一动力接收爪1401的外侧边缘的倾斜结构可以迫使驱动头70缩进一定距离,驱动头70在被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后也会伸出并与第一动力接收爪1401啮合。当从图形形成装置中拆卸处理盒时,如图14中图b和图c所示,随着处理盒沿着与X方向相反的方向拆卸时,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驱动头70与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保持啮合的情况下带动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相对于第一法兰11移动,随后,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将会与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2脱离啮合,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相对于第一法兰11可自由旋转,即使驱动头70与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发生干涉也可以利用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可自由旋转的特性,通过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的自由旋转而避开干涉状态,处理盒得以顺畅取出。

本实用新型处理盒中,第二驱动组件30采用了和第一驱动组件10的相同的结构,不同之处仅在于第一驱动组件10和第二驱动组件30分别与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不同的驱动头配合,并带动处理盒中不同的旋转部件旋转,在处理盒的安装和拆卸过程中,第二驱动组件30和第一驱动组件30与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驱动头啮合和脱离啮合的过程是一样的,这里就不再赘述。

如图15所示,优选的,在第一驱动组件10和第二驱动组件30中都增加了一个偏置构件。图15仅示出了第一驱动组件10的剖视图的示意结构,第一偏置构件22设置在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2和第一法兰11之间,当第一动力接收部分14和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2脱离啮合后,第一偏置构件22可对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2偏置,使得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2的轴线与第一法兰11的轴线倾斜并保持在该倾斜的状态。

在以上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优选的,具体将第一驱动组件可径向活动的部分设置为十字滑槽联轴器结构,可选择性的,也可以取消中间部分,直接采用第一动力接收部分和第一动力传递部分之间通过导滑槽和导滑块之间相对滑动连接的方式。

在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后,驱动组件中的动力接收部分利用平移的方式与成像设备中的驱动头脱离啮合,此种结构,驱动组件是整体被定位的处理盒的主体框架和边盖之间,不会脱落,并且驱动力传递稳定。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