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头与承座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7978发布日期:2019-09-25 00:34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镜头与承座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镜头与承座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摄像镜头都是通过承座固定在成像板上的,大多数的镜头与承座之间是采用螺纹连接,但是,具体实施时,为了使旋入承座中的镜头不出现晃动,镜头与承座之间的螺纹连接都是设计为过紧配合的,如此,在具体装配时镜头不易旋入承座中或有的甚至无法旋入承座中。

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镜头与承座的连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镜头与承座的连接结构,包括有镜头1和承座2,所述承座2 的前端开口内侧壁设有内螺纹21,所述镜头1的外侧壁设有依次与所述内螺纹21螺纹连接的第一外螺纹段11和第二外螺纹段12,所述第一外螺纹段11与第二外螺纹段12之间的镜头1外侧壁设有环形凹槽 13,所述环形凹槽13上套设有弹性胶圈3,所述弹性胶圈3的外周弹性顶压所述内螺纹21。

如上所述的一种镜头与承座的连接结构,所述第二外螺纹段12与所述内螺纹21之间的旋合长度不大于所述第一外螺纹段11与所述内螺纹21之间的旋合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案所述镜头的外侧壁在第一外螺纹段与第二外螺纹段之间设有环形凹槽,便于套设弹性胶圈,所述镜头与所述承座螺纹连接好后,所述弹性胶圈的外周弹性顶压所述内螺纹,镜头不易相对所述承座晃动,其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如此,有利于在具体实施时,镜头的外螺纹与承座的内螺纹不需要配合过紧。

2、由于装配时,所述镜头的第一外螺纹段先旋入所述承座的内螺纹中,然后在所述第二外螺纹段旋入所述内螺纹的过程中,所述弹性胶圈的外周弹性顶压所述内螺纹,如此,为了不使弹性胶圈过度磨擦而损坏,本案相对减少所述第二外螺纹段与所述内螺纹之间的旋合长度,其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案的整体剖示图。

图2是本案镜头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镜头与承座的连接结构,包括有镜头1 和承座2,所述承座2的前端开口内侧壁设有内螺纹21,所述镜头1 的外侧壁设有依次与所述内螺纹21螺纹连接的第一外螺纹段11和第二外螺纹段12,所述第一外螺纹段11与第二外螺纹段12之间的镜头 1外侧壁设有环形凹槽13,所述环形凹槽13上套设有弹性胶圈3,所述弹性胶圈3的外周弹性顶压所述内螺纹21。

如上所述,本案所述镜头1的外侧壁在第一外螺纹段11与第二外螺纹段12之间设有环形凹槽13,便于套设弹性胶圈3,所述镜头1与所述承座2螺纹连接好后,所述弹性胶圈3的外周弹性顶压所述内螺纹21,镜头1不易相对所述承座2晃动,其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如此,有利于在具体实施时,镜头1的外螺纹与承座2的内螺纹不需要配合过紧。

如上所述,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二外螺纹段12与所述内螺纹21 之间的旋合长度不大于所述第一外螺纹段11与所述内螺纹21之间的旋合长度。

如上所述,由于装配时,所述镜头1的第一外螺纹段11先旋入所述承座2的内螺纹21中,然后在所述第二外螺纹段12旋入所述内螺纹21的过程中,所述弹性胶圈3的外周弹性顶压所述内螺纹21,如此,为了不使弹性胶圈3过度磨擦而损坏,本案相对减少所述第二外螺纹段12与所述内螺纹21之间的旋合长度,其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如上所述,本案保护的是一种镜头与承座的连接结构,一切与本案结构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都应示为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