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胶硬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30054发布日期:2019-08-03 12:02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框胶硬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框胶硬化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框胶硬化装置。



背景技术:

框胶硬化装置位于odf(onedropfilling)制程后段,作用是对前制程涂布的框胶进行硬化。框胶硬化装置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就是维持炉体内的温度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炉体内的温度保持在120℃左右。整个炉体分为很多炉层,每层可放置一块玻璃基板。

每个炉层对应设置有一个用于密封相应炉层的门体。门体具有一定厚度,一般为20厘米左右。在整个炉体中,上下相邻炉层的门体之间面接触,即上层门体的底面和下层门体的顶面完全接触,这样如果门体的上下表面不平整,会使得上方的门体被顶起,导致炉体漏气,进而内部温度散失,影响炉体内部整体均匀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框胶硬化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框胶硬化装置中的相邻炉层的门体之间面接触,当门体的上下表面不平整时,会使得上方的门体被顶起,导致炉体漏气,进而内部温度散失,影响炉体内部整体均匀性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框胶硬化装置,其包括:

炉体,所述炉体包括多个炉层,所述炉层用于硬化框胶;以及

多个门体,每个所述门体对应一个所述炉层,所述门体用于打开和关闭对应的炉层;

在两个相邻的所述门体中,位于上方的门体为上门体,位于下方的门体为下门体;所述上门体包括一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位于所述上门体靠近所述下门体的一端,所述下门体包括一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位于所述下门体靠近所述上门体的一端;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之间线接触设置。

在本申请的框胶硬化装置中,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线接触形成一接触结构,所述接触结构具有一条接触线;

所述第一接触面包括第一子接触面和第二子接触面,所述第一子接触面和所述第二子接触面相交形成一第一相交线;所述第二接触面包括第三子接触面和第四子接触面,所述第三子接触面和所述第四子接触面相交形成一第二相交线;

所述第一相交线和所述第二相交线接触形成所述接触线。

在本申请的框胶硬化装置中,所述接触线与所述接触结构的中轴线重合。

在本申请的框胶硬化装置中,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线接触形成一接触结构,所述接触结构具有两条接触线;

所述第一接触面包括第一子接触面和第二子接触面,所述第一子接触面和所述第二子接触面相交;所述第二接触面包括第三子接触面和第四子接触面,所述第三子接触面和所述第四子接触面相交;所述第一子接触面面向所述第三子接触面设置,所述第二子接触面面向所述第四子接触面设置;

所述第一子接触面和所述第三子接触面接触形成一所述接触线,所述第二子接触面和所述第四子接触面接触形成另一所述接触线。

在本申请的框胶硬化装置中,所述第一子接触面和所述第二子接触面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第三子接触面和所述第四子接触面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小于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

在本申请的框胶硬化装置中,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均为钝角。

在本申请的框胶硬化装置中,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之差的绝对值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5°。

在本申请的框胶硬化装置中,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线接触形成一接触结构,所述接触结构具有两条接触线;

所述第一接触面为第一圆弧面;所述第二接触面为第二圆弧面;所述第一圆弧面的曲率小于所述第二圆弧面的曲率;

所述第一圆弧面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圆弧面的一侧接触形成一所述接触线,所述第一圆弧面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二圆弧面的另一侧接触形成另一所述接触线。

在本申请的框胶硬化装置中,两条所述接触线关于所述接触结构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在本申请的框胶硬化装置中,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互为凹凸配合。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框胶硬化装置,本申请的框胶硬化装置通过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之间的线接触,降低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对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平整性的要求,进而避免因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的不平整而顶起上门体,致使该炉层漏气的情况;解决了现有的框胶硬化装置中的相邻炉层的门体之间面接触,当门体的上下表面不平整时,会使得上方的门体被顶起,导致炉体漏气,进而内部温度散失,影响炉体内部整体均匀性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框胶硬化装置的门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框胶硬化装置的门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框胶硬化装置的门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框胶硬化装置的门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框胶硬化装置的门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附图中的图式,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例示的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申请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

请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框胶硬化装置的门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框胶硬化装置100,其包括炉体和多个门体10。炉体包括多个炉层。炉层用于硬化框胶;每个门体10对应一个炉层。门体10用于打开和关闭对应的炉层。

在两个相邻的门体10中,位于上方的门体10为上门体11,位于下方的门体10为下门体12。上门体11包括一第一接触面a。第一接触面a位于上门体11靠近下门体12的一端。下门体12包括一第二接触面b。第二接触面b位于下门体12靠近上门体11的一端。第一接触面a和第二接触面b之间线接触设置。

本第一实施例通过第一接触面a和第二接触面b之间的线接触,降低第一接触面a和第二接触面b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对第一接触面a和第二接触面b平整性的要求,进而避免因第一接触面a和第二接触面b的不平整而顶起上门体11,致使该炉层漏气的情况。

其中,第一接触面a和第二接触面b互为凹凸配合。即当第一接触面a为凸面时,相对的,第二接触面b就为凹面;当第一接触面a为凹面时,相对的,第二接触面b就为凸面。第一接触面a和第二接触面b的凹凸配合,提高了上门体11和下门体12接触的稳定性。

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面a和第二接触面b线接触形成一接触结构c。接触结构c具有一条接触线c1。

第一接触面a包括第一子接触面a1和第二子接触面a2。第一子接触面a1和第二子接触面a2相交形成一第一相交线a3。第二接触面b包括第三子接触面b1和第四子接触面b2。第三子接触面b1和第四子接触面b2相交形成一第二相交线b3。第一相交线a3和第二相交线b3接触形成接触线c1。

本第一实施例第一接触面a和第二接触面b通过接触线c1进行线接触,避免了其他部分的接触,让第一接触面a和第二接触面b的不平整性得到缓冲的空间,进而避免了下门体12顶起上门体11的情况。

在本第一实施例中,接触线c1与接触结构c的中轴线c0重合。这样的设置,使得上门体11对于下门体12的作用下区域平衡。

在本第一实施例中,下门体12首先密封关闭与其对应的炉层,随后上门体11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从上往下朝与其对应的炉层的方向下移,直到上门体11密封并关闭与其对应的炉层为止。其中,当上门体11关闭相应的炉层时,上门体11的第一接触面a的第一相交线a3和下门体12的第二接触面b的第二相交线b3接触,形成接触线c1。

请参照图3和图4,图3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框胶硬化装置的门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框胶硬化装置的门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框胶硬化装置200,其包括炉体和多个门体20。炉体包括多个炉层。炉层用于硬化框胶;每个门体20对应一个炉层。门体20用于打开和关闭对应的炉层。

在两个相邻的门体20中,位于上方的门体20为上门体21,位于下方的门体20为下门体22。上门体21包括一第一接触面a。第一接触面a位于上门体21靠近下门体22的一端。下门体22包括一第二接触面b。第二接触面b位于下门体22靠近上门体21的一端。第一接触面a和第二接触面b之间线接触设置。

本第二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一接触面a和第二接触面b线接触形成一接触结构c。接触结构c具有两条接触线c1。

第一接触面a包括第一子接触面a1和第二子接触面a2。第一子接触面a1和第二子接触面a2相交。第二接触面b包括第三子接触面b1和第四子接触面b2。第三子接触面b1和第四子接触面b2相交。第一子接触面a1面向第三子接触面b1设置。第二子接触面a2面向第四子接触面b2设置。

第一子接触面a1和第三子接触面b1接触形成一接触线c1。第二子接触面a2和第四子接触面b2接触形成另一接触线c1。

本第二实施例第一接触面a和第二接触面b通过两接触线c1进行线接触,避免了其他部分的接触,让第一接触面a和第二接触面b的不平整性得到缓冲的空间,进而避免了下门体22顶起上门体21的情况。

两条接触线c1关于接触结构c的中轴线c0对称设置。这样的设置,提高上门体21和下门体22的接触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在本第二实施例中,第一子接触面a1和第二子接触面a2的夹角为第一夹角α。第三子接触面b1和第四子接触面b2的夹角为第二夹角β。第一夹角α的角度小于第二夹角β的角度。

由于两个接触线c1为第一接触面a和第二接触面b的边缘线的接触线,因此上述第一夹角α和第二夹角β的设置,便于实现第一接触面a和第二接触面b的线接触。

其中,第一夹角α和第二夹角β均为钝角。这样的设置,一方面便于分散第一接触面a和第二接触面b之间的作用力;另一方面,减少上门体21和下门体22的开口面积。

第一夹角α和第二夹角β的角度之差的绝对值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5°。这样的设置,一方面保证第一接触面a和第二接触面b的不平整部分具有足够的缓冲空间,避免不平整部分的接触;另一方面减少上门体21和下门体22之间的缝隙。

在本第二施例中,下门体22首先密封关闭与其对应的炉层,随后上门体21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从上往下朝与其对应的炉层的方向下移,直到上门体21密封并关闭与其对应的炉层为止。其中,当上门体21关闭相应的炉层时,上门体21的第一子接触面a1和第三子接触面b1接触形成一接触线c1,第二子接触面a2和第四子接触面b2接触形成另一接触线c1。

请参照图5,图5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框胶硬化装置的门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框胶硬化装置300,其包括炉体和多个门体30。炉体包括多个炉层。炉层用于硬化框胶;每个门体30对应一个炉层。门体30用于打开和关闭对应的炉层。

在两个相邻的门体30中,位于上方的门体30为上门体31,位于下方的门体30为下门体32。上门体31包括一第一接触面a。第一接触面a位于上门体31靠近下门体32的一端。下门体32包括一第二接触面b。第二接触面b位于下门体32靠近上门体31的一端。第一接触面a和第二接触面b之间线接触设置。

本第三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接触面a和第二接触面b线接触形成一接触结构c。接触结构c具有两条接触线c1。

第一接触面a为第一圆弧面。第二接触面b为第二圆弧面。第一圆弧面a的曲率小于第二圆弧面b的曲率。

第一圆弧面a的一侧和第二圆弧面b的一侧接触形成一接触线c1。第一圆弧面a的另一侧和第二圆弧面b的另一侧接触形成另一接触线c1。

两条接触线c1关于接触结构c的中轴线c0对称设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框胶硬化装置,本申请的框胶硬化装置通过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之间的线接触,降低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对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平整性的要求,进而避免因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的不平整而顶起上门体,致使该炉层漏气的情况;解决了现有的框胶硬化装置中的相邻炉层的门体之间面接触,当门体的上下表面不平整时,会使得上方的门体被顶起,导致炉体漏气,进而内部温度散失,影响炉体内部整体均匀性的技术问题。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后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