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版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55128发布日期:2019-07-24 10:07阅读:3525来源:国知局
APR版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配向膜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定向液转印的APR版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APR版又成为凸版、软版、柱皮,书面语中常用APR版。APR是ASAHIKASEIP HOTOSENSITIVE RESIN(日本旭化成开发的感光性树脂)的缩写;APR版本是指液体版,后来指APR版的统称。

APR版主要用于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行业TN面板/STN面板/C-STN面板/TFT面板(扭转式向列面板/超扭转式向列面板/彩色超扭转式向列面板/薄膜场效应管面板)等制程中定向液(例如聚酰亚胺)的滚筒涂印,即转移定向液至玻璃基板上,以形成均匀的定向液涂层。

在采用APR版进行定向液印刷时,先将定向液沾附于APR版上,随后再由APR版转印至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上;为了节省空间并且提高印刷PI液制程的可操作性,APR版被设计为卷挂在一个运动的轮子上,由APR版的起始端滚动印刷至APR版的末端,从而完成一次APR版的印刷操作。

APR版上一般开设有凹槽用以附着更多的定向液,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凹槽边缘部的定向液在触碰凹槽侧壁后将回弹至凹槽中部,使转印后形成的配向膜出现中间厚边缘薄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APR版及其制作方法,可同时降低定向液在凹槽中的流动速度和定向液与侧壁碰撞后的反向流动速度,使凹槽中的定向液可均匀分布,提高了转印后形成的配向膜的膜厚均匀度,增强了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一种APR版,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侧壁由一圆弧沿所述凹槽底面的轴线旋转一周而成;以及

若干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设置在所述凹槽底面的边缘部,并与所述凹槽侧壁相邻;

其中,所述第一凸起的高度小于所述凹槽的深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的高度设置在所述凹槽的深度的四分之三与所述凹槽的深度的十六分之一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干个所述第一凸起呈环状分布在所述凹槽底面的边缘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若干个第二凸起,若干个所述第二凸设置在所述凹槽底面的中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呈阵列分布在所述凹槽底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起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凸起的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侧壁与凹槽底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凹槽均匀分布在所述基板上。

一种APR版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基板上开设凹槽,使所述凹槽侧壁为一由圆弧沿所述凹槽底面的轴线旋转一周而成的弧面;

在所述凹槽底面的边缘部设置若干个第一凸起,将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凹槽侧壁相邻设置;

其中,将所述第一凸起的高度设置为小于所述凹槽的深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凹槽底面的边缘部设置若干个第一凸起,将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凹槽侧壁相邻设置的步骤中,将所述第一凸起的高度设置在所述凹槽的深度的四分之三与所述凹槽的深度的十六分之一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凹槽底面的边缘部设置若干个第一凸起,将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凹槽侧壁相邻设置的步骤中,把若干个所述第一凸起呈环状分布设置在所述凹槽底面的边缘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基板上开设凹槽,使所述凹槽侧壁为一由圆弧沿所述凹槽底面的轴线旋转一周而成的弧面的步骤中,将所述凹槽中的侧壁与底面之间的夹角设置为大于90度。

上述APR版及其制作方法,基板上开设凹槽可增大定向液与APR版的接触面积,提高两者之间的附着力,以利于定向液转印;凹槽侧壁为弧面,可有效减缓定向液与凹槽侧壁发生碰撞后的反向流动速度;在凹槽底面的边缘部设置高度小于凹槽深度的第一凸起,使凹槽底面产生高度差,从而使凹槽底面边缘部的定向液降低在凹槽中的流动速度,产生驻波现象。凹槽的设计可同时降低定向液在凹槽中的流动速度和定向液与凹槽侧壁发生碰撞后的反向流动速度,使凹槽中的定向液可均匀分布,提高了转印后形成的配向膜的膜厚均匀度,增强了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APR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凹槽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APR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APR版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APR版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APR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凹槽内部的结构示意图。该APR版包括基板110、凹槽120和若干个第一凸起130,该凹槽120开设在基板110上,若干个第一凸起130设置在凹槽120上。其中,该凹槽12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在同一个基板110上,凹槽120的数量越多,凹槽120的体积越大,定向液与APR版的接触面积则越多,两者之间的附着力则越大,有利于定向液转印;但在同一个基板110上,凹槽120的数量越多,则后续形成的配向膜的密度越大,对精度的要求也更高;凹槽120的体积越大,则转印后得到的定向液出现中间厚边缘薄的现象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凹槽120的数量和体积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在此不做限定。

具体的,凹槽120包括凹槽底面121和与凹槽底面121连接的凹槽侧壁122,凹槽侧壁122由一圆弧沿凹槽底面121的轴线旋转一周而成,该弧面凹槽侧壁122可有效减缓定向液与凹槽侧壁122发生碰撞后的反向流动速度。第一凸起130设置在凹槽底面121的边缘部,并与凹槽侧壁122相邻,且该第一凸起130的高度小于凹槽120的深度,可使凹槽底面121产生高度差,从而使定向液形成不同波长的正向流动和反向流动(正向为凹槽底面121中部向凹槽底面121边缘部方向,反向为凹槽底面121边缘部向凹槽底面121中部方向),不同波长的正向流动的定向液或反向流动的定向液之间相互干涉使凹槽120中的定向液降低在凹槽中的流动速度,从而产生驻波现象,该干涉可以为建设性干涉或破坏性干涉。

其中,第一凸起130可以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四面体等任意形状;当凹槽120有多个时,多个凹槽120均匀分布在基板110上,每个凹槽120中第一凸起130的数量和排列位置相同。

本实施例中的APR版,可同时降低定向液在凹槽120中的流动速度和定向液与凹槽侧壁122发生碰撞后的反向流动速度,使凹槽120中的定向液可均匀分布,提高了转印后得到的配向膜的膜厚均匀度,增强了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干个第一凸起130对称设置,并呈环状分布在凹槽底面121的边缘部,保证定向液在各个方向上产生的波长干涉效果相同,从而使转印后形成的配向膜的膜厚均匀。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凸起130的高度h小于凹槽120的深度H的四分之三,大于凹槽120的深度H的十六分之一。

当h<H,且h≈0时,凹槽120中定向液的波长干涉效果不明显,因此第一凸起130的高度h可以大于凹槽120的深度H的十六分之一,即第一凸起130的高度h的取值范围为:具体的,当基板110的厚度为1.5毫米,凹槽120的深度H为0.5毫米时,则第一凸起130的高度h为:0.03125mm<h<0.5mm。

当h<H,且H-h≈0时,凹槽120中的定向液难以均匀地传递到凹槽侧壁122与第一凸起130之间,定向液与第一凸起130发起的碰撞将影响到传递至凹槽侧壁122与第一凸起130之间的定向液,此时的第一凸起130产生的波长干涉效果不仅不明显,还可能造成双重的屏障反弹。因此第一凸起130的高度h可以小于凹槽120的深度H的四分之三,即第一凸起130的高度h的取值范围为:具体的,当基板110的厚度为1.5毫米,凹槽120的深度H为0.5毫米时,则第一凸起130的高度h为:0.03125mm<h<0.375mm。

在一个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2,凹槽侧壁122与凹槽底面121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凹槽侧壁122与凹槽底面121的夹角为钝角时,凹槽侧壁122与第一凸起130之间上宽下窄,可使凹槽侧壁122与第一凸起130之间靠近凹槽底面121的定向液在凹槽侧壁122与第一凸起130之间来回碰撞,两个方向上的作用力抵消后,底部的定向液达到稳定;底部的定向液稳定后,表面的定向液的流动速度将会降低,此时表面的凹槽侧壁122与第一凸起130之间较大的距离可使流速降低后的表面定向液有一定的缓冲空间,从而当流速降低后的表面定向液与凹槽侧壁122发生碰撞时,定向液的反向流动速度更低。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APR版的结构示意图,该APR版中,还包括若干个第二凸起140,若干个第二凸起140设置在凹槽底面121的中部,用于增大定向液与APR版的接触面积,提高两者之间的附着力,以利于定向液转印;当第一凸起130和第二凸起140呈阵列分布在凹槽底面121上时,第二凸起140还可以用于使凹槽底面产生高度差,从而使凹槽底面边缘部的定向液降低在凹槽中的流动速度,产生驻波现象。其中,第二凸起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凸起的高度,避免凹槽120中的定向液难以均匀地传递到第一凸起130与第二凸起140之间,从而加剧了转印后形成的配向膜中间厚边缘爆的现象。

上述APR版中,基板110的材质可以是树脂,基板110的厚度可以在0.7毫米~2.84毫米之间,整个APR版为对称结构。

根据实际情况,可通过调节第一凸起130的高度,改变定向液的正向流动的波长和反向流动的波长,以使转印后形成的配向膜能达到最佳的均匀度;或通过调节第一凸起130的宽度,改变定向液的正向流动的相位和反向流动的相位,以调整转印后形成的不同位置的配向膜的厚度。若定向液的总量不变,只改变APR版中凹槽的数量和体积、第一凸起的数量和体积或第二凸起的数量和体积,则转印后形成的配向膜的总膜厚相同。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APR版的制作方法流程图,该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410和S420。

S410、在基板上开设凹槽,使凹槽侧壁为一由圆弧沿所述凹槽底面的轴线旋转一周而成的弧面。其中,该凹槽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当凹槽开设有多个时,使多个凹槽均匀分布在基板上;凹槽的体积可根据所需的膜厚设置,在此对凹槽的数量和体积不做具体限定。

S420、在凹槽底面的边缘部设置若干个第一凸起,将第一凸起与凹槽侧壁相邻设置。其中,将第一凸起的高度设置为小于凹槽的深度;当凹槽开设有多个时,使每个凹槽中第一凸起的数量和排列位置相同。

凹槽和第一凸起的具体限定在上述实施例中记载,在步骤S410中,可将凹槽中的侧壁与底面之间的夹角设置为大于90度;在步骤S420中,可把若干个第一凸起呈环状分布设置在凹槽底面的边缘部,将第一凸起的高度设置在小于凹槽的深度与大于凹槽的深度的四分之三之间。

原理性的阐述已记载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APR版的制作方法,可同时降低定向液在凹槽120中的流动速度和定向液与凹槽侧壁122发生碰撞后的反向流动速度,使凹槽120中的定向液可均匀分布,提高了转印后得到的配向膜的膜厚均匀度,增强了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APR版的制作方法流程图,该制作方法还包括步骤S430:在凹槽底面的中部设置若干个第二凸起,将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呈阵列分布在凹槽底面上。第二凸起的具体限定以及原理性的阐述均也在上述实施例中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